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里贯穿着内部控制,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受传统管理模式和控制观念的影响,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控制意识不足、财务预算不科学、内部控制缺乏财务监督、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内部控制难以实现统一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文本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保证事业单位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 控制意识 财务预算 财务监督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通过解决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来实现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管理。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事业单位的“软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内部控制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部分事业单位里面的行政领导由于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使得部分制度流于表面化,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从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上看,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依然采取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理念,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重视不足,只是单纯地作为辅助行政工作的手段之一。由于忽视对内部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处处步履维艰,不利于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科学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不科学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导致资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浪费,造成开支过大甚至超支,不利于事业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由于在预算过程中缺乏控制意识造成预算的盲目性,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周转效率,造成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制度造成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出现对资金的控制力度太低,预算的编制过于简单,太笼统,不但增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而且给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多难题。此外,在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方面,多数事业单位单纯强调成本上的控制,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造成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对财务预算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财务监督
有效的内部监督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我国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都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审计人员,无法实现对财务的审计和监督工作,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率。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监管系统,导致相当一部分财务经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部分单位往往在检查、监督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对实际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管;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监管职能不明确,部分监管部门甚至形同虚设,不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财务监管的效率。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落后,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少,内部控制难以实现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业务上的分散和财务控制上的独立。由于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协调性,影响了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速度,导致信息在完整性以及全面性上得不到保证。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信息沟通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透明化和合理化。一个健全的信息沟通体系对于实现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的畅通,降低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实现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有效控制有重要作用,不但防范了财务风险,而且变革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第一,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状况,通过调查研究来探索出最合适的内部控制策略。比如可以从事业单位的债务控制、固定资产的管理、业绩的评价、债权的控制、财务信息的收集和统计等方面来全方位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第二,要强化风险意识。重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力度,及时发现发展中的风险并做出有效的预防,以免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可以建立“风险报告制度”等来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展开。可以先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
(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首先,领导必须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领导应当有意识地让内部控制渗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逐步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其次,通过开展有效的团体活动来增强团队的内部控制意识,借助团体活动来增加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交流,听取员工的建议,完成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此外,还必须重视对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他们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只有每位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创造事业单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完善现有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制度
科学的财务预算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实现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有效控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控制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流量。通过对资金流量的有效控制来实现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收支平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科学预算体系。其次,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当对发展资金做出科学的安排,在成本投入上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预算的科学性。最后,要提升预算的执行力。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是建立在对现有财务预算制度充分执行的基础之上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和解决。通过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力来逐步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有良好的作用。强化监督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标准,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内部监督。通过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标准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其次,强化与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合作力度,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通过加强合作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合理化、公开化、透明化、科学化,逐步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行过程中,通过以上两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展开提供保障。
(五)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通过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财务控制工作的统一性和有序性,实现对财务控制工作的统一管理,从而达到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完善现有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林燕.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
[2]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3]李焦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外资,2011(8).
作者简介:张颖(1976-),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关键词】事业单位 控制意识 财务预算 财务监督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通过解决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来实现事业单位的科学化管理。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事业单位的“软实力”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部分事业单位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的淡薄是造成内部控制问题的主要人为因素。部分事业单位里面的行政领导由于自身业务素质不高,导致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使得部分制度流于表面化,不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从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趋势上看,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依然采取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理念,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重视不足,只是单纯地作为辅助行政工作的手段之一。由于忽视对内部财务的管理和控制,导致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处处步履维艰,不利于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科学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了事业单位的正常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不科学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建立起科学的财务预算体系,导致资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浪费,造成开支过大甚至超支,不利于事业单位进行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由于在预算过程中缺乏控制意识造成预算的盲目性,影响了事业单位的资金周转效率,造成事业单位资金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目前不少事业单位缺乏合理的财务预算制度造成在实际财务工作中出现对资金的控制力度太低,预算的编制过于简单,太笼统,不但增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而且给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带来了很多难题。此外,在事业单位的财务控制方面,多数事业单位单纯强调成本上的控制,忽视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造成事业单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实现对财务预算和成本的有效控制。
(三)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缺乏财务监督
有效的内部监督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我国事业单位在管理过程中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不够、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不强都给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审计人员,无法实现对财务的审计和监督工作,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效率。事业单位内部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监管系统,导致相当一部分财务经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影响了财务工作的有效性,不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部分单位往往在检查、监督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了对实际财务工作的管理和监管;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监管职能不明确,部分监管部门甚至形同虚设,不但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财务监管的效率。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落后,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沟通交流少,内部控制难以实现统一
在实际工作中,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业务上的分散和财务控制上的独立。由于各个岗位之间缺乏协调性,影响了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速度,导致信息在完整性以及全面性上得不到保证。作为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信息沟通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透明化和合理化。一个健全的信息沟通体系对于实现单位内部控制信息的畅通,降低事业单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对于实现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有效控制有重要作用,不但防范了财务风险,而且变革了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利于实现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和科学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努力。第一,事业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各个部门之间的发展状况,通过调查研究来探索出最合适的内部控制策略。比如可以从事业单位的债务控制、固定资产的管理、业绩的评价、债权的控制、财务信息的收集和统计等方面来全方位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第二,要强化风险意识。重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力度,及时发现发展中的风险并做出有效的预防,以免给事业单位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比如可以建立“风险报告制度”等来增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事业单位工作的正常展开。可以先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工作。
(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
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首先,领导必须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领导应当有意识地让内部控制渗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部门,逐步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其次,通过开展有效的团体活动来增强团队的内部控制意识,借助团体活动来增加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交流,听取员工的建议,完成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此外,还必须重视对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他们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认识。只有每位员工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创造事业单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完善现有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制度
科学的财务预算对于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实现事业单位对内部的有效控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控制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的流量。通过对资金流量的有效控制来实现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收支平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科学预算体系。其次,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预算时应当对发展资金做出科学的安排,在成本投入上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保证预算的科学性。最后,要提升预算的执行力。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是建立在对现有财务预算制度充分执行的基础之上的,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和解决。通过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力来逐步完善现有的财务预算制度,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制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能够保证内部控制的执行力,监督体系的建立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效率有良好的作用。强化监督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建立事业单位内部的控制标准,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内部监督。通过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标准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进行,增强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其次,强化与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合作力度,实现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通过加强合作来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合理化、公开化、透明化、科学化,逐步形成完善的外部监督体系,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在事业单位日常运行过程中,通过以上两种手段逐步建立起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正常展开提供保障。
(五)实现事业单位内部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通过信息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沟通体系,实现事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保证事业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财务控制工作的统一性和有序性,实现对财务控制工作的统一管理,从而达到对事业单位内部的有效控制。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综合采取多种手段和方法来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通过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完善现有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建设等措施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展开,促进事业单位的科学管理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林燕.风险导向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3).
[2]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3]李焦原.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中国外资,2011(8).
作者简介:张颖(1976-),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