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理性是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活动不是简单地动手实验,科学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有学生的思维参与了,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探究,才能实现学习上的发展。
关键词 探究活动;思维;发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言:“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而理性是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本质属性。动手动脑学科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有学者认为科学探究过程可分为认知活动和实证活动两大系统,认知活动系统由提出问题、预测与猜想、解释交流、结论几个环节组成;实证活动系统主要由观察(实验、查阅资料)、信息的收信与分析环节组成。总体而言,无论是认知活动还是实证活动,都存在着大量的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展开理性思维的过程。但是,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热闹氛围。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极低,更多的是一种机械的回应,这对学生的发展帮助不大。因此,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
1 注重探究活动的预测
预测(猜想或假设)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引导学生预测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预测作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探究的方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对预测环节并不重视,有的教师虽然也让学生预测,但多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止于热闹的气氛,学生所得甚少。科学的预测绝不是随意性的乱说。预测必须要有依据,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如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材料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作出预测,并说出浮沉的理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提出四个方面的假设:一是大的浮、小的沉(体积的大小);二是轻的浮、重的沉(物体的轻重);三是空心的浮、实心的沉(物体的形状);四是材料软的浮、硬的沉(材料的质地,即密度)。这些假设充分展示了学生判断物体浮沉的初始概念。通过进一步实验,学生的初始认知与实验结果产生了冲突,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效引导预测,不仅为教学内容的延续作好了铺垫,还将对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探究。启发学生多进行有效的预测,是学生智力和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保障探究活动的有序
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应先让他们想清楚如何设计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做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同伴间如何合作等,这些都是在动手之前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规则。学生只有明确了探究规则,才能有的放矢、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目前科学课上的动手探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盲动:简单地认为探究就是动手做实验,问题一出示,教师就让学生“自主”探究,一阵忙乱之后学生却一无所获;二是被动:一些教师喜欢起“温馨提示”,其提示内容大多是对操作方面的要求和一些注意事项等等,或通过多媒体放映在荧幕上,或打印在纸上每组发一张,殊不知,这样的“温馨提示”俨然教师下达的指令,学生的探究也由此变主动为被动了。因此,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必须要形成一条铁律:动手之前先动脑,而且探究的规则应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再通过师生互动加以完善、合理化。
如讨论“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绳有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一是初步感知探究规则。
(1)可变量是什么,不可变量是什么?
(2)如何控制这些变量?
二是归纳细化探究规则。通过师生共同研讨,以下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使探究规则更加全面、一目了然,有效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这样,教师舍得花时间,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对“摆绳长短影响摆动快慢”的探究规则以及各方面的事项进行周全的考虑,再辅以教师的及时指导,就能保证动手操作是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有序展开。如此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养成科学地想事情、科学地做事情以及有条理地去考察事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3 深化探究活动的分析归纳
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为理性思维提供有效的分析依据,并从事实数据的分析中對探究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但事实数据不等于结论,两者之间存在“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必须在两岸之间架设一条思维的“彩虹桥”。然而,不少教师往往把这个“架桥”的环节给省略了,由教师代劳问题的解释或结论,学生坐享其成。虽然,这样也能让学生记住结论,但从学生的发展而言其意义不大。
我们认为,教师在此环节绝不能松手,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理性思维,让学生确实有所思、有所悟。如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收集到了丰富、翔实的实验事实数据(记录表略)后,作为开启理性思维的最真实的依据,在这个数据表上教师应做足文章,可通过以下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一: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经过研讨,学生发现记录表中的数据可归为三类:第一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二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问题二:重物与拉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经过分析,学生发现同样也可将其对应地归为三类:第一类,重物重量>所用力;第二类,重物重量<所用力;第三类,重物重量=所用力。)
问题三:上述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
(由于之前的数据分析,学生很容易归纳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问题四:通过上述分析,你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使用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
