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两种主要的表达方式:1、要努力学习,2、读书无用论的分析,发现在这两种表达方式中,人们都陷入了经济工具论的困境之中。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探讨这种表达困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历史变迁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不仅是个人,而是整个中国社会都处在一个表达的困境之中。
关键词:表达;困境;文化
一、引言
自从中国的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社会出现了一个看似矛盾却又很有趣的现象:首先,上大学的人已经从以前的凤毛麟角,到今天的遍地开花,大学也从原有的神圣而又神秘之地,成为大众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人们在各种场合中,通过很多途径在表达着自己对大学和大学生的观点。而同时,就在大学生由原来的“稀有人” 变成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见到看到、触摸到的“普通人”时,就在大家都对上大学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以前套在大学生头上的“铁饭碗”等荣耀光环也随之消失。这也许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除魅”过程:当大家都有能力获得以前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东西时,其原有的魅力便日趋减少。[1]当然这其中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因为获取的过程由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变成是一种纯粹的工具的时候,其本质也是相当不同了。
这点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但结果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对上大学抱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就业难的现实成为理由的重点。毫不夸张的说,“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论调现已经被大众所公认,而这种舆论的压力和渲染随时间的推移,在个人的脑海中日益强化。大学生自身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员,很多人都会被这种意识所感染或者吞没,结果是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对上大学的定义和意义也随之改变:大学作为一种可以获取实际利益的工具已经远远大过其是一个吸取知识和陶冶自我的地方。这里,我们情不自禁的会困惑到:今天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变成如此的这般情形?
二、表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需要有自己的表达,但每个个体却又是不同的,从出身、家庭到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空间是不尽相同的。这便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奇怪而又令人着迷的表达:梦境、癔症、口误、精神病等等。[2]也许我们会说其中某些表达方式是不正常或是病态的,但我们无可否认,这些都是人们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只是其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弗洛伊德在寻找为何人们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时,他运用精神分析疗法对那些有表达障碍的人实施医治,并取得了许多这方面的实例和资料。他后来总结到:所谓的精神分析法,实际是话语的表达,先通过倾听,然后与病人交流沟通,找出病因,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精神分析法从一开始到今天,一直遭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所反对,许多人认为这种分析只是医生的臆断。还有些学者认为在这种医疗中,病人一开始就处在很尴尬的境地,因为在倾诉和保密之间,每个人都可以选择。[3]但弗洛伊德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思考:每个人都需要表达,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很可能便进入了一个病态中。
上面的一段话说明的是个人需要表达,其实社会也是如此,从一个群体的表达方式中我们能够透视出社会和文化的某些特征和问题。表达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其主要的表达是什么呢?这便是回到了我上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了。众所周知,大家对今天的大学生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他们是新兴力量的代表,他们对世界的敏感度是空前的;同时,又觉得他们很多人“不学无术”、“虚度光阴”等等,甚至一些大学的老师、教授也是抛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无奈。其实,这两点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看看大学生对上大学的一些主要看法,即表达方式,概括主要有两点:1、要努力学习,2、读书无用论。
咋一看,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持有第一种想法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好好的学生了,因为他们学习很努力。其实,仔细的分析发现,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背后有着相当多的问题和疑点。如果我们将“努力学习”四个字拆开的话就发现,当代的大学生为何要“努力”呢?答案当然不能排除“报效父母或国家”或“实现自己的理想”等因素的存在,但大多数人的答案的实质是努力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这点是不能否认的。所以,一般的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内容便是可想而知了,英语、计算机、法律和经济等一些社会的热门成为大家相互追捧和趋之若鹜的对象。一些家长早早的便已经为自己的孩子选好了学校和专业;人们评价一个学校的学风情况时都会第一联想到“早晨有多少人在大声的读英语”、“学校的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通过率多少”等等,或是其它职业技能证的达标情况。在这些“努力学习”的背后,物质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读大学成为一种工具的实质也成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事实。所以,许多高校树立的优秀典型、在大家看来是相当“不错”的学生一般都是这样的:他们在大学期间,便寻找了获利的方法和技术,成为挣钱的好手,这些例子大家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应该都见过的。而大学教授给学生其它的内容逐渐退居次席,大学的功能变得单一化和简单化起来。如何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魅力和理性的人,也许早已被社会和很多人所忘却。
