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为钱锺书开脱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nqi651182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恐怕很多人会立即想起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对于王安石创作这句诗时发生的故事,大概也是耳熟能详。从小学课本到各种诗歌选本,这首诗的第三句一直被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但令人惊讶的是,王安石的原诗其实是“春风自绿江南岸”。这一问题已为前辈学者所圆满解决,但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大多数诗选依然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桩公案的重提:“自绿”或“又绿”
  北京大学的吴小如先生首先意识到这一错误,他指出:“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王安石全集,无论是宋版还是明版,包括上引的李壁笺注本,這诗第三句都作‘自绿’,根本没有一个版本是作‘又绿’的。”(吴小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韩子〉》)吴小如先生还举出另一首王安石的诗歌为证据,其中王安石自注中所引用的这句诗,恰恰就写作“春风自绿江南岸”。赵齐平先生在《宋诗臆说》中重申此说:“然而《王文公文集》《临川集》以及李璧(原文如此)均作‘自绿’,只有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引作‘又绿’,钱锺书《宋诗选注》、周振甫《诗词例话》相沿未改。”
  北大的张鸣秉承师说,曾在多个场合指出原诗当作“自绿”为是,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宋诗选》即以“春风自绿江南岸”为正文。三位先生都举出各版本均作“自绿”为据,并以王安石的其他诗歌为旁证,实为不刊之论。
  张鸣在《宋诗选》中指出:“今存南宋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李壁注《王荆文公诗笺注》等三个不同版本系统的王安石诗集,此诗均作‘春风自绿江南岸’。”王安石诗集版本众多,是否确如以上三位先生所说,都写作“春风自绿江南岸”呢?我们暂且存疑。
  一条名句的流传:钱锺书先生冤词
  然而一个似乎并未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在大多数选本中,王安石的诗歌演变为“又绿江南岸”?吴小如等先生均认为这一错误的来源始于《容斋随笔》中那个有关王安石改诗的著名故事,今引录如下: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容斋续笔》卷八)
  《容斋随笔》为南宋洪迈所作,他自称见到王安石的手稿,并明确将此句引录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确实直接导致了后世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错误。吴小如、赵齐平先生并未就该诗的以讹传讹给出另外的例证,倒是张鸣在文章中指出,这一错误可能与钱锺书的《宋诗选注》有关。
  张鸣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首先说说为什么我们目前接触到的各种文学史教材、文学作品选、诗选等各种文本的《泊船瓜洲》都作‘春风又绿江南岸’呢?这跟钱锺书先生有关。上世纪60年代(按,当为1958年),钱锺书先生编著了一本《宋诗选注》。”(张鸣《开掘属于自己的读书天地》)钱锺书的《宋诗选注》引用了洪迈关于王安石改字的材料,正文也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张鸣接下来阐述道,“这条材料在古代关注的人并不多,经过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引用之后,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凡讲到诗歌的修辞炼字,都会举到这条材料。而《泊船瓜洲》诗也因此出了大名,被收了语文教材,‘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也随之成为定本而被广泛接受。”
  从张鸣的阐述来看,这一错误似乎是由于钱锺书误据《容斋随笔》中的记载,而未核对王安石原集,误录此诗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由于《宋诗选注》的巨大影响,因而为各种文学史、作品选、中小学课本所采录信从。是否确实如此呢?
