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陶 克
讲述者:雷锋杂志社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 张振江、董亚超、夏一萌、陈运军、江伯友、单玉婷
31619部队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 曾庆豪
主持人:扶贫攻坚,决战决胜,取决于贫困户是否过上好日子,“要看百姓是哭还是笑”,这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来不得半点虚的花的。郭明义的学雷锋爱心团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不仅探索出一条动员社会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渠道,而且以清廉务实的作风赢得社会称赞。截至2020年3月,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已帮扶遍及2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0多户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脱贫,捐款总计2830多万元,参与团队约1300余支次。
讲述人:董亚超
群众的困难再难也要办
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与雷锋杂志社联合开展精准扶贫,我曾四次参与。
初次见到郭明义是2018年3月,在雷锋故乡望城。他身着浅灰色鞍钢工服,手里拎着个布包,面带微笑,让人很难相信他还是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他喜欢进大食堂吃便餐,要求隨行人员去交钱,他要亲自看到发票,哪怕是在农民家里吃饭也要亲自把钱交到主人手里。
他住宿也坚持因陋就简,随遇而安。2019年春节前夕,他带领我们来到安徽省舒城县晓天镇开展扶贫调研。这个镇地处大别山,天气十分寒冷,镇上考虑招待所没有暖气,提出到县城安排住宿,郭明义言辞谢绝。镇里为他安排了一个套间,他说什么都不住,无奈之下,只好调换到普通间,当晚室内温度只有13℃,但他说睡得很香。
郭明义生活上始终坚持低标准,但对扶贫工作要求特别高。他常说,扶贫工作困难再多也要克服,为群众办事就要迎难而上。在晓天镇三元村扶贫调研时,一个农户反映异地安置的问题,他立刻召集现场开会,问镇里干部:“能不能从政策上给予解决?”镇干部说,这事是他分管的,由他负责解决。郭明义当即加了他的微信,并说:“党员干部要说到做到,你们干完拍照用微信发给我。”晓天镇有个村民的房子裂缝倾斜,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他发现后当即把镇村干部找来,现场研究解决办法,还让县里的领导做担保;有个村通往村里的小桥被河水冲的出现塌方,威胁到小桥的安全,他发现后严肃地向当地政府指出来,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诸如改造猪舍、安装淋浴器、学生读书交费难等问题,郭明义都当场拍板解决。
讲述人:张振江
能帮一户是一户
2018年5月,雷锋杂志社准备在西柏坡召开一个主题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当代雷锋从这里再出发”的会议。“当代雷锋”郭明义接受邀请,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单纯开会站台我不干,如果帮助老区贫困户,我去!”郭明义还说,“咱们学雷锋是干什么的,老区百姓需要我们帮贫,我们就得干啊。”不久,雷锋杂志社和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就来到了平山县,对部分建档贫困户进行调研,并逐户解决困难。
6月24日,我和郭明义来到了石家庄,一下飞机他就急切地说:“咱们这就去平山,到农户家里看看”。
我们从机场直奔平山县下槐镇、古月镇,第一站到了贫困户商大哥家,郭明义详细了解察看,发现送给他的3只羊有了,但羊舍狭窄,就诚恳地商量让他扩大点羊舍,见商大哥连连点头,郭明义又叮嘱村党支部书记商占才:“帮帮他,下午就办,办好后把图片用微信发我。”随后又来到76岁的贫困户齐大姐家,大姐的儿子患软骨病,不能干农活,儿媳又得了间歇性精神病,生活很困难。齐大姐得到郭明义团队的捐赠,致富的信心又鼓了起来。
正午时分,郭明义仍与第三家贫困户焦大姐聊得起劲,看到送她的羊羔在撒欢,在场的人都十分高兴,起身告辞时,郭明义又回过身来:“土豆该收了!”贴心的话语,让焦大姐和乡村干部都感到格外亲切。一连看了几家,帮扶的事情户户都落实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讲述人:江伯友
先扶贫后揭牌
“我能力有限,扶贫扶一户是一户,你们只要真扶贫,我随叫随到。”对于郭明义的这个“条件”,我在筹划雷锋杂志社江苏工作部揭牌仪式时,真是领教了。
当时,我请陶克总编辑协调郭明义参加江苏工作部揭牌仪式。郭明义虽然答应参加,但却提了一个条件:帮助100户注册贫困户,我们双方共同筹资,先搞扶贫后揭牌。我得知东部陆军某基地在革命老区安徽舒城县晓天镇做扶贫,就打电话给基地袁政委,希望他们能与郭明义结合起来,军民共建同扶贫。袁政委爽快地答应了。
