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m7411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村上春树从登上文坛开始就备受关注,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且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本文以《舞!舞!舞!》这部作品为例,从表现社会黑暗和对人生无意义的主题内容、语言新奇、构思奇特以及后现代主义特色等几个方面,分析村上春树作品的艺魅力。
  关键词:村上春树 艺术魅力 主题 艺术特色
  一、主题内容
  1.后工业时代的日本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美国的帮助,日本的经济在一片废墟中逐步成长起来,二战后的十年是经济恢复时期,之后的三十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但仍然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村上春树出生于1949年,成长于本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当时日本逐渐步入发达国家行列,随着经济的增长,不但日本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改善,更有大量的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行为方式入侵。在这样的后工业时代,日本上层人士更加追求奢侈的生活,出入高档场所,如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经常海外度假。而工薪阶层的民众生活却差强人意,加之当时日本青年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失利,这些普通人在事业和生活中就显得无能为力,处于一种夹缝中生存的状态。
  村上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是国语教师。受父亲的熏陶,村上非常喜欢看书,酷爱西方文学,喜欢美国的作家;他还翻译了很多美国惊悚小说。村上的早年经历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也对他后来的创作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
  2.作品主题 主要鞭挞了这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小说开篇第一句“我总是梦见海豚宾馆”,开篇提到的这家海豚宾馆是“我”与喜喜熟识的地方,当时的海豚宾馆很小,并且相当寒碜,而后来我再次回到海豚宾馆时,它俨然成了一个高档星级宾馆,却还叫海豚宾馆。为此我非常不解,而后我通过个人关系调查这家新海豚宾馆的背景,却被同伴警告。原来,老海豚宾馆被大型集团收购,条件是沿用老海豚宾馆的名字。新海豚宾馆背后势力强大,上层关系非常复杂,有买地置地的关系,这属于禁区,切不可深入。利益的关系逼得老海豚宾馆走投无路,作品中几次提及“这就是所谓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被少数权贵垄断,形成自己的利益圈,主宰着这个国家的一切。显而易见,日本现有的资本主义社会十分黑暗,普通人根本不会对这个社会有什么影响,资本家们垄断了这个社会的优势资源,为了攫取超额的利润,不惜动用一切手段。这个世界毫无人性可言,毫无情面可言。
  另一个主题即是表现对人生无意义的思考。作品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可以穿行于异度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故事通过对于喜喜的念念不忘和咪咪之死穿插起来。我认识的羊男告诉我:“跳舞,不停地跳舞。不要考虑为什么跳,不要考虑意义不意义,意义那玩意儿本来就是没有的,要是考虑这个,脚步势必停下来。一旦停下来,我就再也爱莫能助了……”{1}故事中另一个主要人物五反田,碎石超级巨星,过着极度奢华的生活,离婚之后一无所有,但他还有“经费”住高档寓所、开高档豪车、演一些千篇一律的角色,但我认为他也就只是这个物质社会高级阶层的傀儡而已,他连自己喜欢的事情、喜欢的人都不能左右,也坦言十分羡慕我这平凡普通的生活。透过五反田这个角色我们看到的是高度发达社会的物质性,让人们丧失了自我的辨别能力,一味追求奢侈生活的审美品位,失去了自我个性,活得如行尸走肉一样,而他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事更是诉说了现实社会让人精神无所归属,无法找到自我;表达了当时日本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孤独、虚空和对生活的迷惘。而羊男告诉我的话,就仿佛是对社会中所有陷入迷茫的人说的话,令人深思,仿佛说人生就是如此,不去考虑活着的意义,因为生活本身就没什么意义。
  二、艺术特色
  1.构思独特 作品中的“我”和由美吉都可以通过新海豚宾馆的电梯到达16层的异度世界,在走廊的尽头我可以跟羊男对话。在美国,我仿佛是看到了喜喜,并且通过喜喜的幻影把我带到了异度空间,在这里看到了六具白骨,并且成功地走出来回到雪的身边,出来后我一直在猜想这六具白骨的主人;而之后“我”身边认识的人一个个先后死去,开始慢慢对号入座……
  小说构思新奇,通过寻找喜喜和咪咪的死因设置悬念,让主人公在现实世界和非现实空间里来回穿插。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描写细致入微,因为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具体的唱片名、商品名和乐队的名字,还有格外具体的数字描写,故事中他各处逗留的时间都说得非常精准。而非现实世界的描写也十分形象逼真,从现实世界如何很自然又不可抗拒地进入异度世界,还有异度空间的见闻都仿佛如临其境,与恐怖小说、悬疑小说的构思异曲同工。
