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信与昆曲传播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次调查以华东理工大学为重点,围绕“大学生对昆曲传播的认知”主题,就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昆曲的看法和认识、昆曲进校园三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大学生对昆曲艺术表示认可,但是对昆曲感兴趣的大学生屈指可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昆曲进校园”的想法得到普遍支持和赞赏。基于对本次调查的分析和思考,我们探索出昆曲传播的新途径——昆曲“四化”及“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昆曲传播 昆曲进校园 大学生文化自信
  一、调查背景
  昆曲又名昆剧,发源于14世纪的昆山,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在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滋养了众多地方剧种,被誉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14世纪到18世纪,昆曲逐渐成熟并趋于繁盛,观看昆曲演出成为追求高雅的贵族们的娱乐方式。但是18世纪以后,昆曲逐渐由貴族化转向大众化,昆曲的高雅繁难无法迎合普通百姓的喜好,其发展也举步维艰。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是当年唯一全票通过的入选项目。日趋败落的昆曲受到国家的扶持和人们的关注,才得以在危机中存活与发展。但是,昆曲难以摆脱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依靠国家的资助与扶持,昆剧团勉强能够维持日常运营,但是在资源缺乏的镣铐下难以翩翩起舞;另一方面,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更倾向于快节奏的生活,委婉冗长的昆曲已然与大众心理脱轨,难以得到良好的传播和发展。据了解,全国昆曲戏剧团仅九个,占戏剧团的比例极小。昆曲演员中18-35岁占70%,呈现老龄化趋势,且戏剧院校昆曲班招收学生极少,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婉转典雅的昆曲艺术如何挣脱桎梏,是一个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难题。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昆曲集古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于一体,还保留有传统音乐、舞蹈、杂技、武术、书法等,是中国文化的最佳载体。传播昆曲便是传播优秀中国文化,承载着“文化自信”的昆曲也将激励人们的“文化自信”。所以,“文化自信”为昆曲传播开辟了一条光明的道路,人们对昆曲的文化自信必将助力昆曲传播和发展。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群体,是欣赏昆曲、传播昆曲的主力军。从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对昆曲的文化自信程度决定着昆曲的未来发展前景,这就是我们以大学生为对象展开调查的原因。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调查采取线上问卷和线下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以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为调查对象,以华东理工大学为重点,围绕“大学生对昆曲传播的认知”主题,就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和途径、对昆曲的看法和认识、昆曲进校园三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在问卷设计上,我们遵循了先易后难、先客观后主观、相似问题集中的原则。问卷共包括15个问题,题型分为三种,分别是:单选题、多选题、开放问答题。单选题主要集中在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就读学校、性别、文理科。多选题意在调查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和了解途径、对昆曲及“昆曲进校园”的看法。最后一题是开放问答题:“您对昆曲在大学传播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结合了网上调查与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在大学食堂、图书馆、住宿区等学生集中且随机分布的地点发放问卷,尽量达到文理科均衡、男女均衡以及问卷发放的随机性,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和途径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大学生对昆曲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根据“您对昆曲的了解程度如何”回答的统计,7.24%的大学生选择A选项;77.76%的大学生选择了B选项;选择C、D、E选项的同学比例极少。大多数同学对昆曲的了解还停留在“听说过”这个阶段,能够欣赏、研究昆曲艺术的同学少之又少,表明昆曲走进大学校园,融入大学生活任重而道远。
  从问题“您对昆曲的了解主要通过以下哪些途径”的统计结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了解昆曲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和电影、网络媒体、长辈口耳相传等。当今社会,大学生对于新兴媒体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视电影、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和昆曲文化间架起了桥梁,激励着大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昆曲的艺术魅力。长辈口耳相传在年轻一代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昆曲发源于苏州昆山,当地的居民对昆曲怀有深深的家乡情愫,在潜移默化中,他们促进了后辈们对昆曲的喜爱。此外,部分同学通过学校相关课程、讲座了解到昆曲,验证了“昆曲进校园”的可行性。受地理、时间、经济等条件的限制,大学生通过庙会、剧场、文工团等实地感受了解昆曲的比例较小,但是这种形式能让大学生切身体会昆曲魅力,是大学生了解并喜爱昆曲的重要途径。
  (二)对昆曲的看法和认识
