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老百姓叫他孔圣人,读书人称他孔夫子。是好学、善学、乐学成就了他的博学,而博学成就了他的师者魅力!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年社会剧烈动荡变革的时代,《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出身贫困,幼年丧父,青年丧母。在竭蹶艰难的生活道路上,从不放弃读书求学,靠持之以恒地好学、善学、乐学,终成为博学多识的一代鸿儒!
一,好学
孔子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一部《论语》凡20篇,共486章,计15918字,贯穿始终的是学习之道。
孔子视学习为终身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喜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竟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勤奋。五十岁了还要学,而且想多活几年的目的竟然还是为了学习。可见其“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学过来的,可谓“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怪不得他老人家颇为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例子记载:“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不管是在落难穷困潦倒之时,还是在鲁国任大司寇顺风顺水之时,以至到他晚年迟暮寂寥的岁月里,孔子始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把人的智力,按好学不好学,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是上等,“学而知之者”是中等之上,“困而学之”是中等之下,“困而不学”是下等。孔子不承认自己是上等,只承认自己好学,尤其好研究古代历史,对于古代,求知心切,学得很扎实。努力探索追求才有所获。孔子一再声明自己是经后天努力学习而成才的,总是强调自己是普普通通的人,靠孜孜不倦地坚持自学,才成为博学的人。
孔子认为自己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就是一种激情满怀、不知疲倦、永不自满的躬践精神。子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的话,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好学精神的一个绝好说明:每日每月学所不知的新东西,又每目每月习已学过的东西。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这就是好学。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曾一口气连用六个句子,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不好学的弊病,“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而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而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
一个人特别仁爱,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就会愚笨,也就是说容易受人愚弄;一个人特别聪明,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就会活得太飘忽不定。没有根基,老在空想中逞小聪明,老荡在半空中沉不下来;一个人笃诚守信,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过于诚信,而不权变,就容易被人陷害;一个人特别耿直,如果不好学,不注意言辞,就容易说话尖刻,直刺人心而伤人;一个人好勇而不好学,遇事不经过脑子,不问清楚情况就处理,往往就容易干出有勇无谋的傻事,惹出一个一个本不该有的乱子;一个人刚强而不好学,就容易刚愎自用,内心难免狂妄自大。
孔子对学习的精辟议论,其实是他一生勤奋求学的总结。他把一生取得的成就归结为善学好问。他留给我们的心得体会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善学
1,学无常师、乃为大师
孔子少时家庭“贫且贱”,没有条件上官府学校。一辈子也绝对没有上过重点中学,进过名牌大学,没有读过硕士,更没有读过博士、博士后。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做过“委吏”,即仓库的保管员;他当过“乘田”,即牧场的放牧管理员,放牛娃和牧马人;他还做过“儒”,当吹鼓手,做司仪,替人家办理丧事(《论语·述而》)。孔子就是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勤奋学习,迅速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艺的人。
《论语·子张》中记载,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问问你老师,在哪儿学的这么多东西?子贡怎么回答的呢?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从治国治世的道理到经世致用的学问,未坠于地,并没有到今天就失传、沦丧,在哪儿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间的传承里。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学问不仅仅是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还在不同人的身上。《礼记》记载,孔子向“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山野之隐士学习,他能够“不耻下问”,以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择善而从,如朱子所言:“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正是这种好学精神,造就了“出类拔萃,生民未有” (《孟子·公孙丑上》)的至圣先师。
讲门户的人,喜欢言必称师,但老师的老师是谁,颇耐琢磨。相传孔子曾阀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但从可靠文献上没有看到孔子有过哪一个明确对他给予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老师。倒是有许多地方记载孔子非常虚心好学。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总是诚心诚意地向别人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鲁国国君的祖庙里去参加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人们见他这样。便说他是“每事问”。他笑了笑说:“我就是要每事问嘛。”(《论语·八射》)“每事问”的成语便出于此。
还有一回,他和弟子驾车去晋国,一个小孩蹲在路上玩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叫小孩让开,可小孩站起来,指着地上用砖头、瓦片堆成的城说:“老人家,您说说,是应该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呢?”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道理,又不失礼貌,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小孩回答:“我叫项橐,今年7岁。”孔子听了,很有感触,他对弟子说:“项橐7岁就很懂得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就是这样,处处虚心学习,无论对方地位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也无论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不拘场合,不论身份,有可学的东西就学,时时“敏而好学”,处处“不耻下问”,不断地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孔子不但学习别人好的方面,而且也善于以别人的不足引 以为戒。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他会发现,留心处处皆学问。法无定法,师也未必有常师。从而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无常师,乃成大师。
