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锋代表,《到灯塔去》较完美地体现了伍尔夫的小说理论及写作技巧。《到灯塔去》整体上是由一系列感觉,印象,思绪,回忆等心理活动构成,情节被淡化到无足轻重的地步。伍尔夫极大地降低了全知全能型叙述者的叙述比例,大量采用有限视角,从人物的主观角度叙述,让读者直接感受人物的思想情绪和主观体验。
【关键词】:到灯塔去;叙事视角;弗吉尼亚·伍尔夫
1. 《到灯塔去》的全知视角
全知叙述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传统叙述模式,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在很多传统小说中,作者不仅是人物动作,内心全知全能的观察者,有时甚至在小说中加入自己对于小说主题和人物的评论。尽管这种叙事方式赋予了叙事者极大的自由,但会扰乱小说的连续性,让故事缺乏真实性,从而减弱故事的感染力。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对人物内心的直接描绘让许多评论者断言小说完全没有全知视角的运用或者作者直接介入的评论。然而实际上在小说中,虽然多个角色的视角取代了单一视角,全知视角仍然存在。例如小说第一部分的第五节中:
“拉姆齐夫人织着那双毛乎乎的红褐色长袜,那只镀金的画框,那条随意搭在画框上的绿色披肩,和那幅经过鉴定的米开朗琪罗的杰作,把她的脑袋怪诞地衬托着。拉姆齐夫人收起刚才的粗暴态度,托起小儿子的脑袋,吻了吻他的前额” (伍尔夫,2003:25)
是谁在看着拉姆齐夫人?房间里只有拉姆齐夫人和她的儿子詹姆斯。不可能是拉姆齐夫人自己,而此时詹姆斯正在专心剪图案,也不可能是他。很明显,此时的叙事者是小说角色之外的全知的叙述者,是她在看着和描述着拉姆齐夫人的举动。小说中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全知的视角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时过境迁”中逐渐成为主导。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想表现一些抽象的、哲学的主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死亡以及人类体验的瞬息性。这一部分的有些段落包含了作者的评论,有些是作者对人物动作的概括。尽管作者在此担任评论者的角色,她的评论也是暗含的,例如:
“自然能否跟上人类进步的节奏?她能否完成人类开始的工作?她看到人类的不幸,卑贱和人类的痛苦,同样感到得意洋洋。那个旧梦,那个要与人分享喜忧,共同达到完美境界的旧梦,那个孤独漫步海滩寻求一个答案的旧梦,也已成为镜中幻影……”(73)
这段显示了作者自身的态度(从“不幸”,“卑贱”和“痛苦”这样的字眼中就可以看出来)。但不同于传统的小说,作者的态度是非常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另外,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伍尔夫对于全知视角的运用与传统作家是有根本区别的。叙述者不再是安排、指挥、诠释人物动作的“上帝”,而是小说情节的一个向导。例如:
“一吃完晚饭,拉姆齐夫人的八个儿女就像小鹿一样悄没声儿地从饭厅溜走,奔向他们的卧室,那里是他们自己的天地,这个家里没有其他隐蔽之处供他们讨论所有的话题……”(5)
“斗嘴,闹意见,搞分裂,刻骨入髓的偏见歧视,唉,他们居然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这些,拉姆齐夫人悲叹道。”(7)
第一段描绘了拉姆齐夫妇的孩子晚饭后的动作,而第二段描述了拉姆齐夫人的思想活动,两个段落看似毫不相干而又没有衔接,让读者感到疑惑,其实第二段末尾的“拉姆齐夫人悲叹道。”是从作者的角度叙述的,暗示了两个段落之间的衔接。
有时,作者的全知视角叙述非常隐晦,让人难以察觉作者的叙述和角色的叙述之间的转换,例如:
“坦斯利受寵若惊;他一向受人冷落,拉姆齐夫人居然跟他说了这么些话,令他心里一阵宽慰......于是她便自己提着。是的,他感觉到她身上那种韵味。他感觉到很多东西,不同寻常的东西,令他感到兴奋,同时又为了他不能明白的原因感到不安……”(8)
在上述引文中,伍尔夫描绘了坦斯利情绪的波动。一开始,他感觉很自卑。之后,一点赞扬让他重拾了信心做起了白日梦。开始的几句话是由作者叙述的对于坦斯利的客观描绘,但是作者似乎又在模仿坦斯利意识的流动,因此作者的叙述又与人物意识的流动融为一体。这段中的其他话则又显得模凌两可了:“他感觉到很多东西,不同寻常的东西,令他感到兴奋。同时又为了他不能明白的原因感到不安”,第一句话应该是坦斯利的叙述,而第二句就很难判断到底是作者的评论还是人物的内心感受了。
二、 《到灯塔去》的有限视角
