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乡下,农作物秸秆可谓俯拾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手段,人们不得不将其一烧了之。焚烧秸秆的泛滥成灾,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让人们门门浪费了其利用价值。河南一位叫张振民的下岗工人,偏偏盯上了这块鸡肋,并发誓要用秸秆来造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变废为宝。与此同时,他的这一发明,还改写了秦砖汉瓦作为我国主要建筑材料的历史。
前奏!下岗创业三起三落不回头
今年46岁的张振民,原是河南省长葛市地毯厂的机械维修工。1990年秋,他和同厂上班的妻子李秀玲双双下岗。为尽快走出困境,他们先后摆过烟摊,卖过蔬菜,干过建筑。几年的辛苦劳作,终于使家境有了起色。
1994年秋,张振民从报纸上看到养殖肉兔能致富,便购进1200只塞北兔。然而,入冬后一场传染病,使他的兔子只剩下可怜的80多只。眼看数万元投资付之东流,张振民心里虽然也很难过,却没有轻言放弃。两年后,他的养殖场已颇具规模,成为当时河南省仅有的大型肉兔培育基地。
眼看养兔的人越来越多,张振民又决定涉足兔肉深加工,却因投入成本高,无利可图而放弃。
2000年,张振民在长葛市大周镇承租土地3000亩,开始种植紫花苜蓿。然而,由于国内消费者对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缺乏认识,他收获的紫花苜蓿无人问津?不仅辛苦多年积蓄的家产损失殆尽,还欠下一屁股外债。
张振民不愿向命运低头,又开始寻找新的项目。2001年6月中旬的一天,他和一位客商约好在郑州见面。他早上8时就从长葛出发了,可乘坐的汽车刚进入107国道,便不得不像蜗牛一样爬行。原来,由于农民焚烧麦秸,公路卜的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结果,本来只需要1个小时的路程,却耗费了3个小时的时间。等他赶到约定地点,客商早就走了。回到家里,妻子问他谈判结果时,张振民一脸懊恼地说:“别提了,都是秸秆惹的祸,我非想办法制服它不可!”
张振民曾从报纸上看过用废锯末制作纤维板的报道,他最初的设想,就是用麦秸代替锯末。可想到锯沫板市场并不理想,又用不了多少麦秸,便觉此路不通。就在这时,一位朋友的话激发了他的创业灵感。
一天,张振民到一位搞建筑的朋友家聊天。说起经商难的话题,朋友叹了口气说:“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国家要禁用实心粘土砖,再建房不知道该用啥来垒墙。”朋友的话使张振民眼前一亮:农作物秸秆能不能用来生产墙体砖呢?为解开心中疑团,张振民专程到郑州、北京等地,向研究建筑材料的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秸秆造墙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我国还没有用秸秆制造墙板的先例,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专家的话使张振民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发誓要用秸秆造墙,为被视作废物的农作物秸秆寻找出路。
奇迹!门外汉做出了最实用的绿色墙体
张振民要研究秸秆造墙的消息传出后,引来了周围一片讥讽和反对。第一个反对者,就是和他一起打拼的妻子李秀玲。“我看你是疯了,咱这个家还经得起你这么折腾吗?我看,你还是算了吧。”张振民却不这么想,他一脸认真地说:“我这可不是胡闹,如果能把秸秆造成墙,既能使秸秆变废为宝,又能节约耕地,咱还能得到一个好项目,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经过一番解释,李秀玲同意了。她把酒端到丈夫面前,深情地说:“既然你认准了,就大胆地干吧,我支持你!”