经袁政委积极协调,100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表很快传到了鞍山郭明义手上。这时已临近春节,郭明义说,春节前正是访贫问苦时候,说干就干。元月7日,郭明义、陶克和雷锋杂志社办公室主任董亚超,以及我和基地副主任朱国清、工作部筹备处的姜海东、周小力,三队人马在晓天镇会合后,决定分4个组,分头访贫调研。这时己临近傍晚,按说长途劳顿,应稍作休息,没想到郭明义要求大家立马展开工作。当地陪同干部劝他:天快黑了,明天干不误事。郭明义说:不能等,能走几户走几户。于是当天4个组天黑前各走访调研三四家贫困户。
第二天一早,陶克总编辑就带着我们上了路,每到一户,他都要坐下来与主人聊聊,搞清家庭基本人数、致贫原因,听听主人的想法,然后确定帮困的方式,一户一个方案,具体实在。他说,我们同郭明义来这里帮困,既是扶贫,也是学雷锋,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晚上,随郭明义一组的姜海东对我说,郭明义很务实,走一户记一户,每一户他都量身定做方案,有的采取养殖扶贫,有的采取种植扶贫,有的直接救济。郭明义对大家反复说,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实打实。
两天扶贫的时间不长,但我从郭明义身上看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当代真雷锋,而郭明义也看到了我们是在真学雷锋。一个月后,当我们在南京举行“雷锋杂志社江苏工作部”揭牌仪式时,郭明义欣然前往。
讲述人:曾庆豪
他是这样帮助贫困户张秀峰脱贫的
2019年年初,作为31619部队扶贫工作组成员,我与郭明义一同走进安徽省舒城县三元村,开展扶贫工作。三元村位于大别山区,山路难行,崎岖陡峭,不少地方车辆无法进入,我们一同徒步翻山,走进每一户家中解难帮困。
村民张秀峰,家里四口人,两个孩子上学,母亲年迈多病,家里一个劳动力,只能勉强吃饱饭。空空荡荡的家里,唯独墙上贴满了各类的奖状。原来,虽然家中贫困,但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郭明义指着奖状对我们说“为了孩子也要让这个家脱贫”。
郭明义从援助资金里拿出2000元给张秀峰,解决孩子当年的学费。又和我们商议,部队能不能“一对一”帮扶两个孩子,保证孩子上学,用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回答“没有问题”。郭明义开心地笑了。
郭明义又问张秀峰:“能不能吃苦?”
“不怕苦,就怕穷。”
“有没有余力干其他的?”
“有,只要能让小孩过上好日子,都能干。”张秀峰回答得干脆。
郭明义当即提出如何解决他家的“今后”。在和部队扶贫工作组简单商量后,决定利用当地茶资源,共同资助张秀峰开辟5亩茶园,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增加收入。此外,我们主动提出由部队定期到三元村开展义务巡诊,为老人体检治疗,防止家庭“因病返贫”。
两天时间,郭明义走进30多个贫困户,一户一策,“私人定制”,解决困难。后来,茶叶采摘季节来临时,郭明义还专门电话询问情况,与部队合力利用自媒体帮助村子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当年,包括张秀峰在内的20多户茶农成功脱贫,三元村全村实现脱贫。
一场共同的扶贫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郭明义,如同扶贫前他说的那句话一样,“动员的话不多说,干就完了!”简单却又真实,而他也正是一直如此践行的。也正因此,扶贫结束之后,我们邀请郭明义来到部队,建立起一支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
讲述人:陈运军
郭明义发火
“我从沈阳老远来是干什么的?是来实地核查要帮扶的每一户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并面对面地研究如何帮他们尽快脱贫的……”2019年11月18日下午3点左右,郭明义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马不停蹄经过2个多小时奔波,来到甘肃省临夏县韩集镇上阴洼村一马姓农户家,一路上还说说笑笑的他,却突然表情严肃起来,对着前来带路的甘肃省总工会、临夏县和当地村镇领导,一点不留情面,直接发起“火”来。
原来,临夏当地的干部,本想先让郭明义看两家刚刚脱贫的家庭,再去这次申报的贫困户家一一走访。不承想,郭明义走到马姓家大门口,就感到不太对劲:瓷砖贴墙,门头琉璃瓦装饰,气派的大铁门。“这是贫困户?”郭明义自言自语。
进入院落,水泥铺地,三间堂屋、三间东屋偏房从里到外装潢得都非常漂亮,“县城一般家庭也赶不上”。郭明义越看越纳闷,问站在身边临夏县副县长:“你们是不是领错路了?”“郭师傅,是这样:这家是刚脱贫的……”“已经脱贫的,还让我看什么?!我没时间参观你们的脱贫工作成果,我是来扶贫助困、看看贫困家庭的真实现状的……”郭明义当即就打断了这位县领导的话,十分生气地说,“扶贫就要‘实打实’,决不能‘整景’来虚的。”