为了让小说看起来更加独立于作者的干涉,伍尔夫大量采用了直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有限视角。小说的情节看似由人物意识串联起来。被聚焦的人物受到观察力的限制,讲述自己直接的观察和感受。小说中的每个角色反映了独特的世界观。“现实”通过聚焦人物的观察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作者不断变换着不同角色的有限视角,相互补充推动者小说情节的发展。在小说中,叙述者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对事物以主观的描绘来向读者展示角色的内心活动,下面是一个典型段落:
“那个受他们嘲笑的青年男子,也跟随她来到客厅.....他们都走了,那些孩子们;她的丈夫,都走了。于是,她轻叹一声转过身来,说:‘愿意和我一起出去吗,坦斯利先生?’”(6,7)
第一句是典型的全知视角,其余句则由聚焦人物拉姆齐夫人的有限视角叙述。在这里,全知的叙述者会知道他“有点烦躁不安,手足无措”的原因,不会说“为什么”,从“她不用回头”可以看出拉姆齐夫人一开始是背对着坦斯利的,因此她不知道原因。聚焦人物的有限视角有时会对叙述非常不便,但它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性,实现全知叙事很难达到的效果。所以作者依然大量采用了这种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想法,聚焦人物为小说中的人物,让读者身临其境。例如:
“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单调的声响,在大部分时间里......现在,那本来一直隐蔽和藏匿在其他声音里的海浪声,突然空洞地在她耳边轰响,令她在惊惧之中抬起头来。”(12,13) 这层层包裹的从句描绘了拉姆齐夫人意识的不断流动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让拉姆齐夫人的感受,想法和记忆融合起来,她的意识流动变得异常复杂,脑海中不断将现时的体验与过去的经历结合起来。记忆不断被唤醒出现在脑海的画面中。伍尔夫意识到合理的,符合逻辑关系的线性叙述已经无法表现出现代生活的混乱,因此她采用了主观的叙述。这种叙述方式记录思绪的出现和轨迹,而不是像线性叙述那样以常规的的,线性的顺序来记录。这些主观的感受,想法和记忆正是伍尔夫所理解的现实生活的组成。
三、《到灯塔去》的多重叙事视角
将外在权威叙述者的声音最小化和不断变换叙述视角是这部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首先可以使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生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塑造通常是靠外显个性来实现,如外貌,生活习惯,举止等,人物形象由自己的语言,行动以及叙述者的评论树立。伍尔夫意识到传统的人物塑造方式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她在小说中直接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跟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来了解人物的想法,经历和观察,直接建立起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多重叙事里读者不再是远距离地观察人物,同时多个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不断变换,不同叙述者之间相互补充,向读者呈现更广阔的视角。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角色本身的叙述风格和想法了解角色,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角色的叙述中对此角色的观察和评价深入了解角色。
以拉姆齐夫人为例。读者一方面通过她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她的儿子詹姆斯,卡姆,拉姆齐先生以及她的客人等的意识了解到她的形象。詹姆斯认为她“无论哪方面都比拉姆齐先生好一万倍”,(12),她像是“生活中的一汪清泉”。(62)拉姆齐夫人作为母亲慈爱的一面在詹姆斯的叙述中展露无遗。在坦斯利眼中,拉姆齐夫人“是他见过的最美的人”(22)拉姆齐夫人身上有许多美好的品质,但是她也并非完美的。莉莉对她就有些不同的看法,“她看起来那么老道,莉莉想,那么遥远。”(132)通过不断变换叙述视角,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就被全方位地建立起来了。以同样的方式,伍尔夫塑造的这部小说里的其他角色也是栩栩如生,比如拉姆齐先生和莉莉。
