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方志敏

来源 :江西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pflo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至于说到中国天然风景的美丽,我可以说,不但是雄巍的峨嵋,妩媚的西湖,幽雅的雁荡,与夫“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可以傲睨一世,令人称羡;其实中国是无地不美,到处皆景,自城市以至乡村,一山一水,一丘一壑,只要稍加修饰和培植,都可以成流连难舍的胜景;这好像我们的母亲,她是一个天姿玉质的美人,她的身体的每一部分,都有令人爱慕之美。”学童时代,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读过方志敏《可爱的中国》。
  从小,就崇拜烈士,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一桩桩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我们难以忘怀。这其中,方志敏烈士是最最让我们牢记的一个。
  “请上车吧,还有不少路呢。”一位精悍的小伙子打断了我的思路。
  赶紧伸出手,一抓门把,上了车。
  为隆重庆祝2011年建党90周年,江西画报重大题材组开设了“重走红色旅程,追寻革命踪迹”的专题,方志敏的故乡,是我们的第一站。
  车从上饶市政协大门出发,径直朝着目的地漆工镇疾驶。
  漆工镇位于上饶市弋阳县东北部,距弋阳县约30公里,与德兴市、横峰县毗邻接壤,既是一市二县交界处的商贸重镇,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农民运动领袖方志敏烈士的故乡。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回乡闹革命,在洪塘村创办了旭光义务小学和平民夜校,成立了暴动队。1926年11月一个夜晚,来自漆工镇周围大小村庄的200余农民协会骨干聚集在湖塘村,举着红旗、火把开路,冲向漆工镇警察派出所,砸毁门牌,占据派出所,缴获了两条半枪(一条“双套筒”,一条“汉阳造”,一条“九毛瑟枪”。“九毛瑟枪”因没有退子钩,又被裁去半截,故称半条)。这就是广为传诵的由方志敏领导的两条半枪闹革命——漆工暴动。
  车,在晚霞中行进着,一路上重温方志敏烈士的《可爱的中国》的篇章:
  听着!朋友!母亲躲到一边去哭泣了,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四万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的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朋友,听到没有母亲哀痛的哭骂?是的,是的,母亲骂得对,十分对!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怪我们之中出了败类,自己压制自己,眼睁睁的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这真是我们做孩子们的不是了,简直连一位母亲都爱护不住了!
  我瞧了瞧车窗外,脑海里还是继续闪现着《可爱的中国》片段,为烈士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所震撼: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车颠簸了一下,继续前进着。窗外夜色朦胧,月亮已高高挂起,特别的亮。
  我们报道组一行三人,都十分精神,十分期待。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即将来临之时,能够前往烈士的故乡,瞻仰烈士的故居,缅怀我们党和革命先辈们走过的光辉历程,这是莫大的荣耀与鞭策。
  我们,正走近方志敏。
  方志敏,江西弋阳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生前担任中华苏维埃主席团执行委员,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为江西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起义,创建赣东北苏区,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34年率红军抗日先遣队北上,在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终因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29日被俘。在狱中,面对敌人的严刑和诱降,他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写下了举国闻名的千古绝唱《可爱的中国》。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
  “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中国在战斗之中一旦斩去了帝国主义的锁链,肃清自己阵线内的汉奸卖国贼,得到了自由与解放,这种创造力,将会无限的发挥出来。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所有贫穷和灾荒,混乱和仇杀,饥饿和寒冷,疾病和瘟疫,迷信和愚昧,以及那慢性的杀灭中国民族的鸦片毒物,这些等等都是帝国主义带给我们可憎的赠品,将来也要随着帝国主义的赶走而离去中国了……”一字字,一句句,方志敏烈士对祖国的炙热大爱,今天重温,依然震撼!
