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能上哈佛?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佛是世界一流学府,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无疑是所有青年学子的梦想。就上本科来说,进入哈佛本科生学院(Harvard College),就成了站在哈佛门外的人们所谈论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中国的大学是“考”上的,一次高考基本确定终身。而美国大学特别是像哈佛这样的一流高校,则不是依靠考试来决定的,但就其对学生的综合考核来说,则绝对高于中国高考对于考生的要求——因为学生要接受的是全面的考察与检阅。
  想必所有人都知道,美国也有全国统一的、高校都承认和接受的考试,即SAT。而如果是外国考生,托福则又是必考的科目。但如果从美国大学录取的角度看,这两门考试并不是唯一的条件,而只是各种各样要求中的一个而已。为此,我们不妨来看看哈佛对一个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申请哈佛者,SAT要达到高分才行——很多学生都是满分;中学阶段的GPA要尽可能地高——很多学生同样是满分4.0;推荐信要颇具分量——基本上都是有真凭实据的、实实在在的溢美之词;课外活动多姿多彩——很多学生不仅有各种课外活动,还有众多校外乃至国外的精彩的学术活动或者独特的个人经历,尽显其出众的才华或者在音体美方面的多才多艺甚至是专业性才能;出众的面试结果——在由哈佛校友主导的面试中,应该有绝对出色但又自然而然的表现;独特的个人陈述——在彰显个性的同时,自然也要把个人的学术潜质以及优异于他人之处表现出来,而这一切都要通过个人优秀而独特的写作能力体现出来。
  然而,所有这些加起来,还只能说是,一切才刚刚开始。从最终录取结果看,所有哈佛的学生都排在高中阶段整个毕业班(这里“班”的概念,相当于中国的“年级”)的前10-15%的行列。
  想一想就不难理解。哈佛的本科生是百里挑一。2013年,申请哈佛的学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35023人,而录取率又创历史新低,仅为5.8%,即发放录取通知书仅为2029份。换句话说,在众多优异的学生中,能够进入哈佛者不过寥寥两千人。我总讲,申请哈佛未被录取者,未必不优秀;但凡进入哈佛者,则绝无平庸之人。当然,这是针对其进入哈佛之时而言,至于其后来如何,包括其在哈佛表现如何,则另当别论。
  那么,一个问题就摆在人们的面前。既然都如此优秀,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被录取,而大多数同样优秀者却只能名落孙山呢?换句话说,能够进入哈佛者,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呢?再说直白点,在哈佛招生官员的心中,究竟有着怎样的衡量标准呢?
  其实,哈佛的招生规则、录取的程序等一直是外界议论、争议乃至批评的焦点。当人们看到有众多的官家子弟、富豪子女、文体才子进入哈佛之后,难免会有哈佛是否对这些人网开一面的疑问乃至疑虑——是否对穷人或者说平民百姓的子女有不公平的一面呢?而在哈佛园内,每当有志愿者为游人参观校园充当导游的时候,他们总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究竟有哪些特殊的因素让您进了哈佛呢?
  如果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过去的哈佛还真经历了一段从精英阶层到逐步平民化、从对待特殊人群有特殊政策到更加公平竞争的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当然,在这篇短短的文章中很难有详细的描述,我仅仅举出几个历史时段中的有关政策,大致可以窥斑见豹。
  总体来看,哈佛的历史演变主要是从为贫穷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追求学生族群的多样化和多元化这两大方面出发,从而向更多才华出众的平民子女敞开大门的。
  哈佛是最早引入奖学金制度的美国高校。大约从1643年,即哈佛刚刚开办7年不久,就开创了资助贫穷学生支付学费的先河。到18世纪,哈佛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都能获得经济资助。到20世纪初,除了经济资助外,哈佛还会为那些贫穷的学生提供过冬的衣服。1934年,时任哈佛校长柯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专门设立了一个面向全国的奖学金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无力支付学费的优秀学子进入哈佛的人数比例。现如今,哈佛是全美推行不考虑学生支付能力(need-blind)的录取原则、对贫穷学生实施全额资助(full-need financial aid)的六大院校之一。在这六大(包括MIT、普林斯顿、耶鲁等)高校中,哈佛又是第一个把这样的双重原则用于国际学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的。2007年,哈佛又推出重大措施,对那些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哈佛学生,不收取任何学费。在2011-2012年度,哈佛拿出了1亿6千6百万美元资助各类学生,大约覆盖了60%的本科生,而在这其中,超过20%的学生是无需向学校支付任何费用的。通常,美国的各州立大学——即公立大学——的学费都相对偏低,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家境困难的优秀学子。正因为哈佛不断地完善其经济资助制度,使得哈佛与公立大学之间的收费差距在逐渐缩小。哈佛在其招生网站上就旗帜鲜明地宣称,“现在,对于美国90%的家庭来说,把孩子送到哈佛与把子女送入旗舰公立大学两者的花销差不多,甚至更少。”
  有了对贫困而优秀学子的大力资助这个前提,改变哈佛学生族群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哈佛最初建立的两百年中,学生群体很单一,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就是白人、新教徒和男性,也唯有他们,以及那些常青藤盟校的毕业生及其后代,才能不为稻粱谋而一心一意地努力读书。因此,那个时期,唯有这些富人子弟才能上得起哈佛。
  值得一提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哈佛既有自己的入学考试,也有其特殊的录取政策。所谓入学考试,主要是一些传统的科目,包括拉丁文和希腊文,而这些语言学习只有在私立学校才会教授。换句话说,唯有有钱人才可能学到这些知识。同理,也只有他们,才能在未来去参加哈佛的入学考试。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百年前的20世纪初,尽管报考哈佛的人们要通过一个简单的考试,但哈佛依旧保留了给予某些人“有条件入学”的权利。这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不能通过入学考试,哈佛还是可以以其他理由给予其入学资格的。而到1907年,超过55%的学生都是因为沾了这样的附加条件的光而获得了入学资格。
  这样的情形在1913年开始有了转变。由于时任哈佛校长洛威尔(Abbott Lowell)提出的“新计划”(New Plan)是主要面向公立学校学生,从而使得在“新计划”下招生的人数,超过了旧计划下所招收的学生人数。
  不能忘记的是,哈佛在招生方面的变化,也得益于校外重要的社会运动的影响力。比如,1968年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新任哈佛招生委员会主任彼特森(Chase Peterson)就宣布说,哈佛将会录取更多的黑人学生。第二年,有90位非裔美国人进入哈佛,这一数字比前一年增长了76%。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哈佛的学生中,不仅有非裔美国人,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土著美国人、亚裔美国人等。