郭明义对人对事对工作,绝对不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实”。这次,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群众都真真切切“见识”了,眼神中表达出对郭明义的由衷敬慕。
讲述人:夏一萌
山坳上的联想
2018年8月20日至25日,在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郭明义爱心团队和雷锋杂志社,分别派代表赴甘肃进行为期一周精准扶贫调研工作。8月21日清晨,我们开启了庆城县南庄乡、铜川镇总共50户贫困户的走访。天上飘着细雨,地下泥泞难行,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大家。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在这里“下山不易,上山更难”。
村民居住地大多很隐蔽,站在山顶几乎观察不到彎弯曲曲的沟壑中有人居住。大多数村民生活的现状是儿女外出打工、老人和幼童留守,家中无大病者,日子可以维持,家中有人得了重病,便是举步维艰了。南庄乡农户刘金林,住在深山的一个窑洞中,他的妻子患糖尿病,双目几乎失明,长年卧床。儿子患有肾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一位年过六旬的瘸腿父亲种地维系。交谈中,刘金林对眼前的生活并没有抱怨和失望,善良的老人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在我们的诚心劝导下,为他家制定了养殖计划,三只羊由爱心团队出资,乡扶贫办负责送到家。
想脱贫,才能脱真贫,归根到底勤劳是一切脱贫的基石。走进另一所窑洞人家,外墙已显得破旧,窑洞内墙面上贴满的奖状,很夺目也很励志。这家务农的双亲含辛茹苦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另一个孩子成绩优异读高二。与父母交谈,他们说,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再苦再难也是甜。
对50户人家的调研,在三日马不停蹄的走访中结束了。站在山坳上,望着一道道山一道道墚,红军时期的歌声仿佛飘进我耳中,“苏区干部好作风哎,自带干粮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呀;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
作为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一员,我感受到了红色传统的魅力。
讲述人:单玉婷
真真实实的郭明义
2020年春节前,雷锋杂志社受郭明义之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我的艺术清单”节目录制。
节目一开始,大屏幕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40年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发动1700多名工友参与;发起捐资助学活动,2800多名工友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7次发起武昌献血倡议,600多名工友参与,献血15万毫升;成立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200名工友参与;2009年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全国各地已建立1000余支分队,180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主持人朱迅说,他是一个“数据”拼出来的人。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他说:“感谢党给我这样的机会,人民支撑着我能够做一些事情,我很感激,从内心我感到非常幸福,我在想,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我们再做不好,真的对不起我们可爱的人民。”
他,就是郭明义。
接着,朱迅对现场观众组织一次现场调查,有18%的人认为郭明义“傻”,更有38%的人不能理解他的行为。
“有人叫我郭傻子,可我没觉得当‘傻子’有什么不好。我们的党员干部都不当‘傻子’,难道让群众当‘傻子’吗?”郭明义说。
当主持人说到“当代雷锋”这个称号,郭明义觉得自己还有些距离:他说我们的社会还有千千万万个“活雷锋”值得他去学习。殊不知,他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心中带给我们幸福的“活雷锋”。
微博粉丝2000万,朱迅问道:“有人说您把您和团队做的好事发到网上,是不是在故意显摆?”
“我愿意显摆,爱咋的咋的!”郭明义的回答真“霸气”!“其实我显摆啥啊,我就是想,人家把款捐给我们了,我们把这钱怎么使用,给谁用,为什么给,通过这种形式来告知捐款的人们,接受人们的监督和检查,有什么不能公布的呢?”