2,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谓“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对于能“举一反三”(《沦语·述而》)、“闻一得三”(《论语·季氏》)、“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或“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的学生,孔子向为赞赏,以为此方可“师逸而功倍”(《礼记·学记》)或“孺子可教”(《史记·留侯世家》)。
孔子反对记问之学,强调学习要有悟性,主张学问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与世事人生结合起来,要能学以致用。 (《论语·子路》)中有“子日: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古代诗歌很多,《诗经》305篇,传说是孔子所编。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所以孔子有“不学诗,无以言”之教诲。但孔子同时也提出,如果一个人诵诗三百,把整部《诗经》熟得能倒背如流,可是,给他一个政事,让他去做。他磕磕绊绊,内心不能做到通达透彻,什么事都完不成;让他去出使四方,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不能流利地跟人家对答。虽多,就算他诗都会背了,有那么多学问,有什么用呢?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学以致用。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学以致用的时候还要有变通,变通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一个人坚持容易,变通难。坚持之后还要通透,这就学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个层次最难。
学习永远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没有常师,可以无处不学,并且学以致用;那么真正的学,在今天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心站在通达的大智慧上,去完成一种激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乐学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好学、善学,但他一点都不以为苦。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往往一提到学习,马上就想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想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想到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一提到“学”,就离不了“苦”。而孔子不,孔子“乐学”,以学为乐,《论语》一书中有46次用了“乐”字,其中16次与“乐学”有关。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我们现在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身体力行了,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说好学、乐学不晓得老!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较详细:“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日:‘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千百年来,无数经学家注释孔子这段话,真可谓众说纷纭、各有千秋。但大家共同认可的是:孔子一生爱好学习而不感到疲倦,教诲别人而从不厌烦。努力读书追求学问,所以他豁达快乐,超凡脱俗,忘记忧愁,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年。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其中没有乐趣能做到吗?在《论语》中,孔子表扬最多的学生是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以同样“乐学”的标准评价自己,“不改其乐”、“乐在其中”、“乐以忘忧”这都是乐学的保证。
态度端正了,也乐于学习,且能吃苦,勤思考,自然也就能学有所成。陶行知先生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才可能体会到“诲人不倦”之大乐!孔子的一生,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生好学、硕果累累。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好学、善学、乐学成就了孔子的师者魅力;正是学习的精彩,才有了孔子人生魅力的精彩!
一,好学
孔子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一部《论语》凡20篇,共486章,计15918字,贯穿始终的是学习之道。
孔子视学习为终身事业,活到老学到老。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喜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竟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人们用“韦编三绝”来形容读书勤奋。五十岁了还要学,而且想多活几年的目的竟然还是为了学习。可见其“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学过来的,可谓“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怪不得他老人家颇为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例子记载:“孔子明帝王之道,应时君之聘,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困于陈蔡,受屈于季氏、见辱于阳虎,戚戚然以至于死。”不管是在落难穷困潦倒之时,还是在鲁国任大司寇顺风顺水之时,以至到他晚年迟暮寂寥的岁月里,孔子始终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曾说:“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把人的智力,按好学不好学,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是上等,“学而知之者”是中等之上,“困而学之”是中等之下,“困而不学”是下等。孔子不承认自己是上等,只承认自己好学,尤其好研究古代历史,对于古代,求知心切,学得很扎实。努力探索追求才有所获。孔子一再声明自己是经后天努力学习而成才的,总是强调自己是普普通通的人,靠孜孜不倦地坚持自学,才成为博学的人。
孔子认为自己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就是一种激情满怀、不知疲倦、永不自满的躬践精神。子夏“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论语·子张》)的话,也可以看作是孔子好学精神的一个绝好说明:每日每月学所不知的新东西,又每目每月习已学过的东西。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这就是好学。
在《论语·阳货》篇中,孔子曾一口气连用六个句子,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不好学的弊病,“好仁而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而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而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而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而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而不好学,其蔽也狂。”
一个人特别仁爱,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就会愚笨,也就是说容易受人愚弄;一个人特别聪明,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就会活得太飘忽不定。没有根基,老在空想中逞小聪明,老荡在半空中沉不下来;一个人笃诚守信,如果他不学习,不思考,过于诚信,而不权变,就容易被人陷害;一个人特别耿直,如果不好学,不注意言辞,就容易说话尖刻,直刺人心而伤人;一个人好勇而不好学,遇事不经过脑子,不问清楚情况就处理,往往就容易干出有勇无谋的傻事,惹出一个一个本不该有的乱子;一个人刚强而不好学,就容易刚愎自用,内心难免狂妄自大。