取得了妻子的支持,张振民有了必胜的信念。研究新型墙体急需资金,张振民就去找朋友借。朋友好心劝他说:“秸秆造墙谈何容易?那么多专家都没弄出来,你有那个本事吗?”就这样,张振民几乎借遍了所有朋友,遇到的全是反对的声音。最后,他将自家的住房抵押给银行,这才借到3万元钱。
有了“科研经费”,张振民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他决定借鉴锯末纤维板的经验,探索自己的路子。为此,他专门到郑州学习锯末板制造技术,并购买了必需的原材料。回到家里,他比照着砖的大小,自己动手做了个模子,便开始实验了。他先将几种化工原料按比例配好,再加进已经粉碎了的秸秆,然后将其放进模子里摊平压实,待其固化后轻轻脱去模子,期待已久的秸秆砖便呈现在他眼前。
看着眼前的秸秆砖,张振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以为要耗费许多心血才能攻克的难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将“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喊妻子过来帮忙,这才最终确认自己已大功告成。
秸秆砖问世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前来瞧稀罕。一天,曹金民、张遂生等几个朋友前来参观时,却发现秸秆砖好像有点发涨。随手往“砖”上一按,竟然按了一个坑。见此情景,一位朋友讥讽道:“你这哪是砖啊?我看说是蛋糕差不多。”闻听此言,张振民面红耳赤。回过神来,他一脸真诚地说:“我刚开始研究,缺陷在所难免。请哥们帮我想想办法,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张振民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话音未落,曹金民便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张哥,我佩服的就是你这种自信,也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我愿意和你一起干!”接下来,张遂生也把自己手伸过来。当六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张振民的眼睛湿润了。
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攻关小组,他们在对第一次实验仔细分析后,终于得出结论:秸秆具有易燃易潮的特性,要想将其制成墙板,就必须改变其特性,使它变得遇火能阻燃,防水不返潮,否则,秸秆造墙就只是天方夜谭。而改变秸秆易燃易潮的最好方法,就是添加阻燃剂、防潮剂之类的东西。可是,能使秸秆阻燃防潮的东西是什么?添加多少?他们却一无所知。为了少走弯路,他们重新拿起书本,向当地高中的理化老师请教……
经过充电,张振民觉得道理都弄明白了,便重新开始实验。可是,几个月的苦心经营,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他自己却因为睡眠失调而患上了失眠症,经常头晕目眩,走路往墙上碰,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
难道秸秆变墙真是痴心妄想?张振民不信这个邪,听说中国建筑设计院的王勇教授在这方面颇有建树,便决定登门求教。
2002年7月5日,张振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北京。等他辗转找到王教授家门口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得知教授外出访友未归,他便站在门外等候。晚上10时许,王教授终于回来了,张振民赶紧迎上去说明来意,希望得到教授的指点。听了他的话,王教授盯着他看了半天,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你想将秸秆变成建材的想法很好。但我离休多年,实在爱莫能助。”张振民还想说什么,王教授却下了逐客令:“我要休息了,这事以后再说吧。”
尽管此后,张振民又两度进京请王教授,但依然是无功而返。三次请贤未果,惹得人们议论纷纷。就连曹金民也忧心忡忡地说:“咱这个项目是不是真的不行,专家怕丢了面子才不敢来?要不然,为啥咱请个专家比三请诸葛亮还难?”面对质疑,张振民真诚地说:“心诚则灵, 我这就四请王教授去!”
看到再次站在面前的张振民,王教授直言相问:“我理解你急于上项目的心情,可你为何不引进相对成熟的技术,而非要费心劳神地要用秸秆造墙呢?”面对教授的询问,张振民坦诚地说:“国家要禁用粘土实心砖,可市场上还缺少理想的墙体材料来代替粘土砖。如果秸秆造墙能取得成功,那就既能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就肯定有得赚。”
张振民的坦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使王教授深受感动。老人当即表示:全力支持他的研究活动。
有了王教授的支持,张振民的秸秆造墙研究很快走出了困境。2002年10月,以秸秆、粉煤灰为原料制成的植物纤维轻体墙板,通过了国家建材墙体材料质检中心的测试鉴定。拿到质量达标合格证书的那一刻,张振民禁不住喜极而泣……
志气!我要做秦砖汉瓦的“终结者”
植物墙板研制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经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也被张振民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长葛市的领导来到他家,肯定了他的成绩,并要求他尽快投入生产,为当地的秸秆禁烧工作做出新贡献。
张振民也想赶快投产,可前期的投入早已使他债台高筑。朋友们得知他的困境,纷纷向他伸出援手。2003年9月,张振民生产的第一批秸秆墙板终于面世了!