郭明义就是这么真实,虽然说的都是大白话,但都是心里话。
节目最后又进行了一次现场调查,有67%的人觉得他可爱,有30%的人认为他无私,是郭明义的“真”感染着每一个人。他的坦诚,他的真实,他的热血,成了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
讲述者:雷锋杂志社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 张振江、董亚超、夏一萌、陈运军、江伯友、单玉婷
31619部队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 曾庆豪
主持人:扶贫攻坚,决战决胜,取决于贫困户是否过上好日子,“要看百姓是哭还是笑”,这是一场实打实的硬仗,来不得半点虚的花的。郭明义的学雷锋爱心团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战,不仅探索出一条动员社会资源、助力精准扶贫的有效渠道,而且以清廉务实的作风赢得社会称赞。截至2020年3月,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已帮扶遍及20个省市自治区的5400多户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脱贫,捐款总计2830多万元,参与团队约1300余支次。
讲述人:董亚超
群众的困难再难也要办
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与雷锋杂志社联合开展精准扶贫,我曾四次参与。
初次见到郭明义是2018年3月,在雷锋故乡望城。他身着浅灰色鞍钢工服,手里拎着个布包,面带微笑,让人很难相信他还是中央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他喜欢进大食堂吃便餐,要求隨行人员去交钱,他要亲自看到发票,哪怕是在农民家里吃饭也要亲自把钱交到主人手里。
他住宿也坚持因陋就简,随遇而安。2019年春节前夕,他带领我们来到安徽省舒城县晓天镇开展扶贫调研。这个镇地处大别山,天气十分寒冷,镇上考虑招待所没有暖气,提出到县城安排住宿,郭明义言辞谢绝。镇里为他安排了一个套间,他说什么都不住,无奈之下,只好调换到普通间,当晚室内温度只有13℃,但他说睡得很香。
郭明义生活上始终坚持低标准,但对扶贫工作要求特别高。他常说,扶贫工作困难再多也要克服,为群众办事就要迎难而上。在晓天镇三元村扶贫调研时,一个农户反映异地安置的问题,他立刻召集现场开会,问镇里干部:“能不能从政策上给予解决?”镇干部说,这事是他分管的,由他负责解决。郭明义当即加了他的微信,并说:“党员干部要说到做到,你们干完拍照用微信发给我。”晓天镇有个村民的房子裂缝倾斜,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他发现后当即把镇村干部找来,现场研究解决办法,还让县里的领导做担保;有个村通往村里的小桥被河水冲的出现塌方,威胁到小桥的安全,他发现后严肃地向当地政府指出来,要求他们尽快解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诸如改造猪舍、安装淋浴器、学生读书交费难等问题,郭明义都当场拍板解决。
讲述人:张振江
能帮一户是一户
2018年5月,雷锋杂志社准备在西柏坡召开一个主题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当代雷锋从这里再出发”的会议。“当代雷锋”郭明义接受邀请,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单纯开会站台我不干,如果帮助老区贫困户,我去!”郭明义还说,“咱们学雷锋是干什么的,老区百姓需要我们帮贫,我们就得干啊。”不久,雷锋杂志社和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就来到了平山县,对部分建档贫困户进行调研,并逐户解决困难。
6月24日,我和郭明义来到了石家庄,一下飞机他就急切地说:“咱们这就去平山,到农户家里看看”。
我们从机场直奔平山县下槐镇、古月镇,第一站到了贫困户商大哥家,郭明义详细了解察看,发现送给他的3只羊有了,但羊舍狭窄,就诚恳地商量让他扩大点羊舍,见商大哥连连点头,郭明义又叮嘱村党支部书记商占才:“帮帮他,下午就办,办好后把图片用微信发我。”随后又来到76岁的贫困户齐大姐家,大姐的儿子患软骨病,不能干农活,儿媳又得了间歇性精神病,生活很困难。齐大姐得到郭明义团队的捐赠,致富的信心又鼓了起来。
正午时分,郭明义仍与第三家贫困户焦大姐聊得起劲,看到送她的羊羔在撒欢,在场的人都十分高兴,起身告辞时,郭明义又回过身来:“土豆该收了!”贴心的话语,让焦大姐和乡村干部都感到格外亲切。一连看了几家,帮扶的事情户户都落实了,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讲述人:江伯友
先扶贫后揭牌
“我能力有限,扶贫扶一户是一户,你们只要真扶贫,我随叫随到。”对于郭明义的这个“条件”,我在筹划雷锋杂志社江苏工作部揭牌仪式时,真是领教了。
