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国演义》战争的特点及其成就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和成就,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丰富、深刻、生动。丰富,是指它写出了战争的多姿多彩,互不雷同;深刻,是指它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思想启示;生动,是指它的描写具体、形象,有声有色,特别是通过战争的描写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具体例子进行分析。
  据统计,《三国演义》全书写了大大小小四十多次战争,但每次战争不论是大的战役还是规模较小的战斗,作者写来都是各具面貌。最突出的是三大战役的描写,三大战役是指: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此三役直接影响到三国时期的历史进程,在全书的艺术构思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赤壁之战是孙刘联盟打败挥师南下的曹操,结果是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彝陵之战是刘备伐吴而大败,导致蜀汉政权从此走向了衰亡。这三次战役有其相似之处:都是以弱对强;都用了火攻;结果以弱胜强。
  《三国演义》写战争写得很深刻,主要表现在它并不仅停留在两军对垒、两将交锋等程式化的描写上,而是从多方面的矛盾斗争来展现战争的发展进程,将军事、政治乃至外交斗争结合起来描写。《三国演义》写战争不完全是一种军事力量(如兵力、粮草等)的较量,而是更着重于表现指挥员的战略、战术思想是否正确,突出了战争中人的主观作用,将斗武和斗智、斗勇结合起来。尤其是对于像官渡、赤壁和彝陵之战这样规模宏大的战役,作者总是将各战役特定的环境、条件,双方的战略布署,战术运用,力量对比,矛盾转化等等都作了具体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示出战争中矛盾转化的过程和胜败的原因。因此,不必等到最后的结果,读者就能从小说对战争进程的描写中,判断出胜负。
  先看官渡之战。当时的江东集团,孙策初亡,大权交给了孙权,孙权吸纳鲁肃等谋士的意见,采取顺从曹操的策略,以图发展;而曹操原听从了张紘的建议,奏封孙权为将军兼领会稽太守。当时政治军事态势是势力较强的孙曹两家结成了联盟。形势对袁绍很不利,而袁绍听说曹、孙修好就贸然兴兵伐曹,在战略决策上犯了极大的错误。
  当时诸侯间,袁绍军事力量最强,拥冀、青、幽、并四州,粮草丰足,以七十多万大军向官渡进攻曹操,而曹军仅七万军队,粮草缺乏。曹操所面临的,如其谋士荀彧的所说,是:“以至弱当至强”。在这种情况下,仗怎么打呢?值得注意的是,小说写了双方的谋士都对这场战争的特点和斗争应对的战略战术,作了基本相同的分析。曹操的谋士荀攸说:“绍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若迁延岁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袁绍的谋士沮授分析说:“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而败矣。”如荀攸和沮授所言:在这场战争中,粮食是一个主要矛盾。
  在战争中,审配向袁绍提出建议:“乌巢乃屯粮之所,必得重兵守之。”袁绍却仅派了一个“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乌巢,终铸成大错。而曹操军粮告竭,派人去许昌找荀彧措办粮草,路上被袁绍谋士许攸劫获。其建议偷袭空虚的许昌,可一举而战胜曹操。这本是绝好机会。但袁绍刚愎自用,认为这是曹操诱敌之计而不予采纳,并许攸是曹军奸细。把许攸逼得投奔了曹操,导致乌巢被烧,用人不明、谋略失当造成了这场战争的惨败。
  在战争以曹胜袁败结束以后,小说有两句诗评论道:“弱势只因多算胜,兵强却为寡谋亡。”可见在战争中谋略的重要。作者对官渡之战的描写,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谁胜谁败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表现战争的谋略上。官渡之战的艺术描写,至少能给予我们两方面的思想启示:第一,统帅应当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曹操赢在军事上的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第二,军事统帅在一场战争中的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袁绍其人多谋少决、外宽内忌,这些缺点造成其在优势尽占的情况下的大败。
  彝陵之战按时间顺序是在赤壁之战的后面,但彝陵之战与官渡之战有很多相似之处。为便于对比,提到前面讲,两战都是以弱对强。在荆州之战中,关羽被孙权杀害,孙权占领荆州后刘备无论为了自己的帝业,还是报家恨,他都必须夺回荆州。但攻吴这个决策违背了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刘备制订的联吴抗曹的基本路线。并且因其急切的想夺回荆州,在蜀国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匆忙发兵是彝陵之战失败的主因。刘备攻吴前,诸葛亮、赵云等都曾劝谏。赵云甚至很尖锐地指出:“汉贼之仇公也(指对曹操),兄弟之仇私也(指对孙吴)。愿以天下为重。”这里赵云劝谏有从全局、从长远利益出发的战略眼光,但刘备执意伐吴,此时的刘备与官渡之战中的袁绍一样刚愎自用。而刘备的战术失败是次因,东吴都督陆逊采取防守战略,打乱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因当时天气闷热,刘备将兵驻守于树林茂密之处。陆逊突然袭击,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蜀军。夷陵之战对蜀汉来说大损国力并失去了有重要战略位置的汉中与荆州,才导致了了后来诸葛亮几十年多次伐魏无功而返。
