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状元博物馆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状元博物馆选址在潘世恩之“状元府”,力求以一座建筑的历史来承载一种文化,以状元宅地的空间价值以及建筑空间中所透析出来的古代状元的生活方式、文化取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来表现出状元文化的精神价值,这一精神价值就是“崇文、重教、修身、报国”。苏州状元博物馆的成立让更多的苏州居民和外来游客了解苏州状元,体验状元文化,使苏州状元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播,从而突出苏州城市的“崇文”精神。
  潘世恩故居是一座典型的苏州古民居建筑,将这样一座本身即是状元文化一部分的历史建筑设定为状元博物馆,既是对历史的一种回顾,同时也是对历史回顾的有效延伸与解读。
  苏州市政府于2011年开始对潘世恩故居进行修缮,2013年8月竣工,耗资四千三百万元。为了更好地保护潘世恩故居,展示苏式古建筑的风貌,并发挥其功能,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引进徐州圣旨博物馆的藏品和管理模式,从2013年11月立项,到设计、施工、文物陈设,历时一年多,耗资三百多万元,在各方支持下,苏州状元博物馆终于诞生了。在潘世恩故居设立状元博物馆,既保护了古建筑,又增加了故居内的观赏内容,成为苏州市民流连忘返的文化艺术园地。
  苏州状元博物馆主要介绍以潘世恩为代表的整个独具特色的姑苏状元群体,展出与苏州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陈列与苏州历代状元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引入以主题信息传播的展示理念,通过苏州状元文化的展示,传颂苏州历史文化中厚德善学的典范。潘世恩状元府
  状元府,是清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苏州状元潘世恩的故居,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位于苏州市临顿路钮家巷3号,在观前街与平江路历史街区的交通干道连接段,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是姑苏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潘世恩(1770-1854年),字槐堂,号芝轩,享年85岁;23岁中状元,官一直做到大学士,为官五十余年,历事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是位学术有成的状元宰相。潘世恩一脉,民间习称为“贵潘”,以一状元、八进士、十六举人,成为清代姑苏官绅的典型代表,享有“天下无第二家”之誉,是苏州最为显赫的家族。
  状元府临水而筑,河道与街巷并行,是一处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闹中取静,诗意盎然。宅院坐北朝南,原为三落五进布局,现已整修恢复,占地约2135平方米。主落居中,轴线分明,五进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内厅和楼厅,都是三开间;主落与东西两落以备弄相隔。可惜的是主落的门厅、轿厅及东落的房屋均已不见昔日风采,遗留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主要有主落的大厅,西落的鸳鸯厅和纱帽厅。
  苏州状元博物馆的展厅就设在潘世恩故居主落的轿厅,西落的鸳鸯厅、纱帽厅和后厅
  轿厅
  群英蔚起——苏州状元甲天下
  轿厅顾名思义就是歇轿与备茶的地方,横匾上的“群英蔚起”四个大字点名了本厅的主题。
  古城苏州文运昌盛,其中又以状元之多引人瞩目。据统计,自唐朝至清末,全国共出文状元596名,武状元115名。其间,苏州共出文状元46名,占总数的7.71%;武状元5名,占总数的4.35%。而在清代260年的科举考试中,全国共录取状元114名,苏州府录取状元26名,占清代全国状元总数的22.81%,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
