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翔书法作品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rc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羽翔 1963年出生,广东开平人。1985年至1989年就读于淅江美术学院书法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至2007年任教于广西艺术学院,2007年至201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院副研究员、广西书协副主席。
  
  张三,四十岁,有志之士也。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似太自。任侠,不饮酒,似郭解。
  张三以书名,吾不解书,不可得而论之。而诗才特出,格在隋唐间,虽未极圆融,而疏俊有林下风,悠然自远,常流难到。然不轻示人,遂为书名掩。
  昔张三矫名入书法网,一座皆惊,而自谓后生,出非己作。某曰:“此子十年内当得大名。”令之视后,乃如后之视今。见事若此。不亦佳乎。
  ,
  某少好笔墨,初于书肆见张三书,诸体尽能,诗亦出众,惊为奇杰。后十八年,得于沪共饮,因缘有若此。某举酒,曰:“仆以酒代茶,请饮此杯。”曰:“诺。”某饮尽,曰:“饮酒大冷。”张三饮半,曰:“饮茶太热。”
  昔颜鲁公得张长史笔法,信为金针。今遗其文,乃解者纷纭,皆自谓抱荆山之玉,学者莫从,惑上智而误下愚。夫妙机其微,信须把手而述真;然道不远人,岂足晦辞以夸玄。张三课徒,于斯多所发明,异乎前代。分析全牛,合成神采,但识文字,即解其理。上智剖石见玉,下愚刻鹊得鹜。
  古来绝艺,往往衰绝者,传不得法其一也,不得其人则绝。夫中国美食天下之冠,乃局处一隅。传不得法也,执方犹迷其要;麦当劳、肯德鸡粗劣之食,竟行于天下,传得法也,循图即见其骥。张三于书艺之功,奠过于此乎。遂乃桃李满天下,四方辐辏。上曰:“非素蓄道德,何以至此。”良有以也。即愚陋如区区,亦欲师事之久矣,然终未见许。天南无冬,量程门广开,立雪为难,恨恨。
  或谓张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对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实时一杯酒。”问张三:“果不饮乎?”曰:“饮。”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对当代书法有着深刻现实关怀的书法批评家,马啸自然不会把书法仅仅视为一个只可供作纯粹学理剖析的文化标本来看待,而是充满了参与的热情,他希望他在批评中所倡导呼吁的审美价值理念能够在笔下的创作中获得实现。以此观照马啸的书法创作,便会真切地发现,他是在追寻一种本真的创作,创作成为他真实人性的深度反映,而这恰恰是一些书法家,甚至是著名书法家所缺乏的。颇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杭人哲学系毕业之后,马啸这位生
期刊
谭学念:1978年生,湖北巴东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書法篆刻方向硕士,现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自中学时代始有書法作品、文学作品、書法论文发表(参展);著有《孙过庭研究》(独撰)、《大学書法》(副主编),另有理论文章二十余篇发表于《書法研究》《中国書法》《艺术探索》等期刊。    孙过庭所著《書谱》虽只有3700余言,却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書学思想,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書法史观、技法观、書体观、
期刊
本刊讯 2010年11月20日,“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南京巡展)”在新落成的江苏省美术馆隆重开幕。“吴门书道——中国书法名城苏州作品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作为中国书法名城在南京首次整体亮相,共展出在宁的苏州籍当代名家特邀作品和当今活跃在书坛的苏州市书法篆刻家作品185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梁
期刊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些有名望的书僧与苏州确实颇有渊缘。特别是临济宗的一些高僧,如宋代杨歧派宗师圆悟大师克勤,元代大慧禅师宗果、中峰和尚明本,明代苍雪大师读澈等,都驻锡过苏州,以善书闻名于当时。而清未民初临济宗二十二世演字辈的大休和尚与苏结缘20多年间,住持过寒山寺、包山寺和龙池庵。期间,充分显露了他精深的佛理禅义、卓绝的艺术天份和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他自号“醉禅”,自称“疯癫汉”,以自己的方式修行,
期刊
洪亮 又名传亮,号九牛,祖籍安徽绩溪,1961年4月生于浙江安吉。《中国书法》杂志执行编辑,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出版《吴昌硕》《洪亮印存》《中国篆刻百家·洪亮卷》《洪亮行书桃花源记》《历代咏竹诗选》等11种。论文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理论研讨会,其中《民俗书法刍论》在《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发表,
期刊
丘挺 1971年生于广东,1996年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2000年中国美术学院画山水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2004年1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获得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任基础教研室主任。    在黄宾虹的画学篇中,他用了不少的篇幅去论述有关中国画的笔法问题,并屡屡提及画法中“古法”的概念。宾虹翁以他丰富渊博的金石与史学修养,将金石、钟鼎等器物
期刊
陈瑞农 原无锡博物馆馆长,现无锡市人大常委委员、无锡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无锡市收藏家协会会长。    重文化、爱艺术是梁溪古风。无锡历代所出文化艺术名家俯拾即是,私人书画收藏更是蔚然成风。元四家之一倪瓒的“清閟阁”,所藏名画法帖众多。明代华夏有“江东巨眼”之称,其“真赏斋”贮藏古物金石书画极富。清代秦祖永不但家藏丰厚,而且以过眼之作,撰写《桐荫论画》一书行世。近代的无锡籍收藏家就更多了,他们为古代书
期刊
奔放的笔墨,冷艳的色彩,洒脱的构象,丰富的内涵,灵秀的韵致,清新的气息,高雅的格调,宏大的气象,深邃的意境;还有,强烈的个性,深厚的学养,充沛的才情,新鲜的感觉……这就是李戴蟾的画给我们的印象。我要说,戴蟾的画具有强烈的个性,又有相当的高度和深度,是纯正中国格调、中国气派的中国画。  戴蟾年轻时候就深爱诗词书画篆刻,经常到博物馆看历代大家的原作,这成为他最好的学习方式。传统中国画的精华通过历代经典
期刊
倪元璐(1594年—1644年)字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历官至户、礼部尚书。崇祯末年,李自威攻陷京师,自缢死。谥文正。  倪元璐自幼聪颖,读书敏捷,5岁时咏读诗篇过目不忘,17岁成举人,夭启二年成进士,并被选为庶吉士,后又授以翰林院编修,由此踏上仕途。倪元璐深受儒家思想教育,在他的意识里“忠”“孝”始终是赖以立身处世且高于生命的道德行为准则,他一生的荣辱沉浮乃至最终结局,无不与
期刊
叶芃 1973年生,浙江省开化人,先后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和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为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师,2001年,作品获黄宾虹奖、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新秀作品展金奖、中国艺术博览会优秀作品奖,2002年,作品获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奇迪杯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造优秀奖、参加“学院前后——中国画八人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