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通过母爱剥夺对儿童智力发育,社会性发展以及母爱剥夺神经生物学效应等方面的阐述,揭示了母爱剥夺会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这一严峻事实,提出了当前对于母爱剥夺现象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母爱剥夺,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依恋风格
母亲作为生命的孕育者和传承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早期的母爱剥夺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1],并会对其生化成分和情绪调节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 “人格发展阶段论”中谈到,孩子从出生至十八个月通过自身感官和母亲的形象去领会及信任世界。如果得到了母亲的关爱,则他的生理需要便得到满足,感到安全且信赖周围的人,相反的,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那么他便会产生恐惧及强烈的不信任感[2]。由此我们发现,母亲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1、母爱剥夺理论
所谓母爱剥夺(Maternal deprivation),即是婴儿或儿童被强制地剥夺了享有母爱的权利,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不良依恋类型的现象。母爱剥夺这一术语是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John Bowlby早期工作内容的精妙总结[3]。John Bowlby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进行了人类母婴分离的权威性研究[4]。他在“母爱剥夺假说”中指出: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孩子,任何的分离行为都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危害性影响;切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纽带,必将导致后者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心理失衡等。同期,H.F.Harlow的恒河猴母婴分离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结果[5]。
至于母爱剥夺的形式, Michael Rutter在1972年的研究论述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它实际包含两个方面:剥夺和缺乏。据此,可将母爱剥夺大致分为两类:母亲由于各种原因与孩子分离,难以参与孩子早期的成长活动,使得孩子长年处于母亲缺失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形便是Michael所说的“剥夺”;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她却不喜欢孩子,极少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与辅导,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母爱剥夺,即“缺乏”。在现代社会的正常环境中,“剥夺”的经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爱中几种重要的关联成分的缺失。即并非现实情境中的分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裂隙。
2、母爱剥夺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2.1母爱剥夺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母爱剥夺是哺乳动物生命早期的严重应激事件之一,它对子代生长发育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子代成年后在认知、记忆、智力等活动方面的异常[6] 。
在婴儿时期,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做出迅速、敏感的反应,能刺激婴儿更主动、更积极地探索世界,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对于低体重的高危婴儿,母亲的引导更为重要。这些婴儿的注意力极短,缺乏对各种刺激产生适当的反应,因此母亲特殊的引导能起到早期的干预作用[7]。
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母亲触摸的儿童的脑垂体能够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以确保他们可以发挥最佳效能,促使智力健康正常发展,而被剥夺母爱的儿童由于经常得不到母亲的爱抚,导致皮肤饥饿,长期下去就会影响食欲、营养不良,甚者是智力衰退。
2.2母爱剥夺的神经生物学效应
在对新生大鼠母婴分离后正常饲养的实验中发现,对母爱剥夺组与非剥夺组成鼠分别予以慢性应激后,母爱剥夺组引起自发活动的总路程与周边路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并伴有抑郁样行为[8]。
同类动物实验证实,剥夺母爱会减少子代体内生长激素的释放,且易改变其乌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剥夺母爱或不充分的抚触刺激可能会损坏新陈代谢效率,加快体重增长[9]。并可引起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造成对再次应激事件易感性升高[10]。同时,母爱剥夺还能通过改变大脑乙酰胆碱能系统对成年后大鼠的记忆加工处理造成影响[11],不仅如此母爱剥夺也已经显示出能够增加成年后吗啡依赖的脆弱性而且能够扰乱脑啡肽能系统[12]。
如此实验在近年来成为外国学者研究母爱剥夺的范式,大量的实验数据也显示了母爱剥夺之于动物神经生理机制、认知发展以及自主性活动的影响,由于不能对人类进行分离实验,我们只能在自然条件下对母爱剥夺个体进行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对于抚摸有一种特殊的需要,研究表明,对早期婴儿母爱剥夺会造成长期的神经生物学效应,使之较常人易罹患“母爱剥夺综合征”。
3、母爱剥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3.1母爱剥夺对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
John Bowlby在1951年出版的《母亲照顾和心理健康》一书中强调,如果在关键期内没有和母亲建立密切的关系,那么儿童的情感关系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