  苏州是中国古代科举最大的赢家,尤其是明清两代,苏州出了35名状元、13名榜眼、21名探花,还有26名会元、45名解元。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遥遥领先于全国,形成了姑苏独特的“状元群体”。
  中堂抱柱对联为苏州状元两朝帝师翁同所书,上联“文德武功光昭世业”,下联“雄材盛烈名盖当时”。中堂门板为古代状元地域分布图。展板揭示了苏州经济繁荣、物产丰富、社会安定、崇文重教、教育发达、家学传承……所有这些共同揭示了苏州文化兴盛、状元众多的原因。
  鸳鸯厅
  科甲鼎进——苏州状元各展风骚
  鸳鸯厅是主人会客休闲的地方,相当于现在的客厅。取名鸳鸯厅有三层原因:一是厅堂用挂落隔开,分为外厅和内厅,外厅接待贵宾和男宾,内厅会见亲属密友或家眷女宾;二是南面宜冬、北面宜夏;三是从建筑结构上,外厅为一屋顶,内厅为船篷轩,又一屋顶,厅内有两个顶,而在外面看则只有一个顶,所以叫鸳鸯厅。
  鸳鸯厅位于西落第二进,回顶,三开间,略呈方形,分隔为前大后小两部分。前厅为抬紧式结构,梁架不用矮柱提升,仅以一斗相托,间距极近,从下向上看梁架重叠,屋顶形成平缓弧线;中柱梁托之棹木尺寸特大,饰有人物、仙鹤、松竹等图案,立体镂刻,雕工精细,为少见之佳作。后厅置船篷轩,扁木作梁架。此厅用料粗壮,工艺讲究,前后结构风格统一,无修改痕迹,当属清代早期或中期原构。1983年整修时,曾在厅内发现两方被后人所加“吊顶”遮住的颇为珍贵的匾额。一为同治四年冯桂芬所题“瑛榆仙馆”篆字横匾,一为道光皇帝书赐潘世恩的“福”字黑底盘龙金书方匾。
  展柜中陈列着考场上的用具,有墨斗、毛笔和书跋,还有寓意科举吉祥的五子登科铜镜。
  另一展柜内陈列的是从幼儿到科举考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课艺教材,有幼学琼林图书、幼学寻源、紫阳书经、紫阳书院课艺。
  展柜中还陈列着乡试试卷,有三种不同颜色的笔墨,黑色是考生的原稿;红色则为誊写试卷,是为了防止考官认出学生字迹,试卷都由专人誊写一遍后再交给考官批阅;蓝色则为考官批阅字迹。“文笔尚不局促”是考官对这篇文章的点评,小圆圈则是考官方便自己阅读做的标记,也取可圈可点之意。
  第四个展柜内展出的则是试卷册页,将一些状元的优秀文章装订成册供皇子皇孙学习,有洪钧殿试卷、戴斌元的朝考卷。
  纱帽厅
  潘世恩及其家族
  纱帽厅原是潘世恩的书房,题名“思补斋”。它是潘宅最具特色的建筑,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厅。厅前有小庭院,仍保留部分黄石假山。院东与备弄间隔墙上有一排直线花格图案漏窗;厅的基台前有石阶两级。厅面阔三间,平面宛如一顶“乌纱帽”,明间前加抱厦犹如帽顶,东西次间后带两披厢则如帽翅,“纱帽厅”由此得名。纱帽厅全部是木质结构,雕栏花窗和四周房梁木雕精细别致、线条流畅;木构采用扁木作梁,以前、中、后三道船篷轩相连,形成满堂翻轩;柱及础为方形,东西山墙贴水磨砖勒脚,墙上各设壁橱两口;明间松鼠葡萄纹飞罩雕刻极其精细。厅中上方有黑色匾额,为乾隆三年大学士余敏中所书《御制九老会诗并序》。东西两壁嵌有壁橱,橱门刻折枝梅花幅。东侧边门上刻有对联“八坐起文昌,一经传旧德”,反映了儒家文化在古代士大夫阶层中的影响。   纱帽厅主要展出苏州状元潘世恩及其家族的文物史料。展柜内放置着潘世恩题的三多夕砚台和《百家名人手札》,后者一是收集自己的珍藏,二是留给潘家后人作为学习资料。
  展柜内放置着潘家家谱,“养图”描绘的是潘世恩一家在苏州生活的场景,另一幅则是在北京生活时的场景。
  两侧有潘世恩的书案、书法作品等。室内的陈设有“贵潘”的文人气息,并显示出苏州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典雅风格。
  后厅
  天下议谈——苏州状元见闻录
  后厅庭院里种有枫树、竹子、花草。厅中堂上方悬挂着“琼林人瑞”;两侧“三朝耆硕”、“熙载延祺”二块匾为道光皇帝钦赐;前柱子上所挂抱柱对联为清代苏州状元洪钧题写。上联“碧沼扬芳且喜桥门抡俊士”,下联“雍宫振采还期学海进修功”;背后有两个红色展柜,左手边的红色展柜展出的是洪钧的状元及第门额,下方放置的是考生书箱和头甲箱;右手边的红色展柜展出的是文官官服和四块补子,下方放置着官员的冬帽和凉帽。
  墙面东侧展示有明刊本《状元图考》中节选出来的“明代苏州状元图考”。展柜中展示的是凤冠霞帔、龙袍和文官官服。墙上方有一匾“佐理花封”,为潘祖荫所题。
  展柜中陈列的是龙袍、文官官服和作弊夹带。正面左侧两块条屏版面展示的是苏州状元风俗。
