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动画是使用绘画、雕塑、摄影等技术手段,通过逐帧拍摄的方法,使拍摄对象在一秒24帧的基础上,创造出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或者事物的一种艺术。动画虽然是新生的艺术形式但因其发展迅速,如今已经有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成熟的技法。黄梅戏是安徽地方传统戏剧的重要代表,其独树一帜的戏剧风格一直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用现代传媒的方式把黄梅戏搬到大屏幕上,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动画;黄梅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动画是20世纪初发明的影像媒体艺术,但其发展迅猛,到了21世纪已经是一种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随着动画艺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做出有自己文化内涵的动画片,而随着这些动画片的出口,文化意识也在悄然地入侵接受国。
20世纪9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但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国外的动画片,因为电视台觉得进口一部动画片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做动画片的成本。而随着《聪明的一休》《米老鼠唐老鸭》等美日动画片的大量引入,中国年轻的一代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接受着一种文化上的“渗透”。最终受到冲击的不仅是我们的动画,更是我们的文化。
其实中国动画片的过去是曾经有过辉煌的,我们的“水墨动画”和“折纸动画”,也曾经在国际上受到过认可,这些动画片的共同点就是它们从骨子里散发着一种“中国味”,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世界动画的领军者的美式动画,美国的动画制作人也在不停地寻找他们的“美国味”,力求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美国文化。例如,迪士尼动画中就加入了大量的百老汇式的元素。而近些年来,中国动画一味地学习美式动画和日式动画,渐渐背离传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中国动画业渐渐陷入低谷。想要改变中国动画的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回归传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而将动画和戏曲结合起来就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戏曲与动画的结合早在中国动画的开始阶段就出现了,早年的中国动画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等动画片中的角色、场景、动作、音乐大量的运用着中国京剧的元素。这虽然是条老路但我们要老路新走,用新的形式来扩充中国戏剧动画的内容。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之一,称“黄梅调”,也称“采茶戏”、“花鼓戏”、“茶篮戏”或“二高腔”等,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建国前长期流行于长江两岸以安庆市为中心的皖颚赣三省接壤地带的广大农村和城镇。1955年由导演:石挥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上演轰动一时,甚至出口到世界各国,但是得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多次出国访问各国,作为一张名片在世界人民中展示着自己,当时也是第一次把黄梅戏搬到大银幕上让世界人民所熟知。那么“黄梅戏+动画”能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能不能给黄梅戏和动画带来新的生命力呢?黄梅戏动画是将传统黄梅戏与现代动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进行融合,借用最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黄梅戏为安徽的戏曲代表,将它的文化精髓加以重新利用,必将为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从中国动画的现阶段来看,需要有这种动画形式的出现。
1 安徽省开发黄梅戏动画的应用价值
(1)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筑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以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文化用品和动漫为重点……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动漫产业大省。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筑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安徽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原创动漫作品的研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在的合肥动漫基地主要以外包加工为主,缺少高水准的原创动漫作品。我们想从黄梅戏动画入手,同时结合动画短片的制作,期望在理论及具体实施操作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为安徽动漫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安徽文化强省建设、动漫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动画创作的需要。戏曲与动漫的结合也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结果,是时尚与传统的结合,二者互补,相得益彰,动漫填补了戏曲在形式和传播等方面的不足,戏曲推动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为动画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领域,为动漫创作提供了诸多题材,使之有了更新颖的内容。继续发掘、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本土艺术形式,张扬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创作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2 安徽省开发黄梅戏动画的研究内容
