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转变,思想越来越前卫,“同性恋”一词被提起的次数越来越多。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在国内艾滋病传播过程中,男男同性性行为是高危行为。而且,青少年学生因为这一方式被感染的人数逐年增多,已引起疾控部门的高度重视。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但这与基于高级情感的人类同性恋不可同日而语,人类同性恋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性恋分别有两种相关概念:
一是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或同性吸引,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为同性恋的两个种类,是指个体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现象。
二是同性性行为,是指非同性恋者和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现象。性取向和性愉悦有关,但不等同于性行为。一个异性恋者可能会发生同性性行为,一个同性恋者也可能会发生异性性行为,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境遇。例如:一个异性恋者在长期缺乏异性的环境中,有较低几率会将同性幻想成异性发泄性欲;一个同性恋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压力而和异性结婚,并被迫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她们的性取向发生了转变或对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产生了爱情,也不代表人们能在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身上获得性愉悦。相反,当人们和不符合自身性取向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时,会异常的痛苦、恶心或性愉悦不足。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取向完全不可靠,区分性取向、性愉悦和性行为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取向,又称性倾向、性指向、性定向等,是指一个人在爱情和性欲上对男女两型有何种型态的永久吸引。绝大多数人的性取向为异性,称为异性恋,少部分人的性取向为同性,则称为同性恋。
目前认为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如先天或遗传因素使体内激素出现异常。有专家发现,同性恋者与普通人在大脑构造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心理因素、经历某些特殊事件等,都可能是同性恋的影响因素。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同性恋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的观点是:同性恋本身对社会无害,同时与精神病理不存在任何内在联系,所以同性恋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性取向。简而言之,对同性恋的认识,已从曾经被认为是“罪人”“怪人”,到现在被认为是“常人”。
四是部分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未有效地落实、宣传、干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由于艾滋病的泛滥最早始于同性恋,因此不仅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一种错觉:同性恋者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人群。后来又有一种说法,认为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这种异常性欲的惩罚。因此很多人认为:男男性行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实际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易患艾滋病的原因:
一是没有固定性伴侣。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大多没有固定的性伴侣。“拥有多名性伴侣”往往是感染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的主要原因。
二是性交方式另类。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通常采用肛交的方式,大大加剧了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由于肛肠的黏膜薄而娇嫩,其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发生性行为时极易引起破损出血,使病原体从肛门或直肠的破损处侵入,直接进入血液。此外,直肠粘膜的郎罕氏细胞上有HIV的受体,容易与HIV结合。由于艾滋病是由HIV侵入人体内引起的,而且它可存在于病人的多种体液内,但获得感染主要还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液、阴道液和尿液等体液和排泄中。这些病毒通过直肠、阴道或阴茎进入血液。还可以通过口腔,皮肤划伤或擦伤,溃疡等进入血液。当阴茎、手指或其他物件插入直肠或阴道时可能引起微小的往往是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损伤,病毒便可乘机进入血液,这时人们并不会注意到有明显的出血或损伤。肛交、口交、指交(用手指插入肛门或阴道抽动)等性交方式最危险,口交所致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不论采取何种性交方式,对被动接受性交者的威胁更大。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同性性行为中,女女性行为感染HIV的比例明显少于男男性行为。这是因为在女女性行为中,感情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关系的稳定不仅超过男男性行为者,甚至超过异性间的婚姻的稳定程度。也就是说女性性行为人群是艾滋病及性病的发生率最低的人群。
三是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不注重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只有40%左右,即使有避孕套作为辅助,也不能全然避免病毒的感染。
