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特点和化学教学的特征,决定了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是化学教学研究领域永恒的主题。实施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要从实验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师的有效指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繁杂实验微型化等方面开展节时高效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还存在一些困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确保课时计划顺利完成
探究性实验教学开放性较大,需要足够的时间。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要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又要完成课时计划,就要求教师合理地选择探究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笔者认为一节课探究的内容不能过多,侧重一到两个,探究的难度不宜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探究内容的选择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探究的方法也要有所侧重,不要企图一节课将探究的每个环节都做得尽善尽美。但不论侧重哪个环节,交流与讨论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以利于农村中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农村中学经费紧张、实验室设备落后、仪器药品不全,导致探究性实验教学难以实施。针对这一点笔者建议教师要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寻找生活中的代用品代替或自制仪器或自备药品,创造条件进行实验探究。比如二氧化碳制取的发生装置教师就可以用医用注射器、点滴瓶和一次性塑料输液管等代替分液漏斗、锥形瓶和导管,用鸡蛋壳、水垢、小苏打代替大理石,用食用白醋代替稀盐酸,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生活中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很多,如可以用塑料眼药水瓶代替滴管,用墨水瓶改制酒精灯等。只要教师有这种意向,坚持做下去,可以搜集到更多的代用品为实验教学服务,这样就可以解决农村中学实验难的问题。
三、加强探究实验的组织和指导,以利于探究实验的有效进行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自律能力差,实验时容易出现看热闹或玩闹的现象,导致有些学生的无效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前对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当一个同学操作时,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停地巡视,提醒溜号的学生参与到探究中去。探究性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交流与反思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一是问题提出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酸的性质的复习”这节课,有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条信息——维生素C呈酸性,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其呈酸性呢?”进而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是猜想假设阶段。这一阶段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干预,当学生的猜想遇到困难或注意偏离了问题本身时,及时给予简单的口头暗示或提醒。比如有一次笔者在农村中学讲“分子性质”时,做完氨水挥发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后,引导学生猜想酚酞变红的原因,学生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说起,当时笔者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猜想不能离开实验的环境。学生立刻争相回答问题,做出了多种合理的猜想并设计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是设计方案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设计多种方案的机会,而且要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这一阶段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如“燃烧和灭火”这节课,在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燃烧需要可燃物时,由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学生设计出很多可行的方案。
四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是探究学习最关键的阶段,可以说是升华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注意到彼此意见的不一致,检讨并达成协议;让学生尽可能说出各自的想法,而不是得到想要的答案就停止了;对学生发表的探究观点、得出的结论不立刻评价,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辩论,直到学生无法确定和解决时再给予指导帮助;抓住学生迷惑的关键,对症下药,补充必要的实验及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惑,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分析推理和补充。
四、将繁杂的实验微型化,以利于学额较大的班级顺利组织探究性实验教学
所谓微型实验就是将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将大的装置改小,将复杂的装置改简单,变成微型实验。例如:“氧气的性质实验”中,用燃烧匙盛硫粉或红磷进行实验,存在的问题是用量过大,燃烧时间长,做完实验后仍有剩余物质,不易熄灭,因而产生大量的SO2、P2O5等物质污染环境。对这个实验有的教师将燃烧匙进行改进,取一细玻璃棒的一端烧至半融后用镊子压出一个小凹槽,微型燃烧匙就制成了;再用青霉素瓶作微型反应容器。实验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非常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创新的欲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1-212.
[2]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66,73-74.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此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而在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教师还存在一些困惑。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体会谈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一、恰当地选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确保课时计划顺利完成
探究性实验教学开放性较大,需要足够的时间。九年级的化学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要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又要完成课时计划,就要求教师合理地选择探究实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笔者认为一节课探究的内容不能过多,侧重一到两个,探究的难度不宜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探究内容的选择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探究的方法也要有所侧重,不要企图一节课将探究的每个环节都做得尽善尽美。但不论侧重哪个环节,交流与讨论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以利于农村中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实施
农村中学经费紧张、实验室设备落后、仪器药品不全,导致探究性实验教学难以实施。针对这一点笔者建议教师要利用农村的优势,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寻找生活中的代用品代替或自制仪器或自备药品,创造条件进行实验探究。比如二氧化碳制取的发生装置教师就可以用医用注射器、点滴瓶和一次性塑料输液管等代替分液漏斗、锥形瓶和导管,用鸡蛋壳、水垢、小苏打代替大理石,用食用白醋代替稀盐酸,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生活中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很多,如可以用塑料眼药水瓶代替滴管,用墨水瓶改制酒精灯等。只要教师有这种意向,坚持做下去,可以搜集到更多的代用品为实验教学服务,这样就可以解决农村中学实验难的问题。
三、加强探究实验的组织和指导,以利于探究实验的有效进行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自律能力差,实验时容易出现看热闹或玩闹的现象,导致有些学生的无效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动手实验前对每个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当一个同学操作时,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并作好记录。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不停地巡视,提醒溜号的学生参与到探究中去。探究性实验教学并不仅仅是学生的实验操作,还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交流与反思等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应该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呢?
一是问题提出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酸的性质的复习”这节课,有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条信息——维生素C呈酸性,然后提出问题“如何用实验来证明其呈酸性呢?”进而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是猜想假设阶段。这一阶段教师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干预,当学生的猜想遇到困难或注意偏离了问题本身时,及时给予简单的口头暗示或提醒。比如有一次笔者在农村中学讲“分子性质”时,做完氨水挥发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实验后,引导学生猜想酚酞变红的原因,学生面面相觑不知从何说起,当时笔者只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猜想不能离开实验的环境。学生立刻争相回答问题,做出了多种合理的猜想并设计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三是设计方案阶段。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设计多种方案的机会,而且要组织学生对方案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这一阶段是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并提供充足的时间。如“燃烧和灭火”这节课,在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燃烧需要可燃物时,由于笔者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学生设计出很多可行的方案。
四是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这是探究学习最关键的阶段,可以说是升华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注意到彼此意见的不一致,检讨并达成协议;让学生尽可能说出各自的想法,而不是得到想要的答案就停止了;对学生发表的探究观点、得出的结论不立刻评价,而是先让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辩论,直到学生无法确定和解决时再给予指导帮助;抓住学生迷惑的关键,对症下药,补充必要的实验及利用其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解惑,引导学生对结论进行分析推理和补充。
四、将繁杂的实验微型化,以利于学额较大的班级顺利组织探究性实验教学
所谓微型实验就是将教材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将大的装置改小,将复杂的装置改简单,变成微型实验。例如:“氧气的性质实验”中,用燃烧匙盛硫粉或红磷进行实验,存在的问题是用量过大,燃烧时间长,做完实验后仍有剩余物质,不易熄灭,因而产生大量的SO2、P2O5等物质污染环境。对这个实验有的教师将燃烧匙进行改进,取一细玻璃棒的一端烧至半融后用镊子压出一个小凹槽,微型燃烧匙就制成了;再用青霉素瓶作微型反应容器。实验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非常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激发了学生对实验创新的欲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1-212.
[2]刘江田.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6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