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高三历史复习阶段,学生一般会亦步亦趋地紧跟教师的步伐,完成几轮复习,这是很有必要的。但自主复习也很重要,这种基于内心需求的自主复习,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笔者就高考备考阶段学生自主复习应注意的方法作一粗浅探讨,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注意把握相关时空概念
时间是历史延续的纽带,空间是历史演进的载体。高考历史题都会涉及时空概念。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21、第22题,就较明显地考查了考生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必须注重对时间的记忆,特别是历史阶段的起止时间、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具有标志或开端意义的时间等;对于空间,我们则主要掌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空间变化,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空间变化,近代重大政治版图的变化,国际关系体系的空间变化,环洋、环海区域,政治敏感区域,各国主要的经济区域等。
2.注意把握教材重点知识
一是可显见的重点知识,比如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表现特点、特征的史实,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等。二是可归纳的重点知识,即通过归纳可以形成历史专题线索的知识点,它们往往是构成历史发展线索的主干知识。比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在各时代的表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等。对于这些知识,应予以重点把握。
3.注意理清知识的递进性(或层次性)脉络
学习历史知识,学会理清知识的层次关系是很必要的。这既能巩固我们对史实的记忆,也能加深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提高我们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如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既要从“器”、“制”、“道”三个阶段(李泽厚语)去理清其递进性脉络,又要从学习“器”、“制”、“道”的发展过程理清其递进关系。其中,学习“器”分理想和实践两个阶段:即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理想阶段)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实践阶段)。学习“制”(学习西方制度)则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二是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改革,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目的没有达到;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学习“道”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严复等介绍进化论观点;二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宣传、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三是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用资本主义思想反封建,提倡民主、科学,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注意把握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可以使历史知识系统化、序列化,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根本特点和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历史复习的效果。常见的历史学习联系法主要有因果联系法、时间联系法、空间联系法、人物联系法、事件联系法等。
如因果联系法,就是以因果关系为纽带,将历史事件联结起来,形成历史事件的关系链,像“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广大的殖民地→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就可以成为一条因果关系链。又如时间联系法,就是以时间为主线,把握住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列举1861年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单单这一年,就可以归纳出如下七个历史事件:①总理衙门的设置;②安庆军械所的创立;③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④意大利议会的召开;⑤撒丁王国国王伊曼纽尔二世就任意大利王国国王;⑥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⑦美国内战的开始。这样做,不仅可使我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实现对教材的再编排、再分析,增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历史学习和历史分析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意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形成“大历史”观
这里所说的“大历史”,是特指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丰富多彩、纵横交织。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世界历史一体化进程的考查,不断出现中外历史有机联系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对中外知识一体化结构的认知。比如2008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8题对东盟历史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必须以时间为连接点,以历史事件为纽带,将中外历史发展过程“捆绑”在一起,既弄清同时代发生的中外历史大事,又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全局观念、整体印象以及对于“大历史”的宏观把握,使自身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6.将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复习
近年来高考不回避热点,甚至有由不直白向直击热点发展的趋势。因此,将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复习十分必要。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时事,关注当月的国际、国内大事,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整理、思考,从不同角度自主出题、自主训练。还要注意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国内和国际大事,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如2009年2、3月间(也就是本学期开学后),同学们在复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或复习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就可联系2008年以来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世界各国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种种举措并进行理性分析,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理解不同国家应对经济危机举措不同的原因及其影响,以达到科学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的目的。■
1.注意把握相关时空概念
时间是历史延续的纽带,空间是历史演进的载体。高考历史题都会涉及时空概念。如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Ⅰ第21、第22题,就较明显地考查了考生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因此,我们在复习中必须注重对时间的记忆,特别是历史阶段的起止时间、重大历史事件的起止时间、具有标志或开端意义的时间等;对于空间,我们则主要掌握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的空间变化,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空间变化,近代重大政治版图的变化,国际关系体系的空间变化,环洋、环海区域,政治敏感区域,各国主要的经济区域等。
2.注意把握教材重点知识
一是可显见的重点知识,比如教材明确标示或我们在理解上可以认定的“历史之最”、“历史第一”的史实,历史上具有“开始”、“开端”意义的史实,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史实,具有转折、决定性意义的史实,表现特点、特征的史实,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重点经济、文化建设成就,教材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作的结论、评价等。二是可归纳的重点知识,即通过归纳可以形成历史专题线索的知识点,它们往往是构成历史发展线索的主干知识。比如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在各时代的表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等。对于这些知识,应予以重点把握。
3.注意理清知识的递进性(或层次性)脉络
学习历史知识,学会理清知识的层次关系是很必要的。这既能巩固我们对史实的记忆,也能加深我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还能提高我们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如掌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既要从“器”、“制”、“道”三个阶段(李泽厚语)去理清其递进性脉络,又要从学习“器”、“制”、“道”的发展过程理清其递进关系。其中,学习“器”分理想和实践两个阶段:即从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理想阶段)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实践阶段)。学习“制”(学习西方制度)则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维新派,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二是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改革,但实行君主立宪制的目的没有达到;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掀起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学习“道”也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严复等介绍进化论观点;二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宣传、介绍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三是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用资本主义思想反封建,提倡民主、科学,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4.注意把握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
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种种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历史事件之间内在、本质的联系,可以使历史知识系统化、序列化,进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根本特点和整体结构,从而提高历史复习的效果。常见的历史学习联系法主要有因果联系法、时间联系法、空间联系法、人物联系法、事件联系法等。
如因果联系法,就是以因果关系为纽带,将历史事件联结起来,形成历史事件的关系链,像“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发生→工业革命后需要更广大的殖民地→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就可以成为一条因果关系链。又如时间联系法,就是以时间为主线,把握住在这一时间范围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像列举1861年中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单单这一年,就可以归纳出如下七个历史事件:①总理衙门的设置;②安庆军械所的创立;③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④意大利议会的召开;⑤撒丁王国国王伊曼纽尔二世就任意大利王国国王;⑥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⑦美国内战的开始。这样做,不仅可使我们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可以实现对教材的再编排、再分析,增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历史学习和历史分析的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注意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形成“大历史”观
这里所说的“大历史”,是特指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的有机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丰富多彩、纵横交织。中国历史的发展变化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变化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越来越注重对世界历史一体化进程的考查,不断出现中外历史有机联系的试题,突出考查考生对中外知识一体化结构的认知。比如2008年高考海南历史卷第28题对东盟历史的考查。我们在复习中必须以时间为连接点,以历史事件为纽带,将中外历史发展过程“捆绑”在一起,既弄清同时代发生的中外历史大事,又理解这些事件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全局观念、整体印象以及对于“大历史”的宏观把握,使自身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6.将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复习
近年来高考不回避热点,甚至有由不直白向直击热点发展的趋势。因此,将社会热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复习十分必要。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紧密联系时事,关注当月的国际、国内大事,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整理、思考,从不同角度自主出题、自主训练。还要注意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国内和国际大事,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复习。如2009年2、3月间(也就是本学期开学后),同学们在复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或复习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就可联系2008年以来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以及世界各国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种种举措并进行理性分析,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更好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深刻理解不同国家应对经济危机举措不同的原因及其影响,以达到科学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