四是润滑剂因素影响。男男同性性行为由于器官构造特殊性,在同性性行为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润滑剂;很多润滑剂由于含有凡士林一类的矿物油,反而容易导致乳胶变脆,极易破裂,由此便又加大了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的危险性。
青春期的學生,已经不再是艾滋病防控人群中可以“忽略”的群体。现在的青少年学生,虽然大多数知道艾滋病这种病,但对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却并不甚了解。所以,在青少年中开展“防艾”教育迫在眉睫。
1.防控艾滋病从小抓起
面临当前青少年艾滋病感染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应把防艾教育的起点放在少年时期,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保护自己,了解如何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实际上,让青少年从年幼、年轻的时候就了解、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从小就建立如何规避这种风险的意识,比成年以后再来建立这种意识要容易一些。因此,让更多的青少年越早、越好地有这种防控的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且也是保护别人的意识,将会在未来对国民的健康,乃至国家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大性教育推广力度
如今一提起艾滋病,就说要进行防艾教育,然而单纯讲防艾知识的教育是无法预防艾滋病的,因为艾滋病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就是性行为的传播,青少年需要的是性教育。性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性教育?家庭性教育要作为孩子的第一堂性教育课,家长对孩子性的发育和成长,必须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由于我国大多数青少年对性幻想、性梦等缺乏正确的认识,视其为可耻、低级下流的行为,容易使学生在出现这些行为后产生焦虑感和负罪感,从而导致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并不同程度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要通过适当的教育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够对这些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
中学生正处于性发育高峰期,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心理的教育,还应包括伦理和道德教育。为减少中学生恋爱(包括网恋、同性恋)和婚前性行为的现象,应正确看待中学生异性间的交往,不应过度干涉。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让中学生从性朦胧、性神秘、性困惑中走出来,不再以各种方式盲目寻求“性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与性有关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等共同参与。校正性教育的误区,增加性教育课程,针对青少年性心理实际,积极开展健康性知识辅导讲座;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加强青少年群体的艾滋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防备,才能降低传播率。
从预防艾滋病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从小就要有防范意识,无论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都不能过早地尝试性生活,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性侵犯。而随着性发育的开始,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为自己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保护好自己,避免引发身心创伤,同时也避免伤害别人,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帮助。
对同性恋的科学认识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具有这种性取向的个体被称之为同性恋者。在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中,也普遍存在同性性行为,但这与基于高级情感的人类同性恋不可同日而语,人类同性恋是人类多元化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性恋分别有两种相关概念:
一是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或同性吸引,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为同性恋的两个种类,是指个体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现象。
二是同性性行为,是指非同性恋者和同性发生性行为的现象。性取向和性愉悦有关,但不等同于性行为。一个异性恋者可能会发生同性性行为,一个同性恋者也可能会发生异性性行为,这一切的前提是:特殊境遇。例如:一个异性恋者在长期缺乏异性的环境中,有较低几率会将同性幻想成异性发泄性欲;一个同性恋者可能会因为各种外界压力而和异性结婚,并被迫和异性发生性行为。但这并不代表他/她们的性取向发生了转变或对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产生了爱情,也不代表人们能在不符合性取向的对象身上获得性愉悦。相反,当人们和不符合自身性取向的对象发生性行为时,会异常的痛苦、恶心或性愉悦不足。仅依靠性行为判断性取向完全不可靠,区分性取向、性愉悦和性行为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取向,又称性倾向、性指向、性定向等,是指一个人在爱情和性欲上对男女两型有何种型态的永久吸引。绝大多数人的性取向为异性,称为异性恋,少部分人的性取向为同性,则称为同性恋。
