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在朗州时期的诗词创作对打造常德文化品牌的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_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805年,由于唐代“永贞革新”失败,刘禹锡被贬到朗州(今天的常德)任司马,这一去就是十年,从33岁到43岁,刘禹锡人生最好的年华就是在朗州这片土地上度过的。从政治前途来看,朗州似乎是他人生的失意之地,但也正是如此,这里也是他思想境界的升华之地。刘禹锡现存有800余首诗歌和200多篇文赋,而其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创作的,并且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刘禹锡在朗州的十年,为朗州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基因,更为今天的常德在城市发展上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所以,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创作历程,他的心态转变、他的人生哲学、他的所悟所感都通过他的诗文表现出来,同时通过研究,我们也可以为今天常德的文化发展,尤其是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提供一些思路和见解。
  一、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诗词创作概述
  既然要研究刘禹锡在朗州十年的诗文创作,有这么几个问题是绕不开的,首先,这十年他的心态和思想境界有着怎样的变化?其次,他的诗词文章在朗州时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再次,他的诗文创作为朗州带来了哪些影响?
  刘禹锡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小接受了嚴格的教育,聪敏好学,努力上进,后来入仕,在政界也是有口皆碑,也因此他得到了当时改革派王叔文的重用。永贞元年,顺宗李诵即位,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就此拉开了“永贞革新”的大幕,作为革新集团的核心成员,刘禹锡在变革中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特殊的才能,因此被提拔在经济政治部门任职。但是才过了146天,顺宗就因为身体原因被迫退位,而“永贞革新”也因为触及以宦官为主的利益集团而遭遇围剿,趁着改朝换代之际,顺宗退位,宪宗上位,保守势力发起对革新派的反扑,最终轰轰烈烈的“永贞革新”宣告失败,而其中的核心成员先后被贬,王叔文和王伾,一个被赐死,一个死于贬谪地,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皆遭贬谪,刘禹锡最初是贬为连州刺史,后又被贬为朗州司马。
  据湖南文理学院刘梦初教授分析,刘禹锡当时被贬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直接原因:“一是他所在的王叔文集团是前朝先君的重臣,在改朝换代之际,这些人都未能积极迎立新君,必然会遭到排挤。二是刘禹锡才名出众,气锐志刚,在推行新政中言辞颇为激烈,因此得罪了一些人。三是刘禹锡性情耿直,刚正不阿,坚持初衷,拒不认罪悔改。”当然,刘禹锡在任上努力推动改革,目的是为了尽一个臣子的责任,为国尽忠,为民造福,但无奈,在那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时代,纵有万般才华,不被君王所看重,同时又遭到了嫉恨和打压,如此,也就酿成了刘禹锡的政治悲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也正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将这样的心境转化为诗词,最终成为一代文豪。《旧唐书》卷160记载:“贞元、大和之间,以文学耸动缙绅之伍者,宗元禹锡而已。其巧丽渊博,属辞比事,诚一代宏才。”认为刘禹锡、柳宗元是引领元和一代的文坛领袖。而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则称他:“彭城刘梦德,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在《刘白唱和集解》中说:“梦得,梦得,文之神妙,莫先于诗、若妙与神,则吾岂敢!”(《白居易集》卷69)这是发自肺腑的钦佩和赞誉。
