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爱情的时候你就多吃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应该是生活的目的,不是手段.
  我38岁,体会到这一点已经太晚,38年4100 多餐,真正令我印象深刻的,不超过10碗。
  可悲?但我应该不是特例,我猜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天结束后躺在床上,不记得今天吃了什么(甚至根本没时间吃)。却清晰记得办公室哪件公事没有办完,那个家伙讲他坏话,这就叫为了工作而活,为了活而吃。
  为了工作而活到还有某种意义,有些人活着,只是为了不被公司那个家伙斗倒,讽刺的是,那个家伙,压根儿没把你放在眼里。
  生活变成一场自编自导,没有观众的惊悚剧。
  谁不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 的道理,但为什么能做到的人那么少? 谁不享受美食的快乐,但为什么把它们放第一位的人那么少?
  我不敢说有经济压力的人,当温饱都成问题,讲及时行乐是唱高调.但那些经济稳定。甚至优渥的人,为什么还吃得那么糟?
  不只是吃和玩,还有住和穿,多少上班族,包括我在内,明明有经济能力改善生活的质量,却过得像寄生的虱子。
  我们过得糟,因为没有学习,生活也是要学习的,可惜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学过。
  美术课音乐课 家政课 讲两性的那堂健康教育课,这些课教学生把“生活‘过好,你上过几堂?
  这些课都用来上英数理化,教学生如何把“工作”做好.这样长大的我们,自然成为工作的超人、生活白痴。
  如果被丢到荒岛上,我们第一个反应大概是上网找数据。
  我当老板时和一位来应征工作的年轻人面谈,我问他的4个问题是:“有没有女朋友?” 他说:“我还年轻,想专心事业,目前不想交女朋友。”
  “你去过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
  “我不喜欢出去玩,我喜欢在家研究计算机。”
  “那你吃过最好吃得东西是什么?”
  “我都全心全意工作,吃的很随便。”
  “会做菜吗?”
  “我家附近有很多吃的,不用自己做。”
  他可能以为这些答案都展现出专业精神,会为自己加分,于是得意地看着我,但我连学历和经验都懒得问,就根他拜拜了。我已经活得够粗糙了,但就连我都知道:除非是极度專业的人才(比如说实验室的科学家),一般来说,好的员工,对生活必须有起码的兴趣,这位应征者没有兴趣,也没有谦虚.他没有生活能力也就罢了,他还看轻那些能力,觉得自己花钱就可以买到,何必自己学。
  花钱可以上好的餐厅,但体会不出美食背后的文化意义,花钱可以坐头等舱去意大利,但站在竞技场中央却不会有思故之幽情。“吃”只需想机器一样张嘴闭嘴,但“品尝‘就需要用到五官和心。
  在美国念书时,我觉得读书最大,其他一切都是浪费时间。有一段时间,我请中国餐厅每晚送便当给我。十多年后,我的经济状况比当学生时好得多,吃的东西却一样湿冷。
  不上班后,我问自己 一顿好的食物,花两小时吃,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让我们立刻快乐起来,为什么不要? 我们把所有时间拿来追求爱情。
  成功等虚无缥缈的东西,追求过程痛苦无比,追求到了稍纵即逝,为什么不分出一点儿时间来,好好吃个东西?原因大概是;
  我们都希望赌一把,赢大的。
  我也曾是个赌徒,野心勃勃地想:一旦我考上第一志愿,或是当上总经理,或是找到’真名天女”,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那天以后,我就会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为了那些快乐的日子,现在苦一点儿没关系。
  在应考制度下长大的我们,有这种想法很正常,我们都是延迟快乐的高手,擅长让人生在未来某个终点线等候。
  但应考制度下长大的我们,后来也都发现:得到第一志愿和“真命天女”之后,发现竟然有新的问题!
  被延迟的快乐不但不生利息,有时反而连本金都没有了。人生不会在未来某个终点线等候,她与你打一个照面,你不抓住她,她说走就走,陪伴你的只剩感叹,和做不完的工作。
  于是我戒了赌,开始用定存的方式,一天一天积累快乐的利息。如果没有命一把赢到大的快乐,那我就一餐一餐累计小小的幸福。
  今年以后,我开始讲究每一餐,我把每一餐,当做生命给我的一个机会,当我打开餐巾举起刀叉,我听见生命对我说:“你可以通过食物和旅游来认识, 享受我。用这种方式你赚不到钱,得不到名但是快乐却一点一滴地发生。原滋原味,绝对实在,和爱情相比,食物不会可歌可泣,但至少不会骗你.没有爱情的时候,你就多吃!”