  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赞赏昆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这是由昆曲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所牵引的结果,是对昆曲笼统的模糊的印象,但也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大学生对昆曲艺术的认可。其次,优美的曲词和唱腔、华丽精致的服饰妆容也是多数大学生对昆曲持有的正面印象。相较之下,选择剧本和演员的大学生较少,一方面是大学生不了解昆曲,另一方面也映射了大学生对昆曲的负面认识——演出剧本枯燥无聊,演员表演不够生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化传播离不开有效的语言沟通。调查结果显示,63.28%的大学生们对昆曲的负面印象来源于“方言的限制,语言难懂”,他们表示,语言的晦涩难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昆曲剧目的情节把握以及实际观感。昆曲的唱词如何能够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同时,让更多人听得懂、会欣赏,是昆曲得以打动人心的关键问题。另外,“剧本情节老套,缺乏吸引力”“演唱、剧情拖沓,给人昏昏欲睡的感觉”“专业演员老龄化,缺乏相关人才”也是造成昆曲负面印象的主要因素。时代变了,人们的步伐加快了,委婉冗长的昆曲不再是新时代的宠儿。剧本老套、演唱拖沓、表演呆板让昆曲难以深入人心,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昆曲应该迎合当今时代,应当贴近现代生活,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推陈出新、另辟蹊径,创造一些为新时代发声的新剧本,培养一批年轻优秀的昆曲表演家,吸引热爱昆曲的忠实观众。以“剧本新”“演员新”推动“观众新”,进而鼓舞新观众欣赏“旧艺术”,欣赏原汁原味的昆曲。
其他文献
摘 要:潘仁美的奸臣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世代累积型小说,历史原型潘美到小说人物潘仁美的嬗变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演进脉络中,直至明代熊大木版《杨家将演义》问世后也没有完全终止,其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本文旨在对宋史及民间文学流传中的潘美形象做一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形象的变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宋史 《杨家将演义》 潘美 民族矛盾 忠奸之辨  潘美(925—991)
摘 要:村上春树从登上文坛开始就备受关注,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且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本文以《舞!舞!舞!》这部作品为例,从表现社会黑暗和对人生无意义的主题内容、语言新奇、构思奇特以及后现代主义特色等几个方面,分析村上春树作品的艺魅力。  关键词:村上春树 艺术魅力 主题 艺术特色  一、主题内容  1.后工业时代的日本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美国的帮助,日本的经济在一片废墟中逐步成长
带小朋友们到北京天文馆研学时,老纪总会讲1582年10月的故事。并不是这一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只不过,如果把手机日历调到1582年10月,会发现这个月只有21天,没有5—14日,而是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   怎么回事?其实,这桩历法的“公案”也涉及天文学的范畴。古时候,人类曾遭遇洪水泛滥,又有耕种的需要,就得观察星象位置,这才有了天文学。从斗转星移到四季变化,年月日天的长度都和天象分不开,
【摘 要】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使命,更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宏观角度,积极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教育资源和有利条件,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爱国报国的种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
摘 要:《上海赋》对老上海的历史、人物、风情等的描摹,体现了木心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等都可以从木心所刻画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上海人,以及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生活场景中窥见。木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又让他善于运用传统文学形式结构散文,《上海赋》用赋体做整体框架,用白话来添砖加瓦,方言作调味佐料,采用了多样化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老上海 赋 现实主义 忧思情怀  
摘要:《全宋诗》由于体量巨大,且出于众手,因此不免存在一些重出问题。近来通过研读发现,胡伸弓名下也有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故有必要对其归属加以考证。关键词:《全宋诗》胡仲弓重出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在收录诗人之众、诗作量之大等方面均可谓规模空前,但因其体量巨大且出自众手,以至于难免存在误收、重出等问题。笔者在研读南宋江湖诗人胡仲弓诗歌的过程中,发现其名下诗歌也存在重出现象,今对之考
摘 要:《心灵史》是张承志是继《黑骏马》《北方的河》中精神追寻之后的灵魂皈依之作,是他的生命之作。然而在众说纷纭、哗然喧嚣的评述声音中,却很少把《心灵史》文本归于一种情感和心灵的维度,本文尝试以叙述者“我”作为切入点,从历史评述、宗教情感、“我”的联结等角度解读《心灵史》心灵维度的意义。  关键词:《心灵史》 叙述者 “我” 心灵  若提张承志,《心灵史》是绕不开的文本与话题,继《黑骏马》《金牧场
摘 要:杨宪益、戴乃迭是中国最早译介《史记》的翻译名家。学界长期以来对他们翻译的《史记》选译本关注不够,鲜有文章论及这两位翻译大师的《史记》译本。本文梳理了杨氏夫妇出版的各种《史记选》英译本,期待译界能进一步关注和研究这两位大师的《史记》英译。  关键词:杨宪益 戴乃迭 《史记选》 英译本  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的《史记》(Records of the Historian)选译本于19
摘 要: 作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Wallace Chafe(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 在语篇的话语认知分析领域頗有作为。对他的语言学研究成果理论及方法作深入探讨实属必要,以期对普通语言学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理论方面的积聚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华莱士·切夫 话语认知 思维流与信息流 言语化过程  Wallace Chafe Уоллес Чейф(华莱士·切夫),美国著名语言学
摘 要:“父亲”一直是许多文学作品乐于探讨的话题,父亲与子女的关系更是意蕴丰富的主题。论文分别从“无父”“审父”“弑父”的叙事语言、爱与恨裹挟的父子关系形态、互相伤害的父子伦理关系这三部分浅谈邵丽小说中的父子关系。  关键词: 父权 父爱 审父 父子关系  邵丽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数百万字,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作家》等全国大型刊物,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 《新华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