当时,我请陶克总编辑协调郭明义参加江苏工作部揭牌仪式。郭明义虽然答应参加,但却提了一个条件:帮助100户注册贫困户,我们双方共同筹资,先搞扶贫后揭牌。我得知东部陆军某基地在革命老区安徽舒城县晓天镇做扶贫,就打电话给基地袁政委,希望他们能与郭明义结合起来,军民共建同扶贫。袁政委爽快地答应了。
经袁政委积极协调,100户贫困户的具体情况表很快传到了鞍山郭明义手上。这时已临近春节,郭明义说,春节前正是访贫问苦时候,说干就干。元月7日,郭明义、陶克和雷锋杂志社办公室主任董亚超,以及我和基地副主任朱国清、工作部筹备处的姜海东、周小力,三队人马在晓天镇会合后,决定分4个组,分头访贫调研。这时己临近傍晚,按说长途劳顿,应稍作休息,没想到郭明义要求大家立马展开工作。当地陪同干部劝他:天快黑了,明天干不误事。郭明义说:不能等,能走几户走几户。于是当天4个组天黑前各走访调研三四家贫困户。
第二天一早,陶克总编辑就带着我们上了路,每到一户,他都要坐下来与主人聊聊,搞清家庭基本人数、致贫原因,听听主人的想法,然后确定帮困的方式,一户一个方案,具体实在。他说,我们同郭明义来这里帮困,既是扶贫,也是学雷锋,一定要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晚上,随郭明义一组的姜海东对我说,郭明义很务实,走一户记一户,每一户他都量身定做方案,有的采取养殖扶贫,有的采取种植扶贫,有的直接救济。郭明义对大家反复说,扶贫不能走过场,要实打实。
两天扶贫的时间不长,但我从郭明义身上看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当代真雷锋,而郭明义也看到了我们是在真学雷锋。一个月后,当我们在南京举行“雷锋杂志社江苏工作部”揭牌仪式时,郭明义欣然前往。
讲述人:曾庆豪
他是这样帮助贫困户张秀峰脱贫的
2019年年初,作为31619部队扶贫工作组成员,我与郭明义一同走进安徽省舒城县三元村,开展扶贫工作。三元村位于大别山区,山路难行,崎岖陡峭,不少地方车辆无法进入,我们一同徒步翻山,走进每一户家中解难帮困。
村民张秀峰,家里四口人,两个孩子上学,母亲年迈多病,家里一个劳动力,只能勉强吃饱饭。空空荡荡的家里,唯独墙上贴满了各类的奖状。原来,虽然家中贫困,但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郭明义指着奖状对我们说“为了孩子也要让这个家脱贫”。
郭明义从援助资金里拿出2000元给张秀峰,解决孩子当年的学费。又和我们商议,部队能不能“一对一”帮扶两个孩子,保证孩子上学,用知识改变命运,我们回答“没有问题”。郭明义开心地笑了。
郭明义又问张秀峰:“能不能吃苦?”
“不怕苦,就怕穷。”
“有没有余力干其他的?”
“有,只要能让小孩过上好日子,都能干。”张秀峰回答得干脆。
郭明义当即提出如何解决他家的“今后”。在和部队扶贫工作组简单商量后,决定利用当地茶资源,共同资助张秀峰开辟5亩茶园,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增加收入。此外,我们主动提出由部队定期到三元村开展义务巡诊,为老人体检治疗,防止家庭“因病返贫”。
两天时间,郭明义走进30多个贫困户,一户一策,“私人定制”,解决困难。后来,茶叶采摘季节来临时,郭明义还专门电话询问情况,与部队合力利用自媒体帮助村子拓宽茶叶销售渠道。当年,包括张秀峰在内的20多户茶农成功脱贫,三元村全村实现脱贫。
一场共同的扶贫经历,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郭明义,如同扶贫前他说的那句话一样,“动员的话不多说,干就完了!”简单却又真实,而他也正是一直如此践行的。也正因此,扶贫结束之后,我们邀请郭明义来到部队,建立起一支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
讲述人:陈运军
郭明义发火
“我从沈阳老远来是干什么的?是来实地核查要帮扶的每一户贫困家庭的真实情况,并面对面地研究如何帮他们尽快脱贫的……”2019年11月18日下午3点左右,郭明义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马不停蹄经过2个多小时奔波,来到甘肃省临夏县韩集镇上阴洼村一马姓农户家,一路上还说说笑笑的他,却突然表情严肃起来,对着前来带路的甘肃省总工会、临夏县和当地村镇领导,一点不留情面,直接发起“火”来。
原来,临夏当地的干部,本想先让郭明义看两家刚刚脱贫的家庭,再去这次申报的贫困户家一一走访。不承想,郭明义走到马姓家大门口,就感到不太对劲:瓷砖贴墙,门头琉璃瓦装饰,气派的大铁门。“这是贫困户?”郭明义自言自语。
进入院落,水泥铺地,三间堂屋、三间东屋偏房从里到外装潢得都非常漂亮,“县城一般家庭也赶不上”。郭明义越看越纳闷,问站在身边临夏县副县长:“你们是不是领错路了?”“郭师傅,是这样:这家是刚脱贫的……”“已经脱贫的,还让我看什么?!我没时间参观你们的脱贫工作成果,我是来扶贫助困、看看贫困家庭的真实现状的……”郭明义当即就打断了这位县领导的话,十分生气地说,“扶贫就要‘实打实’,决不能‘整景’来虚的。”
郭明义对人对事对工作,绝对不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实”。这次,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群众都真真切切“见识”了,眼神中表达出对郭明义的由衷敬慕。