  三大战役中,赤壁之战是最复杂、最丰富,也是描写得最为精彩的。小说用了整整八回书的篇幅来描写这场战争。首先用了两回书来写孙刘联盟的缔结,这两回书写出了一场尖锐紧张的外交斗争。这场外交斗争是孙刘一方在这场战争中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
  这两回书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诸葛亮智激孙权所表现的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当时孙吴内部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出现了主战和主和两派意见相持不下,而主帅孙权犹豫不决。诸葛亮过江的目的就是说服孙权下定抗曹的决心。但他采用的方法却与众不同。基于对孙权的了解,诸葛亮确定的办法是:“只可激,不可说”,故意劝他投降曹操的方法,来激发起孙权不甘心投降一面;而在孙权基本上下定了抗曹的决心以后,才具体地向他分析了曹军远来疲惫、北军不习水战和荆州民众不拥护等重大弱点,以帮助他正确认识形势,进而坚定他抗曹的决心和信心。作者以精彩的笔墨,生动地写出这场尖锐复杂、惊心动魄的外交斗争,表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在描写战争时眼界很开阔,不是只看到战争本身,而且对战争的进程和全局有全面的把握和深刻的认识。
  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双方的斗智就围绕着这个基本矛盾展开。曹操针对军队不习水战的弱点,起用荆州降将蔡瑁和张允任水军都督训练水军。周瑜在前线视察中发现了曹军的水寨深得水军之妙而大惊,决心除掉蔡瑁和张允。这就有了第45回写“群英会蒋干中计”, 结果因蒋干盗书而曹操中计,误杀了蔡瑁张允,在军事上遭受重大损失。虽然小说是用从容之笔写出的,内容也只是老朋友见面时的宴饮和抵足而眠,但细读来处处杀机。而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制定的火烧战船之计,是赤壁之战中的中心谋略,由此引出了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阚泽下书等一系列斗智、斗勇等惊心动魄的情节;最后庞统授连环计,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连结在一起,被东吴一把火将其全部烧光等等。
  经过以上波澜层迭、曲曲折折的描写,已经多方面、多层次地写出了双方强弱优劣的转化过程,因而到“三江口周瑜纵火”,战斗正式打响前,这场战争就已经写得差不多,而无须作者多费笔墨了。
  由上面的分析至少可以看出两点:第一,三大战役有其相同的一面,如前所说就是:都是以弱对强,在战争中都用了火攻,战争的过程都发生了强弱的转化,而最后都是以弱胜强。但又有不同之处,战役的具体矛盾不同:官渡之战的主要矛盾在粮草,火烧的是粮库;彝陵之战的主要矛盾是军队的劳逸问题,火烧的是七百里军营;而赤壁之战的主要矛盾,是北军不习水战,火烧的是战船。而且由主要矛盾引出的指挥员的有关活动也是各不相同的。第二,《三国演义》所描写的三大战役,尤其是赤壁之战中,真实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这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深刻之处。同中见异,说明《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丰富性,不是千篇一律;写出了客观规律,说明《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的深刻性,其中所揭示的内容,与以科学总结战争客观规律著名的《孙子兵法》是完全相符的。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已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等等。这些,即使在今天进行战争也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对我们处理其他事务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还有更为丰富复杂的一面。符合和体现兵法是一个方面,在战争的斗智中,有时还有有意违背兵法,或者说是对兵法灵活运用的另一面。这同样表现了战争指挥者的高度智慧。
  
  参考文献
  [1] 罗贯中著《三国演义》
  [2] 裴松之《三国志注》
  收稿日期:2009-04-20
其他文献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催化剂,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兴趣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这就是求知欲。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利,效果不佳。