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案例】
新学期,由于不了解学生,我随意点名几位学生负责班级事务,也就是任班干部。我班的班干部就这样没有斟酌、没有推荐、没有选举地产生了。
下午放学,我接到马超妈妈的电话,她说孩子当了值日小组长特别兴奋,由于孩子学习不太好,以前从未担任过班级的任何职务。她感谢我对孩子的关注和信任,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少了点自卑、多了些自信。
通话结束,我陷入了沉思:仅仅是老师一个随意的决定,竟让学生和家长如此兴奋、如此感动。班上又有多少学生从未担任过班级的任何职务呢?又有多少学生渴望能担任一个职务、承担一些责任呢?何不让更多的学生担任班级职务,让更多的学生分担班级事务,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呢?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大家更好地为班级服务,何乐而不为呢?就算有的学生当“官”为了名,教师何不投生所好,加他个“官衔”,赋他点责任,给他点阳光,让其灿烂、促其辉煌呢?
我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每组四个学生分别担任学习小组长、卫生小组长、纪律小组长、礼仪小组长,构成最基层的管理组织。班级成立了一个常务管理委员会,职位有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环保委员。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我们还组建了四个轮流值周班级管理委员会,常务班委负责指导、监督对应的值周班委。我带的是语文课,就语文学科设有课代表、课堂作业小组长、家庭作业小组长、教师得力小助手以及不固定的学习帮扶小分队。同时,我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职务的任命“扬长不避短”,既要“择优而用”,又要“择劣而用”。“择优而用”重在榜样带动,“择劣而用”重在促生自悟。
“择优而用”是大家常用的手段,就是根据学生的特长、优势任用,促使学生发挥特长、优势为班级服务。如让足球迷高飞担任足球队队长,组织相关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张波负责组织画展、出板报、办手抄报等。
“择劣而用”就是根据学生的不足、缺点,反其道而行,让其承担相应的职务,逼着学生去克服困难、改进不足、不断进步,使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管理,其实就是促其进行自我教育。如让不爱写作业的刘杰担任语文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他送作业时,我先当面批改他的作业。刚开始他不能按时交作业,我就让他当着我的面把作业写完,然后立即给他批改。渐渐地,刘杰能及时完成作业了,每次送作业他都习惯性地把自己的作业先给我批改。
我让总忘摆放桌凳的张永亮担任督促检查桌凳摆放的监督员;让自制力较差的王聪担任纪律委员等。对于此类班干部,一定要注意维护他们的尊严,明着要不断当众表扬他们的进步,哪怕他们有不当之处,也要先肯定他们的好意、优点或进步之处,引导学生用动态发展的标准去看待他们的进步,帮他们树立威信,给他们坚定的信心与前进的动力。同时,私下里一定要与他们交流,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他们改进工作方法,促使他们不断进步,逐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达到在管理别人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
同学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做班主任的我也省心不少,学纪、卫生流动红旗经常悬挂在我班教室门口,任课老师都说给我班学生上课感觉很好。第二年,张老师接任了我班的班主任,她说担任班主任十几年,从来没有接过这么顺的班。学生们自豪地告诉我,一切职务、管理方法都没有改动,仍然是大家齐抓共管,张老师经常夸他们很有本领呢!