  文章中提到,《容斋随笔》的这条材料在古代关注者并不多,而是由于钱先生的引用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似乎难免武断之嫌。《容斋随笔》本就是常见之书,大概不必因钱先生而著,何况在钱锺书之前,早有许多人引及此条,兹引颇为常见的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八为证:“王荆公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事见《容斋续笔》。余谓诸字皆不及‘到’字之自然,正不必改也。”还故作狡黠,认为“到”字比“绿”字更好。此事作为诗人精益求精之例证,早已流传甚广,绝非经钱锺书而著。
  何况钱锺书所引的这条材料,原就本于清代学者厉鹗所编《宋诗纪事》,《宋诗纪事》卷十五录《容斋随笔》之文,附于此诗之后,正文写作“又绿”;众所周知,钱锺书选注宋诗,以《宋诗纪事》与《宋诗钞》为主要参考。查《宋诗钞·临川集补钞》,同样据《容斋随笔》引录此诗,正作“春风又绿江南岸”。
  不仅如此,早在南宋中后期的文献中,这句诗就已经被引作“春风又绿江南岸”(参《舆地纪胜》卷三七、《锦绣万花谷》续集卷五)《舆地纪胜》为南宋中期的著名地理书,《锦绣万花谷》则是著名类书;我们有理由据此推断,早在南宋中期就已广泛流传“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文本,并被地方志、类书等采用。至于是否是因为《容斋随笔》的影响,我们却难以遽下判断。
  由上可知,这一错误自南宋中期起由来已久。《宋诗钞》和《宋诗纪事》作为清代重要文献,其影响之大,流传之广亦不待言;“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错误,追根溯源,绝对怪不到钱先生头上去。但也必须承认的是,《宋诗选注》对于此诗的经典化,无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前的陈衍《宋诗精华录》、缪琨《宋诗选》均不收此诗;但此诗之闻名并被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其实远远早在钱锺书以前。但如上所论,钱先生的责任恐怕可以洗清一大半。
  是否存在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版本?
  前文已经提及,吴小如先生指出,并不存在写作“又绿”的王安石诗集版本。果真如三位先生所言吗?我们试图寻找更多的线索。朱东润先生所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同样选录了此诗,不出意料,这本作品选的正文同样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编者在此诗下明确标注出处,底本为“张氏涉园影元本《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三”。
  无独有偶,缪钺主编的《宋诗鉴赏辞典》第209页《泊船瓜洲》收录此诗,同样写作“春风又绿江南岸”,下小注云“《临川先生文集》卷二九作‘自’,据张氏涉园影元本校改。”这两个最为常见的选本,均明确指出张氏涉园影元本此诗正作“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个张氏涉园影元本又是怎么一回事呢?王安石诗集的版本系统难以赘述,简而言之,这一版本是著名出版家张元济于1922年所影印,为清初学者季振宜旧藏,后为傅增湘先生购得,赠予张元济。当时定为元代大德年间的版本(后来经学者核定,实为明初刊本)。如果的确如此,那么这一版本的异文,就足以质疑吴小如等三位先生所说,“没有一个版本写作‘又绿’”了。
  然而遗憾的是,经查验,这一版本同样也写作“自绿”。以上两种选本恐怕也是因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众所周知而改字,尽管标出底本,似乎并未忠实于原书。这益加证明了吴小如等先生论断之公允可信。
  如今,王安石诗集的宋元善本已颇为易得,李壁注本也据王水照先生在日本带回的朝鲜活字本重加点校,已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更多的版本事实益加证明了吴小如先生有关“春风自绿江南岸”论断的正确性。之所以还要特意提出这一版本,是因为朱氏作品选影响颇大,仍有学者在相关文章中受此影响,直言有这一种版本是写作“又绿”,而以讹传讹。
  根据现存文献可以推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错误肇始于南宋时期,由于《容斋随笔》的重大影响,这一错误一再被后人所沿袭。清代的两部重要文献《宋诗钞》《宋诗纪事》,更是广泛传播了这一错误。钱锺书先生选注宋诗的文本便直接来源于此。
  令人遗憾的是,自吴小如先生指出这一错误已有多年,却依然未能得到广泛重视。吴小如先生晚年曾不只一次地对此表示惋惜。这大概并非只是一个字的是非问题,而是几代学者实事求是的精神所系。吴小如先生的惋惜,在今日看来依然十分沉重。这更能证明前辈学者谆谆教诲的“核对原书”是多么重要。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其他文献
破译之一  一部长达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竟以一个神话故事开篇,这是出人意料的。那么,这神话中的大荒山、无稽崖,指的是何处呢?自从《红楼梦》面世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脂砚斋在批注时,又称大荒山为“荒唐也”,称无稽崖为“无稽也”,这更使得事态变得扑朔迷离,许多老实的人们不知道,这正是作者与批者的狡黠与聪颖,他们是有意地在此处打下埋伏,以便更加巧妙地借其“假语村言”,而将其“真事隐去”。