我认为,只有从实际出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艺术应“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长期以来,以知识技能的训练和灌输替代儿童真切生活的体验和表达,成人式的思维、整齐划一的作品使得儿童与生俱来的艺术感受能力逐步丧失,《纲要》无疑将艺术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有他的气质、性格、禀赋和生活史,在接受艺术教育和进行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图片,动画,电影、电视剪辑当作教学的辅助手段,无疑是最先进最有效的方法。但往往忽略了“板书”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同事一课后在黑板上只字未写,毋庸置疑,在提高教学质量所采用的诸多方法中,“板书”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独具匠心的科学合理的板书设计,既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既能激发学生的学
期刊
完形填空题以其内容广泛和知识、能力有机结合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它也是各类英语测试和竞赛中的重点题。且多数同学认为完形填空题是较难的题型之一。说它难,一是它所测试的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单词、语法、句式、习惯用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都可通过此题进行测试;二是它可以把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而且是以测试能力为主,基础知识为辅。通过完形填空,可测试出学生综合运用基础语法、词汇、句式、习惯用法等阅读理解能力,及分析
期刊
从学生的作文情况上看,多数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是一味地追求把某件事写完整,而忽略了进行生动具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其实,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因此捕捉细节、运用细节描写,能使文章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然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呢?   1.以欣赏为基础,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 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作品中的精彩细节,分析其
期刊
【摘要】要排除发动机水温高的故障从表面上来看不算难解决,实际遇上时,也不易解决。假如不彻底解决问题,它引出的一切事故不堪设想。本人根据自己于2010年12月在单位解决的一次故障中,就故障分析、排查、最后确诊解决问题谈谈一些浅见。  【关键词】水温;故障诊断  Shallow talk to launch machine water temperature Gao of break down an
期刊
【摘要】借代的结构要素有本体、借体、相关点;根据借体与本体间的关系,借代可以分为八个类型;借代的修辞作用是增强形象性、使语言简练含蓄、具有新鲜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运用借代时,应本体关系明确,借体要有代表性,不宜过于冷僻,也不应拐弯太多。  【关键词】借代;本体;借体;相关点  Lend a Xi with shallow rhetoric  Huang Xi-mei  【Abstract】
期刊
【摘要】作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扩充课堂信息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张弛有度,值得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关键词】 计算机;课堂;信息量    Study on Enlarging Class Information in Computer Teaching  Liu Li-jing, Yang Shu-zhen  (Shandong Bussiness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在服务工作中语言的作用尤其重要,它不仅涉及到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修养,还直接反映出全体服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  【关键词】讲话效果; 简练清楚; 声调柔和; 表情    法国餐饮专家:享利(杜弗海斯(HENRI DUFRAISSE)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餐饮服务是商品的艺术再加工。”笔者认为他的说法很有道理。因为餐厅虽然能向宾客提供美食佳肴和优雅环境,
期刊
【摘要】职校是“潜能学生”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这一站如果不能及时给予纠正,他们会带着问题走向社会,语文教学应研究根源,结合学科特点,以人为本,以爱为源,对症下药。  【关键词】潜能学生;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以爱为源    Make use of the conversion“the potential living” of the language teaching  Geng Le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