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大班制、齐步走的高校课堂中存在教学活动设计不合理、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师生互动不足、过程性评价缺乏等问题,而学生人手一台智能终端的BYOD环境为高校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辅助手段,并以此催生出新的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BYOD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有效解决教学活动设计、师生互动以及学生表现可视化等方面的问题,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对激发学习兴趣与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关键词:BYOD;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5-0075-05
一、引言
高校专业课多采用大班教学、齐步走的传统授课方式,遵循兼顾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的原则。这种方式下的高校课堂,课堂氛围沉闷、师生缺乏互动,并且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高校《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理工科专业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该课程对学生开展相关领域的英文信息汲取、语言沟通、学术交流、知识拓展等活动至关重要。[1]目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着对听说能力关注不足、教师授课吸引力较低、师生互动不足、忽略过程性评价等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普及,高校课堂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BYOD模式起初是指允许员工把自己的移动设备带入工作场所,用私有设备进行办公。引申到教育领域便是允许学生把自己的移动设备带入课堂,用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学习。BYOD旨在鼓励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自主利用个人智能设备获取相关教学资源或完成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2]
本研究关注在BYOD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功能、如何组织《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以实现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加大对听说能力的关注、加强课堂中过程性评价并通过即时反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最终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主动学习《专业英语》。
二、应用BYOD模式支持教学的优势分析
有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应用BYOD模式能够拓展传统的教室、书本、教师的学习环境,再现知识与情境的联结。学生在拓展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对资源的自主学习,进行自定步调的测验活动,从而身处动态的情境。[3]应用BYOD模式支持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生成性内容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建构,经过加工的知识会在大脑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4]Aho和Haverinen等人提出,教学并不是按照预设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主观活动。[5]因此教学时既要达成预设的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又应当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内容。
BYOD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本身并不能提供丰富的生成性内容,但BYOD设备能够从丰富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和记录生成性内容三个方面促进学习者的生成性内容生成。
2.增进课堂交互行为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交互,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是否高效对知识建构效果是否良好起到了较大的影响。[6]在BYOD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交互方式在师生和生生间单一的言语交互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与智能设备、教师与智能设备等人与技术的互动。[7]在BYOD环境和数字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课堂活动的参与方式、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对课堂互动的感受会影响其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8]因此合理运用BYOD环境开展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促进过程性评价
Sadler主张过程性评价是连接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的桥梁,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助于产生更为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促进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达到学生的自我检控,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9]Nystrand也曾提到,利用课堂交互中產生的生成性内容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10]BYOD辅助下的课堂教学能够通过对当前知识内容的测验,获得学生对问题的即时反馈。学生便于对自己知识水平进行反思,查缺补漏;教师便于了解全班学生的学情,并给予必要的指导。BYOD模式下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三、基于BYOD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设计
1.BYOD环境的组成与特点
基于BYOD的教学需要一种具有集群通讯功能、多媒体交互功能,无需二次开发、能适应不同终端平台的工具来支持设备与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此外,为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即时评价与反馈,BYOD环境需要提供即时测试反馈的功能。基于以上功能需求,本研究基于微信客户端与问卷网构建BYOD环境。
(1)微信客户端实现即时通讯功能
在课程开始前组建师生微信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微信群为学生共享或群发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定步调地学习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为学生作品的展示提供平台。
(2)问卷网支持即时测试与反馈
问卷网能够很好地支持选择、排序、填空、阅读等多种题型,也能对同伴作品进行投票,实现简单的同伴互评。限时答题功能能够加强课堂管控,避免个别学生超时提交拖慢课堂进度。随堂测试以及即时反馈的内容以地址链接形式通过微信群发布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好测试题目,也可以针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展示作品即时创建测试题目,例如作品评价、观点投票等。
2.BYOD环境下教学活动组织 BYOD课堂互动模式包含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成果三个层次以及支持教学活动开展的辅助功能,如图1所示。在《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学活动包括讲授活动、答题活动、合作活动、口语交际活动等,其中答题活动、合作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在BYOD环境提供的试题分发、即时反馈、作品呈现、同伴评价、资源呈现以及自主练习等功能的支持下实现。BYOD环境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有效课堂互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良好课堂互动能够通过教学评价形成有效的自我检控,使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建构,从而帮助达成教学成果,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
图2为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教学流程。在通讯平台和测试平台的支持下答题、小组合作、同伴评价、测试与反馈等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四、BYOD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施与效果验证
本研究对象为大学本科三年级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人数35人,开展为期半年的准实验研究。《专业英语》课程开始前,研究者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研,课程结束后,针对BYOD应用效果进行问卷调研与访谈。问卷采用李氏量表进行测量,命制后随机挑选了一组实验人员进行测试,所获取的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证实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克朗巴赫系数0.879)。