在众人的祝贺声中,张振民带着样品出发了。他知道,只有拿来订单才能滚动发展。可当他向那位搞建筑的朋友推销秸秆墙板时,对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看着他一脸不解的样子,朋友坦诚地说:“盖房建屋是百年大计,万一你的墙板出了问题,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国家关于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有20多项,只要有一项不达标,我就不会买你的墙板。”
朋友的话使张振民意识到,必须继续攻关,使产品的所有指标完全达标。为此,他购买了国家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对照着逐项实验。这天,他在进行防火实验时发现,墙板在燃烧的火中烘烤1个小时不发软,但在2个小时后则发软弯曲。这种现象吓得他一身冷汗:这种产品如果推向市场,一旦出事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通过添加阻燃剂,产品的防火性能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接下来是防震防潮等实验。眼看张振民整天忙于实验改进产品的性能,绝口不提开发市场的事,朋友们急了,纷纷劝他别人较真。可张振民却不这样认为,他一脸认真地对大伙说:“要做就做最好的,我绝不会做自砸招牌的傻事!”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植物纤维轻体墙板的各项指标,终于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产品质量完全达标后,张振民满以为能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殊不知等待他的依然是拒绝。2004年9月的一天,许昌市建筑安装公司的老总笑着对张振民说:“你这个产品听起来很不错,我也理解你的心情。可说老实话,除非你自己建房子用这种材料,其它一切免谈。”
对方的搪塞之词,却令张振民豁然开朗:这不是打开市场缺口的捷径吗?说干就干!他当即委托对方为自己建一幢办公楼。施工现场上,看到用植物纤维轻体墙板建造的标准间整洁、漂亮,既减少了施工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使用空间,建安公司的老总连连称赞:“真没想到,秸秆也能造出这么好的东西,真是神了!”随后,这位老总与张振民签订了价值10万元的购销合同。连续多年的投入之后,张振民终于得到了回报。
示范的效应是巨大的!张振民用秸秆墙板为自己建房的消息传开后,前来订货的建筑商纷至沓来。在基本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后,张振民又把目光盯准了郑州。为此,他向河南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发出邀请,此举与正在寻找新型墙体材料的专家们不谋而合。专家在参观了他的生产车间和样板房,并审验了产品完全合格的检测报告后,当即决定与他合作,在今后的项目设计中,重点推荐植物纤维墙体材料。就这样,张振民很快打进了郑州市场。郑州卷烟厂综合楼、河南省移动公司大厦等房地产开发项月中,都先后选用了植物纤维轻体墙板……
很快,张振民的秸秆墙板冲出了河南。2005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一家开发商慕名而来,要求订购植物纤维轻体墙板。可张振民却建议对方利用当地资源,投资生产植物纤维轻体墙板。他表示,只要对方愿意,他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确保对方生产出合格产品。
听说张振民要将植物纤维轻体墙板的技术转手他人,张遂生不解地问:“这不是培养竞争对手,和自己过不去吗?”面对质问,张振民一脸认真地说:“你们说的有道理,可你们想过没有,全国每年有多少农作物秸秆被白白烧掉?烧砖取土又要毁掉多少良田?单凭我们能改变这一切吗?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可我要说的是,我不光要赚钱,更要做秦砖汉瓦的终结者!”
