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体态语与有声语言进行交际,能活跃课堂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探讨了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上的运用,对于缺少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又习惯于说母语的中国学生将会大有裨益,对于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体态语
一、引言
一些語言专家在调查外籍教师在中国授课的情况时,他们发现,外籍教师在上课时借助西方人特有的幽默和丰富的体态语,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的淋漓尽致,学生不时开怀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即使听力差的学生也能“看”得懂。外籍教师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相比之下,中国教师的课堂体态语运用的比较少,所以中国教师的课堂显得比较沉闷。
二、体态语
美国学者Brosna Han在《中国与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一书的绪论中指出: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体动作,是名列最后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体态语的妙用。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法斯特说:“体态语是以同外界交流情感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究竟何为体态语?
人际间交流的工具和符号,可以概括的分为两类:即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而构成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有三种:即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和有声交流。其中动态无声交流又称体态交流,即体态语(Body language),它是包括以身体姿态(postur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眼神(eyes)、手势(sign behavior)和其他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系统。据统计,一个人的面部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和动作,用手可以做出1000多种不同的姿势。
三、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是一门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建立学生初步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目的的一门语言学科。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课程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要重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在课程实施上要重语言环境、频率、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要重体验、实践、参与、创造;在语言教学目标上要重语感、语音语调基础和交流能力;在教学评价上要重态度、参与、努力程度和交流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适当的体态语,既可避免用汉语解释英语,使学生产生同步理解,使传授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又可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语言环境。
具体表现为:1.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听”在我们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在训练儿童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体态语,效果将更加显著。例如:在教学I'm hungry.时,手摸肚子,做有气无力状;教学歌谣:Look at the flag!(手指一面旗)Is it our flag?(手指一下旗再两手放胸且作环抱状)It's not our flag.(摇头) What a pity!(耸耸肩,作无可奈何状)。通过体态语直观形象地解释,小学生对英语听力易产生浓厚的兴趣。2.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上,不仅教师使用英语,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体态语。例如:在教授介绍和打招呼用语时,教师可以一边说“Hello,”一边微笑地举起手向学生致意;当说到自己的名字时“I'm Celine,”可以双手指向自己并把名字写黑板上;当说到“Nice to meet you.”时,教师走到每个学生之前,与他们握手;最后在设定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表演。不仅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避免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和哑巴英语的存在。3.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朗读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能将单词的发音、拼写及意义联系在一起,更为关键的是,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教师身体语言的使用也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交流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体态语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加紧学习和研究体态语,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体态语,增强师生之间的无声语言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自然,让英语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rant.B.M&Hennings.D.G. The teacher moves: 《An Analysis of Nonverbal Activity》[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71.
[2]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4]李惠霞, 宫安伟.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M]. 洛阳: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18)54-56.
关键字: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体态语
一、引言
一些語言专家在调查外籍教师在中国授课的情况时,他们发现,外籍教师在上课时借助西方人特有的幽默和丰富的体态语,将要表达的意思表达的淋漓尽致,学生不时开怀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不是被动的观众,而是积极地参与,即使听力差的学生也能“看”得懂。外籍教师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果。相比之下,中国教师的课堂体态语运用的比较少,所以中国教师的课堂显得比较沉闷。
二、体态语
美国学者Brosna Han在《中国与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一书的绪论中指出:人类交际一般分为书面、口头和身势三部分,由于文化教育的偏见,绝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往往认为书面语最重要,口语次之,至于身体动作,是名列最后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不用言语,而借助于表情、手势之类的动作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有时甚至会“无声胜有声”,这就是体态语的妙用。胡文仲在《英美文化辞典》中说:“体态语是指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法斯特说:“体态语是以同外界交流情感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究竟何为体态语?
人际间交流的工具和符号,可以概括的分为两类:即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而构成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有三种:即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和有声交流。其中动态无声交流又称体态交流,即体态语(Body language),它是包括以身体姿态(posture)、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眼神(eyes)、手势(sign behavior)和其他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传输系统。据统计,一个人的面部能表达25万多个表情和动作,用手可以做出1000多种不同的姿势。
三、体态语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英语是一门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态度、建立学生初步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目的的一门语言学科。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英语课程在总体教学目标上要重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在课程实施上要重语言环境、频率、效率;在教学模式与方法上要重体验、实践、参与、创造;在语言教学目标上要重语感、语音语调基础和交流能力;在教学评价上要重态度、参与、努力程度和交流能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欢乐、惊奇、疑惑、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最细致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尤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适当的体态语,既可避免用汉语解释英语,使学生产生同步理解,使传授的内容变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又可创设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语言环境。
具体表现为:1.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听”在我们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在训练儿童英语听力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运用体态语,效果将更加显著。例如:在教学I'm hungry.时,手摸肚子,做有气无力状;教学歌谣:Look at the flag!(手指一面旗)Is it our flag?(手指一下旗再两手放胸且作环抱状)It's not our flag.(摇头) What a pity!(耸耸肩,作无可奈何状)。通过体态语直观形象地解释,小学生对英语听力易产生浓厚的兴趣。2.有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在英语课上,不仅教师使用英语,同时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环境使用不同的体态语。例如:在教授介绍和打招呼用语时,教师可以一边说“Hello,”一边微笑地举起手向学生致意;当说到自己的名字时“I'm Celine,”可以双手指向自己并把名字写黑板上;当说到“Nice to meet you.”时,教师走到每个学生之前,与他们握手;最后在设定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实际表演。不仅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避免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和哑巴英语的存在。3.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朗读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同时能将单词的发音、拼写及意义联系在一起,更为关键的是,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教师身体语言的使用也有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四、结束语
总之,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交流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英语教师应注重体态语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加紧学习和研究体态语,并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体态语,增强师生之间的无声语言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自然,让英语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Grant.B.M&Hennings.D.G. The teacher moves: 《An Analysis of Nonverbal Activity》[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71.
[2]毕继万.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4]李惠霞, 宫安伟. 《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语言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M]. 洛阳: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