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以初中化学的学习为基础,在学习内容广泛性与知识点难易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作为高中化学的一个关键性学习内容,化学平衡原理对总结化学反应规律、展现化学反应本质有较大的意义。学生要想学好高中化学,就必须要掌握与熟练应用化学平衡原理的有关知识。本文主要介绍了化学平衡原理的内涵,并介绍巧用化学平衡原理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原理;应用
化学平衡原理主要指在化学反应的宏观条件下出现有相同反应速率的可逆反应,虽然化学平衡的定义较为简单,但其实际应用较为复杂。在高中阶段,化学学习贯彻整个过程,是关键性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化学成绩有重要影响。
一、 化学平衡原理的内涵
化学规律的一个集中展现就是化学平衡原理,主要内容就是可逆反应,也就是在化学反应达到相对平衡时,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都不会再出现变化。在化学平衡处于稳定的状态下,也不会再发生化学反应。在出现可逆反应的时候,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发生速率相等,混合物各成分浓度都不会再出现变化。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为耗去反应物的总量和生成量处于一致状态。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可知,生成化学物与消耗化学物在化学反应内浓度相等,化学平衡在出现移动的时候,物质总量不会出现变化,物料保持守恒。
二、 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的巧用
1. 对化学平衡的状态实施判定
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能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实施高效应用,为此学生要掌握反应物浓度的计算方法。另外,可逆反应中也能利用其他现象对化学反应平衡状态进行判断。比如一些化学物质在反应时其颜色会随之变化,据此就可以判断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如,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当颜色不变时即可判断达到平衡状态。鉴于化学反应有不一样的环境,判定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的标准也发生变化,比如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化的时候就有可能代表其处于平衡状态。如在一个恒容容器中H2和N2生成NH3的反应,当其混合气体压强不变化的时候,就代表H2和N2之间的化学反应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
2. 对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有全面了解
化学反应在发生的时候,因外界条件、环境比较复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反应结果,所以学生要系统化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避免因辨别不清导致错误。比如容器容积在恒定的环境下,有稀有气体进入的时候,容器中压强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化学平衡的状态并不会被打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化学反应内,稀有气体的加入不会导致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改变。
3. 判断化学反应平衡的一些技巧
除了依据物质颜色发生的变化、恒定容积中气体总压强不变等来判断化学反应平衡状态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些判断技巧。(1)化学反应内气体平均分子的质量在恒定的情况下,或反应中气体密度恒定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化学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在NH3与O2反应会生成H2O和NO,在化学反应中气体平均分子的质量达到恒定状态时,就代表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借助图像判断化学平衡。图像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学生能通过分析图像能较快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化学老师在图像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意义,在曲线的起点、拐点与终点代表的意义,对曲线走向加强关注。在可逆性化学反应中,温度变化、加入催化剂都会影响到化学反应。为此,学生可以参考图像对化学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进行精准判定。假如图像纵坐标代表反应速率,曲线陡峭度越大,也就是斜率較大的时候,代表化学物质处于加速反应状态,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时候斜率变成0,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判定该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依据化学反应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定。一些化学物质在反应时会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出现。假如化学反应属于绝热体系,化学反应中的温度保持恒定的时候,就代表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在SO2和O2反应生成SO3,有放热现象发生,体系温度不变的时候,化学反应就可以判断达到了平衡状态。
三、 结语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平衡原理是一个主要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涉及化学反应的干扰因素、观察和判断平衡状态等知识。为此,化学老师要借助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气体压强、温度、平均分子、图像等巧用化学平衡原理,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崔俊莉,闫春更,周青.基于三阶试题的“化学平衡”学习困难分析[J].化学教学,2017(2):26-31.
[2]宋兆爽,白建娥.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初探——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复习课为例[J].化学教育,2013,34(4):61-
63.
[3]陈世明,徐守兵.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的再认识[J].化学教育,2015,36(3):87-89.
[4]杨德红.“目录式”教学法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的实践研究——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为例[J].化学教学,2016(8):31-35.