张振民掷地有声的话,赢得了朋友们的理解和尊重,也使更多的接产者纷至沓来。到了2005年8月,全国接产植物纤维轻体技术者已达60多家。为了进一步把事业做大,张振民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他生产的植物纤维轻体墙板,被中国建材管理协会评为中国健康住宅首选优质产品,他自己也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华大地之光高层论坛的参与者……
(责编/俞媛媛)
E-mail:[email protected]
前奏!下岗创业三起三落不回头
今年46岁的张振民,原是河南省长葛市地毯厂的机械维修工。1990年秋,他和同厂上班的妻子李秀玲双双下岗。为尽快走出困境,他们先后摆过烟摊,卖过蔬菜,干过建筑。几年的辛苦劳作,终于使家境有了起色。
1994年秋,张振民从报纸上看到养殖肉兔能致富,便购进1200只塞北兔。然而,入冬后一场传染病,使他的兔子只剩下可怜的80多只。眼看数万元投资付之东流,张振民心里虽然也很难过,却没有轻言放弃。两年后,他的养殖场已颇具规模,成为当时河南省仅有的大型肉兔培育基地。
眼看养兔的人越来越多,张振民又决定涉足兔肉深加工,却因投入成本高,无利可图而放弃。
2000年,张振民在长葛市大周镇承租土地3000亩,开始种植紫花苜蓿。然而,由于国内消费者对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缺乏认识,他收获的紫花苜蓿无人问津?不仅辛苦多年积蓄的家产损失殆尽,还欠下一屁股外债。
张振民不愿向命运低头,又开始寻找新的项目。2001年6月中旬的一天,他和一位客商约好在郑州见面。他早上8时就从长葛出发了,可乘坐的汽车刚进入107国道,便不得不像蜗牛一样爬行。原来,由于农民焚烧麦秸,公路卜的能见度只有几十米。结果,本来只需要1个小时的路程,却耗费了3个小时的时间。等他赶到约定地点,客商早就走了。回到家里,妻子问他谈判结果时,张振民一脸懊恼地说:“别提了,都是秸秆惹的祸,我非想办法制服它不可!”
张振民曾从报纸上看过用废锯末制作纤维板的报道,他最初的设想,就是用麦秸代替锯末。可想到锯沫板市场并不理想,又用不了多少麦秸,便觉此路不通。就在这时,一位朋友的话激发了他的创业灵感。
一天,张振民到一位搞建筑的朋友家聊天。说起经商难的话题,朋友叹了口气说:“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啊,国家要禁用实心粘土砖,再建房不知道该用啥来垒墙。”朋友的话使张振民眼前一亮:农作物秸秆能不能用来生产墙体砖呢?为解开心中疑团,张振民专程到郑州、北京等地,向研究建筑材料的专家咨询。专家告诉他,秸秆造墙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我国还没有用秸秆制造墙板的先例,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专家的话使张振民有了明确的目标,他发誓要用秸秆造墙,为被视作废物的农作物秸秆寻找出路。
奇迹!门外汉做出了最实用的绿色墙体
张振民要研究秸秆造墙的消息传出后,引来了周围一片讥讽和反对。第一个反对者,就是和他一起打拼的妻子李秀玲。“我看你是疯了,咱这个家还经得起你这么折腾吗?我看,你还是算了吧。”张振民却不这么想,他一脸认真地说:“我这可不是胡闹,如果能把秸秆造成墙,既能使秸秆变废为宝,又能节约耕地,咱还能得到一个好项目,这可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啊。”
经过一番解释,李秀玲同意了。她把酒端到丈夫面前,深情地说:“既然你认准了,就大胆地干吧,我支持你!”