从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发现,当儿童知晓母亲离开自己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急于寻求与母亲的依恋,当母亲回到自己身边时,他们会经历类似兴奋的情绪体验,之后便安静下来,对于长期母爱缺失的孩子,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由于得不到母亲及时的平复而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难以抑制自身的紧张和烦躁不安,怀疑被遗弃等一系列负性情绪,使得对日常活动和周围事物丧失兴趣,对未来产生消极的适应现象,甚至有可能出现死亡的念头或自杀的行为[13]。
心理学者对三个月到一岁的弃婴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婴儿在与护士分离之前已表现出分离时的行为倾向,他们不断哭泣,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回避与退缩、对外在刺激缺乏敏感回应和睡眠困难等特征。在集体养育的环境下,婴儿无法体验关爱,随年龄增长,儿童的抑郁感与焦虑感将迅速加深[14]。
3.2母爱剥夺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孩子感到被剥夺,被抛弃,那么有可能就为今后的不信任埋下伏笔[15]。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许多研究表明,在母婴交往中,母亲对儿童的行为、交往方面的要求最多,母亲提供最多的言语教导、具体示范,给以最多的观察模仿的行为榜样,提供最多的反馈、评价,为其创造最多练习、实践的机会,并在具体实践中给以最多的具体帮助、鼓励、纠正和指导。而有关母亲缺失或母性剥夺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母性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往往还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向或特征 。
3.3母爱剥夺对儿童依恋风格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子女社会性情感的激发者和培养者。而母亲对于儿童早期的社会性情感交流及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他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
Ainsworth等人认为,儿童的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养育特征。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儿童依恋的发展中,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如反应性、敏感性等品质对儿童自身认知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制约着儿童个性发展的趋向。
4、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实验——推论”这一标准研究模式。他们通过对动物进行“母婴分离”实验,监测其之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异常行为表现,以此来推论人类“母爱剥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大量的动物实验也不得不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严峻事实:自从Harlow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创了“母爱剥夺”动物实验的先河后,在接下来的30年里,同类实验在美国就超过了250批,而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上万只动物因剥夺母爱导致沮丧、绝望、焦虑、心理残伤和死亡。
出于伦理,我们不可能对人类母婴进行剥夺实验,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历过母爱剥夺的个体,我们却能够通过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测定,以此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故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当把关注的焦点尽可能集中于那些已经历过母爱剥夺或者正经历着母爱剥夺的个体,通过问卷调查,团体施测等方式,探析母爱剥夺可能产生的危害,以便为后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效措施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2]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
[3] Ainsworth, John Bowlby. Research strategy in the study of mother-child separation [J]. Courrier 4.1954,3(2)
[4] Sroufe L.A. Bowlby's contributio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86, 27 (6):841-849
[5] 刘爱芳.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概述[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4):146-147
[6] Bart A, Ellenbroeka, Marco A.Early maternal deprivation as an animal model for schizophrenia [J]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2003,3(3):297- 302.
[7] Graham P.Alcohol and the young.Archives of Disease in the childhood.1996.75:361-362
[8] 李莹莹,黄庆军.新生期大鼠母爱剥夺对成年后自发活动的影响.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20(3)
[9] 张岫竹.应激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作用[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29(5):261-263
[10] Stephanie M,Regina MS.Maternal presence serves as a switch between learning fear and attraction in infancy [J].Nature Neurescience,2006,9(8):1004- 1006.