孔子对学习的精辟议论,其实是他一生勤奋求学的总结。他把一生取得的成就归结为善学好问。他留给我们的心得体会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二,善学
1,学无常师、乃为大师
孔子少时家庭“贫且贱”,没有条件上官府学校。一辈子也绝对没有上过重点中学,进过名牌大学,没有读过硕士,更没有读过博士、博士后。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他做过“委吏”,即仓库的保管员;他当过“乘田”,即牧场的放牧管理员,放牛娃和牧马人;他还做过“儒”,当吹鼓手,做司仪,替人家办理丧事(《论语·述而》)。孔子就是在人间这所社会大学里,勤奋学习,迅速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博学多艺的人。
《论语·子张》中记载,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问问你老师,在哪儿学的这么多东西?子贡怎么回答的呢?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贡说,文王武王之道,古圣先贤传下来的,从治国治世的道理到经世致用的学问,未坠于地,并没有到今天就失传、沦丧,在哪儿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间的传承里。也就是说,古往今来的学问不仅仅是刻在竹简上、写在纸上;还在不同人的身上。《礼记》记载,孔子向“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山野之隐士学习,他能够“不耻下问”,以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无常师,择善而从,如朱子所言:“无一事不学,无一时不学,无一处不学。”正是这种好学精神,造就了“出类拔萃,生民未有” (《孟子·公孙丑上》)的至圣先师。
讲门户的人,喜欢言必称师,但老师的老师是谁,颇耐琢磨。相传孔子曾阀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但从可靠文献上没有看到孔子有过哪一个明确对他给予耳提面命、苦口婆心的老师。倒是有许多地方记载孔子非常虚心好学。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总是诚心诚意地向别人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鲁国国君的祖庙里去参加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他都问到了。人们见他这样。便说他是“每事问”。他笑了笑说:“我就是要每事问嘛。”(《论语·八射》)“每事问”的成语便出于此。
还有一回,他和弟子驾车去晋国,一个小孩蹲在路上玩耍,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叫小孩让开,可小孩站起来,指着地上用砖头、瓦片堆成的城说:“老人家,您说说,是应该车给城让路,还是城给车让路呢?”孔子觉得小孩的话很有道理,又不失礼貌,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小孩回答:“我叫项橐,今年7岁。”孔子听了,很有感触,他对弟子说:“项橐7岁就很懂得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就是这样,处处虚心学习,无论对方地位比自己高,还是比自己低;也无论对方的年龄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不拘场合,不论身份,有可学的东西就学,时时“敏而好学”,处处“不耻下问”,不断地寻找机会充实自己。孔子不但学习别人好的方面,而且也善于以别人的不足引 以为戒。一个人如果张开耳目,他会发现,留心处处皆学问。法无定法,师也未必有常师。从而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无常师,乃成大师。
2,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孔子认为学习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谓“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对于能“举一反三”(《沦语·述而》)、“闻一得三”(《论语·季氏》)、“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或“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的学生,孔子向为赞赏,以为此方可“师逸而功倍”(《礼记·学记》)或“孺子可教”(《史记·留侯世家》)。
孔子反对记问之学,强调学习要有悟性,主张学问要与生活结合起来,与世事人生结合起来,要能学以致用。 (《论语·子路》)中有“子日: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古代诗歌很多,《诗经》305篇,传说是孔子所编。因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所以孔子有“不学诗,无以言”之教诲。但孔子同时也提出,如果一个人诵诗三百,把整部《诗经》熟得能倒背如流,可是,给他一个政事,让他去做。他磕磕绊绊,内心不能做到通达透彻,什么事都完不成;让他去出使四方,办个外交谈判的事情,也不能流利地跟人家对答。虽多,就算他诗都会背了,有那么多学问,有什么用呢?
这段话表明孔子的一个态度,就是学以致用。真正的学以致用,就是把知识落在实处。
学以致用的时候还要有变通,变通在孔子看来,是一个很高的层次。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一个人坚持容易,变通难。坚持之后还要通透,这就学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这个层次最难。
学习永远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没有常师,可以无处不学,并且学以致用;那么真正的学,在今天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心站在通达的大智慧上,去完成一种激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乐学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好学、善学,但他一点都不以为苦。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往往一提到学习,马上就想到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想到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想到了“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一提到“学”,就离不了“苦”。而孔子不,孔子“乐学”,以学为乐,《论语》一书中有46次用了“乐”字,其中16次与“乐学”有关。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我们现在提倡“活到老,学到老”,其实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身体力行了,依孔子自述的话“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说好学、乐学不晓得老!
《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较详细:“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日:‘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千百年来,无数经学家注释孔子这段话,真可谓众说纷纭、各有千秋。但大家共同认可的是:孔子一生爱好学习而不感到疲倦,教诲别人而从不厌烦。努力读书追求学问,所以他豁达快乐,超凡脱俗,忘记忧愁,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晚年。
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这其中没有乐趣能做到吗?在《论语》中,孔子表扬最多的学生是颜回,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孔子以同样“乐学”的标准评价自己,“不改其乐”、“乐在其中”、“乐以忘忧”这都是乐学的保证。
态度端正了,也乐于学习,且能吃苦,勤思考,自然也就能学有所成。陶行知先生说,当教师的,得先“学而不厌”方才可能体会到“诲人不倦”之大乐!孔子的一生,可谓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终生好学、硕果累累。学习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好学、善学、乐学成就了孔子的师者魅力;正是学习的精彩,才有了孔子人生魅力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