1.基于BYOD课堂互动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实施之前研究者依照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教学活动组织流程:教师建立《专业英语》微信群(通讯平台)辅助实施由浅入深的教学实验,借助问卷网(测评平台)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环节与支撑平台的教与学功能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其中教学环节已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表示该教学环节由对应的教与学功能支持完成。
2.数据分析
(1)《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对BYOD了解程度
课程开展前对35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BYOD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需求进行调查。
①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学生至少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一种智能终端,能够构建BYOD教学环境、支持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
調查对象对自我英语的评价以及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需求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处于中下等(一般55.2%、不太好37.5%),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86.2%)、专业知识素养(86.2%)和语言表达能力(65.5%)。
在课程知识掌握方面,一半以上的学生(55.2%)认为课程知识应当当堂掌握,但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62.1%)将知识的掌握过程放在课外。甚至部分学生(27.6%)把知识的掌握放在了考前冲刺阶段,这表明传统课堂并没有组织学生完成知识巩固和良好的知识建构。
对于智能终端的使用倾向,在上课过程中习惯使用智能终端的学生和不习惯使用智能终端的学生数量相当,比例都在40%~45%之间,由此表明学生对终端使用并未表现出特殊倾向性。
②学生对BYOD教学模式的需求
绝大多数学生(75.9%)并不了解BYOD教学模式,仅很少的学生(6.9%)比较了解BYOD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由此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BYOD教学模式并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
在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生成性方面,学生期待能够增加游戏化教学(51.7%)、听说活动(口语练习48.3%、听说训练37.9%)以及同伴合作活动(同伴讨论37.9%、小组合作41.4%)。由此表明,由于传统的大学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听说能力强调不足、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等原因,在活跃的氛围下“边合作边学习、边参与边提高”,“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便成为了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新需求。
表3学生对学习效率和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因素的排序也印证了上文的观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习效率和效果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小组内精诚合作、及时测评与反馈以及丰富的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学生对BYOD模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基于BYOD环境的《专业英语》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在BYOD环境中的《专业英语》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8份。问卷设计采用五级里克特量表形式,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同意”、3表示“一般”、2表示“不同意”、1表示“完全不同意”,表4为学生对BYOD模式各个维度满意度的均值。
由表4表明,学生对BYOD教学模式各个条目满意度均值都在3.5以上(介于“同意”与“一般”之间),总体而言满意度较高。其中,均值最高的是“BYOD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均值为4.14);均值最低的是“BYOD模式使我掌握知识更加轻松”(均值为3.54),尽管如此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同意该观点。对量表的问项分类后求平均值可以发现,BYOD模式对学习氛围的积极影响是最显著的,均值达到了4.05,有超过80%的学生在体验过BYOD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后,都赞同这种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其次BYOD模式对动态生成内容的积极影响也是相当显著的(均值为3.91),针对“记录课堂中动态生成内容”和“是自己及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的两个问项均有超过80%的学生表示赞同。
3.实施效果
课后采用访谈法跟踪学生对课堂的主观评价,访谈结果表明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对活跃气氛和促进学生参与有很大的作用”,“课堂形式新颖”,“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课堂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会太枯燥,和教师学生的互动都很不错”并且“增加了互动和交流”,“BYOD模式比传统的模式更加有趣,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在BYOD环境下开展《专业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有助于达成预设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依然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程内容和课堂形式的交流讨论。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为接下来的BYOD模式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意见,“何种课程适合采用这种方式”、“怎样保证在学生密集接入网络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网络连接的稳定”都是接下来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五、发现与讨论
研究发现,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对营造教学氛围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人手一台移动终端,人人都有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机会,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1.BYOD模式对教学环节的影响
BYOD模式对动态生成性内容有显著影响,在本节课“即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下,超过70%的学生都认为BYOD模式有助于记录课堂生成性内容,更多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更及时自检,以便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BYOD模式中的即时反馈能够创设互动场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同伴合作方面,BYOD模式为同伴间的作品分享和评价提供了有利媒介,实现了多人分享和匿名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
2.BYOD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BYOD模式都持积极态度,认为该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传统《专业英语》课堂,BYOD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得到了大幅提高。Fraser曾指出,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1]BYOD模式对创设高参与度的课堂起到直接作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间接作用。但在调查后的开放问题中发现,有学生担心这种方式对专业性要求更强、难度更大的课程(比如编程语言)并不适用,这样的顾虑不无道理。[12]此外,词根联想、思维导图、视频短片等教学工具对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梳理知识图谱都有较大帮助,约75%的学生认为自己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使用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学习,还能够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知识建构,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亦不能过分强调教学环境和辅助设备的作用,因为技术本身并不能够改变教学,只有教师学会适当地利用技术才能发挥其充分作用,所以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技术手段为辅,防止流于形式、“为了技术而技术”。[13]
参考文献:
[1]何宏,王爱华,陈海雄.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論与实践, 2013(1):142-144.
