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tsb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中,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教怎样促进学呢?最近,我随教研室的同志一起听了周老师的一节数学复习课,感触很深,引发了我许多的思考。
  课上的前7分钟,周老师组织学生复习了有关角的知识,巩固了用量角器求角、三角形的概念等知识与技能后,要求每一个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随意画两个三角形,然后仔细观察,说说都发现了些什么?
  学生们可积极了,他们很快在自己的白纸上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争着说出两个三角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随着观察的深入,学生还发现了这两个三角形的角的大小都不相同的特点。周老师问道:大家都认为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都不一样,那么,能不能去猜测一下,如果我们将这两个三角形各自的三个角加起来后,它们的和会不会是一样的呢?你将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测究竟是对还是不对呢?
  于是,全班学生都按小组开始了自己的尝试性探索活动:先量出每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大小,再将这些结果加起来。学生的活动是在周老师的想象之中的,但是他们的结论却在周老师的意料之外。各小组报出自己得出的数据:有的是181°,有的是180°,有的是179°,有的是179.5°……结论是:不一样!
  周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实际上是一样的,都是180°。不一样的结果,是量角器测量误差所致。那么,周老师是怎么做的呢?他首先肯定了学生自己的发现和结论,同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虽然每个人将自己画的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加起来后结果不一样,但是它们为什么这么接近呢?我们测量过程中有些什么问题呢?
  一席话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讨论、尝试、观察,终于使学生发现:因为在量角的时候,由于都是取整数,所以就会有误差,而且,每量一次,都会有一次误差,我们量了三次,所以误差就更大些。
  问题找到了,周老师的课是不是就此结束了呢?没有。他又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减少这种误差呢?学生自然就想到了只量一次。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只量一次呢?又是讨论、尝试和观察。一部份学生沉默不语,周老师不时走到学生们中间,启发并参加学生们的讨论。讨论又激烈起来,只见有的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有的学生在交头接耳,有的学生在重新拼图……当学生们试图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拼在一起去度量的时候,特征也就发现了:三个角拼成了一条直线。
  周老师又问:怎么证明这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呢?我们现在能得到些什么结论呢?
  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激烈的讨论、尝试、修正和總结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以下是我听课之后的思考。
  如果要讲一个相同的故事的话,可能你会感觉到,我们往往还是将学习目标主要指向结论——一个陈述性的真实,即三角形三内角之和等于180°,而不会去太多地关注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操作和探究,将有可能形成哪些探究性的意识?获得哪些探究性的策略?掌握哪些探究性的方法?然而,教的本质是引导,周老师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这一要求。他这节课讲得如此精彩,关键是他尊重学生的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他对学生的引导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性学习的环境,从探究内容到思维方法,一步步引向深入,当学生的结论不一样的时候,他不是轻易地告诉结论,而是在肯定学生自己的发现和结论的同时,鼓励启发学生继续探究,终于使学生发现了误差的原因;当一部分学生的探究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不是拖着他们走,而是自己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换意见,唤起他们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们不断研究,让学生们最终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的奥秘。
  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反而要多加鼓励,要引导其做出恰当的解释,甚至引导其进行实验探究,寻找问题之所在。这样就会让学生形成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让学生大胆质疑,从而为今后的创新意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分析数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大胆设想,也勇于打破常规,能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增强。
  目前,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还存在一些问题,致使学生之间缺少碰撞,合作流于形式。例如在学生的探究欲望还没有唤醒时,便让学生当听众。所谓合作,也总是教师先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无边无际地讨论。教室里你一言,我一语,闹闹嚷嚷一通后,便草草收场,然后由老师说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做虽然热闹,但没有思维的碰撞和交流,合作流于形式,教学收效甚微。又如有的问题并不困难,甚至毫无讨论价值,也要安排小组讨论,无端地浪费时间。
  在教学中,不少教师都担心学生学得不好,喜欢满堂讲,导致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发展,为此,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已成为了改革的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了时代的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培养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学会自己探究新知,学会创新学习,这是对当今学生提出的较高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学教师应该真实履行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多让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
  我们应该以周老师的教学行为作为借鉴,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他文献
【教学背景】:  二年级(上册)教学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生已经能够在生活空间里辨认这些方向,初步知道了这四个方向在平面图上的习惯表示。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有两个内容:一是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作为已有方向知识的延伸补充,便于学生在生活中更具体、细致地了解物体所在的位置。二是会看简单平面图中的路线,作为方向知识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方向感。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初步总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杰米扬的汤》,说的是热情好客的主人杰米扬用鲜美可口的鱼汤款待客人。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他一盆接一盆地请客人喝汤,没有休止。最后客人忍无可忍,纷纷拂袖而去,再也不敢登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鲜美的鱼汤无疑是待客的佳肴,但过了量,就会适得其反。  化学在现代生活、社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本应是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一门课程。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
摘 要: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还要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困生的失败心态。  关键词: 鼓励性评价 美术教学 实施途径    从通俗意义上讲,鼓励性评价就是说好话。对于教育者来讲,鼓励性评价就是教育者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并以此为切入点,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的愿望,从而最
摘 要: 作者通过对《古代中国农业》作深刻的教学反思,认为“脱口秀”式的课堂教学,应该有幽默的语言、深厚的文史功底、适当的才艺表演、准确的身体语言。  关键词: “脱口秀” 《古代中国农业》教学 反思    一  “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口才展示)中音意同译的精彩典范,是形容人的口才很好,说出的话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谈吐不俗,博得众人的喝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讲得好,而随着新课改的
摘 要: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创造性品质,并以此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在快乐中学习,才算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文试图从中学语文教学出发,阐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方法    语文教
摘 要: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积极探索、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主动去探究知识,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激趣 方法    语文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认知需要,不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摘 要: 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分段模式、主辅培养模式和厚基础、宽口径混合培养模式。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太成熟,为解决其两难性问题,应兼顾“自主”与“嫁接”。  关键词: 综合性大学 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自主” “嫁接” 二者兼顾    传统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学历教师的需求,加上国外教师教育改革趋势的
摘 要: 备课是英语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基础,也是新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方面。集体备课在提升备课质量,丰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有着独特的作用。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加以阐述。  关键词: 英语“4P”教学法 集体备课 要点 操作机制    实施新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而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新课程改革的切入点。新课程教学方
摘 要: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英语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就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作者就学案的概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概念、“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学案的设计诸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 高中新课程标准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模式  1.学案的概念  学案,简言之,就
摘 要: 社会发展的需要,课改的深入,使得“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愈来愈多地在教学中被运用,但有不少时候却是在走形式,看似热闹,实则低效。要想“小组讨论”不只停留在表面,那就需要小组划分具有科学性,问题设置具有适当性,讨论参与全员性,答案标准多元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小组讨论 现状 发挥实效    一、在课堂教学中小组讨论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