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用爱打开孩子们的心路之门;爱是春风、爱是雨露、爱更是一盏深夜里的明灯,为路人指明方向。在爱的百花丛中,我认为师爱是一枝最芳香的花。它既无私又伟大,它既娇美而又显得尊贵。有了师爱,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有了师爱,在学习的路上孩子们才不会感到孤单,渴求师爱更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求。然而,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总是忽略这最重要的一点。多年来的教学经历告诉我,搞好教学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上好课和班级的日常管理。而是和孩子们站在一起,要成为他们的“老师型”朋友。
关键词: “老师型”的朋友;教师型朋友
【中图分类号】 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30-01
何为“老师型”的朋友呢?我认为老师应该懂得孩子们思想上的动态变化、生活上的需求、学习上的困惑,善于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应该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尤其是那些跟父母不愿意沟通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跟老师沟通,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是朋友。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更注重于孩子们的分数如何提高,煞费苦心地研究着题海题型战术。常常对那些不爱学习或在课堂上捣乱的孩子进行呵斥、训教,而没有留意他们所想的,所关心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向老师关上心路之门, 对老师进行排斥,时间久了班上的孩子就会主动分成爱学习的和不爱学习的两大阵营。这时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向这样孩子伸出友谊之手,与他聊天,摸清他的想法,解决他的思想障碍。让他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自己在老师的心目当中还是有位置的,老师也没有把自己撇开。当然,是否会打开孩子的心扉,与你分享他们的所知所感还要依情况而定,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要因材施教。
参加工作已十年,用”教师型朋友”改变的案例也很多,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这样的案例。有个学生他叫吕志博。他贪玩、好动、不爱学习,但是他比较爱劳动。让他学习有如逼他上梁山,开学的第三周我就发现这个孩子主动跟班主任申请去操场捡垃圾。这大热天的我看着孩子宁可在外面捡垃圾也不进屋去学习,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现在就放弃了学业将来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跟着他一起去捡垃圾,他捡垃圾我就给他撑口袋,但是这个孩子一句一个不用,还往回抢垃圾袋子,嘴里说着:“老师我自己来就行,你快回去忙你的吧,你们需要备课和批作业呢!”一听孩子说这些话我觉得这个孩子还是个可造之才啊!于是我买了两根雪糕,跟着他一起捡垃圾,一开始这个孩子怎么也不肯接我给他买的雪糕,这是个朴朴实实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老师给买的雪糕实在是不好意思吃。为了跟他拉拢关系,我问起了他家里的情况,因为他是贫困建档立卡的孩子,我当年也是他的一对一帮扶教师,所以我跟他的父母和他的奶奶还挺熟悉的,顺着这条线索我成功的与他交上了朋友,我的雪糕他也微笑的接到了手里,高兴并且放心的吃掉了。看着他吃雪糕的样子我心里暗想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好好学学历史。于是在吃雪糕的时候我就像讲故事一样,给他讲了两个历史“段子”,孩子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回问我一两句。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我忽然间停了下来,他说:“老师你怎么不讲了我还想听呢!”我特意留下了一个悬念。我想这样会吸引他学习的兴趣吧!孩子心灵毕竟单纯的,这个悬念成了他的心病!回家把我给他讲的历史故事跟姐姐讲了一遍,姐姐把这个历史人物最后的结局告诉了他。他的姐姐在2017年初被一所中学所录取,他的家庭还算是有一点文化背景,所以这也是我想挽救这个孩子的原因吧!