这样,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桥梁顺利地从此岸到达了彼岸,通过理性思考自己得出了解释或结论,从而充分磨练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探究活动;思维;发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言:“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学会思考、发展思维对一个人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而理性是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本质属性。动手动脑学科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有学者认为科学探究过程可分为认知活动和实证活动两大系统,认知活动系统由提出问题、预测与猜想、解释交流、结论几个环节组成;实证活动系统主要由观察(实验、查阅资料)、信息的收信与分析环节组成。总体而言,无论是认知活动还是实证活动,都存在着大量的理性思维活动,科学探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不断展开理性思维的过程。但是,不少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时,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的热闹氛围。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极低,更多的是一种机械的回应,这对学生的发展帮助不大。因此,我们认为要真正实现科学探究活动的意义,必须关注学生的思维参与。
1 注重探究活动的预测
预测(猜想或假设)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也是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引导学生预测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预测作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掌握探究的方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对预测环节并不重视,有的教师虽然也让学生预测,但多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止于热闹的气氛,学生所得甚少。科学的预测绝不是随意性的乱说。预测必须要有依据,教师应引导学生说出预测的理由,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如教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师引导学生对所提供的材料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作出预测,并说出浮沉的理由。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猜测,提出四个方面的假设:一是大的浮、小的沉(体积的大小);二是轻的浮、重的沉(物体的轻重);三是空心的浮、实心的沉(物体的形状);四是材料软的浮、硬的沉(材料的质地,即密度)。这些假设充分展示了学生判断物体浮沉的初始概念。通过进一步实验,学生的初始认知与实验结果产生了冲突,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有效引导预测,不仅为教学内容的延续作好了铺垫,还将对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科学探究强调动手做,但更强调思维探究。启发学生多进行有效的预测,是学生智力和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动因,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保障探究活动的有序
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应先让他们想清楚如何设计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无关变量、做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同伴间如何合作等,这些都是在动手之前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掌握规则。学生只有明确了探究规则,才能有的放矢、有序地开展探究活动。目前科学课上的动手探究存在两种倾向:一是盲动:简单地认为探究就是动手做实验,问题一出示,教师就让学生“自主”探究,一阵忙乱之后学生却一无所获;二是被动:一些教师喜欢起“温馨提示”,其提示内容大多是对操作方面的要求和一些注意事项等等,或通过多媒体放映在荧幕上,或打印在纸上每组发一张,殊不知,这样的“温馨提示”俨然教师下达的指令,学生的探究也由此变主动为被动了。因此,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必须要形成一条铁律:动手之前先动脑,而且探究的规则应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再通过师生互动加以完善、合理化。
如讨论“摆摆动的快慢可能与摆绳有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
一是初步感知探究规则。
(1)可变量是什么,不可变量是什么?
(2)如何控制这些变量?
二是归纳细化探究规则。通过师生共同研讨,以下表的形式进行归纳整理,使探究规则更加全面、一目了然,有效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
这样,教师舍得花时间,在学生动手探究之前对“摆绳长短影响摆动快慢”的探究规则以及各方面的事项进行周全的考虑,再辅以教师的及时指导,就能保证动手操作是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有序展开。如此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养成科学地想事情、科学地做事情以及有条理地去考察事物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3 深化探究活动的分析归纳
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目的,是为理性思维提供有效的分析依据,并从事实数据的分析中對探究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但事实数据不等于结论,两者之间存在“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必须在两岸之间架设一条思维的“彩虹桥”。然而,不少教师往往把这个“架桥”的环节给省略了,由教师代劳问题的解释或结论,学生坐享其成。虽然,这样也能让学生记住结论,但从学生的发展而言其意义不大。
我们认为,教师在此环节绝不能松手,应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展开理性思维,让学生确实有所思、有所悟。如教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杠杆的科学》,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收集到了丰富、翔实的实验事实数据(记录表略)后,作为开启理性思维的最真实的依据,在这个数据表上教师应做足文章,可通过以下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一: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经过研讨,学生发现记录表中的数据可归为三类:第一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二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第三类,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问题二:重物与拉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经过分析,学生发现同样也可将其对应地归为三类:第一类,重物重量>所用力;第二类,重物重量<所用力;第三类,重物重量=所用力。)
问题三:上述关系说明了什么问题?
(由于之前的数据分析,学生很容易归纳出: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省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费力;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不省力也不费力。)
问题四:通过上述分析,你能找出使用杠杆工作的规律吗?
(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使用杠杆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
这样,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桥梁顺利地从此岸到达了彼岸,通过理性思考自己得出了解释或结论,从而充分磨练了学生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