[2]李卢一,郑燕林.美国中小学“自带设备”(BYOD)行动及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6):71-76.
[3]汪丽,潘建斌,冯虎元.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39-45.
[4]Kourilsky M, Esfandiari M, Wittrock M C. Generative teaching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 teache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6,12(4): 355-363.
[5]Aho E, Haverinen H L, Juuso H, et al. Teachers’ principles of decision-making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and a new observation method[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9):395-402.
[6]Perry N E, VandeKamp K O, Mercer L K, et al. Investigat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that foster self-regulated lear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2, 37(1):5-15.
[7]韩后,王冬青,曹畅.1:1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5):89-95.
[8]Henderson D, Fisher D, Fraser B. Interpersonal behavior, lab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outcomes in senior biology classe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0,37(1):26-43.
[9]Sadler D 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J]. Instructional science,1989,18(2):119-144.
[10]Nystrand M, Wu L L, Gamoran A, et al. Questions in time: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unfolding classroom discourse[J].Discourse processes, 2003,35(2):135-198.
[11]Fraser B.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M]//Encyclopedia of Science Educa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2015:154-157..
[12]刘丽艳,刘永兵.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76-82.
[13]Geisert P G, Futrell M K. Teachers, computers, and curriculum: Micro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M].Allyn
关键词:BYOD;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5-0075-05
一、引言
高校专业课多采用大班教学、齐步走的传统授课方式,遵循兼顾大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的原则。这种方式下的高校课堂,课堂氛围沉闷、师生缺乏互动,并且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高校《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为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大多数高等学校的理工科专业会开设《专业英语》课程。该课程对学生开展相关领域的英文信息汲取、语言沟通、学术交流、知识拓展等活动至关重要。[1]目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着对听说能力关注不足、教师授课吸引力较低、师生互动不足、忽略过程性评价等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的普及,高校课堂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索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模式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BYOD模式起初是指允许员工把自己的移动设备带入工作场所,用私有设备进行办公。引申到教育领域便是允许学生把自己的移动设备带入课堂,用自己的移动设备进行学习。BYOD旨在鼓励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自主利用个人智能设备获取相关教学资源或完成教学交互,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2]
本研究关注在BYOD环境下如何充分发挥智能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功能、如何组织《专业英语》教学活动,以实现在《专业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加大对听说能力的关注、加强课堂中过程性评价并通过即时反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最终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主动学习《专业英语》。
二、应用BYOD模式支持教学的优势分析
有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应用BYOD模式能够拓展传统的教室、书本、教师的学习环境,再现知识与情境的联结。学生在拓展的课堂环境中实现对资源的自主学习,进行自定步调的测验活动,从而身处动态的情境。[3]应用BYOD模式支持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生成性内容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主动的建构,经过加工的知识会在大脑中形成更深刻的印象。[4]Aho和Haverinen等人提出,教学并不是按照预设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一个具有生成性的主观活动。[5]因此教学时既要达成预设的目标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又应当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生成性内容。
BYOD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本身并不能提供丰富的生成性内容,但BYOD设备能够从丰富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提供个性化学习环境和记录生成性内容三个方面促进学习者的生成性内容生成。
2.增进课堂交互行为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交互,学习者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是否高效对知识建构效果是否良好起到了较大的影响。[6]在BYOD环境下的课堂教学中,课堂交互方式在师生和生生间单一的言语交互基础上增加了学生与智能设备、教师与智能设备等人与技术的互动。[7]在BYOD环境和数字资源的支持下,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课堂活动的参与方式、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学习者对课堂互动的感受会影响其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8]因此合理运用BYOD环境开展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满意度,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促进过程性评价
Sadler主张过程性评价是连接教学活动和教学成果的桥梁,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助于产生更为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促进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达到学生的自我检控,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9]Nystrand也曾提到,利用课堂交互中產生的生成性内容进行过程性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10]BYOD辅助下的课堂教学能够通过对当前知识内容的测验,获得学生对问题的即时反馈。学生便于对自己知识水平进行反思,查缺补漏;教师便于了解全班学生的学情,并给予必要的指导。BYOD模式下教师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三、基于BYOD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设计