这一切让我感触颇深:当班干部不应只是个别优秀学生的特权,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承担班级事务的责任,同时也都享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管理者,他们会在管理班级中学会管理自己。
(作者:中牟县官渡路小学宋玉峰)
这是一个精彩的班级管理案例。老师随意任命班干部这么一个无心之举,触发了一个同学的进步热情,这意外的收获促使老师想到:这等好事,何不让大家分享?于是采用“择优录用”来激励和“择劣录用”来鞭策的措施,使用“当众鼓励”和“私下提醒”的顾全面子督导方式,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同学们的管理能力,让班级管理进入自动自发和无为而治的状态。
轮流当班干部的举措看似为了公平,其实,它的意义远远比公平来得深刻。这个案例的精彩之处在于老师没有把班级当做官场让大家去过“官”瘾,而是把它经营成学生管理能力的修炼场。“择优录用”和“择劣录用”的配合使用,既使得同学们的管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又使得班级管理保持了一定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并没有就此撒手,而是对班级管理机制进行了合理设计、悉心任用和督导。如此的精心耕耘,自然会收获颇丰。
这一期选评这个案例,不仅是因为老师做得精彩,更是因为目前的教育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基本还是空白,这是当前教育的严重缺失。对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
我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一直都担任学生干部。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任何培训和指导,连提醒都没有。因此,我一直不知道管理是一门极为高深的“武功”,需要系统学习和修炼,潜意识里还把当干部看成“当官”,是一种荣耀,没有当成一种责任来承担。在创业时,我对自己曾经的管理经历沾沾自喜,在公司里技术、管理一肩挑,结果尽管公司技术很先进,经营却濒临绝境。幸亏新的合作伙伴加盟,我终于能从管理上全身而退。经合作伙伴们言传身教,我才慢慢看出些门道,知道了这里的水有多深。
在我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看到周围很多专家、博士创业,但有所成就者凤毛麟角。很多技术专家管理公司,实际上在阻碍公司的发展而不自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把自己搞技术的自信滥用到经营管理上。殊不知学术和管理,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武功”。学人经商,就像地上好汉李逵下水与人搏杀,会立即变成落汤鸡任人摆布。
细想一下,原来现有教育体制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其实就是应试高分者。这些人自己做点学问还成,一旦涉及管理和合作,常常会捉襟见肘。这些人素质上的不平衡,不能说和教育没有关系。如果在学校的成功不意味着在社会上的成功,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取向有严重的问题。
变态的应试教育,一方面批量生产出高分低能者,同时也在批量输出着未来的腐败官员、掺假商人和“豆腐渣工程师”,更不要提那些在校自杀或杀人的学生——相信每一类大家都能说出一串熟悉的名字,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而这些显现出来的令人堪忧的现象还只是冰山一角。这些人并不是注定要作恶,罪恶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还是主观因素在起决定作用。而他们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毕竟也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如果在他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来抑制、有一些得力的措施来消除那些潜伏在他们心中的“毒素”,他们的命运就会不一样。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历史上很多大家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却很少给我们完整而实用的定义。经过认真思考,我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系统行为,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任何一个教育的组织者都有一定的教育目的,这和组织者的意识形态和需求有关。
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权衡,就是一方面要发现、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成长。成长,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唤醒人的生命知觉和系统行为能力。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也承担着知识的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成长,提高人们的幸福能力。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幸福能力包括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和保卫幸福的能力。
享受幸福,不是私欲的满足,也不是简单的消费,而是合理善用已有的资源来感受快乐和幸福,包括享受大自然,享受亲情和友情,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创造幸福,也不是简单地去挣钱,而是最大限度地尽己所能来创造价值,在价值分享中获得回报。保卫幸福,就是培养一颗正直的心,抵制任何事物对幸福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仅来自于自然界、邪恶势力,也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狭隘、自私、贪欲和其他不良情绪。
人生最大的一个陷阱,就是在寻找幸福的行动中忘记了幸福的目标,陷入一辈子挣钱和花钱的怪圈,脱离生命的正道,错过生命的美景。这些人要么挣不到钱铤而走险,要么终身忙碌老也挣不够钱,或者挣到的钱来不及花。这些都是脱离生命本质的悲剧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首先应该教会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俭朴生活,懂得知足和感恩,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质,学会真实地认识和善待自己;学会选择做适合自己和对社会有益的事,把事情做好和做大,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自我调整;培养善良正直的人,匡扶正义,为大众的利益去努力、去奉献。在这些富有生命意义的学习中,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健全的成长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比如学习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学习,但却不在学校的课程体系里。以知识灌输为教育手段,只“教”不“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基本策略性错误。我在西亚斯建立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的实践来探索高效而健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成长。
长期被动学习,学生一定会成长为跟随者和应付者。中华民族不应该是一个只会跟随和应付的民族,而应该是一个积极追求真理、主动学习、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民族。这些优秀素质,必须在教育中培养,在人才选拔标准中有所体现。培养健全而适用的人才,应该是中国新教育的使命。班主任们就是完成这个使命的核心力量。管理学和认知科学,应成为班主任的基本功。中国的希望,在这些默默无闻的班主任身上,他们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一起努力,中国的教育,亟待我们去“补天”。
(作者: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杨宁远)
(责 编 卢丽君)
新学期,由于不了解学生,我随意点名几位学生负责班级事务,也就是任班干部。我班的班干部就这样没有斟酌、没有推荐、没有选举地产生了。
下午放学,我接到马超妈妈的电话,她说孩子当了值日小组长特别兴奋,由于孩子学习不太好,以前从未担任过班级的任何职务。她感谢我对孩子的关注和信任,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他少了点自卑、多了些自信。
通话结束,我陷入了沉思:仅仅是老师一个随意的决定,竟让学生和家长如此兴奋、如此感动。班上又有多少学生从未担任过班级的任何职务呢?又有多少学生渴望能担任一个职务、承担一些责任呢?何不让更多的学生担任班级职务,让更多的学生分担班级事务,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呢?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大家更好地为班级服务,何乐而不为呢?就算有的学生当“官”为了名,教师何不投生所好,加他个“官衔”,赋他点责任,给他点阳光,让其灿烂、促其辉煌呢?