第二种“读书无用论”的看法也在侵蚀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这点大家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况使原本就日趋苍白无力的书本知识学习更显得雪上加霜,如果可怜的物质利益目的都实现不了的话,很多的大学生变得不知所措,没有了方向感。他们只能在找寻另外的表达途径和方式,来度过大学几年的光阴,于是:上网无法自拔、恋爱成风、无所事事、空虚寂寞等情形,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活的主题。
所以,也许毫不夸张的说是:今天的大学生只是机械化大生产时代流水线上一个量产的工业品,可以不断地被复制。
三、困境
以上的两种观点引发的当代大学生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我们简单的推敲的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的大学生在努力的想要寻找到自己的生活表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是矛盾而无所适从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去选择怎样的表达方式和空间,因此陷入到一个困境的状态之中,这就是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现况。
其实上面的一切只是我们简单的列出了事情的表象,重要的是我们要回答:为什么今天的大学生是这个样子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大学生寻找表达的过程中,他们受到各方的诱惑和压力,有父母家庭的、有老师学校的、有同学朋友的等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社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必须用集体状态来解释个人现象,而不是相反。一切看似自我个人的问题,其实质的原因其实来自社会,这个人们无法逃脱的生活环境,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3]而社会又什么呢?它是怎样构成的呢?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社会是结构的,结构是由各种各样的关系构成的,有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因为关系总在不停的发生着改变,因此结构是不稳定的,时刻发生着冲突、重组和更替,所以社会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4]这便又引起我们对一个更深问题的探讨: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曾对中国作过很很经典的解读:从秦朝将原有的分裂状态结束之后,中国便进入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时代,各地封建力量的逐渐衰退,由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中,人才的选取更加倾向于“平等”,其实质是确立“士”的地位,也就是使读书人有其特有的社会地位和身望。[5]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很早便进入一个文官统治的时期,一直延续到后面的朝代社会,并给世界其它的地方树立了典范和模板。这种思想影响下的读书人,不仅通过功名考试进入到统治者的行列,而且,受过经典书籍教育的人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引导。[6]
这种情况整体上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由于西方国家的入侵,国门在枪炮中被迫向西方世界打开。而这种开放不仅是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在工业文明的对照下,传统的文化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即使一些想要维护传统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在科技上的尖锐性,但他们还是看到了自身文化的优势和长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是生活在一个中西文化相当冲突的矛盾下。解放后集体主义的思想充斥了人们的大脑,社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处于思想上的单一时期,苏联的影响和封闭的国家现实,使工业化的机器大生产思想占据着大多数国人的头脑。而对于这一时期社会的研究中,我们从对当时集体经济的调查分析文本中便清晰而见:从初级社到后来的人民公社化,不仅是经济上,人们的家庭生活等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在被集体主义的思想全面渗透。[7]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是处于一个中西文化交融和冲突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情形。
但我想要说的是:在这场中西文化接触的全新时刻,我们都进入了一个由所谓的modern 社会描述的情景之中。构成时尚和潮流、吃KFC、看美国大片早已成为许多中国大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文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消失了,以整个中国民族而言,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并没有离我们而去,不过是存在于一种模糊笼统的状态中。[8]现实总是由历史演变过来的,我们今天的生活其实仍然是在传统的文化影响之中,中国人一般对人、对事、处事接物的方式,暗中依然有中国价值系统在操纵主持。举个例子,国人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性,其背后的思维逻辑仍然是有一定的“出仕”的味道。而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加,中国社会越来越需要传统的文化来凸显自身在全球化中的独特性。所以,不仅是大学生,而是整个中国,都陷入了一个寻找表达的困境之中。
四、结论
寻找表达的困境在今天的中国大学生身上显得是那样的普遍,每个人是那样的情不自禁或是理所当然。在经历了集体经济制度后的中国,当人们对“大锅饭”的单一制还在深刻反思的今天,全球化的狂风骤雨早就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社会,随之而来的多元化的思潮“侵蚀”了每个人的心灵。而我们自身的社会和文化还和这场冲击在“讨价还价”,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社会的磨合期之中。“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是我们看到做多的形容当下中国的词汇,变化发生在每个人的眼前,在为经济数据增长欢欣鼓舞的背后,不可否认的是社会面临的种种的问题和矛盾。