(1)黄梅戏故事的动漫改编。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安徽黄梅戏,题材故事多样,许多许多曲目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如《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这些题材具备三方面优势:一是品牌优势,黄梅戏这种艺术形式深入群众,很多曲目都家喻户晓。因此,戏曲本身就有品牌效应。二是题材优势,戏曲剧目的故事、题材及叙述都非常经典,在此基础上稍加改编,就能获得很好的动画故事。
(2)黃梅戏美术的动画应用。提取黄梅戏中的元素来丰富动漫造型设计,造型、色彩运用上都独具特色,具体体现在脸谱、服装、道具等方面,脸谱造型是性格化、格律化的,生、旦、净、丑各有差异,这些造型设计是人们长期经验的总结,装饰性表象的背后实际与人物的个性特征紧密相连,动漫造型正好需要这种高度提炼、概括的形象,兼具表现性与个性。服装、道具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往往呈现出抽象、夸张、概括的艺术效果,这些能快速转型运用于动画中。
(3)黄梅戏文化的动画传承。以动画表现黄梅戏,是保留原汁原味的戏曲,如何将传统戏曲的神韵以及手、眼、身、法、步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动画画面的快节奏转换和唱段的长短如何相得益彰?经典曲目我们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重新录音,与任务角色的动作表演紧密结合,动画画面将更加流畅。针对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将结合动画短片的制作,通过实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3 结语
对于动画这个成熟的艺术形式,我国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动画要想有所创新,首先就要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将黄梅戏元素引入动画制作中,用动画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前人成熟的经验做依托,只有大胆地向前尝试与探索。在动画教育层面上,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尤其是现在,在全球文化的融合时期,如何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问题,而我们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与研究,运用动画这个新颖的载体,来承载并传承黄梅戏这一戏剧文化。
参考文献:
[1] 米高峰,刁天明.戏剧、影视与动画表演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思辨[J].电影评介,2011(06).
[2] 罗曦,张铮.论动画艺术中的戏剧冲突[J].神州,2012(12).
[3] 韩茗妍.浅析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民族化语言[J].艺术与设计,2014(06).
[4] 腾飞.戏曲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4(16).
[5] 曹鹏飞.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J].齐鲁艺苑,2011(05).
关键词:动画;黄梅戏;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动画是20世纪初发明的影像媒体艺术,但其发展迅猛,到了21世纪已经是一种有广泛影响力的艺术形式。随着动画艺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致力于做出有自己文化内涵的动画片,而随着这些动画片的出口,文化意识也在悄然地入侵接受国。
20世纪9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但打开电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国外的动画片,因为电视台觉得进口一部动画片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做动画片的成本。而随着《聪明的一休》《米老鼠唐老鸭》等美日动画片的大量引入,中国年轻的一代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也在接受着一种文化上的“渗透”。最终受到冲击的不仅是我们的动画,更是我们的文化。
其实中国动画片的过去是曾经有过辉煌的,我们的“水墨动画”和“折纸动画”,也曾经在国际上受到过认可,这些动画片的共同点就是它们从骨子里散发着一种“中国味”,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正如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所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世界动画的领军者的美式动画,美国的动画制作人也在不停地寻找他们的“美国味”,力求在他们的作品中融入美国文化。例如,迪士尼动画中就加入了大量的百老汇式的元素。而近些年来,中国动画一味地学习美式动画和日式动画,渐渐背离传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中国动画业渐渐陷入低谷。想要改变中国动画的这种局面,需要我们回归传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而将动画和戏曲结合起来就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之路。戏曲与动画的结合早在中国动画的开始阶段就出现了,早年的中国动画万氏兄弟的《大闹天宫》,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等动画片中的角色、场景、动作、音乐大量的运用着中国京剧的元素。这虽然是条老路但我们要老路新走,用新的形式来扩充中国戏剧动画的内容。