[11] Izquierdo I.Early postnatal maternal deprivation in rats induces memory deficits in adult life that can be reversed by donepezil and galantam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2009.1。
[12] Vazquez, V, Giros B, Dauge V.Maternal deprivation specifically enhances vulnerability to opiate dependence. Behavioural pharmacology.2006.8。
[13]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8-187
[14]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
[15] Valerie Simanowitz, Peter Pearc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hangha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Press.2005:42-44。
[关键词] 母爱剥夺,心理发展,社会性发展,依恋风格
母亲作为生命的孕育者和传承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强调早期的母爱剥夺有可能造成儿童情绪发展上的创伤性后果[1],并会对其生化成分和情绪调节能力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 “人格发展阶段论”中谈到,孩子从出生至十八个月通过自身感官和母亲的形象去领会及信任世界。如果得到了母亲的关爱,则他的生理需要便得到满足,感到安全且信赖周围的人,相反的,如果母亲的关爱不够甚至没有,那么他便会产生恐惧及强烈的不信任感[2]。由此我们发现,母亲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1、母爱剥夺理论
所谓母爱剥夺(Maternal deprivation),即是婴儿或儿童被强制地剥夺了享有母爱的权利,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及不良依恋类型的现象。母爱剥夺这一术语是精神病医生和精神分析学家John Bowlby早期工作内容的精妙总结[3]。John Bowlby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进行了人类母婴分离的权威性研究[4]。他在“母爱剥夺假说”中指出:处于发展关键阶段的孩子,任何的分离行为都将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危害性影响;切断母亲与孩子之间的天然纽带,必将导致后者产生严重的情绪问题,例如抑郁、焦虑、心理失衡等。同期,H.F.Harlow的恒河猴母婴分离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结果[5]。
至于母爱剥夺的形式, Michael Rutter在1972年的研究论述中提到这样一个观点:母爱剥夺并非单纯地指分离的经历,它实际包含两个方面:剥夺和缺乏。据此,可将母爱剥夺大致分为两类:母亲由于各种原因与孩子分离,难以参与孩子早期的成长活动,使得孩子长年处于母亲缺失的状态之中,这种情形便是Michael所说的“剥夺”;母亲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她却不喜欢孩子,极少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与辅导,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母爱剥夺,即“缺乏”。在现代社会的正常环境中,“剥夺”的经历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母爱中几种重要的关联成分的缺失。即并非现实情境中的分离,而是一种情感上的裂隙。
2、母爱剥夺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2.1母爱剥夺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母爱剥夺是哺乳动物生命早期的严重应激事件之一,它对子代生长发育将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子代成年后在认知、记忆、智力等活动方面的异常[6] 。
在婴儿时期,母亲对婴儿的需求做出迅速、敏感的反应,能刺激婴儿更主动、更积极地探索世界,从而促进智力的发育。对于低体重的高危婴儿,母亲的引导更为重要。这些婴儿的注意力极短,缺乏对各种刺激产生适当的反应,因此母亲特殊的引导能起到早期的干预作用[7]。
研究表明,经常接受母亲触摸的儿童的脑垂体能够分泌足量的生长激素,以确保他们可以发挥最佳效能,促使智力健康正常发展,而被剥夺母爱的儿童由于经常得不到母亲的爱抚,导致皮肤饥饿,长期下去就会影响食欲、营养不良,甚者是智力衰退。
2.2母爱剥夺的神经生物学效应
在对新生大鼠母婴分离后正常饲养的实验中发现,对母爱剥夺组与非剥夺组成鼠分别予以慢性应激后,母爱剥夺组引起自发活动的总路程与周边路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并伴有抑郁样行为[8]。
同类动物实验证实,剥夺母爱会减少子代体内生长激素的释放,且易改变其乌氨酸脱羧酶的活性,剥夺母爱或不充分的抚触刺激可能会损坏新陈代谢效率,加快体重增长[9]。并可引起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变化,造成对再次应激事件易感性升高[10]。同时,母爱剥夺还能通过改变大脑乙酰胆碱能系统对成年后大鼠的记忆加工处理造成影响[11],不仅如此母爱剥夺也已经显示出能够增加成年后吗啡依赖的脆弱性而且能够扰乱脑啡肽能系统[12]。
如此实验在近年来成为外国学者研究母爱剥夺的范式,大量的实验数据也显示了母爱剥夺之于动物神经生理机制、认知发展以及自主性活动的影响,由于不能对人类进行分离实验,我们只能在自然条件下对母爱剥夺个体进行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对于抚摸有一种特殊的需要,研究表明,对早期婴儿母爱剥夺会造成长期的神经生物学效应,使之较常人易罹患“母爱剥夺综合征”。
3、母爱剥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3.1母爱剥夺对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影响
John Bowlby在1951年出版的《母亲照顾和心理健康》一书中强调,如果在关键期内没有和母亲建立密切的关系,那么儿童的情感关系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
从Ainsworth的陌生情境实验发现,当儿童知晓母亲离开自己时,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恐惧,他们急于寻求与母亲的依恋,当母亲回到自己身边时,他们会经历类似兴奋的情绪体验,之后便安静下来,对于长期母爱缺失的孩子,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由于得不到母亲及时的平复而要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难以抑制自身的紧张和烦躁不安,怀疑被遗弃等一系列负性情绪,使得对日常活动和周围事物丧失兴趣,对未来产生消极的适应现象,甚至有可能出现死亡的念头或自杀的行为[13]。