在涂尔干的讨论中,我们找到了相似的回答:“失范”,当经济职能处于绝对的核心影响时,“人们觉察到军事、行政、宗教的职能日益衰退,唯有科学职能还处于与之相抗衡的地位;何况,目前科学也只能在为实践服务时,也就是说,大部分为经济行业服务时才享有盛誉。因而,从我们的社会看,人们可以不无理由的说,我们的社会基本上,或者说倾向于基本上是工业社会。在全部社会生活中占有这样一种地位的活动方式,即使不引起最大的骚乱,显然也不能停留在如此无节制的状态。”[9]当整个社会都在以经济增长的数据来衡量和标准每件工作的完成情况时,对整齐度和可控性的关注变得习以为常,因为考核成绩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变成是累积“量”的实施和完成。所以,不可避免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曼瑟尔.奥尔森提到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困惑有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10]在集体主义的逻辑思维模式仍然占据着社会管理和统治的地位时,快速和浮躁便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得拼命工作以获取能够存在下去的“工分”。在文化需要寻找自己位置的当下,社会没有提供给个人足够的依赖和信仰,变得是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每个人在追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这也许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讲的: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寻找意义的世界中”,当原有社会发展的动力变成一个“牢笼”的时候,原有社会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变得狭窄起来,很多人都陷入一个迷茫的、找不到自我的世界之中。[11]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问:有什么意义吗?而结果往往却相当的悲观: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所以对于当今大学生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从个人去看问题,而应该从社会文化来寻找:因为社会的表达困境使得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寻找表达意义的困境中。
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一即源于价值观念的混乱: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笼统地看成是两个不相容的对立体;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是现在社会中普遍的现象,这是对于文化问题缺乏认识的具体表现。鉴于此,应该尽可能多的去让学生知道自己及其所处的周遭环境,做一个理性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今天的飞速发展而变化莫测的尘世中不知所向,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 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6-158.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 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17.
[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56-59.
[4]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 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14.
[5]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M]. 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5-107.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86-87.
[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7.
[8]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37.
[9]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M]. 葛智强 胡秉诚 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257-260.
[10]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昕、陈郁、郭宇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3-4.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康乐、简惠美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6-337.
关键词:表达;困境;文化
一、引言
自从中国的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多的时候,社会出现了一个看似矛盾却又很有趣的现象:首先,上大学的人已经从以前的凤毛麟角,到今天的遍地开花,大学也从原有的神圣而又神秘之地,成为大众非常熟悉的一个地方,人们在各种场合中,通过很多途径在表达着自己对大学和大学生的观点。而同时,就在大学生由原来的“稀有人” 变成我们随时随地可以见到看到、触摸到的“普通人”时,就在大家都对上大学已经习以为常的时候,以前套在大学生头上的“铁饭碗”等荣耀光环也随之消失。这也许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除魅”过程:当大家都有能力获得以前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东西时,其原有的魅力便日趋减少。[1]当然这其中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因为获取的过程由一种精神上的力量,变成是一种纯粹的工具的时候,其本质也是相当不同了。
这点我们可以很好的理解,但结果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对上大学抱以一种怀疑的态度,就业难的现实成为理由的重点。毫不夸张的说,“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论调现已经被大众所公认,而这种舆论的压力和渲染随时间的推移,在个人的脑海中日益强化。大学生自身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员,很多人都会被这种意识所感染或者吞没,结果是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对上大学的定义和意义也随之改变:大学作为一种可以获取实际利益的工具已经远远大过其是一个吸取知识和陶冶自我的地方。这里,我们情不自禁的会困惑到:今天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他们为什么会变成如此的这般情形?