取得了妻子的支持,张振民有了必胜的信念。研究新型墙体急需资金,张振民就去找朋友借。朋友好心劝他说:“秸秆造墙谈何容易?那么多专家都没弄出来,你有那个本事吗?”就这样,张振民几乎借遍了所有朋友,遇到的全是反对的声音。最后,他将自家的住房抵押给银行,这才借到3万元钱。
有了“科研经费”,张振民马上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他决定借鉴锯末纤维板的经验,探索自己的路子。为此,他专门到郑州学习锯末板制造技术,并购买了必需的原材料。回到家里,他比照着砖的大小,自己动手做了个模子,便开始实验了。他先将几种化工原料按比例配好,再加进已经粉碎了的秸秆,然后将其放进模子里摊平压实,待其固化后轻轻脱去模子,期待已久的秸秆砖便呈现在他眼前。
看着眼前的秸秆砖,张振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以为要耗费许多心血才能攻克的难题,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将“砖”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又喊妻子过来帮忙,这才最终确认自己已大功告成。
秸秆砖问世的消息传出后,人们纷纷前来瞧稀罕。一天,曹金民、张遂生等几个朋友前来参观时,却发现秸秆砖好像有点发涨。随手往“砖”上一按,竟然按了一个坑。见此情景,一位朋友讥讽道:“你这哪是砖啊?我看说是蛋糕差不多。”闻听此言,张振民面红耳赤。回过神来,他一脸真诚地说:“我刚开始研究,缺陷在所难免。请哥们帮我想想办法,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张振民不服输的性格,感染了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话音未落,曹金民便一把抓住他的手,说:“张哥,我佩服的就是你这种自信,也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我愿意和你一起干!”接下来,张遂生也把自己手伸过来。当六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时,张振民的眼睛湿润了。
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攻关小组,他们在对第一次实验仔细分析后,终于得出结论:秸秆具有易燃易潮的特性,要想将其制成墙板,就必须改变其特性,使它变得遇火能阻燃,防水不返潮,否则,秸秆造墙就只是天方夜谭。而改变秸秆易燃易潮的最好方法,就是添加阻燃剂、防潮剂之类的东西。可是,能使秸秆阻燃防潮的东西是什么?添加多少?他们却一无所知。为了少走弯路,他们重新拿起书本,向当地高中的理化老师请教……
经过充电,张振民觉得道理都弄明白了,便重新开始实验。可是,几个月的苦心经营,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他自己却因为睡眠失调而患上了失眠症,经常头晕目眩,走路往墙上碰,成了众人眼中的“疯子”。
难道秸秆变墙真是痴心妄想?张振民不信这个邪,听说中国建筑设计院的王勇教授在这方面颇有建树,便决定登门求教。
2002年7月5日,张振民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来到北京。等他辗转找到王教授家门口时,已是下午6点多了。得知教授外出访友未归,他便站在门外等候。晚上10时许,王教授终于回来了,张振民赶紧迎上去说明来意,希望得到教授的指点。听了他的话,王教授盯着他看了半天,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你想将秸秆变成建材的想法很好。但我离休多年,实在爱莫能助。”张振民还想说什么,王教授却下了逐客令:“我要休息了,这事以后再说吧。”
尽管此后,张振民又两度进京请王教授,但依然是无功而返。三次请贤未果,惹得人们议论纷纷。就连曹金民也忧心忡忡地说:“咱这个项目是不是真的不行,专家怕丢了面子才不敢来?要不然,为啥咱请个专家比三请诸葛亮还难?”面对质疑,张振民真诚地说:“心诚则灵, 我这就四请王教授去!”
看到再次站在面前的张振民,王教授直言相问:“我理解你急于上项目的心情,可你为何不引进相对成熟的技术,而非要费心劳神地要用秸秆造墙呢?”面对教授的询问,张振民坦诚地说:“国家要禁用粘土实心砖,可市场上还缺少理想的墙体材料来代替粘土砖。如果秸秆造墙能取得成功,那就既能节约土地资源,又能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就肯定有得赚。”
张振民的坦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使王教授深受感动。老人当即表示:全力支持他的研究活动。
有了王教授的支持,张振民的秸秆造墙研究很快走出了困境。2002年10月,以秸秆、粉煤灰为原料制成的植物纤维轻体墙板,通过了国家建材墙体材料质检中心的测试鉴定。拿到质量达标合格证书的那一刻,张振民禁不住喜极而泣……
志气!我要做秦砖汉瓦的“终结者”
植物墙板研制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曾经持怀疑态度的人们,也被张振民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长葛市的领导来到他家,肯定了他的成绩,并要求他尽快投入生产,为当地的秸秆禁烧工作做出新贡献。
张振民也想赶快投产,可前期的投入早已使他债台高筑。朋友们得知他的困境,纷纷向他伸出援手。2003年9月,张振民生产的第一批秸秆墙板终于面世了!