心理学者对三个月到一岁的弃婴进行了观察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婴儿在与护士分离之前已表现出分离时的行为倾向,他们不断哭泣,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回避与退缩、对外在刺激缺乏敏感回应和睡眠困难等特征。在集体养育的环境下,婴儿无法体验关爱,随年龄增长,儿童的抑郁感与焦虑感将迅速加深[14]。
3.2母爱剥夺对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埃里克森认为,如果孩子感到被剥夺,被抛弃,那么有可能就为今后的不信任埋下伏笔[15]。母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婴儿以后人际关系的形成。许多研究表明,在母婴交往中,母亲对儿童的行为、交往方面的要求最多,母亲提供最多的言语教导、具体示范,给以最多的观察模仿的行为榜样,提供最多的反馈、评价,为其创造最多练习、实践的机会,并在具体实践中给以最多的具体帮助、鼓励、纠正和指导。而有关母亲缺失或母性剥夺的研究表明,早期的母性缺失会对儿童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破坏性的影响,乃至到了成年,他们往往还表现出人格失调、人际关系破裂、犯罪、父母角色意识与能力较差等倾向或特征 。
3.3母爱剥夺对儿童依恋风格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主要依恋对象,是子女社会性情感的激发者和培养者。而母亲对于儿童早期的社会性情感交流及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更是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最早提出了依恋这一概念。他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上的联结
Ainsworth等人认为,儿童的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养育特征。他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儿童依恋的发展中,母亲对婴儿所表现的行为特性如反应性、敏感性等品质对儿童自身认知模式的建构具有重要影响,制约着儿童个性发展的趋向。
4、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采用了“实验——推论”这一标准研究模式。他们通过对动物进行“母婴分离”实验,监测其之后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异常行为表现,以此来推论人类“母爱剥夺”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但是,大量的动物实验也不得不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严峻事实:自从Harlow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创了“母爱剥夺”动物实验的先河后,在接下来的30年里,同类实验在美国就超过了250批,而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上万只动物因剥夺母爱导致沮丧、绝望、焦虑、心理残伤和死亡。
出于伦理,我们不可能对人类母婴进行剥夺实验,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历过母爱剥夺的个体,我们却能够通过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测定,以此了解他们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故此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当把关注的焦点尽可能集中于那些已经历过母爱剥夺或者正经历着母爱剥夺的个体,通过问卷调查,团体施测等方式,探析母爱剥夺可能产生的危害,以便为后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效措施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2]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
[3] Ainsworth, John Bowlby. Research strategy in the study of mother-child separation [J]. Courrier 4.1954,3(2)
[4] Sroufe L.A. Bowlby's contributio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86, 27 (6):841-849
[5] 刘爱芳.儿童依恋的影响因素概述[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4):146-147
[6] Bart A, Ellenbroeka, Marco A.Early maternal deprivation as an animal model for schizophrenia [J] .Clinical Neuroscience Research,2003,3(3):297- 302.
[7] Graham P.Alcohol and the young.Archives of Disease in the childhood.1996.75:361-362
[8] 李莹莹,黄庆军.新生期大鼠母爱剥夺对成年后自发活动的影响.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7.20(3)
[9] 张岫竹.应激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受体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作用[J].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2002,29(5):261-263
[10] Stephanie M,Regina MS.Maternal presence serves as a switch between learning fear and attraction in infancy [J].Nature Neurescience,2006,9(8):1004- 1006.
[11] Izquierdo I.Early postnatal maternal deprivation in rats induces memory deficits in adult life that can be reversed by donepezil and galantamin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2009.1。
[12] Vazquez, V, Giros B, Dauge V.Maternal deprivation specifically enhances vulnerability to opiate dependence. Behavioural pharmacology.2006.8。
[13] 孟昭兰.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8-187
[14]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8
[15] Valerie Simanowitz, Peter Pearc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Shanghai :Shangha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Press.2005: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