  后厅东侧墙面上陈列着有潘世恩、钱、翁同、石韫玉、陆润庠等苏州状元所书的书法作品。
  展柜中陈列的是凤冠霞帔和另一种作弊夹带。上有横匾“敕书阁”,为乾隆四十四年遗物。出门左手边的状元文化廊,陈列着的与状元文化相关的桃花坞木刻年画和状元书法扇面。
  清代 李家驹殿试卷
  殿试卷是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最高规格——殿试的考试卷。在清代,科举考试分为由各省学政主持的童试,中者为生员,俗称“秀才”;钦派考官于各省会主持的乡试,中者为“举人”;礼部主持的全国性的会试,中者为“贡士”;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则各若干名。
  该殿试卷卷面上盖满汉合璧的礼部官印及写有殿试举人李家驹的姓名,接页写有李家驹姓名、年龄、籍贯、乡试及会试中试时间,并开具上三代姓名。再下则是试策正文,按试题就河渠、经籍、选举、盐铁四个方面对策。全文一千九百余字。试卷按例以馆阁体书写,字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齐平,反映出当时一代书风。
  李家驹(1871-1938),广东广州人,男,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1906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相当于现北京大学校长),任职期间大力推行教育改革,曾组织大规模的体育运动会并亲自参赛获得第三名,轰动一时。1909年任驻日公使,深入研究日本政治、法律、财政制度,回国后成为新政、立宪运动的领袖。1911年辛亥革命后出任清政府资政院总裁,推出《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希图削弱君权、让权于民,以此逃过劫难。入民国后隐居青岛。
  清代 御赐“福”字匾↑
  潘世恩高中状元后,为官六十余年,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深得皇帝恩宠,被誉为“三百年间第一福气之人”。每逢大寿,皇帝都会亲赐御匾。该匾即是道光皇帝于潘世恩六十大寿之时御笔赏赐的盘龙金匾。
  清代 “钦点状元及第”门额→
  潘世恩为吴廷琛题的额。吴廷琛(1773-1844年),清嘉庆七年状元,苏州人。
  匾额有别,横为匾,竖为额;匾置室内,额挂门首。明清时期,士人高中状元之后都会建造府第,并在府第大门之上,设置“钦点状元及第”门额,以示荣耀。门额可以自题,也可以由长者尊者题写。该门额即是潘世恩为吴廷琛状元府第题写的。
其他文献
初见高海军的画,就被其作品中的神韵所吸引,不禁猜测这位画家是否也会写诗?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种诗人般飞扬的情思,让人过目不忘;在当代在代中国美术界弥漫着浮躁之风的背景下,我们能有机会品读这样的作战品,不能不令人欣慰,为此本期特发表一组高海军的作品及其画家的创作感言,以飨读者。  一、思想,在探索中前行  艺术家不同,对艺术的理解与表达亦不相同。或关注当下社会问题,成为一名关心政治法制、民主民
期刊
最近有许多读者向我们询问有关沉香的基本知识,也有沉香收藏者问到奇楠如何鉴赏,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采访到沉香之家公益网站的香道专家曹先生,请他为大家做初步的介绍。曹先生首先谈及中医经典《本草纲目》详述,沉香的药性属温性,具有提神醒脑、舒缓情绪、排解压力、理畅呼吸、辅助睡眠,调节内分泌等养生保健的功效。沉香制品,老少皆宜。老人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短,醒来后不易继续入睡,在老年人当中是普遍存在的。沉香香薰
期刊
庐山,是世界级名山,是我国“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地处江西省北部,风景区总面积382平方公里,山体面积282平方公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东偎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世界上所罕见的壮丽景观,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息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一展庐