此外,多重叙述视角向读者同时展示了多个角色的主观体验,这种多角色主观体验体现了一个完全由不同角色的情感组成的生活画面。
“他喜欢她;他崇拜她;他仍在想着那个排水道里的男人看着她的情景;但是他觉得有必要表示出自己的想法。”
“他是真的,莉莉·布里斯科想,尽管他的眼睛,但是看看他的鼻子,他的双手......”(134)
本段中视角由坦斯利转换到莉莉,读者可以捕捉到在同一时刻不同角色的意识流动。为了避免晦涩和混乱,伍尔夫在小说中采取了两种手段来实现多重叙述视角。第一,伍尔夫给小说每一部分都安排了一个主要叙述者。第一部分主要从拉姆齐夫人的视角来叙述,第三部分主要从莉莉·布里斯科的视角来叙述。第二,伍尔夫采用了插入语来提示视角的转换。例如:
“他们在村里借宿,所以一塊儿同出同进,晚上在门前的蹭脚垫上告别的时候,随便聊一聊汤,聊一聊那些孩子,再聊一聊他们共同关心的这件事或那件事;于是,当他此刻以审慎的姿态站在她的身旁(他的年纪足以做她的父亲,一个植物学家,一个鳏夫,浑身散发着香皂味,很干净,很细腻),她也只是站着不动。他就这么站着。他注意到,她的鞋子非常漂亮,使她的脚趾得到自然舒展。”(15)
这个段落描绘了两个角色,莉莉和班克斯的意识流。长句中间被一个表现莉莉意识的插入语打断。伍尔夫经常像这样使用插入语以表示叙述角色的转换。
结语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小说创作艺术的大师,她让小说从传统创作手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大胆进行创作手法方面的创新,使小说的技巧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尽量减少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采用有限的视角和多重叙事视角。这些关于叙事视角的技巧的运用,不仅更好地展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也对角色的塑造和表现伍尔夫所理解的“现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书目:
[1]Hashmi, Shahnaz. “Indirect Style in To the Lighthouse”, in India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Vol. 2(1961),109-113.
[2]Leaska, Mitchell. Virgunia Woolf’s Lighthouse: A Study in Critical Metho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3]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4]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关键词】:到灯塔去;叙事视角;弗吉尼亚·伍尔夫
1. 《到灯塔去》的全知视角
全知叙述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传统叙述模式,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观察位置,“上帝”般的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以从任何角度,任何时空来叙事。在很多传统小说中,作者不仅是人物动作,内心全知全能的观察者,有时甚至在小说中加入自己对于小说主题和人物的评论。尽管这种叙事方式赋予了叙事者极大的自由,但会扰乱小说的连续性,让故事缺乏真实性,从而减弱故事的感染力。
在《到灯塔去》中伍尔夫对人物内心的直接描绘让许多评论者断言小说完全没有全知视角的运用或者作者直接介入的评论。然而实际上在小说中,虽然多个角色的视角取代了单一视角,全知视角仍然存在。例如小说第一部分的第五节中:
“拉姆齐夫人织着那双毛乎乎的红褐色长袜,那只镀金的画框,那条随意搭在画框上的绿色披肩,和那幅经过鉴定的米开朗琪罗的杰作,把她的脑袋怪诞地衬托着。拉姆齐夫人收起刚才的粗暴态度,托起小儿子的脑袋,吻了吻他的前额” (伍尔夫,2003:25)