《李斯列传》是《史记》中寥寥可数的人物大传之一,司马迁用了九千余字的笔墨精心结撰了一代名相李斯的传奇人生。李斯的人生有理想,有奋斗,有开拓,有进取,有成功,也有私心,有异化,有堕落,有悲哀。李斯跌宕沉浮的命运留给后人太多的感慨,也留给我们无限的思考。  太史公在传中细致勾勒了李斯的人生发展轨迹:李斯原本是楚国上蔡郡一个平民出身的小吏,观仓鼠和厕鼠的不同境遇触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
中国传统的曲体文学与诗词相比,以长于体贴人情,易于直抒胸臆,而受到女性作家的青睐。自曲体文学诞生以来,众多女性作家厕身其中,以锦心绣口抒写儿女之情,表达心灵深处的欲望和苦闷,寄托人生理想和追求,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浙江女曲家的整体研究尚不够充分,女曲家的身世、个性乃至经历依然是影影绰绰,不甚明了,因此,对于女曲家的研究亟待深入开掘。而郭梅女士的《浙江女曲家研究》一书
在今天,如果我们上网打开“知乎”,在这样一个供网友提问、寻求答案的平台,随处可见的,是诸如“如何评价XXXX?”的问题,尤以文化艺术类居多:“如何评价大卫·芬奇的新电影《消失的爱人》?”“如何评价周杰伦的新专辑《哎呦不错哦》?”,抑或“如何评价张晓刚/周春芽/曾梵志的画?”“如何评价徐冰的《凤凰》/蔡国强的《烟花》?”由此可见,今天的当代艺术确实深陷评价机制缺失的泥潭,持续遭受着人们“看不懂”的指
据丰子恺自述,他原本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偶尔为之,也是“虎头蛇尾”。1937年冬,日寇突犯浙江石门湾,丰子恺辞别“缘缘堂”,率亲族十余人仓卒西行,过着颠沛流离的“不平凡”生活。他常常在舟车旅舍之中,抽闲记录沿途所见、所闻、所感,“日记之习惯盖自此养成”(《教师日记·原序》)。  到目前为止,已知丰子恺的日记主要有四种,即《教师日记》、“避寇日记”、“避难五记”和“黔桂流亡日记”。  1943年,时在
两个小时从北京飞到宜昌  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松滋  再坐三十分钟来到了麻水村子  这就是整个旅程  带我到傅家过春节  前面是中国南方的梯田  后面是美丽高耸的树林  中间是显眼的房屋  来到热情的傅家过春节使我在寒冷的天气里倍感温暖  既是音乐家也精通气功的大师傅成德  他教给了我许多中国歌曲  这些歌歌颂了崭新的中国  傅老师的妻子 做了许多好吃的菜  其中大多数都是她自己种的 种菜可以使
价值观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2013年岁末,以二战期间日本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为主人公的电影《永远的零》在日本本土引发了一股逆流,同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关于它的讨论也在持续——有人说,它描写了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反战意味浓厚;而有人认为,它赤裸裸地吹嘘“零战神话”,意在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  早在70年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就注意到了类似的认识分歧。在她看来,日本现代战争电影
如何应对以互联网为支撑的信息科学对文学艺术的冲击和影响,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界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此而言,王轻鸿教授的《信息科学视域与文学研究转型》(以下简称《转型》)可谓是直面当下现实、回应时代挑战的求真务实之作。作者从信息科学对文学研究的深层影响入手,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当前文艺学研究中的学术前沿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诸如当代文论研究的视角、科学话语的反思、日常生活审美化、
但可惜太聪明了,“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只用他修春秋的照例手段以两个“如”字略寓“俏皮刻薄”之意,使人一时莫明其妙,看不出他肚皮里的反对来。他肯对子路赌咒,却不肯对鬼神宣战……  孔丘先生是深通世故的老先生,大约除脸子付印问题以外,还有深心,犯不上来做明目张胆的破坏者,所以只是不谈,而决不骂,于是乎严然成为中国的圣人,道大,无所不包故也。否则,现在供在圣庙里的,也许不姓孔。  这一段话,不仅指出了孔
早就听说1966年作家出版社曾出版卡夫卡的《审判及其他》,“供内部参考”,因为封面为黄色,也称“黄皮书”。2011年春天,我从网上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此书,于是通过“馆际互借”,三天内不出校门就从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借到了此书。  从图书馆取了书,拿在手里一看,果然黄色封面上只有三行字:“审判及其他、弗朗兹·卡夫卡、供内部参考”,没有其他任何装饰或图案。封底右下角也印有“供内部参考”字样,定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