二、表达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需要有自己的表达,但每个个体却又是不同的,从出身、家庭到周围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和空间是不尽相同的。这便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奇怪而又令人着迷的表达:梦境、癔症、口误、精神病等等。[2]也许我们会说其中某些表达方式是不正常或是病态的,但我们无可否认,这些都是人们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只是其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弗洛伊德在寻找为何人们的表达方式会有不同时,他运用精神分析疗法对那些有表达障碍的人实施医治,并取得了许多这方面的实例和资料。他后来总结到:所谓的精神分析法,实际是话语的表达,先通过倾听,然后与病人交流沟通,找出病因,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精神分析法从一开始到今天,一直遭到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所反对,许多人认为这种分析只是医生的臆断。还有些学者认为在这种医疗中,病人一开始就处在很尴尬的境地,因为在倾诉和保密之间,每个人都可以选择。[3]但弗洛伊德给了人们一个很好的思考:每个人都需要表达,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很可能便进入了一个病态中。
上面的一段话说明的是个人需要表达,其实社会也是如此,从一个群体的表达方式中我们能够透视出社会和文化的某些特征和问题。表达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今天的大学生其主要的表达是什么呢?这便是回到了我上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了。众所周知,大家对今天的大学生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他们是新兴力量的代表,他们对世界的敏感度是空前的;同时,又觉得他们很多人“不学无术”、“虚度光阴”等等,甚至一些大学的老师、教授也是抛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无奈。其实,这两点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看看大学生对上大学的一些主要看法,即表达方式,概括主要有两点:1、要努力学习,2、读书无用论。
咋一看,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持有第一种想法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好好的学生了,因为他们学习很努力。其实,仔细的分析发现,情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背后有着相当多的问题和疑点。如果我们将“努力学习”四个字拆开的话就发现,当代的大学生为何要“努力”呢?答案当然不能排除“报效父母或国家”或“实现自己的理想”等因素的存在,但大多数人的答案的实质是努力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这点是不能否认的。所以,一般的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内容便是可想而知了,英语、计算机、法律和经济等一些社会的热门成为大家相互追捧和趋之若鹜的对象。一些家长早早的便已经为自己的孩子选好了学校和专业;人们评价一个学校的学风情况时都会第一联想到“早晨有多少人在大声的读英语”、“学校的英语四、六级和计算机通过率多少”等等,或是其它职业技能证的达标情况。在这些“努力学习”的背后,物质利益是大多数人的动力和追求的目标,读大学成为一种工具的实质也成为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事实。所以,许多高校树立的优秀典型、在大家看来是相当“不错”的学生一般都是这样的:他们在大学期间,便寻找了获利的方法和技术,成为挣钱的好手,这些例子大家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应该都见过的。而大学教授给学生其它的内容逐渐退居次席,大学的功能变得单一化和简单化起来。如何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魅力和理性的人,也许早已被社会和很多人所忘却。
第二种“读书无用论”的看法也在侵蚀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这点大家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况使原本就日趋苍白无力的书本知识学习更显得雪上加霜,如果可怜的物质利益目的都实现不了的话,很多的大学生变得不知所措,没有了方向感。他们只能在找寻另外的表达途径和方式,来度过大学几年的光阴,于是:上网无法自拔、恋爱成风、无所事事、空虚寂寞等情形,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活的主题。
所以,也许毫不夸张的说是:今天的大学生只是机械化大生产时代流水线上一个量产的工业品,可以不断地被复制。
三、困境
以上的两种观点引发的当代大学生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我们简单的推敲的一下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的大学生在努力的想要寻找到自己的生活表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又是矛盾而无所适从的,因为他们不知道去选择怎样的表达方式和空间,因此陷入到一个困境的状态之中,这就是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现况。
其实上面的一切只是我们简单的列出了事情的表象,重要的是我们要回答:为什么今天的大学生是这个样子的?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大学生寻找表达的过程中,他们受到各方的诱惑和压力,有父母家庭的、有老师学校的、有同学朋友的等等,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社会。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必须用集体状态来解释个人现象,而不是相反。一切看似自我个人的问题,其实质的原因其实来自社会,这个人们无法逃脱的生活环境,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3]而社会又什么呢?它是怎样构成的呢?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社会是结构的,结构是由各种各样的关系构成的,有亲属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因为关系总在不停的发生着改变,因此结构是不稳定的,时刻发生着冲突、重组和更替,所以社会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的。[4]这便又引起我们对一个更深问题的探讨: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马克斯.韦伯在其著作中曾对中国作过很很经典的解读:从秦朝将原有的分裂状态结束之后,中国便进入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时代,各地封建力量的逐渐衰退,由儒家思想主导的社会中,人才的选取更加倾向于“平等”,其实质是确立“士”的地位,也就是使读书人有其特有的社会地位和身望。[5]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很早便进入一个文官统治的时期,一直延续到后面的朝代社会,并给世界其它的地方树立了典范和模板。这种思想影响下的读书人,不仅通过功名考试进入到统治者的行列,而且,受过经典书籍教育的人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支柱和引导。[6]