讲述人:夏一萌
山坳上的联想
2018年8月20日至25日,在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郭明义爱心团队和雷锋杂志社,分别派代表赴甘肃进行为期一周精准扶贫调研工作。8月21日清晨,我们开启了庆城县南庄乡、铜川镇总共50户贫困户的走访。天上飘着细雨,地下泥泞难行,我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大家。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可对于习惯城市生活的人来说,在这里“下山不易,上山更难”。
村民居住地大多很隐蔽,站在山顶几乎观察不到彎弯曲曲的沟壑中有人居住。大多数村民生活的现状是儿女外出打工、老人和幼童留守,家中无大病者,日子可以维持,家中有人得了重病,便是举步维艰了。南庄乡农户刘金林,住在深山的一个窑洞中,他的妻子患糖尿病,双目几乎失明,长年卧床。儿子患有肾病,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一位年过六旬的瘸腿父亲种地维系。交谈中,刘金林对眼前的生活并没有抱怨和失望,善良的老人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在我们的诚心劝导下,为他家制定了养殖计划,三只羊由爱心团队出资,乡扶贫办负责送到家。
想脱贫,才能脱真贫,归根到底勤劳是一切脱贫的基石。走进另一所窑洞人家,外墙已显得破旧,窑洞内墙面上贴满的奖状,很夺目也很励志。这家务农的双亲含辛茹苦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另一个孩子成绩优异读高二。与父母交谈,他们说,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再苦再难也是甜。
对50户人家的调研,在三日马不停蹄的走访中结束了。站在山坳上,望着一道道山一道道墚,红军时期的歌声仿佛飘进我耳中,“苏区干部好作风哎,自带干粮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呀;苏区干部好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
作为郭明义学雷锋爱心团队一员,我感受到了红色传统的魅力。
讲述人:单玉婷
真真实实的郭明义
2020年春节前,雷锋杂志社受郭明义之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我的艺术清单”节目录制。
节目一开始,大屏幕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40年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捐款12万元,资助180多名特困生;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倡议,发动1700多名工友参与;发起捐资助学活动,2800多名工友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7次发起武昌献血倡议,600多名工友参与,献血15万毫升;成立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200名工友参与;2009年发起成立郭明义爱心团队,全国各地已建立1000余支分队,180万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主持人朱迅说,他是一个“数据”拼出来的人。面对这些庞大的数字,他说:“感谢党给我这样的机会,人民支撑着我能够做一些事情,我很感激,从内心我感到非常幸福,我在想,有这么强大的力量,我们再做不好,真的对不起我们可爱的人民。”
他,就是郭明义。
接着,朱迅对现场观众组织一次现场调查,有18%的人认为郭明义“傻”,更有38%的人不能理解他的行为。
“有人叫我郭傻子,可我没觉得当‘傻子’有什么不好。我们的党员干部都不当‘傻子’,难道让群众当‘傻子’吗?”郭明义说。
当主持人说到“当代雷锋”这个称号,郭明义觉得自己还有些距离:他说我们的社会还有千千万万个“活雷锋”值得他去学习。殊不知,他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心中带给我们幸福的“活雷锋”。
微博粉丝2000万,朱迅问道:“有人说您把您和团队做的好事发到网上,是不是在故意显摆?”
“我愿意显摆,爱咋的咋的!”郭明义的回答真“霸气”!“其实我显摆啥啊,我就是想,人家把款捐给我们了,我们把这钱怎么使用,给谁用,为什么给,通过这种形式来告知捐款的人们,接受人们的监督和检查,有什么不能公布的呢?”
郭明义就是这么真实,虽然说的都是大白话,但都是心里话。
节目最后又进行了一次现场调查,有67%的人觉得他可爱,有30%的人认为他无私,是郭明义的“真”感染着每一个人。他的坦诚,他的真实,他的热血,成了这个时代最宝贵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