  刘禹锡刚到朗州的时候,还是非常失落的,这也不难理解,堂堂朝中大臣,一夜之间被贬到边远蛮荒的下州小郡,而且刚到朗州时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他所写的《机汲记》中有记载:“予谪居之明年,主人授馆于百雉之内,江水沄沄,周墉间之。”要等到第二年,才由长官出面,找了个城墙边的茅舍安顿下来,而且是十几口人都住在茅舍里面。所以来到朗州之初,刘禹锡的诗词中是充满了哀怨和孤寂的,如“孤臣本危涕,乔木在天涯”(《晚岁登武陵城顾望水陆,怅然有作》),“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而且因为水土不服,常常卧病在床,更让他思念家乡,他在诗中写道:“却寻故乡路,孤影空相随。”(《和董庶中古散调赠尹果毅》);“举目风烟非旧时,梦寻归路多参差。”(《泰娘歌》);“殷勤望归路,无雨即登山。”(《谪居悼往二首》);“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又加上来到朗州后不久,刘禹锡非常喜爱的一匹马也因病死了,让他感觉失去了一个好伙伴。尔后刘禹锡的妻子也因病离世,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原本人到30多岁,应该是意气风华,大展宏图的时候,而刘禹锡却遭遇了人生中的最低谷,政治上被贬谪,情感上亲人们离他而去,此时的刘禹锡亟须找到一种精神寄托,让自己不再消沉下去。
  他选择的是读书、交友以及深入了解这片对他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土地。刘禹锡到朗州后朋友并不多,因为是外地人,语言习惯不同,所以交心的朋友只有三四个。从他后来的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有一个好友叫董侹,刘禹锡经常和他交流读书心得,包括朗州见闻等等,从他刚来朗州后所作的诗中也可以看到,刘禹锡也愿意和董侹诉说心中的郁闷。还有一位好友叫作顾彖,刘禹锡经常跟他交流《易经》,虽然顾彖生活也很贫困,但刘禹锡对他的学识很赞赏,对他十分敬重。还有一位叫作尹果毅的朋友,刘禹锡也十分欣赏他,曾作诗《和董庶中古散调赠尹果毅》,两人的境遇很相似,所以会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通过和朋友的交往、读书写诗,刘禹锡逐渐地从沉沦、伤感的情绪中走出来。所以由此来看,刘禹锡他并不是一个执拗、甚至是自我放逐的落魄官员,他把生活中的种种遭遇都付诸诗文中,诗文既是他情感的宣泄口,也是他的思想通往更高境界的突破口。他开始用诗文记录下朗州的气候变化、山川河流等等。如秋日的傍晚,诗人漫步武陵,登高望远,一片美景,他瞬即提笔写道:“鹰至感风候,霜余变林麓。孤帆带日来,寒江转沙曲。戍摇旗影动,津晚撸声促。月上彩霞收,渔歌远相续。”(《步出武陵东亭临江寓望》)通过对朗州美景的描绘,可以看出诗人此刻心中是非常畅快愉悦的。其中刘禹锡是很喜欢朗州的秋天的,因为南方不比北方,春天湿气很重,又比较阴沉,所以他当时来到朗州的时候就因为气候原因,身体不适。而南方的秋天则让刘禹锡感到十分有意境,所以趁着秋日的美景,诗人心中的郁结都一扫而空,写下了流传千年的颂秋之作《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诗词酣畅淋漓,令人心驰神往。在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天际,一只孤鹤排云直上,振翅翱翔,该是何等的劲拔,何等的自由,寓示着诗人对自由人生境界的憧憬和向往。身处逆境中的刘禹锡看到的是秋的另一个面,他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领悟。
  秋以其浓彩、清爽、明净、气新的多方面特征,构成一个令人感怀、心动的美的境界。所以出现在诗人笔下的秋境,宛如强效应的清凉剂,将诗人疲惫的心灵唤醒、激活、提升。人们潜意识的那种悲凉感伤情绪荡然无存。
  刘禹锡游遍朗州的山山水水,并且将它们刻画进诗中,于是这方山水便有了灵气和意蕴。如今在我们的城区内看似普通的沅江,在刘禹锡的笔下却是“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登司马错古城》)、“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采菱行》)、“沅江五月平堤流”(《竞渡曲》),常德自古以来水乡的特色在刘禹锡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时常面对这一江碧水,也讓他心中无比开阔豁亮。
  还有与沅江一江之隔的德山,最早的时候叫作枉山,相传当年善卷先生不愿接受尧舜帝的禅让而隐居于此,也因此给了“善德”的名号。我们知道刘禹锡最著名的一篇著作就数他的《陋室铭》了,关于刘禹锡的“陋室”现在就两种说法,一说在河北省定县,一说在安徽省和县,定县是刘禹锡的老家,和县是因为刘禹锡后来被贬到这里当通判,传说和县的知县是个势利小人,见刘禹锡被贬而来,对他多般刁难,先是把他的住所从城南门调到城北门,然后又把房间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后来又给他安排了一间茅屋,里面只有一床一桌一椅,因此刘禹锡写下了这篇《陋室铭》。而这一传说在如今很多学者的眼中并不成立,他们很多都认为刘禹锡写所处的“陋室”就在朗州,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山就是德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水就是德山下的老龙潭。石门县的唐明哲老师撰写的《浅谈
其他文献
那个女人,其实和我缘分很短,短到在我漫长的婚姻生活中,仿佛昙花一现.然而,她却影响着我的婚姻和家庭,影响着我的后半生,让我感念她一辈子.她,就是我的婆婆.rn一语定姻缘rn毕
期刊