这种情况整体上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由于西方国家的入侵,国门在枪炮中被迫向西方世界打开。而这种开放不仅是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更重要的是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在工业文明的对照下,传统的文化进入了尴尬的境地,即使一些想要维护传统文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在科技上的尖锐性,但他们还是看到了自身文化的优势和长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都是生活在一个中西文化相当冲突的矛盾下。解放后集体主义的思想充斥了人们的大脑,社会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处于思想上的单一时期,苏联的影响和封闭的国家现实,使工业化的机器大生产思想占据着大多数国人的头脑。而对于这一时期社会的研究中,我们从对当时集体经济的调查分析文本中便清晰而见:从初级社到后来的人民公社化,不仅是经济上,人们的家庭生活等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都在被集体主义的思想全面渗透。[7]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又是处于一个中西文化交融和冲突的时候,更重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得不面对的情形。
但我想要说的是:在这场中西文化接触的全新时刻,我们都进入了一个由所谓的modern 社会描述的情景之中。构成时尚和潮流、吃KFC、看美国大片早已成为许多中国大学生生活的组成部分。但传统的文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消失了,以整个中国民族而言,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并没有离我们而去,不过是存在于一种模糊笼统的状态中。[8]现实总是由历史演变过来的,我们今天的生活其实仍然是在传统的文化影响之中,中国人一般对人、对事、处事接物的方式,暗中依然有中国价值系统在操纵主持。举个例子,国人对其子女教育的重视性,其背后的思维逻辑仍然是有一定的“出仕”的味道。而随着国家力量的增加,中国社会越来越需要传统的文化来凸显自身在全球化中的独特性。所以,不仅是大学生,而是整个中国,都陷入了一个寻找表达的困境之中。
四、结论
寻找表达的困境在今天的中国大学生身上显得是那样的普遍,每个人是那样的情不自禁或是理所当然。在经历了集体经济制度后的中国,当人们对“大锅饭”的单一制还在深刻反思的今天,全球化的狂风骤雨早就已经席卷了整个中国社会,随之而来的多元化的思潮“侵蚀”了每个人的心灵。而我们自身的社会和文化还和这场冲击在“讨价还价”,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社会的磨合期之中。“飞速发展”和“日新月异”是我们看到做多的形容当下中国的词汇,变化发生在每个人的眼前,在为经济数据增长欢欣鼓舞的背后,不可否认的是社会面临的种种的问题和矛盾。
在涂尔干的讨论中,我们找到了相似的回答:“失范”,当经济职能处于绝对的核心影响时,“人们觉察到军事、行政、宗教的职能日益衰退,唯有科学职能还处于与之相抗衡的地位;何况,目前科学也只能在为实践服务时,也就是说,大部分为经济行业服务时才享有盛誉。因而,从我们的社会看,人们可以不无理由的说,我们的社会基本上,或者说倾向于基本上是工业社会。在全部社会生活中占有这样一种地位的活动方式,即使不引起最大的骚乱,显然也不能停留在如此无节制的状态。”[9]当整个社会都在以经济增长的数据来衡量和标准每件工作的完成情况时,对整齐度和可控性的关注变得习以为常,因为考核成绩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变成是累积“量”的实施和完成。所以,不可避免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曼瑟尔.奥尔森提到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困惑有一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个人理性并不是集体理性的充分条件。[10]在集体主义的逻辑思维模式仍然占据着社会管理和统治的地位时,快速和浮躁便如影随形,每个人都得拼命工作以获取能够存在下去的“工分”。在文化需要寻找自己位置的当下,社会没有提供给个人足够的依赖和信仰,变得是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每个人在追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到底在哪里。
这也许就是马克斯.韦伯所讲的:我们每个人都进入了“寻找意义的世界中”,当原有社会发展的动力变成一个“牢笼”的时候,原有社会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变得狭窄起来,很多人都陷入一个迷茫的、找不到自我的世界之中。[11]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在问:有什么意义吗?而结果往往却相当的悲观:因为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什么。所以对于当今大学生的问题,我们不应该仅从个人去看问题,而应该从社会文化来寻找:因为社会的表达困境使得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寻找表达意义的困境中。
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一即源于价值观念的混乱: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笼统地看成是两个不相容的对立体;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是现在社会中普遍的现象,这是对于文化问题缺乏认识的具体表现。鉴于此,应该尽可能多的去让学生知道自己及其所处的周遭环境,做一个理性的人,也许只有这样,才不会在今天的飞速发展而变化莫测的尘世中不知所向,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应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 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56-158.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 高觉敷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6-17.
[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56-59.
[4]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 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3-14.
[5]马克斯.韦伯.中国的宗教 宗教与世界[M]. 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5-107.
[6]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北京:三联书店,2005.86-87.
[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7.
[8]余英时.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37.
[9]雷蒙.阿隆. 社会学主要思潮[M]. 葛智强 胡秉诚 王沪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257-260.
[10]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昕、陈郁、郭宇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3-4.
[1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康乐、简惠美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