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来敲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u_al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量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学习也没有心理压力,能够发挥出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中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围绕该学科的兴趣小组活动,学生兴趣培养尤为重要,本文从兴趣小组开设方向、辅导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兴趣小组的价值体现等方面去分析学生参加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的兴趣培养,为中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兴趣 中学信息技术 兴趣小组 辅导
  中图分类号:G633.98文献标识码:A
  
  中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浓厚,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现今,如何保持并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兴趣落到实处,并形成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大众研究的热点。
  中学生通过前期学习以及日常的积累,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部分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动漫创作、电子游戏、网页制作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学阶段在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同时,更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全面发展打开大门。
  然而,有些学校在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时,还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几十人一个班,全部坐在同一教室里,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形式,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使用统一的教材,同一个进度,完成同一个任务,用划一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既没有收到预定效果,反而令学生兴趣大减,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
  如何进行中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辅导,达到兴趣小组应有的效果?本人通过几年的实践积累,得出了以下几个经验:
  1 根据自愿性和可行性的原则分类
  一般来说,中学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应以自愿参与为主,小小班教学,灵活方便,有利于因才(有这方面兴趣的人才)施教。
  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要完全由学生凭自己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硬性规定和强迫,也不宜用择优录取的办法把部分学生排斥在小组之外。在组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情况,指导教师应该正确、妥善地加以处理。比如,参加某一兴趣小组的人很多,超出该组所能容纳的范围。首先,应充分地肯定和保护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应尽可能挖掘潜力增加这种小组,以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如果因为各种条件限制不能增加小组,指导教师则可采用分期的办法,使第一期未能参加的学生能在第二期、第三期满足他们的要求。当然,也可以说服和动员部分学生参加其他小组,因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校有两名学生,高一入学时参加了动漫创作小组,由于参加人数较多,老师未能保证有效的对其进行指导,后来我们鼓励他们参加了平面设计小组,他们慢慢对平面设计产生了浓厚兴趣,最后在各种比赛中获得了不错成绩。又如,一人报多组。很多学校同时开设了动漫创作、平面设计、网页制作、信息技术奥赛、智能机器人等兴趣小组,有的学生兴趣比较广泛,可能同时报了许多课外兴趣小组,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各种小组活动上,指导教师应对这些学生另加劝说,并明确规定学生选择参加活动小组的数量,一般以不超过2个为宜,充分发挥他们的兴趣的力量又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
  2 将兴趣盎然的学生引上正轨
  现在的中学生在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之前就或多或少接触过电脑,个中更不缺乏电脑高手,但是网络游戏的巨大魔力、网络世界的缤纷多彩使他们远离了学习信息技术的正确目的。很多参加信息技术兴趣小组的中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计算机技术比其他同学高,可是仍然未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他们盲目崇拜所谓的“黑客”、玩家,第一次参加兴趣小组就会问老师:怎样盗取别人的QQ?您最喜欢玩得游戏是什么?做练习时,他们喜欢下载和使用一些黑客软件搞恶作剧,经常对电脑室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重设置、搞一些小破坏等,或者会上网搜索很多游戏攻略,观看游戏的经典对战视频等。作为教师,对待此类学生,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上正轨。
  如在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时,穿插介绍乔布斯、比尔·盖茨的成功之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起远大志向;在介绍Intel和AMD时,谈谈我们的龙芯;在讲授资源管理器操作时,要让学生知道私窥、更改、复制、移动、删除别人的文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给别人或集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文件被别人更改或删除后的感受;在介绍计算机病毒知识时,要使学生知道,制造计算机病毒的人是出于某种个人目的,或出于恶作剧,给人们造成损失和灾难,是一种极不道德的行为,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用知识和技能造福于人类。在学习MS Office用做电子报刊时,介绍我国民族软件英雄求伯君及WPS Office,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在学习用FLASH做动画、用PHOTOSHOP做平面设计时,多运用环保、爱国、探索、创新等主题。
  3 任务驱动、自主探索
  任务驱动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同学、书本、软件中的帮助、网上请教,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方法日常教学中应该用得,在灵活多变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中更是值得提倡。如在动漫创作练习过程中,我们始终让学生按照一个固定的主题进行操作练习,设计剧本、镜头设计、元件绘制、动画设计、交互设计等,都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主题的前提下进行练习,等所有的操作学习完,学生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动画作品,成就感和学习热情倍增。
  在任务完成中,学生围绕着如何解决任务去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在这种开放式的“以任务带知识”的直接教学环境中,老师没有必要在絮絮叨叨地导游,而应该成为“Windows”,让自己简化成一个窗口甚至一个图标,在课堂上提供一个良好的“师生交互界面”,在学生前进时指引方向。
  4 个别辅导,画龙点睛
  在兴趣小组活动中,由于学习能力、操作技能、自控能力等差异,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呈现各种各样的现象:有些学生很快就将老师安排的任务完成;有些学生在与别人合作时完成的很好,可是自己探索时就无从下手;有些学生趁老师不注意就会上上网、玩玩游戏……此时,老师的个别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得快、操作的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再安排更高要求的任务;对于学习能力较差学生,老师应该加以点拨,让学生领悟体会,找对方法;对于自控能力较差学生,老师应该加强监控,平时应特别关注,在学生有分神的迹象时就加以提醒。在大部分时间里,老师应充当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位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去完成任务,教师要走进学生当中,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地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对于个别辅导,必定会花费教师的大量时间,但是在学生迅速提高的成绩面前,都是值得的。
  5 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兴趣小组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操作技巧,个别学生通过努力,已经掌握了扎实的信息处理基本功,这时,他们需要另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指导推荐学生参加以下几大信息技术学科竞赛:
  (1)“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自2000年举办以来,越来越多地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也得到广大中小学师生的积极响应。该活动每年举办一届,以促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普及信息技术知识。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学校就要选送作品到所在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再挑选逐级往上送。