  “爷爷写这段话距今天已有74年了。爷爷不愧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预言家。在他写完这段话的第14个年头,新中国诞生了。他预见的中华民族明媚的理想图景,在今天已经完全变成了现实。看啊,今日之中国,朝霞满天,一片苍翠,处处是令人炫目的光彩,遍地都长满了希望与妩媚。”在2009年11月的《求是》杂志上,我看到了方华清先生的这篇《重读爷爷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
  》。
  “读小学三年级时,方华清和全班同学一起学到了语文课文《方志敏烈士的故事》,老师突然点名让方华清走上讲台,要他向全班同学通读这篇课文。方华清忐忑不安地走上讲台,但当看到了老师鼓励的目光和同学们羡慕的眼神,他一鼓作气将课文朗诵完。老师走过来,慈爱地抚摸着他的头,激动地向同学们大声说:“同学们,我要告诉大家,课文里的方志敏烈士就是我们方华清同学的爷爷呀!”说完,老师带头鼓起掌,同学们也跟着鼓掌。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使方华清开始知道了祖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知道了他是为了党的事业和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祖父的死比泰山还重。一种自豪感在方华清的心里油然而生。”(人民网《实践祖父方志敏的遗志》)
  临行前,当我们拜望烈士的后代,方志敏长孙方华清先生时,同样也感受到了这种炙热,这种大爱。在白墙上,挂着方华清先生手书的敬仰墨迹《可爱的中国》章节:“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
  听说我们准备去漆工镇走访方志敏故乡时,方华清先生立即拨通了镇里的电话,热情安排了我们这次的缅怀烈士之行。
  “嘟嘟”,车拐进了一座大院,时针己指向了晚上九点。
  同车的那位精悍小伙从副驾驶座跳下车,热情地为我们打开了车门,再一次自我介绍道:“我叫周光武,我代表镇政府欢迎你们的到来。”有些腼腆,但礼仪到位,学识深厚。周光武同 志十分年轻,是漆工镇的副镇长,专程陪同我们这次的采访。
  屋外很寒冷,可在小小的食堂里,冒着腾腾的热气。
  吃着方志敏烈士的家乡菜,我们狼吞虎咽。席间,周副镇长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漆工镇及方志敏烈士。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只要一提到方志敏,当地的群众都热情高涨,在他们身上,有一种特别的自豪与骄傲。是的,他们值得骄傲,漆工镇出了一位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烈士,一位影响着并还将永远影响一代又一代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站在招待所的二楼窗台眺望,月光明媚,远处并不太高的山峦连成一片,出奇的宁静。
  脑海中还是烈士的形象,那山峦,就是烈士英勇善战的地方,他最热爱的疆土。今晚,我们离英雄是如此的近,似乎听到了他的脚步声,他的心声。“我老实的告诉你们,我爱护中国之热诚,还是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的真诚无伪;我要打倒帝国主义为中国民族解放之心还是火一般的炽烈。”……眼泪湿润了眼眶,好多年了,没有这么感动过。这是一个怎样的土地,孕育出如此伟大的爱国烈士。我们,迫不急待地等待着明天,等待着与烈士家乡的第一次交融。
  清晨,阳光灿烂,周副镇长一早就赶来接我们。上了招待所的楼梯,他笑呵呵地说,今天特别地暖,真是个好天气。
  我们在漆工镇招待所边的小吃店吃了些早点,坐上车,向一公里外的湖塘村进发,那是方志敏烈士生长的家乡。我,还是激动不已,每想到要来烈士的故乡,就特别激动,镇上遇到的每一位乡亲,我都感觉到特别亲切。这是烈士的家乡,方志敏的家乡。
  快进村口,路变得泥泞起来,周副镇长说是在修路,将来,车可以直接从大路开到方志敏故居公园前。
  “方书记可是为这里出了大力了。”方书记,是漆工镇的百姓与干部们对方华清先生的尊称。之前,方华清先生曾在南昌市委担任过政法委副书记,所以乡亲们都这样称呼他。我们在漆工镇所到之处,都可以感受到当地的上上下下对方华清先生的尊敬。除了对方志敏烈士后代的那份崇敬之外,这份尊敬中,还饱含着他们对方华清先生给予家乡漆工镇的贡献的感激之情。因为,他们没有把方志敏烈士的故居看成是方家的,而是将其看作为他们自己的财富,镇上的财富,家乡的财富。所以,他们真心感激方书记,为家乡的建设,为烈士精神的发扬光大所奉献的一切努力。
  2007年7月1日,弋阳县在漆工镇举行了“南昌市青山湖区向方志敏故居文化公园捐赠”仪式。上饶市各级领导,方志敏家属、南昌市纪委副书记方华清、青山湖区党政主要领导、南昌市商业银行班子成员等共300余人出席了捐赠仪式。县委书记江枝英代表县委、县政府提出,弋阳将全力以赴,用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最优的质量,建好方志敏故居文化公园,争取把湖塘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和廉政教育示范基地,以回报各界的关心的厚爱。那年的当地报纸和网站,都对当时的建设进行了报道。
