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功底与文学造诣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美”的赏析能力与文学造诣。教师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可以带领学生体会到文学作品中的“美”,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人物美的赏析
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人物描述是故事描绘、情节铺陈中的基础内容。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也离不开对人物“美”的赏析。人物美是对“美”的赏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欣赏人物美,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对于王熙凤的出场,曹雪芹描写得十分细致,包括黛玉眼中的“放诞无礼”,众人眼中的“神妃仙子”“三角眼”“吊梢眉”“威不露”“笑先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精明能干的美丽少妇形象。而对于贾宝玉的描述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贾母众人口中的“混世大魔王”,后来又描述贾宝玉的外貌形象“面若中秋之色,色如春晓之花”,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公子形象跃然纸上。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赏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人物,并体会到人物身上表现出的形象美。只有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学会通过阅读文章,总结人物形象。
二、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情感美的赏析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赏析,使得学生加深对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爱国之情、悲伤之情、自豪之情等的理解,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如屈原的《离骚》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以及“改此度”的政治理想。又如《雨霖铃》,在对这一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分析“凄切”“留恋”“无语凝噎”“伤离别”等关键词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悲切、留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进行情感教学。
另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坚强、乐观、尊师重道、自爱、尊重、善良等“美”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对“簇新的理想”“富饶”“自由”“荣光”等词进行强调,这些词都很好地表达了女儿对祖国母亲的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赤子深情。在对这一章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强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景色美的赏析
在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景色美的賞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的。我国山川壮丽秀美,景色宜人。各种文学作品对此都有描写。因此,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景色优美的语句进行重点关注,带领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重点赏析,在优美的景色赏析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滕王阁序》为例,王勃以“潦水”“寒潭”“暮山”等词描绘了一幅“深秋中积蓄的雨水已经消失无影,谭中的水清澈而又寒凉,天上烟光与雾气逐渐凝结,在傍晚的天空中,山峦呈现出微微的紫色”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配以适当的多媒体图片或者视频,使学生在观赏景色的同时感到心旷神怡。作品又以落日红霞、孤飞之鹜、秋水、一线长天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而又浑然天成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这些画面进行赏析,可以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瑰丽。又如,在郁达夫的《江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写了江南的初冬,写了江南初冬季节的飞鸟麻雀与细微的雪花,在这样的冬景中,静静地读书写字或是漫步郊外,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郁达夫通过对“村庄”“长桥”等远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可爱的江南冬天的画面。对这些景色美的赏析,开阔了学生的心境,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美和文学美的欣赏,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情境美的赏析
情境美的赏析是景色美赏析的延伸,如果景色美的赏析重点在于景色,情境美的赏析重点在于感情,在于学生的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融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结合、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中,并能将其转换为情感所得。以《蜀道难》阅读赏析为例,在这篇文章中,李白将蜀山道路的艰难与自身政治的不顺结合起来,利用叫声悲切的鸟、古老枯干的树木、叫声哀婉的子规、夜空中的月亮等带有强烈悲伤凄惨感情色彩的景象,对蜀山道路的环境进行烘托,借景抒情,将自身的心情与蜀道的环境相结合,更突显蜀山道路的艰难与自身政治生涯的艰辛。又例如,在《我与地坛》中,作者通过对蚂蚁、瓢虫等小动物的描绘,创设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世界,无论生命怎样渺小而又微弱,都能活出自身的美丽,通过对“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的描写,旨在鼓励自己即使身有残疾,也应该活出自己的精彩。教师带领学生在情境美的赏析中,代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使学生能够有所感悟,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赏析水平。
总而言之,在文学阅读赏析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文章中的人物美、情感美、景色美、情境美,进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赏析能力,通过赏析,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过程,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人物美的赏析
在各种文学作品中,人物描述是故事描绘、情节铺陈中的基础内容。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也离不开对人物“美”的赏析。人物美是对“美”的赏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带领学生欣赏人物美,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而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特征,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对于王熙凤的出场,曹雪芹描写得十分细致,包括黛玉眼中的“放诞无礼”,众人眼中的“神妃仙子”“三角眼”“吊梢眉”“威不露”“笑先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精明能干的美丽少妇形象。而对于贾宝玉的描述则是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贾母众人口中的“混世大魔王”,后来又描述贾宝玉的外貌形象“面若中秋之色,色如春晓之花”,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公子形象跃然纸上。通过对这些人物的赏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人物,并体会到人物身上表现出的形象美。只有理解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要学会通过阅读文章,总结人物形象。
二、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情感美的赏析
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情感的赏析,使得学生加深对于思乡之情、离别之情、爱国之情、悲伤之情、自豪之情等的理解,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如屈原的《离骚》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郁郁不得志以及“改此度”的政治理想。又如《雨霖铃》,在对这一作品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分析“凄切”“留恋”“无语凝噎”“伤离别”等关键词语,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悲切、留恋、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进行情感教学。
另外,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使学生体会到坚强、乐观、尊师重道、自爱、尊重、善良等“美”的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在《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对“簇新的理想”“富饶”“自由”“荣光”等词进行强调,这些词都很好地表达了女儿对祖国母亲的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赤子深情。在对这一章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强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景色美的赏析
在高中文学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对景色美的賞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的。我国山川壮丽秀美,景色宜人。各种文学作品对此都有描写。因此,在文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景色优美的语句进行重点关注,带领学生对这些语句进行重点赏析,在优美的景色赏析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滕王阁序》为例,王勃以“潦水”“寒潭”“暮山”等词描绘了一幅“深秋中积蓄的雨水已经消失无影,谭中的水清澈而又寒凉,天上烟光与雾气逐渐凝结,在傍晚的天空中,山峦呈现出微微的紫色”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配以适当的多媒体图片或者视频,使学生在观赏景色的同时感到心旷神怡。作品又以落日红霞、孤飞之鹜、秋水、一线长天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而又浑然天成的美丽画面。通过对这些画面进行赏析,可以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瑰丽。又如,在郁达夫的《江南的冬天》一文中,作者写了江南的初冬,写了江南初冬季节的飞鸟麻雀与细微的雪花,在这样的冬景中,静静地读书写字或是漫步郊外,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享受。郁达夫通过对“村庄”“长桥”等远景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可爱的江南冬天的画面。对这些景色美的赏析,开阔了学生的心境,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美和文学美的欣赏,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在文学阅读中加强对情境美的赏析
情境美的赏析是景色美赏析的延伸,如果景色美的赏析重点在于景色,情境美的赏析重点在于感情,在于学生的情感与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融合,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景结合、寓情于景、景中见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中,并能将其转换为情感所得。以《蜀道难》阅读赏析为例,在这篇文章中,李白将蜀山道路的艰难与自身政治的不顺结合起来,利用叫声悲切的鸟、古老枯干的树木、叫声哀婉的子规、夜空中的月亮等带有强烈悲伤凄惨感情色彩的景象,对蜀山道路的环境进行烘托,借景抒情,将自身的心情与蜀道的环境相结合,更突显蜀山道路的艰难与自身政治生涯的艰辛。又例如,在《我与地坛》中,作者通过对蚂蚁、瓢虫等小动物的描绘,创设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世界,无论生命怎样渺小而又微弱,都能活出自身的美丽,通过对“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园子的描写,旨在鼓励自己即使身有残疾,也应该活出自己的精彩。教师带领学生在情境美的赏析中,代入自己的个人情感,使学生能够有所感悟,从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赏析水平。
总而言之,在文学阅读赏析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发现文章中的人物美、情感美、景色美、情境美,进而提升学生对“美”的赏析能力,通过赏析,不断完善学生的审美过程,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