《流浪地球》是出自导演郭帆之手的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其中出现的大量中国元素成功地向海外观众传达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改编影片有助于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一、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一)家庭观念  不同于西方人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家庭和亲情。整部电影以一幅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拉开序幕,刘培强带着儿子刘启在海边嬉
期刊
结婚,是终身大事,结婚照,更是弥足珍贵.家中就珍藏着一张1957年的父母的结婚照.泛黄的二寸照片上,父亲身穿绿色军装,头戴大盖帽,肩挎驳壳枪,目光炯炯,腰身挺拔;母亲身着绿色
期刊
我出生在苏北的农村,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一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不管是风调雨顺为他们带来五谷丰登,还是天灾人祸让他们颗粒无收,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土地,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土地之于他们,已经不再是养家糊口的谋生工具,而是演化为他们灵魂的皈依和精神的家园,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故土难离的情结。  至于我的父母对于土地的情感,我小时候是怎么也无法理解的,父母所说的“农业社”“大锅饭”之类
期刊
我8岁那年,我们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队里把农具和牛、马、驴等牲畜都分到了各生产小组。各生产小组再按照人口,把大牲畜作价平摊到个人。采取抓阄的办法,谁抓到了大牲畜,谁往外拿钱。我父亲那次的手气可真好,伸手抓到了写着马的那个阄,父亲又拿出了500块钱,那批枣红色的马就是我家的了。  父亲如获至宝,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这匹马。父亲首先盖了两间西屋作为马厩,一间喂马,一间他住。他说,一是怕马被偷走了
期刊
“三一律”戏剧创作原则要求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对时间、空间和情节这三者给予强烈关注和严格规范,在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盛行.正如布瓦洛在其诗学理论代表作《诗的艺术
期刊
作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包含着众多隐语。只有破解这些隐语,才能推进《西游记》研究。本文依据世德堂本,对关系到整个故事的若干神秘数字进行探讨。  在《西游记》第三十四回中,巴山虎、倚海龙二怪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之命,去请九尾狐狸精。孙悟空变作的苍蝇“赶上巴山虎,钉在他身上。行经二三里,就要打杀他两个。又思道:‘……等我且问他一问再打。’好行者,嘤的一声,躲离小妖,让他先行有百十步,
期刊
“书为心画”这一书画创作的本体论表述观点成熟于宋代。宋人注重艺术创作者的人品、胸次、学养等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书者学书、创作等方面有制约和决定作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书法意、趣、韵的属性的地位和价值。  一、苏轼以前的“书为心画”书史观探析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篇》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他强调“言”与“书”的社会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期刊
川端康成(1899-1972),毕业于(现在)东京大学国文科,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小说家。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伊豆舞女》是其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杂志上。该篇小说是以作者1918年19岁时在伊豆天城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写成的。《伊豆舞女》作为青春文学,描写了由于“孤儿气质”而烦恼的学生“我”在伊豆之旅中与天真烂漫的舞女相遇,而被治愈的过程。  关于《伊豆舞
期刊
若论古代诗歌评论家,我最喜清代袁枚(1716-1797).40岁辞官告归,筑园江宁小仓山,号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江南宁静园林,《随园诗话》如山间溪流,奔泻而出,潺潺而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