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元认知理论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u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知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需要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参与的复杂过程。阅读的认知领域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阅读材料的认知;二是对自身阅读过程的认知。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兩个方面的发展。其中对自己阅读过程的认知就是元认知能力在阅读中的体现,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元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自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调整阅读心态
  情绪对阅读效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只有保持良好的阅读态度和阅读兴趣,创造一种积极的认知气氛才能顺利地开展阅读活动。在教学《庐山》一课时,我有意识地提醒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调整,始终保持对阅读任务的积极态度,同时能够自我创设适合阅读客体的情境,这种调整就是元认知在起作用。
  2.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很多,如朗读、默读、标记重点、做批注、摘录等。这些阅读方法的选择要根据阅读客体的性质、阅读目的的变化来进行,同时也与阅读主体的习惯、喜好有关。在阅读过程中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并随着阅读进程的深入随时进行调整,可以使阅读效率大大提高。
  3.寻找良好的阅读思路
  不同性质的阅读材料要求有不同的阅读思路,这种阅读思路的调整主要指根据不同文体的作品调整注意的指向。例如阅读小说的思路大致为情节—人物—主题。散文的阅读思路为线索—层次—结构—中心。这种调整也是元认知在阅读中的体现。
  4.利用原有知识建构新知识
  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是阅读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在阅读中借鉴已有的方法和知识,利用原有的认知图式,揭示新的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会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
  5.培养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元认知能力的形成通常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自身的阅读经验自发地获得。二是通过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在无形中习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安排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逐步形成阅读中的元认知能力。三是通过专门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元认知能力。
  (1)激发阅读动机。
  结合阅读材料让学生逐步了解阅读活动有哪些心理活动参与,阅读过程的几个阶段,阅读的功用,等等,使学生对自己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认识,从而激发阅读的动机。
  (2)明确影响阅读过程及效果的因素。
  影响阅读过程及效果有三个主要因素:个人因素、课题因素、策略因素。个人因素是指由于个人的兴趣喜好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阅读产生影响;课题因素是指阅读材料的性质、特点、难易及任务量等;策略因素是指阅读策略的种类、有效性及使用条件等。学生了解了这些后,能够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提高阅读效率。
  (3)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阅读计划是阅读的准备工作。应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依据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何选用适宜的方法解决某些特殊的问题,如何根据自己的水平分配阅读时间,等等。这些会帮助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工作。
  (4)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监控调节。
  监控调节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推理、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自我提问、自我测试、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和未理解的地方、自动校正错误等。教给学生这些常用的方法是学生学会自我监控调节的开端。
  (5)指导学生自我反馈。
  包括让学生了解如何检查自我掌握程度、正确评价自己的理解水平、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等。
  (6)引导学生反思,组织学生交流。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过程,并且把反思的结果进行交流。在学习过程中自我习得的知识往往比较牢固,而且知识迁移比较容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反思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当天的或某一阶段的阅读活动及时进行回顾,反思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得与失,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另外,教师还要经常组织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我监控的意识,逐渐自觉地进行阅读中的自我监控。
  利用上述元认知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阅读《庐山》,我发现他们的阅读水平有较明显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晓冬.元认知与语文阅读教学.
  [4]沈韬.元阅读:当代阅读理论的新进展.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合作学习是随着新课标的制定而出现的新的教学模式,对初中学习阶段而言,在语文课上体现得较为显著,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最终将语文学习变成快乐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它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 重要意义    当前,对传统的“讲授—接受”的语文教学模式冲击最大的当可谓合作学习,它是应新课程标准
目的:  比较实验组针刺+普拉洛芬滴眼液与对照组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期验证治疗针刺+普拉洛芬滴眼液对于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可行性。  方法: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用教师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情感教育、以情动情、创设情境等角度论述了将情感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 融合    语文学科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学科,也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启发、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恰当运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它的优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结合课堂教学的实例,从“创设情境”“对比探究”两个大的方面进行阐述,指出有效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更好地发挥现代媒体的真正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多媒体 有效运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有关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技术。一时间,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依赖多
名著导读近年来被纳入教材编排体系,越来越多的试题涉及对名著的考查,這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一件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要点,提高学习效率,成为教师所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根据学生所需,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其潜能,使之在“名著导读”问题上游刃有余,提高自己的知识素质。  一、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莎士比亚说过: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打造灵动课堂:教师微笑进课堂;注重新课导入;激活词语学习;注重品词析句。  关键词: 语文灵动课堂 微笑 新课导入 词语学习 品词析句    作为一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语文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将一节语文课上好,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收获知识,丰富情感。随着学校灵动课堂的深入研究和构建,我收获了不少的知识,并竭力将知识运用到课堂实践中。我认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为遵循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低年级语文老师们通常会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生动浅显的教学语言,在轻松活泼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单纯的学生,浅显的教材,简单的知识,久而久之,一些低年级的语文老师也变得“肤浅”起来,经常有人因为对成语典故缺乏了解而出错,或者因为文史功底不深而陷入被学生“问倒”的尴尬境地。  例如某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第四册语文《练习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