  (2)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为NOI,国际奥赛为IOI。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是由中国国家教育部、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国计算机协会联合主办,面向所有中学生。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初赛在每年10月举行,复赛在11月举行。
  (3)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简称CASTIC),包括竞赛活动和展示活动两个系列,竞赛活动形式包括在科技实践活动中以及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发明创造作品和科学研究论文等。展示活动有科技实践活动展览、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展览和机器人创意设计优秀作品展示。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学校就要选送作品到所在的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再挑选逐级往上送。
  (4)其他普及应用技术竞赛等。每年各级部门都会组织很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竞赛,项目包括动漫创作、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电子报刊制作、DV制作、计算机基础知识竞赛等。
  学生在参加各种级别竞赛的过程中,独立思考、自主创作、合作交流,创作出精美的作品、竞赛的各种奖励,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同时为树立他们自信心,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能得到更大进步,向着全面发展迈进,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中学生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计算机爱好者,他们不满足于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尤其是电子游戏、网上聊天、动漫创作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们应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兴趣小组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给予保护、培养和正确引导,为他们的信息技术兴趣爱好打开一扇大门,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精心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兴趣.山东教育,2004(Z4).
  [2]刘红艳,刘荣富.怎样激发学生兴趣.研究生毕业论文,1994.
  [3]杨伟洲.开展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小组活动.信息技术教育,2003(12)?.
  [4]边玉芳.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部分有声材料(包括外语能力测试中的听力材料、听力教材中的练习以及外文原声影视作品等)为素材,分析了语气的多种表现形式及其在同一表现形式下不同源出语中的迥异含义,突出了语气在话语理解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对于通过把握关键词理解话语含义的优越性,为语言学习者更准确地把握听力考试及练习中的内容、理解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开辟了新思路。  关键词语气 表现形式 优越性 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H319.3
期刊
摘要本篇文章较为具体地剖析了当前中小型矿山主要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矿山规范化管理措施,强调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规范探矿权人与采矿权人的开采行为,同时对规范政府部门的管理行为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小型矿山 整顿 规范化管理 巢湖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础资源,其需求量也在飞速增长。人类的掠夺式开采
期刊
摘要传授影视制作的步骤,不如启发影视制作的思维与方法,本文将以电视广告这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为例,试述引导性思维在电视广告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新兴学科 电视广告 引导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随着广播、电视、网络、电子杂志等电子媒介的兴起、发展,传媒产业已红遍祖国大江南北。行业的互动发展已成规律。不可避免地,传播、影视、广告等传媒类专业在高等院校中已悄然起兴,并蔚然成风。
期刊
摘要文章从医药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出构建医药院校人文课程体系的原则、课程体系内容及课程建设。  关键词医药学 人文社科教育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1 医药院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的意义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对“丰富精神世界”、“提升精神力量”、 “发展心灵”,形成健康人格方面和促进个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药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相互结合是高等医药学院校推进素质教育
期刊
摘要本文以成都地区师范类院校大二至大四年级的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与《心理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30例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该地区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性别差异只存在在父亲拒绝否认维度上,其他维度上不存在性别上的显著性差异。心理健康各因子上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的心理症状与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等教养方式呈负相关,与父
期刊
摘要内蕴与外现是文学创作中两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道、气、辞对文学创作有深远的影响。道和气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元范畴影响着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文学创作的两个内在的重要的因素。从“养气”到“知言”是文学创作由内向外的转化。道、气、辞三者的结合体现着内蕴与外现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道、气、辞三者结合才能达到文如其人的效果。  关键词道和气 养气 知言 文如其人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做了说明,并对独立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按物流岗位群设置教学模块的人才培养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公办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定位在专家学者中已基本达成共识,高职高专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与具体物流操作岗位相对应,普通本
期刊
摘要《简·爱》中的伯莎是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悲剧性人物。她困守在无爱的婚姻牢笼中,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价值,虽然努力过、抗争过,但在强大的男权社会压迫下,其反抗最后以自身的毁灭而告终。同时,也因她在抗争中打破了权威,破坏了伦理,成为浮出历史地表的“疯女人”。本文以女性主义批评为视点,分析导致她疯狂的原因,指出她的命运给人们尤其是女性的深刻启示。  关键词伯莎 男权 压迫 复仇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人才需求更体现国际化特征,人才素质结构的高层次化以及知识结构的多元化特征愈加明显。然而我国现有人才供给现状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许多高学历者扮演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角色,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本文在对当前人才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了我国高教结构的一些不合理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结构调整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 教育结构 人才需求 结构调整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的加速转型,流浪儿童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对流浪儿童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及社会排斥视角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社会问题研究的三个视角出发(批判视角、标签理论视角、社会构建视角),希望能在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流浪儿童救助与保护的福利服务体系做出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流浪儿童 批判视角 标签理论视角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