期刊
山西运城市地处黄河中游,位居黄土高原南部的汾渭盆地。上古属冀州,春秋隶晋,战国归魏,此后治河东郡地。汉唐盛世,为畿辅重地、股肱之郡。运城是华夏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积淀厚重,文化源远流长,人文资源丰富。考古发现证明,早在180万年之前,先祖们就创造了中原最古老的西侯度文化。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典籍记载中的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后稷稼穑等故事,均发生于此地。这里
期刊
骏马逝去,吉羊开泰。2月6日,中国名家书画院陕西分院在西安老干部活动中心举行“迎新春茶话年会”。陕西名家书画院院长韩树林主持会议,李敏、吴梓林等书画名家出席年会。  中国名家书画院陕西分院隶属于北京中国名家书画院,汇集了在书画创作、书画评论、书画研究、艺术设计等方面成就卓著的知名人士、美术家、书法家和艺术设计等众多精英,是综合书画艺术各个门类的艺术机构,同时也是推出平民草根书画艺术家的交流平台。现
期刊
“大明嘉靖年制”款剔彩《货郎图》捧盒,直径35.5厘米,为美国藏家旧藏,曾在2010年纽约苏富比拍出759万元的高价。此件明嘉靖剔彩货郎图盖盒,将绘画题材巧妙地运用到雕漆作品之中,使剔彩漆器表现出崭新的面貌。捧盒盖面圆形开光内刻天、地锦纹,压雕《货郎图》,正中一老者手持玩件,后置货郎担,担内有玩具等物,四周有八童子持玩具嬉戏。货郎身后以桃树、山石为背景,鲜桃持满枝头。盘壁饰以仙山云龙纹,盘外壁上下
期刊
春秋之时,楚王得到欧冶子、干将精铸的三把宝剑,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均锋利无比。楚王引剑麾兵,打败了晋郑王,于是大悦,曰:“此剑威耶?寡人力耶?”风胡子对曰:“剑之威也,因大王之神。”楚王曰:“夫剑,铁耳,固能有精神若此乎?”风胡子对曰:“时各有使然。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木为宫室,死而龙臧,夫神圣主使然。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夫玉,亦神物也,又遇圣主使
期刊
河北博物院(图1)坐落于石家庄市中心地段、文化广场南侧,是河北省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河北博物院的前身是1953年在保定筹建的河北省博物馆,1982年由保定迁至石家庄,1986年与河北省展览馆合并,并于1987年10月正式开馆。2006年9月河北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在老馆南侧奠基动工,2013年6月新馆部分展览对外免费开放。2014年6月9日,河北省博物馆升
期刊
直面当代——首届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正在举行。王立则、田广华、冉劲松、孙文刚、李如、刘佳宁、何永兴、宋克、张峻明、张继双、杜春晖、林茂、周武发、徐小东、常磊、谢源璜(以姓氏笔划为序)等16位画家的60余幅作品应邀参展。  参展画家的阵容在年龄层面上汇聚了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当下正处于创作盛年的一批油画家,他们中的不少人已经担当,或正在担负起中国油画生力军的重任。  这届展览冠名“直面
期刊
1930年,一位年仅25岁的青年凭借画作《白孔雀图》,一举夺得了比利时“万国博览会”金牌奖。他,就是“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中,与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并称为“岭南画派四大家”之一的赵少昂(1905-1998年)。他画艺师承高奇峰,兼取诸家之长,主张“融会古今,折衷中外”的艺术宗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日本和西洋画技的精华,同时又注重师法造化,故深得“岭南画派”的精髓。其擅长花鸟、走兽题材,是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