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之一,称“黄梅调”,也称“采茶戏”、“花鼓戏”、“茶篮戏”或“二高腔”等,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建国前长期流行于长江两岸以安庆市为中心的皖颚赣三省接壤地带的广大农村和城镇。1955年由导演:石挥拍摄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的上演轰动一时,甚至出口到世界各国,但是得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多次出国访问各国,作为一张名片在世界人民中展示着自己,当时也是第一次把黄梅戏搬到大银幕上让世界人民所熟知。那么“黄梅戏+动画”能不能实现二者的结合?能不能给黄梅戏和动画带来新的生命力呢?黄梅戏动画是将传统黄梅戏与现代动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进行融合,借用最时尚的数字技术外壳,传递最古老的民族文化精髓。黄梅戏为安徽的戏曲代表,将它的文化精髓加以重新利用,必将为我们提供无穷无尽的灵感来源。从中国动画的现阶段来看,需要有这种动画形式的出现。
1 安徽省开发黄梅戏动画的应用价值
(1)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安徽省“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筑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以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演艺娱乐、广告、文化用品和动漫为重点……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动漫产业大省。建设合肥、芜湖动漫产业和文化影视基地,马鞍山动漫游戏产业基地,构筑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安徽要大力发展动漫产业,原创动漫作品的研发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现在的合肥动漫基地主要以外包加工为主,缺少高水准的原创动漫作品。我们想从黄梅戏动画入手,同时结合动画短片的制作,期望在理论及具体实施操作上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为安徽动漫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安徽文化强省建设、动漫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动画创作的需要。戏曲与动漫的结合也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结果,是时尚与传统的结合,二者互补,相得益彰,动漫填补了戏曲在形式和传播等方面的不足,戏曲推动着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为动画产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领域,为动漫创作提供了诸多题材,使之有了更新颖的内容。继续发掘、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本土艺术形式,张扬民族风格,是中国动画创作发展与繁荣的必由之路。
2 安徽省开发黄梅戏动画的研究内容
(1)黄梅戏故事的动漫改编。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安徽黄梅戏,题材故事多样,许多许多曲目更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如《天仙配》《打猪草》《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这些题材具备三方面优势:一是品牌优势,黄梅戏这种艺术形式深入群众,很多曲目都家喻户晓。因此,戏曲本身就有品牌效应。二是题材优势,戏曲剧目的故事、题材及叙述都非常经典,在此基础上稍加改编,就能获得很好的动画故事。
(2)黃梅戏美术的动画应用。提取黄梅戏中的元素来丰富动漫造型设计,造型、色彩运用上都独具特色,具体体现在脸谱、服装、道具等方面,脸谱造型是性格化、格律化的,生、旦、净、丑各有差异,这些造型设计是人们长期经验的总结,装饰性表象的背后实际与人物的个性特征紧密相连,动漫造型正好需要这种高度提炼、概括的形象,兼具表现性与个性。服装、道具的设计也十分讲究,往往呈现出抽象、夸张、概括的艺术效果,这些能快速转型运用于动画中。
(3)黄梅戏文化的动画传承。以动画表现黄梅戏,是保留原汁原味的戏曲,如何将传统戏曲的神韵以及手、眼、身、法、步用动画形式表现出来?动画画面的快节奏转换和唱段的长短如何相得益彰?经典曲目我们可以保留经典唱段,压缩冗长部分,在不影响经典唱腔和固有旋律下,配乐中加入适当现代元素,重新录音,与任务角色的动作表演紧密结合,动画画面将更加流畅。针对这方面的经验,我们将结合动画短片的制作,通过实战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
3 结语
对于动画这个成熟的艺术形式,我国已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动画要想有所创新,首先就要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将黄梅戏元素引入动画制作中,用动画形式来表现黄梅戏,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前人成熟的经验做依托,只有大胆地向前尝试与探索。在动画教育层面上,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尤其是现在,在全球文化的融合时期,如何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问题,而我们正是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与研究,运用动画这个新颖的载体,来承载并传承黄梅戏这一戏剧文化。
参考文献:
[1] 米高峰,刁天明.戏剧、影视与动画表演的真实性与虚拟性思辨[J].电影评介,2011(06).
[2] 罗曦,张铮.论动画艺术中的戏剧冲突[J].神州,2012(12).
[3] 韩茗妍.浅析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民族化语言[J].艺术与设计,2014(06).
[4] 腾飞.戏曲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传承[J].大众文艺,2014(16).
[5] 曹鹏飞.论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播[J].齐鲁艺苑,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