是谁在看着拉姆齐夫人?房间里只有拉姆齐夫人和她的儿子詹姆斯。不可能是拉姆齐夫人自己,而此时詹姆斯正在专心剪图案,也不可能是他。很明显,此时的叙事者是小说角色之外的全知的叙述者,是她在看着和描述着拉姆齐夫人的举动。小说中类似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全知的视角在小说的第二部分“时过境迁”中逐渐成为主导。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想表现一些抽象的、哲学的主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死亡以及人类体验的瞬息性。这一部分的有些段落包含了作者的评论,有些是作者对人物动作的概括。尽管作者在此担任评论者的角色,她的评论也是暗含的,例如:
“自然能否跟上人类进步的节奏?她能否完成人类开始的工作?她看到人类的不幸,卑贱和人类的痛苦,同样感到得意洋洋。那个旧梦,那个要与人分享喜忧,共同达到完美境界的旧梦,那个孤独漫步海滩寻求一个答案的旧梦,也已成为镜中幻影……”(73)
这段显示了作者自身的态度(从“不幸”,“卑贱”和“痛苦”这样的字眼中就可以看出来)。但不同于传统的小说,作者的态度是非常含蓄地表达出来的。
另外,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伍尔夫对于全知视角的运用与传统作家是有根本区别的。叙述者不再是安排、指挥、诠释人物动作的“上帝”,而是小说情节的一个向导。例如:
“一吃完晚饭,拉姆齐夫人的八个儿女就像小鹿一样悄没声儿地从饭厅溜走,奔向他们的卧室,那里是他们自己的天地,这个家里没有其他隐蔽之处供他们讨论所有的话题……”(5)
“斗嘴,闹意见,搞分裂,刻骨入髓的偏见歧视,唉,他们居然小小年纪就学会了这些,拉姆齐夫人悲叹道。”(7)
第一段描绘了拉姆齐夫妇的孩子晚饭后的动作,而第二段描述了拉姆齐夫人的思想活动,两个段落看似毫不相干而又没有衔接,让读者感到疑惑,其实第二段末尾的“拉姆齐夫人悲叹道。”是从作者的角度叙述的,暗示了两个段落之间的衔接。
有时,作者的全知视角叙述非常隐晦,让人难以察觉作者的叙述和角色的叙述之间的转换,例如:
“坦斯利受寵若惊;他一向受人冷落,拉姆齐夫人居然跟他说了这么些话,令他心里一阵宽慰......于是她便自己提着。是的,他感觉到她身上那种韵味。他感觉到很多东西,不同寻常的东西,令他感到兴奋,同时又为了他不能明白的原因感到不安……”(8)
在上述引文中,伍尔夫描绘了坦斯利情绪的波动。一开始,他感觉很自卑。之后,一点赞扬让他重拾了信心做起了白日梦。开始的几句话是由作者叙述的对于坦斯利的客观描绘,但是作者似乎又在模仿坦斯利意识的流动,因此作者的叙述又与人物意识的流动融为一体。这段中的其他话则又显得模凌两可了:“他感觉到很多东西,不同寻常的东西,令他感到兴奋。同时又为了他不能明白的原因感到不安”,第一句话应该是坦斯利的叙述,而第二句就很难判断到底是作者的评论还是人物的内心感受了。
二、 《到灯塔去》的有限视角
为了让小说看起来更加独立于作者的干涉,伍尔夫大量采用了直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有限视角。小说的情节看似由人物意识串联起来。被聚焦的人物受到观察力的限制,讲述自己直接的观察和感受。小说中的每个角色反映了独特的世界观。“现实”通过聚焦人物的观察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作者不断变换着不同角色的有限视角,相互补充推动者小说情节的发展。在小说中,叙述者采用的是第三人称,对事物以主观的描绘来向读者展示角色的内心活动,下面是一个典型段落:
“那个受他们嘲笑的青年男子,也跟随她来到客厅.....他们都走了,那些孩子们;她的丈夫,都走了。于是,她轻叹一声转过身来,说:‘愿意和我一起出去吗,坦斯利先生?’”(6,7)
第一句是典型的全知视角,其余句则由聚焦人物拉姆齐夫人的有限视角叙述。在这里,全知的叙述者会知道他“有点烦躁不安,手足无措”的原因,不会说“为什么”,从“她不用回头”可以看出拉姆齐夫人一开始是背对着坦斯利的,因此她不知道原因。聚焦人物的有限视角有时会对叙述非常不便,但它更具感染力和真实性,实现全知叙事很难达到的效果。所以作者依然大量采用了这种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想法,聚焦人物为小说中的人物,让读者身临其境。例如:
“海浪拍打着海岸发出单调的声响,在大部分时间里......现在,那本来一直隐蔽和藏匿在其他声音里的海浪声,突然空洞地在她耳边轰响,令她在惊惧之中抬起头来。”(12,13) 这层层包裹的从句描绘了拉姆齐夫人意识的不断流动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让拉姆齐夫人的感受,想法和记忆融合起来,她的意识流动变得异常复杂,脑海中不断将现时的体验与过去的经历结合起来。记忆不断被唤醒出现在脑海的画面中。伍尔夫意识到合理的,符合逻辑关系的线性叙述已经无法表现出现代生活的混乱,因此她采用了主观的叙述。这种叙述方式记录思绪的出现和轨迹,而不是像线性叙述那样以常规的的,线性的顺序来记录。这些主观的感受,想法和记忆正是伍尔夫所理解的现实生活的组成。
三、《到灯塔去》的多重叙事视角