第二天在走廊里这个孩子看到我高高兴兴的跟我说,老师你想不想知道昨天你给我讲的那个历史皇帝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的?我说:“你来给我讲讲吧!”他讲的虽然粗糙但是却很正确。我心里暗自想要给这个孩子点甜头尝尝,于是我把我自己买的一本历史人物命运的书借给了他,并且跟他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老师借给你的,看完了记得还给我”。虽然他不爱学习,但是他并不是不能学习,只是在学习上是个比较懒惰,也就是惰性较强的孩子,没想到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就激起了他看书的欲望。但是这个孩子毕竟学习荒废了很久,想拉起他的学习信心是不太容易的。有一天他在看书的时候,他周围那些不学习的孩子又来干扰他,并且还嘲笑他:“猪鼻子插大葱装像,脑袋笨的跟个猪似的学什么习啊!赶紧出去捡垃圾得了!”这孩子一听这话急了,一拳打对方脸上了,掀起了一场战争。因为他是个实惠孩子不会那些花言巧语,所以生气的时候只会用拳头解决问题。在班主任解决完两个孩子的矛盾之后,我又侧面了解了一下,是因为吕志博在看那本书时,他们讽刺他,他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之后的几天里,他没有看我借给他的那本历史书,刚刚燃起的火苗又被浇灭了。我差点想放弃,但是回头一想孩子是因为看历史才被嘲笑的,我得把孩子的心结解开,看书不是错,错的是那几个品行不好的孩子。我又一次找机会跟他谈了那天打架的事情。顺势我又给他讲了几个历史人物因为生气而骂人的典故,教了他一些反击这种嘲笑的幽默语言,他感觉豁然开朗,也承认自己有点太冲动了,一时生气没控制住,以后学会用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对他的关注也稍微多了一些,我发现他在我课堂上不再睡觉了,这也算是给我面子了。既然不睡觉了,也不能让他失去学习的信心,我有的时候事先告诉他我要讲哪方面的内容,让他提前预习,几次下来之后,孩子在历史课堂上可以正确的回答问题了。再加上这帮扶教师的身份,去他家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有的时候我会给他奶奶拿点水果,一方面是为了帮扶工作好开展一些,另一方面也是想真正的让这个孩子接受我,好好学习我教的这门课程,改变这个贫困家庭中实实在在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七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吕志博的历史打了75分。虽然成绩不是特别高,但是相对之前那个上课睡觉,爱捡垃圾,做事情冲动至极的大男孩来说,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知道回答问题了,跟同学们在一起也知道开玩笑了,面对一些挑衅的语言也知道怎样适当的回击了,也不再主动申请出去捡垃圾了。
这样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教师的师爱出现在潜移默化的工作中,对那些学习迷茫的孩子,一定会给予生活上的幫助、思想上的指引,他们必将重拾学习信念,快乐的成长着。这就是伟大的师爱,它将成为孩子们心灵之灯,永远照亮着前行的路。
关键词: “老师型”的朋友;教师型朋友
【中图分类号】 6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09-0130-01
何为“老师型”的朋友呢?我认为老师应该懂得孩子们思想上的动态变化、生活上的需求、学习上的困惑,善于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应该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良师益友,尤其是那些跟父母不愿意沟通的孩子,可以引导他们跟老师沟通,让他们知道老师也是朋友。
在平时教学中,我们教师更注重于孩子们的分数如何提高,煞费苦心地研究着题海题型战术。常常对那些不爱学习或在课堂上捣乱的孩子进行呵斥、训教,而没有留意他们所想的,所关心的。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向老师关上心路之门, 对老师进行排斥,时间久了班上的孩子就会主动分成爱学习的和不爱学习的两大阵营。这时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向这样孩子伸出友谊之手,与他聊天,摸清他的想法,解决他的思想障碍。让他觉得老师并不是高高在上,自己在老师的心目当中还是有位置的,老师也没有把自己撇开。当然,是否会打开孩子的心扉,与你分享他们的所知所感还要依情况而定,教师引导的方法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要因材施教。