在众人的祝贺声中,张振民带着样品出发了。他知道,只有拿来订单才能滚动发展。可当他向那位搞建筑的朋友推销秸秆墙板时,对方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看着他一脸不解的样子,朋友坦诚地说:“盖房建屋是百年大计,万一你的墙板出了问题,谁能负得起这个责任?国家关于建筑材料的技术标准有20多项,只要有一项不达标,我就不会买你的墙板。”
朋友的话使张振民意识到,必须继续攻关,使产品的所有指标完全达标。为此,他购买了国家建筑材料技术标准,对照着逐项实验。这天,他在进行防火实验时发现,墙板在燃烧的火中烘烤1个小时不发软,但在2个小时后则发软弯曲。这种现象吓得他一身冷汗:这种产品如果推向市场,一旦出事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
通过添加阻燃剂,产品的防火性能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接下来是防震防潮等实验。眼看张振民整天忙于实验改进产品的性能,绝口不提开发市场的事,朋友们急了,纷纷劝他别人较真。可张振民却不这样认为,他一脸认真地对大伙说:“要做就做最好的,我绝不会做自砸招牌的傻事!”就这样,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植物纤维轻体墙板的各项指标,终于完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产品质量完全达标后,张振民满以为能在市场上一炮打响,殊不知等待他的依然是拒绝。2004年9月的一天,许昌市建筑安装公司的老总笑着对张振民说:“你这个产品听起来很不错,我也理解你的心情。可说老实话,除非你自己建房子用这种材料,其它一切免谈。”
对方的搪塞之词,却令张振民豁然开朗:这不是打开市场缺口的捷径吗?说干就干!他当即委托对方为自己建一幢办公楼。施工现场上,看到用植物纤维轻体墙板建造的标准间整洁、漂亮,既减少了施工时间,减轻了劳动强度,又节约了使用空间,建安公司的老总连连称赞:“真没想到,秸秆也能造出这么好的东西,真是神了!”随后,这位老总与张振民签订了价值10万元的购销合同。连续多年的投入之后,张振民终于得到了回报。
示范的效应是巨大的!张振民用秸秆墙板为自己建房的消息传开后,前来订货的建筑商纷至沓来。在基本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后,张振民又把目光盯准了郑州。为此,他向河南省建筑设计院的专家发出邀请,此举与正在寻找新型墙体材料的专家们不谋而合。专家在参观了他的生产车间和样板房,并审验了产品完全合格的检测报告后,当即决定与他合作,在今后的项目设计中,重点推荐植物纤维墙体材料。就这样,张振民很快打进了郑州市场。郑州卷烟厂综合楼、河南省移动公司大厦等房地产开发项月中,都先后选用了植物纤维轻体墙板……
很快,张振民的秸秆墙板冲出了河南。2005年5月,河北省保定市一家开发商慕名而来,要求订购植物纤维轻体墙板。可张振民却建议对方利用当地资源,投资生产植物纤维轻体墙板。他表示,只要对方愿意,他将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确保对方生产出合格产品。
听说张振民要将植物纤维轻体墙板的技术转手他人,张遂生不解地问:“这不是培养竞争对手,和自己过不去吗?”面对质问,张振民一脸认真地说:“你们说的有道理,可你们想过没有,全国每年有多少农作物秸秆被白白烧掉?烧砖取土又要毁掉多少良田?单凭我们能改变这一切吗?我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可我要说的是,我不光要赚钱,更要做秦砖汉瓦的终结者!”
张振民掷地有声的话,赢得了朋友们的理解和尊重,也使更多的接产者纷至沓来。到了2005年8月,全国接产植物纤维轻体技术者已达60多家。为了进一步把事业做大,张振民为自己的技术申请了专利。他生产的植物纤维轻体墙板,被中国建材管理协会评为中国健康住宅首选优质产品,他自己也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华大地之光高层论坛的参与者……
(责编/俞媛媛)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