  毫无疑问,如此众多前来奉献的,都是因为人们热爱方志敏,同时也离不开方华清先生的努力。这一点,我们从周副镇长那里得到了验证。“在建设那会儿,方书记常常回到家乡,从公园图纸的设计,到每一块纪念大石头的摆放,都是方书记决定摆放位置,并且亲自题写名称的”。
  话音刚落,我们就已来到了方华清先生题写的“方志敏读书园”巨型原石前。
  读书园坐落在湖塘村村委小楼的右前方不远,茂密的大树成林,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弯弯曲曲,向着不远的村庄延伸,中途,有一座石桥。周副镇长说,方志敏小时候,每天经过那座石桥,走着去上学。走累了,便在这地方歇歇脚。看看书,玩耍一番。
  方华清先生和漆工镇将方志敏小时读书玩耍的湖塘千年生态老林建设成了今天的“方志敏读书园”,其中蕴含着“读书点燃思想,读书改变世界”的不变的哲理,凝缩了烈士的成长轨迹,以情景交融的形式,使方志敏求知求真的人生历程得以再现。
  我们,静静地站着,看着两旁茂密的大树,方志敏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富饶的环境中成长,成熟,家乡的宁静与恬美,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无限的挚爱。经过党的培养,这种挚爱化成了对国家的大爱。“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是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以言气候,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以言国土,中国土地广大,纵横万数千里,好像我们的母亲是一个身体魁大、胸宽背阔的妇人,”
  沿着小道缓缓向前,读书园的中心地带有个圆花台,上面放着一块大山石,绿松环绕,山石上用大篆、小篆、楷书、隶书、魏碑、行书、草书等字体书写成一个字“书”,演绎着烈士自幼的好学与执着,也透出烈士后代的精心布局与艺术功底。对方华清先生来说,爷爷是他的亲人,更是他的偶像。这里修缮的一草一木,一山一屋,都积攒着他对爷爷最深的怀念与敬仰。
  走上石桥,回首通往学堂的这条读书园小道,心头沉甸甸的。一个乡村的孩子,从这里,走向了前方,走向了光明,为了祖国的明天,后代的幸福,大义凌然,英勇就义。“现在我是一个待决之囚呀!我没有机会为中国民族尽力了,我今日写这封信,是我为民族热情所感,用文字来作一次为垂危的中国的呼喊。”我,还是控制不住,潸然泪下。
  “1934年底,中央紧急任命方志敏爷爷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军政委员会主席,率部队开赴皖南。长途跋涉之际,先遣队在七倍于我的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遭受重创。1935年元月的一个清晨,在赣北的冰天雪地里,由于叛徒的出卖,两个国民党匪兵抓住了爷爷。”方华清先生在《重读爷爷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这样写到。“在狱中,爷爷书写了多篇爱国华章,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可爱的中国》。”
  走下石桥,大约一里多路的行程,我们来到了方志敏文化公园。公园的一侧,竖立着方志敏烈士的骑马雕像,威武雄壮。广场上高耸着八根纪念柱,上面铭刻着方志敏生前的名言。其中一根上写到:方志敏廉洁自律,堪称表率。他当着向自己要生活费的母亲说?“我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来的饷银?”。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被俘时,国民党士兵搜遍他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外,没有一文钱。
  广场的另一方,就是方志敏故居。在方华清先生的重新布局下,故居的“奇书、骏马、佳山水”不再,“青松、翠竹、白梅兰”依旧。故居的前院更加翠绿葱葱,右角上的一片竹林,在微风吹拂中沙沙作响,守望者英雄烈士的家。
  1899年8月21日,方志敏出生在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方志敏故居是他少年生活的地方,他的卧室内有一幅自拟的对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如今故居园内的松竹梅兰,挺拔翠滴,飘香四溢。方志敏故居现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年来此凭吊瞻仰的各界群众络绎不绝。   怀着崇敬的心,我们步入了烈士的故居,这是一栋普通的六拼屋农舍。
  故居内的一切,忠实还原了方志敏生前生后的场景。厅堂正中央悬挂着方志敏的那张熟悉的英俊肖像,凝重,而且威武。台前左旁,摆放着曾庆红和王风清同志敬献的花篮,红色缎带上写着:“深切缅怀方志敏烈士。”右侧是孟建柱同志敬献的花篮,上书:“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
  整个故居呈全木结构,厅堂主梁高而结实粗壮。沿厅堂后方的木梯拾级而上,二楼房间里展示了方志敏烈士的光辉历程及众多国家领导人和军事、文化政要题写的敬仰书卷。一旁陪同的漆工镇干事邱春燕同志为我们一一做了讲解。