将外在权威叙述者的声音最小化和不断变换叙述视角是这部现代主义小说的典型特征。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首先可以使人物形象塑造更加生动。传统的小说中,人物塑造通常是靠外显个性来实现,如外貌,生活习惯,举止等,人物形象由自己的语言,行动以及叙述者的评论树立。伍尔夫意识到传统的人物塑造方式无法满足她的需求,于是她在小说中直接呈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读者跟随着人物的意识流动来了解人物的想法,经历和观察,直接建立起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多重叙事里读者不再是远距离地观察人物,同时多个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不断变换,不同叙述者之间相互补充,向读者呈现更广阔的视角。读者不仅可以通过角色本身的叙述风格和想法了解角色,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角色的叙述中对此角色的观察和评价深入了解角色。
以拉姆齐夫人为例。读者一方面通过她自己,另一方面通过她的儿子詹姆斯,卡姆,拉姆齐先生以及她的客人等的意识了解到她的形象。詹姆斯认为她“无论哪方面都比拉姆齐先生好一万倍”,(12),她像是“生活中的一汪清泉”。(62)拉姆齐夫人作为母亲慈爱的一面在詹姆斯的叙述中展露无遗。在坦斯利眼中,拉姆齐夫人“是他见过的最美的人”(22)拉姆齐夫人身上有许多美好的品质,但是她也并非完美的。莉莉对她就有些不同的看法,“她看起来那么老道,莉莉想,那么遥远。”(132)通过不断变换叙述视角,拉姆齐夫人的形象就被全方位地建立起来了。以同样的方式,伍尔夫塑造的这部小说里的其他角色也是栩栩如生,比如拉姆齐先生和莉莉。
此外,多重叙述视角向读者同时展示了多个角色的主观体验,这种多角色主观体验体现了一个完全由不同角色的情感组成的生活画面。
“他喜欢她;他崇拜她;他仍在想着那个排水道里的男人看着她的情景;但是他觉得有必要表示出自己的想法。”
“他是真的,莉莉·布里斯科想,尽管他的眼睛,但是看看他的鼻子,他的双手......”(134)
本段中视角由坦斯利转换到莉莉,读者可以捕捉到在同一时刻不同角色的意识流动。为了避免晦涩和混乱,伍尔夫在小说中采取了两种手段来实现多重叙述视角。第一,伍尔夫给小说每一部分都安排了一个主要叙述者。第一部分主要从拉姆齐夫人的视角来叙述,第三部分主要从莉莉·布里斯科的视角来叙述。第二,伍尔夫采用了插入语来提示视角的转换。例如:
“他们在村里借宿,所以一塊儿同出同进,晚上在门前的蹭脚垫上告别的时候,随便聊一聊汤,聊一聊那些孩子,再聊一聊他们共同关心的这件事或那件事;于是,当他此刻以审慎的姿态站在她的身旁(他的年纪足以做她的父亲,一个植物学家,一个鳏夫,浑身散发着香皂味,很干净,很细腻),她也只是站着不动。他就这么站着。他注意到,她的鞋子非常漂亮,使她的脚趾得到自然舒展。”(15)
这个段落描绘了两个角色,莉莉和班克斯的意识流。长句中间被一个表现莉莉意识的插入语打断。伍尔夫经常像这样使用插入语以表示叙述角色的转换。
结语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小说创作艺术的大师,她让小说从传统创作手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大胆进行创作手法方面的创新,使小说的技巧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中尽量减少了传统的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采用有限的视角和多重叙事视角。这些关于叙事视角的技巧的运用,不仅更好地展示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也对角色的塑造和表现伍尔夫所理解的“现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书目:
[1]Hashmi, Shahnaz. “Indirect Style in To the Lighthouse”, in Indian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Vol. 2(1961),109-113.
[2]Leaska, Mitchell. Virgunia Woolf’s Lighthouse: A Study in Critical Metho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3]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4]申丹. 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