1.BYOD环境的组成与特点
基于BYOD的教学需要一种具有集群通讯功能、多媒体交互功能,无需二次开发、能适应不同终端平台的工具来支持设备与设备间的相互通信。此外,为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即时评价与反馈,BYOD环境需要提供即时测试反馈的功能。基于以上功能需求,本研究基于微信客户端与问卷网构建BYOD环境。
(1)微信客户端实现即时通讯功能
在课程开始前组建师生微信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微信群为学生共享或群发资源,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定步调地学习相应的教学资源,同时为学生作品的展示提供平台。
(2)问卷网支持即时测试与反馈
问卷网能够很好地支持选择、排序、填空、阅读等多种题型,也能对同伴作品进行投票,实现简单的同伴互评。限时答题功能能够加强课堂管控,避免个别学生超时提交拖慢课堂进度。随堂测试以及即时反馈的内容以地址链接形式通过微信群发布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好测试题目,也可以针对学生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展示作品即时创建测试题目,例如作品评价、观点投票等。
2.BYOD环境下教学活动组织 BYOD课堂互动模式包含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教学成果三个层次以及支持教学活动开展的辅助功能,如图1所示。在《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学活动包括讲授活动、答题活动、合作活动、口语交际活动等,其中答题活动、合作活动和口语交际活动可以在BYOD环境提供的试题分发、即时反馈、作品呈现、同伴评价、资源呈现以及自主练习等功能的支持下实现。BYOD环境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有效课堂互动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关键;良好课堂互动能够通过教学评价形成有效的自我检控,使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建构,从而帮助达成教学成果,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
图2为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教学流程。在通讯平台和测试平台的支持下答题、小组合作、同伴评价、测试与反馈等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
四、BYOD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实施与效果验证
本研究对象为大学本科三年级教育技术专业学生,人数35人,开展为期半年的准实验研究。《专业英语》课程开始前,研究者针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问卷调研,课程结束后,针对BYOD应用效果进行问卷调研与访谈。问卷采用李氏量表进行测量,命制后随机挑选了一组实验人员进行测试,所获取的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证实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克朗巴赫系数0.879)。
1.基于BYOD课堂互动模式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实施之前研究者依照教学大纲设计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教学活动组织流程:教师建立《专业英语》微信群(通讯平台)辅助实施由浅入深的教学实验,借助问卷网(测评平台)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环节与支撑平台的教与学功能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其中教学环节已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表示该教学环节由对应的教与学功能支持完成。
2.数据分析
(1)《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学生对BYOD了解程度
课程开展前对35名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学生对BYOD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需求进行调查。
①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参与调查的学生至少拥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一种智能终端,能够构建BYOD教学环境、支持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
調查对象对自我英语的评价以及对《专业英语》课程的需求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处于中下等(一般55.2%、不太好37.5%),迫切希望能够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86.2%)、专业知识素养(86.2%)和语言表达能力(65.5%)。
在课程知识掌握方面,一半以上的学生(55.2%)认为课程知识应当当堂掌握,但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62.1%)将知识的掌握过程放在课外。甚至部分学生(27.6%)把知识的掌握放在了考前冲刺阶段,这表明传统课堂并没有组织学生完成知识巩固和良好的知识建构。
对于智能终端的使用倾向,在上课过程中习惯使用智能终端的学生和不习惯使用智能终端的学生数量相当,比例都在40%~45%之间,由此表明学生对终端使用并未表现出特殊倾向性。
②学生对BYOD教学模式的需求
绝大多数学生(75.9%)并不了解BYOD教学模式,仅很少的学生(6.9%)比较了解BYOD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由此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对BYOD教学模式并没有先入为主的概念。
在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堂生成性方面,学生期待能够增加游戏化教学(51.7%)、听说活动(口语练习48.3%、听说训练37.9%)以及同伴合作活动(同伴讨论37.9%、小组合作41.4%)。由此表明,由于传统的大学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听说能力强调不足、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低等原因,在活跃的氛围下“边合作边学习、边参与边提高”,“寓教于乐、寓学于乐”便成为了信息化时代下学生的新需求。
表3学生对学习效率和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因素的排序也印证了上文的观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活跃的课堂气氛对学习效率和效果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小组内精诚合作、及时测评与反馈以及丰富的资源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也具有积极的影响。
(2)学生对BYOD模式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基于BYOD环境的《专业英语》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在BYOD环境中的《专业英语》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8份。问卷设计采用五级里克特量表形式,其中,5表示“非常同意”、4表示“同意”、3表示“一般”、2表示“不同意”、1表示“完全不同意”,表4为学生对BYOD模式各个维度满意度的均值。
由表4表明,学生对BYOD教学模式各个条目满意度均值都在3.5以上(介于“同意”与“一般”之间),总体而言满意度较高。其中,均值最高的是“BYOD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参与度”(均值为4.14);均值最低的是“BYOD模式使我掌握知识更加轻松”(均值为3.54),尽管如此仍有超过半数的学生同意该观点。对量表的问项分类后求平均值可以发现,BYOD模式对学习氛围的积极影响是最显著的,均值达到了4.05,有超过80%的学生在体验过BYOD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后,都赞同这种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参与度;其次BYOD模式对动态生成内容的积极影响也是相当显著的(均值为3.91),针对“记录课堂中动态生成内容”和“是自己及时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的两个问项均有超过80%的学生表示赞同。