我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四人小组,每组四个学生分别担任学习小组长、卫生小组长、纪律小组长、礼仪小组长,构成最基层的管理组织。班级成立了一个常务管理委员会,职位有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学习委员、纪律委员、生活委员、环保委员。为了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我们还组建了四个轮流值周班级管理委员会,常务班委负责指导、监督对应的值周班委。我带的是语文课,就语文学科设有课代表、课堂作业小组长、家庭作业小组长、教师得力小助手以及不固定的学习帮扶小分队。同时,我和任课教师交流、沟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职务的任命“扬长不避短”,既要“择优而用”,又要“择劣而用”。“择优而用”重在榜样带动,“择劣而用”重在促生自悟。
“择优而用”是大家常用的手段,就是根据学生的特长、优势任用,促使学生发挥特长、优势为班级服务。如让足球迷高飞担任足球队队长,组织相关活动;让喜欢画画的张波负责组织画展、出板报、办手抄报等。
“择劣而用”就是根据学生的不足、缺点,反其道而行,让其承担相应的职务,逼着学生去克服困难、改进不足、不断进步,使学生在管理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管理,其实就是促其进行自我教育。如让不爱写作业的刘杰担任语文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他送作业时,我先当面批改他的作业。刚开始他不能按时交作业,我就让他当着我的面把作业写完,然后立即给他批改。渐渐地,刘杰能及时完成作业了,每次送作业他都习惯性地把自己的作业先给我批改。
我让总忘摆放桌凳的张永亮担任督促检查桌凳摆放的监督员;让自制力较差的王聪担任纪律委员等。对于此类班干部,一定要注意维护他们的尊严,明着要不断当众表扬他们的进步,哪怕他们有不当之处,也要先肯定他们的好意、优点或进步之处,引导学生用动态发展的标准去看待他们的进步,帮他们树立威信,给他们坚定的信心与前进的动力。同时,私下里一定要与他们交流,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他们改进工作方法,促使他们不断进步,逐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而达到在管理别人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管理。
同学们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做班主任的我也省心不少,学纪、卫生流动红旗经常悬挂在我班教室门口,任课老师都说给我班学生上课感觉很好。第二年,张老师接任了我班的班主任,她说担任班主任十几年,从来没有接过这么顺的班。学生们自豪地告诉我,一切职务、管理方法都没有改动,仍然是大家齐抓共管,张老师经常夸他们很有本领呢!
