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建立一种平等、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又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创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所以,针对目前的社会形势和学生实际,如何构建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值得每位教师认真地去思考、去关注、去探索、去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交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的这句话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只有建立一种平等、民主、默契的合作关系,让师生在互敬互爱中共同受益、教学相长,共创一种友爱、愉悦、令人振奋的教学气氛,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艺术行为,才能激励教与学的成功,将教育成果雕琢得尽善尽美。
这种合作模式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特点:
一、民主平等性
教与学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责任上也是对等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尊师爱生才是最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一份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师?90%的学生回答喜欢懂学生、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教师,他们最信服的管理是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学生自我反省、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师要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用冷眼、讥笑、喝斥甚至惩罚手段教导出来的学生,决不会懂得平等、民主和互爱,也不可能顺利地与教师合作。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尊重学生的选择。现行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为自己,成长为有见解、有个性的人。教师对学生最好少定框框、少加限制,尤其不要搞“一言堂”,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例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发争论和探讨,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避免先入为主,尽量不提前公开自己的观点,也尽量撇开课本上的提示,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2.鼓励学生的觉醒。“学生是向日葵,始终向着教师欣赏和赞美的阳光灿烂地开放,并会从这阳光中汲取养料而茁壮成长。”教师的鼓掌和喝采是学生动力的源泉、创造力的催化剂,是一种唤醒教育。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教师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要鼓励学生以小成功激励大成功。不要把精力只放在提高分数、应对考试上,要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召开各种班会,让学生尽情发挥与表现,实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尤其对于成绩较差、不起眼、不出色的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唤醒上进意识的最佳途径,只有慷慨的肯定、小心的呵护,以及有意识却又不着痕迹的教育引导。
3.包容学生的过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师生在人格上平等,但教师的高度要比学生高,胸怀要比学生大。谅解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过,其实和激励学生成功一样重要。宽容的力量会推动师生关系步入和谐友好的境界。学生犯了错,教师首先要仔细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多找自己的原因,理解和宽容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是教师应有的认识境界。其次,教师要控制情绪,反复研究对策,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而论、一锤定音,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决不误会、伤害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才能进而树立他们的上进心。
二、双向互动性
教育过程是由教促学、由学促教的过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能者为师。教与学是互相促动、互相推进的。要改变传统的角色模式,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
1.不要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要去做永远吸收、释放能量的“太阳能电池”。教师应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因为知识是用来发现的,而不是用来背诵的;教师如果是水,学生就是鱼,教师的“水”要不断更新,要永远是一股“活水”。
2.“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理论已不适用于今天的施教者和受教者,教师应该研究怎样用一杯水引出学生一桶水甚至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教师不一定事事超过学生,但要时时处处指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教师要有让学生超越自己的胸怀和能力。
3.教师在必要时要放下“架子”,虚心向学生请教,这样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合作,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只要学生有教师所不具备的长处,教师就要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并真诚地与之探讨、请教;要学生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4.教师不再是领路人,而是学生的同行者,在共同探讨、互相回报中相伴教、学路。教师不是完人,在培育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积蓄力量、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完成自身的成长。因此,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相辅相成的过程。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有做学生的严师、恩师、导师的能力,要有做学生的学友、忘年交、知心人的胸怀。师生关系达到这种境界,教师的教才会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也将事半功倍;教师将真正能够热爱教育,学生也将真正做到乐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和学生交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能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的这句话也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只有建立一种平等、民主、默契的合作关系,让师生在互敬互爱中共同受益、教学相长,共创一种友爱、愉悦、令人振奋的教学气氛,让教育真正成为一种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艺术行为,才能激励教与学的成功,将教育成果雕琢得尽善尽美。
这种合作模式的师生关系有两个特点:
一、民主平等性
教与学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责任上也是对等的,因此,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尊师爱生才是最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一份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教师?90%的学生回答喜欢懂学生、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的教师,他们最信服的管理是教师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学生自我反省、自主管理的方式。教师要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用冷眼、讥笑、喝斥甚至惩罚手段教导出来的学生,决不会懂得平等、民主和互爱,也不可能顺利地与教师合作。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
1.尊重学生的选择。现行的教育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成长为自己,成长为有见解、有个性的人。教师对学生最好少定框框、少加限制,尤其不要搞“一言堂”,要允许学生大胆质疑。例如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引发争论和探讨,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避免先入为主,尽量不提前公开自己的观点,也尽量撇开课本上的提示,就是为了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激励学生主动思考。
2.鼓励学生的觉醒。“学生是向日葵,始终向着教师欣赏和赞美的阳光灿烂地开放,并会从这阳光中汲取养料而茁壮成长。”教师的鼓掌和喝采是学生动力的源泉、创造力的催化剂,是一种唤醒教育。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小小的闪光点,教师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要鼓励学生以小成功激励大成功。不要把精力只放在提高分数、应对考试上,要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召开各种班会,让学生尽情发挥与表现,实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尤其对于成绩较差、不起眼、不出色的学生,消除自卑心理、唤醒上进意识的最佳途径,只有慷慨的肯定、小心的呵护,以及有意识却又不着痕迹的教育引导。
3.包容学生的过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师生在人格上平等,但教师的高度要比学生高,胸怀要比学生大。谅解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改过,其实和激励学生成功一样重要。宽容的力量会推动师生关系步入和谐友好的境界。学生犯了错,教师首先要仔细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多找自己的原因,理解和宽容可以溶化学生心中的坚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是教师应有的认识境界。其次,教师要控制情绪,反复研究对策,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而论、一锤定音,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决不误会、伤害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才能进而树立他们的上进心。
二、双向互动性
教育过程是由教促学、由学促教的过程。“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能者为师。教与学是互相促动、互相推进的。要改变传统的角色模式,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
1.不要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而要去做永远吸收、释放能量的“太阳能电池”。教师应该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因为知识是用来发现的,而不是用来背诵的;教师如果是水,学生就是鱼,教师的“水”要不断更新,要永远是一股“活水”。
2.“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理论已不适用于今天的施教者和受教者,教师应该研究怎样用一杯水引出学生一桶水甚至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教师不一定事事超过学生,但要时时处处指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教师要有让学生超越自己的胸怀和能力。
3.教师在必要时要放下“架子”,虚心向学生请教,这样最容易赢得学生的合作,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只要学生有教师所不具备的长处,教师就要给以充分肯定和赞扬,并真诚地与之探讨、请教;要学生做一个虚怀若谷的人,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
4.教师不再是领路人,而是学生的同行者,在共同探讨、互相回报中相伴教、学路。教师不是完人,在培育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也在积蓄力量、积累经验、提高能力,完成自身的成长。因此,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相辅相成的过程。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要有做学生的严师、恩师、导师的能力,要有做学生的学友、忘年交、知心人的胸怀。师生关系达到这种境界,教师的教才会得心应手,学生的学也将事半功倍;教师将真正能够热爱教育,学生也将真正做到乐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