3.实施效果
课后采用访谈法跟踪学生对课堂的主观评价,访谈结果表明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对活跃气氛和促进学生参与有很大的作用”,“课堂形式新颖”,“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课堂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会太枯燥,和教师学生的互动都很不错”并且“增加了互动和交流”,“BYOD模式比传统的模式更加有趣,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综上所述,在BYOD环境下开展《专业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有助于达成预设教学目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后依然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程内容和课堂形式的交流讨论。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为接下来的BYOD模式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意见,“何种课程适合采用这种方式”、“怎样保证在学生密集接入网络的情况下依旧保持网络连接的稳定”都是接下来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五、发现与讨论
研究发现,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对营造教学氛围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学生人手一台移动终端,人人都有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机会,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及学生学习效果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
1.BYOD模式对教学环节的影响
BYOD模式对动态生成性内容有显著影响,在本节课“即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下,超过70%的学生都认为BYOD模式有助于记录课堂生成性内容,更多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更及时自检,以便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整。BYOD模式中的即时反馈能够创设互动场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同伴合作方面,BYOD模式为同伴间的作品分享和评价提供了有利媒介,实现了多人分享和匿名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加公正。
2.BYOD模式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BYOD模式都持积极态度,认为该模式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传统《专业英语》课堂,BYOD模式下的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参与度得到了大幅提高。Fraser曾指出,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11]BYOD模式对创设高参与度的课堂起到直接作用,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具有间接作用。但在调查后的开放问题中发现,有学生担心这种方式对专业性要求更强、难度更大的课程(比如编程语言)并不适用,这样的顾虑不无道理。[12]此外,词根联想、思维导图、视频短片等教学工具对学生理解知识内容、梳理知识图谱都有较大帮助,约75%的学生认为自己都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使用基于BYOD环境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学习,还能够通过过程性评价和即时反馈帮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知识建构,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亦不能过分强调教学环境和辅助设备的作用,因为技术本身并不能够改变教学,只有教师学会适当地利用技术才能发挥其充分作用,所以必须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技术手段为辅,防止流于形式、“为了技术而技术”。[13]
参考文献:
[1]何宏,王爱华,陈海雄.工科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理論与实践, 2013(1):142-144.
[2]李卢一,郑燕林.美国中小学“自带设备”(BYOD)行动及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6):71-76.
[3]汪丽,潘建斌,冯虎元.基于BYOD的高校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1):39-45.
[4]Kourilsky M, Esfandiari M, Wittrock M C. Generative teaching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 teache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1996,12(4): 355-363.
[5]Aho E, Haverinen H L, Juuso H, et al. Teachers’ principles of decision-making and classroom management; a case study and a new observation method[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9):395-402.
[6]Perry N E, VandeKamp K O, Mercer L K, et al. Investigating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that foster self-regulated learning[J].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002, 37(1):5-15.
[7]韩后,王冬青,曹畅.1:1数字化环境下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的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5):89-95.
[8]Henderson D, Fisher D, Fraser B. Interpersonal behavior, laboratory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student outcomes in senior biology classe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00,37(1):26-43.
[9]Sadler D R.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the design of instructional systems[J]. Instructional science,1989,18(2):119-144.
[10]Nystrand M, Wu L L, Gamoran A, et al. Questions in time: 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unfolding classroom discourse[J].Discourse processes, 2003,35(2):135-198.
[11]Fraser B.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M]//Encyclopedia of Science Education. Springer Netherlands,2015:154-157..
[12]刘丽艳,刘永兵.高中英语课堂环境与学习成果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4):76-82.
[13]Geisert P G, Futrell M K. Teachers, computers, and curriculum: Micro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M].Ally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