这一切让我感触颇深:当班干部不应只是个别优秀学生的特权,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有承担班级事务的责任,同时也都享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为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管理者,他们会在管理班级中学会管理自己。
(作者:中牟县官渡路小学宋玉峰)
这是一个精彩的班级管理案例。老师随意任命班干部这么一个无心之举,触发了一个同学的进步热情,这意外的收获促使老师想到:这等好事,何不让大家分享?于是采用“择优录用”来激励和“择劣录用”来鞭策的措施,使用“当众鼓励”和“私下提醒”的顾全面子督导方式,有效地大面积提高同学们的管理能力,让班级管理进入自动自发和无为而治的状态。
轮流当班干部的举措看似为了公平,其实,它的意义远远比公平来得深刻。这个案例的精彩之处在于老师没有把班级当做官场让大家去过“官”瘾,而是把它经营成学生管理能力的修炼场。“择优录用”和“择劣录用”的配合使用,既使得同学们的管理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又使得班级管理保持了一定的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老师并没有就此撒手,而是对班级管理机制进行了合理设计、悉心任用和督导。如此的精心耕耘,自然会收获颇丰。
这一期选评这个案例,不仅是因为老师做得精彩,更是因为目前的教育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基本还是空白,这是当前教育的严重缺失。对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
我在中学和大学期间一直都担任学生干部。遗憾的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的任何培训和指导,连提醒都没有。因此,我一直不知道管理是一门极为高深的“武功”,需要系统学习和修炼,潜意识里还把当干部看成“当官”,是一种荣耀,没有当成一种责任来承担。在创业时,我对自己曾经的管理经历沾沾自喜,在公司里技术、管理一肩挑,结果尽管公司技术很先进,经营却濒临绝境。幸亏新的合作伙伴加盟,我终于能从管理上全身而退。经合作伙伴们言传身教,我才慢慢看出些门道,知道了这里的水有多深。
在我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看到周围很多专家、博士创业,但有所成就者凤毛麟角。很多技术专家管理公司,实际上在阻碍公司的发展而不自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把自己搞技术的自信滥用到经营管理上。殊不知学术和管理,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武功”。学人经商,就像地上好汉李逵下水与人搏杀,会立即变成落汤鸡任人摆布。
细想一下,原来现有教育体制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其实就是应试高分者。这些人自己做点学问还成,一旦涉及管理和合作,常常会捉襟见肘。这些人素质上的不平衡,不能说和教育没有关系。如果在学校的成功不意味着在社会上的成功,这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取向有严重的问题。
变态的应试教育,一方面批量生产出高分低能者,同时也在批量输出着未来的腐败官员、掺假商人和“豆腐渣工程师”,更不要提那些在校自杀或杀人的学生——相信每一类大家都能说出一串熟悉的名字,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而这些显现出来的令人堪忧的现象还只是冰山一角。这些人并不是注定要作恶,罪恶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还是主观因素在起决定作用。而他们的价值观、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毕竟也是我们教育的结果。如果在他们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健康的环境来抑制、有一些得力的措施来消除那些潜伏在他们心中的“毒素”,他们的命运就会不一样。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历史上很多大家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却很少给我们完整而实用的定义。经过认真思考,我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系统行为,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任何一个教育的组织者都有一定的教育目的,这和组织者的意识形态和需求有关。
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权衡,就是一方面要发现、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来成长。成长,不仅是知识和能力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唤醒人的生命知觉和系统行为能力。从人类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也承担着知识的传承和发展的使命。
我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成长,提高人们的幸福能力。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幸福能力包括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和保卫幸福的能力。
享受幸福,不是私欲的满足,也不是简单的消费,而是合理善用已有的资源来感受快乐和幸福,包括享受大自然,享受亲情和友情,懂得珍惜,懂得感恩。创造幸福,也不是简单地去挣钱,而是最大限度地尽己所能来创造价值,在价值分享中获得回报。保卫幸福,就是培养一颗正直的心,抵制任何事物对幸福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仅来自于自然界、邪恶势力,也来自于自己内心的狭隘、自私、贪欲和其他不良情绪。
人生最大的一个陷阱,就是在寻找幸福的行动中忘记了幸福的目标,陷入一辈子挣钱和花钱的怪圈,脱离生命的正道,错过生命的美景。这些人要么挣不到钱铤而走险,要么终身忙碌老也挣不够钱,或者挣到的钱来不及花。这些都是脱离生命本质的悲剧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首先应该教会人们保持健康的体魄,俭朴生活,懂得知足和感恩,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美;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质,学会真实地认识和善待自己;学会选择做适合自己和对社会有益的事,把事情做好和做大,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和自我调整;培养善良正直的人,匡扶正义,为大众的利益去努力、去奉献。在这些富有生命意义的学习中,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健全的成长还需要更多的学习,比如学习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这些都是极其重要的学习,但却不在学校的课程体系里。以知识灌输为教育手段,只“教”不“育”,是当前教育的一个基本策略性错误。我在西亚斯建立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就是希望通过科学的实践来探索高效而健康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成长。
长期被动学习,学生一定会成长为跟随者和应付者。中华民族不应该是一个只会跟随和应付的民族,而应该是一个积极追求真理、主动学习、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民族。这些优秀素质,必须在教育中培养,在人才选拔标准中有所体现。培养健全而适用的人才,应该是中国新教育的使命。班主任们就是完成这个使命的核心力量。管理学和认知科学,应成为班主任的基本功。中国的希望,在这些默默无闻的班主任身上,他们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一起努力,中国的教育,亟待我们去“补天”。
(作者: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应用认知科学研究所杨宁远)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