  在今天的哈佛校园中,你可以看到各色人等,这里有大概超过20个不同的宗教信仰,学生来自的国家超过80个之多。因此,今天的哈佛校园已经完全成为了一个充斥着多样化、多元化面孔、背景的校园。
  如果回到本文的主题来看——即什么样人才能上哈佛,我个人以为,那些既有全面的个人素质发展,又有勇于追求知识、探索世界的激情与勇气,且有异于他人的独特之处者,最容易在众多优秀的学子中脱颖而出。
其他文献
价值观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2013年岁末,以二战期间日本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为主人公的电影《永远的零》在日本本土引发了一股逆流,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关于它的讨论也在持续——有人说,它描写了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反战意味浓厚;而有人认为,它赤裸裸地吹嘘“零战神话”,意在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早在70年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就注意到了类似的认识分歧。在她看来,日本现代战争电影
如何应对以互联网为支撑的信息科学对文学艺术的冲击和影响,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界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此而言,王轻鸿教授的《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以下简称《转型》)可谓是直面当下现实、回应时代挑战的求真务实之作。作者从信息科学对文学研究的深层影响入手,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中的学术前沿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诸如当代文论研究的视角、科学话语的反思、日常生活审美化、
但可惜太聪明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只用他修春秋的照例手段以两个“如”字略寓“俏皮刻薄”之意,使人一时莫明其妙,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他肯对子路赌咒,却不肯对鬼神宣战……  孔丘先生是深通世故的老先生,大约除脸子付印问题以外,还有深心,犯不上来做明目张胆的破坏者,所以只是不谈,而决不骂,于是乎严然成为中国的圣人,道大,无所不包故也。否则,现在供在圣庙里的,也许不姓孔。  这一段话,不仅指出了孔
早就听说1966年作家出版社曾出版卡夫卡的《审判及其他》,“供内部参考”,因为封面为黄色,也称“黄皮书”。2011年春天,我从网上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于是通过“馆际互借”,三天内不出校门就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借到了此书。  从图书馆取了书,拿在手里一看,果然黄色封面上只有三行字:“审判及其他、弗朗兹·卡夫卡、供内部参考”,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或图案。封底右下角也印有“供内部参考”字样,定价:1
提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恐怕很多人会立即想起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对于王安石创作这句诗时发生的故事,大概也是耳熟能详。从小学课本到各种诗歌选本,这首诗的第三句一直被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但令人惊讶的是,王安石的原诗其实是“春风自绿江南岸”。这一问题已为前辈学者所圆满解决,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大多数诗选依然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桩公案的重提:“自绿”或“又绿”  北京大学的吴小
乡土是一首悠长的歌,是一记响亮的青春耳光,是游子心中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怅惘。乡土书写在王跃文的创作中是一个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踏入其中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迷人、常常会被忽略的所在。但仅就小说集《漫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而言,乡土从王跃文笔下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与他年龄和经历不相称的面貌,这为我所始料未及。因为很显然,“文革”前后那个荒唐的年代应该是他的少年和他的青春早期,但王跃文这个集子里的
一  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1922-2007)是美国二战后成就最高的作之一,也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性^物。他的包括《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 Five,1969)、《冠军早餐》(Breakfast of Champions,1973)和《囚犯》(Jailbird,1979)等多部长篇小说在内的作品不仅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美国公众中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力,
“我的祖父周莲波公在老家,因原宅过于简陋,他亲到南京向临时政府申请,购买这所已经颓败的都司衙门旧居,以廉价获得。于是祖父大兴土木,拆除碉堡等军事设施,改建亭榭,增设住宅书馆,再广植果木、园艺。大伯父再于杭州物色古董、字画、图书运至故里,俨然成为古镇世家,祖父改题居处为‘晦侬别墅’,以诗礼、耕读治家。衙门的刀光剑影,已成为蕴藉的诗情画意。”不需高旷,但求雅致,正是从这段文字,我走入“晦侬”,走近周素
翻开世界文明史关于巴比伦和亚述的篇章,几十年不变的“专制统治”、“等级制度”、“奴隶制”和“灌溉农业”等论述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传统。随着越来越多的楔形文字原始文献为我们所熟知,更重要的是随着研究方法论的不断丰富,研究视角的“多方位”,以及系统的社会科学理论引入亚述学研究领域,有关巴比伦和亚述文明的一切,都需要重新审视。本书力图根据楔形文字原始文献,援用社会科学理论,揭示出与传统完全不同的巴比伦与
当代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是不争的事实,是振奋人心的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是让世界各国都关注的现象。然而,当代文化领域和电影从业者,都很少提及“艺术”二字了,电影似乎离“艺术”越来越远,就好像文学作品离“文学”越来越远一样,开始浮躁,开始忘本。  电影本身是多属性、多身份的。它是娱乐,是艺术,是商品,是当代经济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个支撑产业。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让大家都去做“穷艺术家”,电影需要的是一个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