  中午未及午饭,我们直接来到了漆工镇黄家源武石坞村,采访见过方志敏烈士的两位老人。武石坞村离方志敏故居的湖塘村大约有近十公里的距离,处在山坳之问,四面环山,有利于隐蔽及游击战。方志敏烈士当年在这里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是个名副其实的革命根据地。
  车驶上了一个小坡,停了下来。
  我们走到一座矮矮的房屋前,等了半饷还不见出来,原来,老太太特别注重形象,认认真真地打扮了一番。在周副镇长和晚辈们的搀扶下,老太太精神抖擞地从屋内走了出来,她叫徐菊花,17岁那年,村里通知民兵们都去开会,她当时是妇女民兵,也去了。
  “我坐在比较远的地方,看见方主席(当地群众对方志敏称呼)在那儿讲话,我哭了。”
  “是因为激动?”编辑千寻问道。
  “是的,我就是哭了。后来听说被抓去了,牺牲了。我就一直哭,一直哭,哭了好几天。
  “方主席是好人啊。”徐菊花老人说到动情时,饱经沧桑的双眼里噙满了泪花,身体微微有些颤抖,回忆当年的情形,这位老人今天还是无比激动。
  村里的群众,都知道谁见过方志敏烈士。我觉得,是一种幸福,能亲眼目睹伟人的风采,今天想来,是一种何等的幸福与荣耀。徐菊花老人也明白这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听村里人说,每次有人要采访她的时候,老人总是精神焕发,穿戴整齐,面露红光。
  这时,走来了另一位老人黄日球,身板十分硬朗,与徐菊花老人一样,他今年九十三岁高龄。“我那时还年轻,放学时经常路过方主席的屋子。”
  “方主席当时在做什么呢?”千寻问道。
  “我路过时,方主席总是在低着头工作,有时背着手在那儿走来走去。”黄日球老人也同样很激动,伸出手,指着正对面远处的山脚处,说道。“啊!我虽然不能实际的为中国奋斗,为中国民族奋斗,但我的心总是日夜祷祝着中国民族在帝国主义羁绊之下解放出来之早日成功!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瘗]读音同“亿”,是指埋葬之意。)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在微风的吹拂中,如果那朵花是上下点头,那就可视为我对于为中国民族解放奋斗的爱国志士们在致以热诚的敬礼;如果那朵花是左右摇摆,那就可视为我在提劲儿唱着革命之歌,鼓励战士们前进啦!
  人民的英雄人民爱。
  走访了方志敏故乡的“二园一居”,我们深切感受到漆工镇群众对方志敏烈士的无限崇敬与爱戴,漆工镇政府在弘扬方志敏精神,维护“清贫”红色品牌上做了不懈的、巨大的努力。这个村,这个镇,他们还不是很富裕,但对烈士故居的修缮投入,“二园一馆”的兴建与维护的投入,要远远大于对镇政府设施的投入。这就是烈士家乡的朴实无华,也正是这片纯朴的大地,滋润了英雄的成长。
  2007至2008年期间,方华清先生与镇政府一起,先后筹资300余万元,修建了占地面积3200余平方米的“方志敏文化公园”,修建了方志纯陵园等纪念场所。通过方志敏故居、漆工暴动旧址、方志敏文化公园等红色文化纪念地,将方志敏精神丰富的内涵,生动地用文字、实物展现在世人面前,意义重大,功不可没。如今,漆工镇已成为各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生动大课堂和颇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圣地。
  作为方志敏烈士的后代,方华清先生对当地群众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在德兴市担任副市长期间,当他得知龙头山乡有几位曾跟随过方志敏的伤残老红军长期生活贫困时,便翻山越岭一家家登门探望,并从自己有限的储蓄里拿出大部份送给老人们,还设法安排这些老人的子女后人就业。
  应该说,我们对英雄故居的投入,对英雄家乡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祖国能有今天的富饶,今天的强大,离不开像方志敏烈士这样的千千万万为中国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烈士的家乡,应该聚集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注。
  今天的漆工镇,还在艰苦地努力着,他们正全力打造一条红色旅游线路,欲让更多的人们,尤其是新一代的祖国未来,能亲历烈士的故乡,感受烈士的热土,了解方志敏的清贫、朴素的生活,实地缅怀革命先辈的光辉历程与英勇事迹,长大后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报效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的中国人。
  “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的艰苦的奋斗!把各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来亡于漆工镇镇政府会议室内陈列台,方志敏烈士骑马雕像设计小样放在了显著位置。(报道组摄)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激励人心、感人肺腑的语言,烈士留下的千古绝唱《可爱的中国》,教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方志敏同志是我们党的骄傲,人民的骄傲。
  在他身上体现的崇高品格和浩然正气,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胡锦涛
  方志敏烈士永垂不朽!