目前认为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如先天或遗传因素使体内激素出现异常。有专家发现,同性恋者与普通人在大脑构造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也有研究认为,家庭教育、生活环境、心理因素、经历某些特殊事件等,都可能是同性恋的影响因素。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同性恋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的观点是:同性恋本身对社会无害,同时与精神病理不存在任何内在联系,所以同性恋不是一种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只是一种不同于大多数人的性取向。简而言之,对同性恋的认识,已从曾经被认为是“罪人”“怪人”,到现在被认为是“常人”。
四是部分学校对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未有效地落实、宣传、干预等行之有效的措施。
同性性行为与艾滋病
由于艾滋病的泛滥最早始于同性恋,因此不仅美国,而且在全世界都有一种错觉:同性恋者是传播艾滋病的主要人群。后来又有一种说法,认为艾滋病是上帝对同性恋这种异常性欲的惩罚。因此很多人认为:男男性行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 实际上,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易患艾滋病的原因:
一是没有固定性伴侣。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大多没有固定的性伴侣。“拥有多名性伴侣”往往是感染艾滋病或其他性病的主要原因。
二是性交方式另类。男男同性性行为者(MSM)通常采用肛交的方式,大大加剧了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由于肛肠的黏膜薄而娇嫩,其下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发生性行为时极易引起破损出血,使病原体从肛门或直肠的破损处侵入,直接进入血液。此外,直肠粘膜的郎罕氏细胞上有HIV的受体,容易与HIV结合。由于艾滋病是由HIV侵入人体内引起的,而且它可存在于病人的多种体液内,但获得感染主要还是通过血液、精液、唾液、乳液、阴道液和尿液等体液和排泄中。这些病毒通过直肠、阴道或阴茎进入血液。还可以通过口腔,皮肤划伤或擦伤,溃疡等进入血液。当阴茎、手指或其他物件插入直肠或阴道时可能引起微小的往往是肉眼根本无法看到的损伤,病毒便可乘机进入血液,这时人们并不会注意到有明显的出血或损伤。肛交、口交、指交(用手指插入肛门或阴道抽动)等性交方式最危险,口交所致的发病率正在上升。不论采取何种性交方式,对被动接受性交者的威胁更大。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同性性行为中,女女性行为感染HIV的比例明显少于男男性行为。这是因为在女女性行为中,感情所占的比例较大,而且关系的稳定不仅超过男男性行为者,甚至超过异性间的婚姻的稳定程度。也就是说女性性行为人群是艾滋病及性病的发生率最低的人群。
三是没有任何安全措施。男男同性性行为者不注重使用安全套,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只有40%左右,即使有避孕套作为辅助,也不能全然避免病毒的感染。
四是润滑剂因素影响。男男同性性行为由于器官构造特殊性,在同性性行为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润滑剂;很多润滑剂由于含有凡士林一类的矿物油,反而容易导致乳胶变脆,极易破裂,由此便又加大了艾滋病毒侵入人体的危险性。
青少年防艾教育,迫在眉睫
青春期的學生,已经不再是艾滋病防控人群中可以“忽略”的群体。现在的青少年学生,虽然大多数知道艾滋病这种病,但对如何正确防护和预防艾滋病却并不甚了解。所以,在青少年中开展“防艾”教育迫在眉睫。
1.防控艾滋病从小抓起
面临当前青少年艾滋病感染人数持续增加的情况,应把防艾教育的起点放在少年时期,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学会保护自己,了解如何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实际上,让青少年从年幼、年轻的时候就了解、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从小就建立如何规避这种风险的意识,比成年以后再来建立这种意识要容易一些。因此,让更多的青少年越早、越好地有这种防控的意识、自我保护的意识,而且也是保护别人的意识,将会在未来对国民的健康,乃至国家的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大性教育推广力度
如今一提起艾滋病,就说要进行防艾教育,然而单纯讲防艾知识的教育是无法预防艾滋病的,因为艾滋病在青少年当中的传播就是性行为的传播,青少年需要的是性教育。性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重视性教育?家庭性教育要作为孩子的第一堂性教育课,家长对孩子性的发育和成长,必须承担起指导的责任。
由于我国大多数青少年对性幻想、性梦等缺乏正确的认识,视其为可耻、低级下流的行为,容易使学生在出现这些行为后产生焦虑感和负罪感,从而导致心理压力大的问题,并不同程度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要通过适当的教育使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够对这些行为形成正确的认识。
中学生正处于性发育高峰期,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理、心理的教育,还应包括伦理和道德教育。为减少中学生恋爱(包括网恋、同性恋)和婚前性行为的现象,应正确看待中学生异性间的交往,不应过度干涉。开展科学的性教育,让中学生从性朦胧、性神秘、性困惑中走出来,不再以各种方式盲目寻求“性知识”,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与性有关的问题,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
因此,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等共同参与。校正性教育的误区,增加性教育课程,针对青少年性心理实际,积极开展健康性知识辅导讲座;净化青少年网络环境,加强青少年群体的艾滋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防备,才能降低传播率。
从预防艾滋病的角度来说,青少年从小就要有防范意识,无论同性之间、还是异性之间,都不能过早地尝试性生活,同时还要注意预防性侵犯。而随着性发育的开始,认真学习相关知识,为自己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保护好自己,避免引发身心创伤,同时也避免伤害别人,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