  经历了名利、爱恨 ,到头来人唯一能真正拥有的,是一颗热腾腾的马铃薯。
  对工作,我们都已经鞠躬尽瘁。对人生,我们才刚要开始。
其他文献
张恨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最走红的作家之一,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小说风靡全国,倾倒无数男女。据说,鲁迅的母亲就是张恨水的“小说迷”,每逢有张恨水的新书出版,鲁迅一定要买回去给母亲看。张恨水一生创作了120多部小说和大量的散文、诗词、游记,共近3000万字,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这样一个才子,生活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是否也如他的小说作品般充满传奇?记者分
期刊
生活并没有拖欠我们任何东西,所以没有必要总苦着脸。应对生活充满感激,至少,它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   微笑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跟贫富,地位,处境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富翁可能整天忧心忡忡,而一个穷人可能心情舒畅:一位残疾人可能坦然乐观;一位处境顺利的人可能会愁眉不展,一位身处逆境的人可能会面带微笑……   一个人的情绪受环境的影响,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着脸,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对处境并
期刊
“一句真话比全世界的分量都重”,这是刚刚去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俄罗斯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说过的话。索尔仁尼琴以批判的方式爱国,以灵魂的良知写作,一生坚持讲“真话”,即使遭遇关进监狱八年、流放两年、剥夺国籍驱逐出境的打击,也始终如一,不改初衷,被称为“俄罗斯的良心”。三岁小孩都懂得的讲“真话”的能力,许多成人却在不断弱化、异化、退化,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性的悲哀。如果说政客说谎是愚弄民众,那么作
期刊
中国已被公认为是崛起中的大国。国际媒体不厌其烦地讨论中国何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国内,“大国”话语也主导媒体和人们的思想。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以经济起飞震动世界之时,电影《日本沉没》轰动全国。虽然这不过是一部科幻灾难片,但日本居安思危的末日感,和中国太平盛世的陶醉感,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社会现在应进行准备的,不是未来的崛起,而是意想不到的衰落。也许20年后,中国衰落的可能性更大,
期刊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沙漠,因于自然环境恶劣,这里又被称为“死亡之海”。在几千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水草丰饶的绿洲,有许多民族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王朝。后来因为气候的变化,这些文明先后都被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下,只留下了无数的美丽的传说。正是这些传说,让很多考古学家都盯上了这里。  從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欧州有几十个考古队先后走进了这片广褒的荒漠,但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命运最终只有一个
期刊
去年冬天,到林都伊春采访。上午,刚下过小雪,气温有零下20多度。几位当地的朋友送我去宾馆,在路上,竟看到几名林业工人正在路边冻得坚硬的泥土上刨坑,坑边放着几株两米多高的红松,我看出来了,他们是准备在这里植树。一时感觉很奇怪,因为还是第一次看到在冬天里植树。  一位朋友见我如此表情,就笑着告诉我:“不用担心,在这个季節植树,棵棵保活。”不觉对朋友的话产生了兴趣,并向他请教在冬天植树的道理。  朋友说
期刊
报考国外高中    随着2004年冬季的到来,我的孩子一边坚持上课,一边开始在网上筛选中学。我们的选择依据,一是该校历年来的高考升学率,二是不要太贵族气,三是要混校不要女校,便于孩子对男女两性的认识与交往继续健康发展,四是首选国际学校,只有各种族的学生多,文化的融合才会广大。  不久,我们选定了一所各方面条件都满意的中学,姑且称它为C.C。我的孩子飞快地用英文写信,她是直接写给校长的。C.C在英国
期刊
我呆住了,想起她路过校门口时的微笑,那微笑一定是在喊,爸爸。    那时,我在镇上一所小学任教,一个小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几乎没见过她笑。   我去过她家,是一座低矮且昏暗的黄泥屋,她的父亲总不在家,问起她的母亲,她的眼圈立即红了。她的成绩一般,上课不声不响,下课总第一个冲出教室,家长会时,唯独点到她的名字没有家长起来响应……周末又再次来到她家,她总有个监护人吧,我决定耐心地等。   临近中午时,
期刊
读中学的时候我不怕考试,潜意识中还有点儿喜欢考试。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并能拉开距离,赢得的往往是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即使没有得意忘形,这种滋味也挺受用。我之害怕考试,已在此10余年之后,即上个世纪80年代初“读文凭”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两点,一是“不许创新”,这是授课老师明确宣布的,只能按照老师圈定的文字去答题,不能有自己的些许想法,一不小心冒出自己的想法,就会被扣分;二是考题怪异,记得我当时说过一句
期刊
大英博物馆是一种述说文明的方式。它要说的故事是从大门左手边开始的,那里有埃及、巴比伦、希腊以及罗马展区,它们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大门的右方,则有美国等“新世界”地区,是西方文明的晚近阶段。至于中国,则与其他亚洲展区并存于大门遥遥相对的另一端,是西方文明的他者,用以比对它自身的独特轨迹和性质。同时,它又是一座帝国的记忆。那些填充它叙事框架的木乃伊、大理石以及林林总总的珍稀文物,恰足以说明大英帝国昔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