作者简介:束靖,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肥西第三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平衡原理;应用
化学平衡原理主要指在化学反应的宏观条件下出现有相同反应速率的可逆反应,虽然化学平衡的定义较为简单,但其实际应用较为复杂。在高中阶段,化学学习贯彻整个过程,是关键性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化学成绩有重要影响。
一、 化学平衡原理的内涵
化学规律的一个集中展现就是化学平衡原理,主要内容就是可逆反应,也就是在化学反应达到相对平衡时,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都不会再出现变化。在化学平衡处于稳定的状态下,也不会再发生化学反应。在出现可逆反应的时候,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发生速率相等,混合物各成分浓度都不会再出现变化。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为耗去反应物的总量和生成量处于一致状态。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可知,生成化学物与消耗化学物在化学反应内浓度相等,化学平衡在出现移动的时候,物质总量不会出现变化,物料保持守恒。
二、 高中化学中对化学平衡原理的巧用
1. 对化学平衡的状态实施判定
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能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实施高效应用,为此学生要掌握反应物浓度的计算方法。另外,可逆反应中也能利用其他现象对化学反应平衡状态进行判断。比如一些化学物质在反应时其颜色会随之变化,据此就可以判断其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如,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当颜色不变时即可判断达到平衡状态。鉴于化学反应有不一样的环境,判定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的标准也发生变化,比如在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化的时候就有可能代表其处于平衡状态。如在一个恒容容器中H2和N2生成NH3的反应,当其混合气体压强不变化的时候,就代表H2和N2之间的化学反应已经达到了化学平衡。
2. 对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有全面了解
化学反应在发生的时候,因外界条件、环境比较复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反应结果,所以学生要系统化掌握化学平衡的有关知识,避免因辨别不清导致错误。比如容器容积在恒定的环境下,有稀有气体进入的时候,容器中压强会出现一定的变化,但化学平衡的状态并不会被打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为化学反应内,稀有气体的加入不会导致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改变。
3. 判断化学反应平衡的一些技巧
除了依据物质颜色发生的变化、恒定容积中气体总压强不变等来判断化学反应平衡状态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些判断技巧。(1)化学反应内气体平均分子的质量在恒定的情况下,或反应中气体密度恒定的情况下,可以判断化学反应已经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在NH3与O2反应会生成H2O和NO,在化学反应中气体平均分子的质量达到恒定状态时,就代表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2)借助图像判断化学平衡。图像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学生能通过分析图像能较快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了平衡状态。化学老师在图像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意义,在曲线的起点、拐点与终点代表的意义,对曲线走向加强关注。在可逆性化学反应中,温度变化、加入催化剂都会影响到化学反应。为此,学生可以参考图像对化学反应有没有达到平衡进行精准判定。假如图像纵坐标代表反应速率,曲线陡峭度越大,也就是斜率較大的时候,代表化学物质处于加速反应状态,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时候斜率变成0,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判定该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3)依据化学反应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状态进行判定。一些化学物质在反应时会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出现。假如化学反应属于绝热体系,化学反应中的温度保持恒定的时候,就代表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比如在SO2和O2反应生成SO3,有放热现象发生,体系温度不变的时候,化学反应就可以判断达到了平衡状态。
三、 结语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平衡原理是一个主要难点,也是高考的必考点,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涉及化学反应的干扰因素、观察和判断平衡状态等知识。为此,化学老师要借助化学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气体压强、温度、平均分子、图像等巧用化学平衡原理,提高化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崔俊莉,闫春更,周青.基于三阶试题的“化学平衡”学习困难分析[J].化学教学,2017(2):26-31.
[2]宋兆爽,白建娥.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探究教学策略初探——以“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复习课为例[J].化学教育,2013,34(4):61-
63.
[3]陈世明,徐守兵.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的再认识[J].化学教育,2015,36(3):87-89.
[4]杨德红.“目录式”教学法在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中的实践研究——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单元为例[J].化学教学,2016(8):31-35.
作者简介:束靖,安徽省合肥市,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肥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