参加工作已十年,用”教师型朋友”改变的案例也很多,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这样的案例。有个学生他叫吕志博。他贪玩、好动、不爱学习,但是他比较爱劳动。让他学习有如逼他上梁山,开学的第三周我就发现这个孩子主动跟班主任申请去操场捡垃圾。这大热天的我看着孩子宁可在外面捡垃圾也不进屋去学习,心理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现在就放弃了学业将来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跟着他一起去捡垃圾,他捡垃圾我就给他撑口袋,但是这个孩子一句一个不用,还往回抢垃圾袋子,嘴里说着:“老师我自己来就行,你快回去忙你的吧,你们需要备课和批作业呢!”一听孩子说这些话我觉得这个孩子还是个可造之才啊!于是我买了两根雪糕,跟着他一起捡垃圾,一开始这个孩子怎么也不肯接我给他买的雪糕,这是个朴朴实实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老师给买的雪糕实在是不好意思吃。为了跟他拉拢关系,我问起了他家里的情况,因为他是贫困建档立卡的孩子,我当年也是他的一对一帮扶教师,所以我跟他的父母和他的奶奶还挺熟悉的,顺着这条线索我成功的与他交上了朋友,我的雪糕他也微笑的接到了手里,高兴并且放心的吃掉了。看着他吃雪糕的样子我心里暗想一定要让这个孩子好好学学历史。于是在吃雪糕的时候我就像讲故事一样,给他讲了两个历史“段子”,孩子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回问我一两句。讲到最精彩的地方,我忽然间停了下来,他说:“老师你怎么不讲了我还想听呢!”我特意留下了一个悬念。我想这样会吸引他学习的兴趣吧!孩子心灵毕竟单纯的,这个悬念成了他的心病!回家把我给他讲的历史故事跟姐姐讲了一遍,姐姐把这个历史人物最后的结局告诉了他。他的姐姐在2017年初被一所中学所录取,他的家庭还算是有一点文化背景,所以这也是我想挽救这个孩子的原因吧!第二天在走廊里这个孩子看到我高高兴兴的跟我说,老师你想不想知道昨天你给我讲的那个历史皇帝最后的命运是什么样的?我说:“你来给我讲讲吧!”他讲的虽然粗糙但是却很正确。我心里暗自想要给这个孩子点甜头尝尝,于是我把我自己买的一本历史人物命运的书借给了他,并且跟他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老师借给你的,看完了记得还给我”。虽然他不爱学习,但是他并不是不能学习,只是在学习上是个比较懒惰,也就是惰性较强的孩子,没想到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就激起了他看书的欲望。但是这个孩子毕竟学习荒废了很久,想拉起他的学习信心是不太容易的。有一天他在看书的时候,他周围那些不学习的孩子又来干扰他,并且还嘲笑他:“猪鼻子插大葱装像,脑袋笨的跟个猪似的学什么习啊!赶紧出去捡垃圾得了!”这孩子一听这话急了,一拳打对方脸上了,掀起了一场战争。因为他是个实惠孩子不会那些花言巧语,所以生气的时候只会用拳头解决问题。在班主任解决完两个孩子的矛盾之后,我又侧面了解了一下,是因为吕志博在看那本书时,他们讽刺他,他才做出了这样的举动。之后的几天里,他没有看我借给他的那本历史书,刚刚燃起的火苗又被浇灭了。我差点想放弃,但是回头一想孩子是因为看历史才被嘲笑的,我得把孩子的心结解开,看书不是错,错的是那几个品行不好的孩子。我又一次找机会跟他谈了那天打架的事情。顺势我又给他讲了几个历史人物因为生气而骂人的典故,教了他一些反击这种嘲笑的幽默语言,他感觉豁然开朗,也承认自己有点太冲动了,一时生气没控制住,以后学会用幽默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对他的关注也稍微多了一些,我发现他在我课堂上不再睡觉了,这也算是给我面子了。既然不睡觉了,也不能让他失去学习的信心,我有的时候事先告诉他我要讲哪方面的内容,让他提前预习,几次下来之后,孩子在历史课堂上可以正确的回答问题了。再加上这帮扶教师的身份,去他家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有的时候我会给他奶奶拿点水果,一方面是为了帮扶工作好开展一些,另一方面也是想真正的让这个孩子接受我,好好学习我教的这门课程,改变这个贫困家庭中实实在在的孩子。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七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吕志博的历史打了75分。虽然成绩不是特别高,但是相对之前那个上课睡觉,爱捡垃圾,做事情冲动至极的大男孩来说,他有了很大的转变,上课知道回答问题了,跟同学们在一起也知道开玩笑了,面对一些挑衅的语言也知道怎样适当的回击了,也不再主动申请出去捡垃圾了。
这样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教师的师爱出现在潜移默化的工作中,对那些学习迷茫的孩子,一定会给予生活上的幫助、思想上的指引,他们必将重拾学习信念,快乐的成长着。这就是伟大的师爱,它将成为孩子们心灵之灯,永远照亮着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