其他文献
医院检查发现,李学红患上了白血病。她知道自己的生命不会很久,便有两个愿望:一是在她生命结束后,把遗体捐献回报社会;二是在生命还未消失之前披上婚纱,与最爱的人举行婚礼。  走进南昌青山墓地遗体捐献者纪念园,思绪是复杂的。景仰、亲切、悲壮、自豪……  江西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者之友会长宗月英告诉笔者,她全家都志愿加入了捐献者之友,这是一个悲壮而又艰辛的工作,也是一份自豪的事业。    生命的舞者    
期刊
当地时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成为一片废墟。图为15日,在太子港的一家医院里,一名男子在朝太平间里扔尸体。(法新社)  2010年2月8日,韩国群山,一群水鸟在湖面上飞过。(路透社)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日,巴基斯坦Bajaur布落地区,当地部落武装人员和士兵一起庆祝。巴基斯坦政府称已经占领了塔利班和基地组织洞穴堡垒。(法新社)  4月4日,美国纽约,复活节游行
期刊
  
期刊
以往去省城南昌,坐火车,嫌慢,坐大巴,怕等。怎样计算时间成本,没两个小时拿不下来。  伴着中国高铁追风赶云的昂扬笛声,似一道银线划过赣鄱平原昌九走廊。“和谐号”动车掠过乡村田野,两百五十码的速度飞驰。车厢内,满是洋溢的欢声笑语,少了许多往常的急切和躁动。四十五分钟,一堂课时的自由遐想,思绪插上飞扬的翅膀,南昌一九江,两座城市欣然相望,倾情拥抱。一小时生活圈,成为南昌、九江两地人梦想成真的现实美景。
期刊
  
期刊
  
期刊
雪景瓷画,自民国何许人以来,创作者不少,成功者却不太多。何也?因为雪景实在不容易画。它不仅要描绘出一个“真乾净”的“白茫茫的世界”,还要表现这个貌似冷酷的世界所蕴含的无限生机。这个世界既是辽阔宏大的,又是具体细致的,是洁白晶莹的,又是色彩丰富的,是静止死寂的,又是不断运动的。其间充满了大与小。白与黑,静与动的强烈对比,要把这一切生动地反映出来,谈何容易?还有雪景的主要原素——冰雪之形、之质、之量,
期刊
走进黄良勤的雕塑世界,解读黄良勤老师的作品,你会沉浸在他的雕塑艺术里,被他雕塑背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着和感染着。他用雕塑这个特殊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展示、联络和记录文化和历史的持续性和创新性。他向人们展现时间与空间,艺术与生命,将历史在此凝固,将艺术在此延伸,将生命在此永恒,使人们对雕塑所展现的意境和内涵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黄老师的雕塑题材语言丰富,早期雕塑以写实为主,后期写实和抽象并存。如:
期刊
的确,在新世纪的十年逝去的时刻,张值的艺术中呈现出一个新的倾向,这具有划时代的艺术倾向。正像一个世纪前的今天,新艺术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一样,这样的时刻,窒息与激情各显其能地充溢着生命。无论稍纵即逝的先锋艺术流派标榜什么——绘画总是把空间当作自己的领域,并且永远不会撤离这块阵地。因为“绘画作品是一个时代所创造的最有力的产物,而且成为一个时期造型的尺度。因此,嘲笑新画家的人,就是嘲笑自己的形象,只因将来
期刊
橡皮筏、冲锋舟在水面上不断往返搜救被困群众。官兵们不分昼夜、轮番作战,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艰难、连续作战的精神奋力排查,搜寻不遗漏每一个角落,搜救不放弃每一条生命。  “有警必出、有险必救、有难必帮”  这一声声宏亮的口号从上饶市公安消防支队官兵口里喊出,我们眼前不由得浮想起今年6月,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电力中断,房屋倒塌,洪水如猛兽般顷刻间把大地变成一片汪洋,村民们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