  2.语言特色 作品用语十分幽默,诙谐有趣。在第21板块,咪咪死后,有两个警察署的人来找我做调查,录笔供,作者没有写圣湖这两位警察的名字,却十分幽默调侃地在文中这样说道:“年纪大的个头颇高,鼻子上有块伤疤。虽说时值初春,却已晒成相当水平——犹如渔夫那样深刻而现实,显然不是在关岛海滨或滑雪场晒出来的……看起来这两个绅士哪个都不是我想要结交的角色,我姑且将他俩命名为‘渔夫’和‘文学’。”{2}作品中经常运用新奇的比喻和隐喻。一系列恰到好处的比喻,如“面条脆弱得很,刚用筷子挑起便断成两截。犹如病人用的流质,带有不治之症的味道”“她坐在沙发上,姿势优美地架着腿,空漠而呆滞的目光落在膝头摊开的摄影杂志上,浑如一幅印象派绘画”。而深刻的隐喻就像通往羊男住处的关于“黑暗”的描写,第10个板块开篇写道:“这是地地道道的黑暗,地道得近乎可怕。任何东西都无法识别,包括自己的身体,甚至有东西存在这点都感觉不出来,有的只是黑色的虚无……”这些关于黑暗的描写都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象征着事物表面之下的未知世界,象征着未知世界的深不可测,象征着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象征着强大的邪恶力量。
  作品行文流畅,文采斐然。文中还不时跳出富有哲理的句子,引读者深思。例如:“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是死亡的起点”。
其他文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个人只有在努力地灌溉之后,才能享受到劳动的果实。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阳光把高山分成了两份,一边明亮,一边昏暗。从努力到享受的过程,其实就是从昏暗到明亮的过程。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起初是浙江的一名普通大学生。其相貌丑陋,非常不招人待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外国出差,看到国外的科技、网络那么先进,“所以动心忍性”,毅然决然地创建公司。刚开始时
摘 要:马一浮是现代新儒家早期思想的代表之一,作为一位学者兼诗人,他的诗学成就甚高。虽然生于乱世之中,但他始终保持一颗积极乐观之心,以“逍遥”之心处世,这种心态处处体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之中。本文以马一浮的《即事》为例,阐述他的“逍遥”之境,分析他能够在乱世之中求得自身的安然闲适并最终找到自我安身立命之所的原因。以此为观照,冀求对当代人的生命追求有所启发。  关键词:马一浮 《即事》 逍遥  作为“一
摘要:具有美籍阿富汗裔身份的第二代移民文学作家卡勒德-胡塞尼对21世纪美国文坛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其创作的《灿烂干阳》《追风筝的人》等作品将故国的文化传统与通行于西方社会的英文表述熔于一炉,获得了西方主流文坛的广泛认可。《灿烂干阳》一书中的“太阳”则是最能反映其故国文化传统的核心意象。  关键词:移民文学 胡塞尼 《灿烂千阳》 太阳意象 波斯文学  一、卡勒德·胡塞尼身份考辨  移民文学(Dia
摘 要:多丽斯·莱辛在《伦敦见闻录:速写与故事》中继承了伍尔夫的都市写作姿态,用她敏锐的目光和敏感的心灵展现了都市生活的勃勃生机和平凡琐事下掩藏的激情和活力,表现了作者的达观精神和对伦敦的挚爱,更揭示了作者借助对伦敦日常生活的描摹,型塑民族情感,追求身份认同和构建。漫游者的叙事策略和短篇小说的形式是莱辛捕捉生活中瞬息即逝的场景的完美结合。作者借助都市是“剧院”的比喻,将观察的视线投向社会各阶层。她
摘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新世纪前后的乡村发生了巨变,周大新的《湖光山色》是以社会转型为背景的重要作品。面对着金钱和权力的旷开田逐渐沦陷,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其人性一点点的沦落与异化,又塑造了楚暖暖“人性救赎者”的形象,指明了人对真善美本性的探寻。《湖光山色》展现了在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面前,乡村的社会主体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深幽性,作品寄托了周大新对于人性的探讨和反思,呼吁人们在
俄罗斯电影艺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解冻”时期的俄罗斯电影艺术,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学派的卓越的电影流派,它曾以鲜明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受观众欢迎的观赏性,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艺术曾一度迷失方向,否认传统,但在俄罗斯电影人苦苦挣扎中逐渐找到了向前发展的方向。  作者张焰的这两篇有关俄罗斯电影的评介,通过对俄罗斯电影艺术大师丘赫莱依
摘 要: 新世纪以来,文化界兴起了一股“阳明热”,其表征之一就是先后创排了多部“阳明戏”。这些“阳明戏”在艺术阐释王阳明精神思想的同时,也形象展现了王阳明艰辛的成长之路。新世纪“阳明戏”中的成长叙事一是聚焦了王阳明的“内圣”之路,二是聚焦了王阳明的“外王”之路,“内圣”与“外王”的相互交织,从而将王阳明“成圣”的艰难历程和人生传奇进行了艺术化展现。  关键词:“阳明戏” 王阳明 成圣 内圣 外王 
摘 要: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是以以下四个强行设定的大前提为基础的:第一,光速不可超越;第二,部分文明拥有光粒和二向箔等毁天灭地的超级武器;第三,猜疑链和技术大爆炸;第四,在不同生存环境下产生发展的文明都会殊途同归地走向毁灭其他文明以保全自身文明的道路。本文尝试对这四个大前提进行逐个否定,最终证明黑暗森林理论并不成立。即便这一理论可能被证伪,也丝毫不影响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本身的巨
摘 要:云南省宁洱县德化乡荒田地区的彝族分支香堂人以“跳神”和“跳笙”仪式作为自身口传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次调查活动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了解记录了1949年前荒田地区香堂人“跳神”活动与“跳笙”活动的主要流程,并探究其功能与意义。“跳神”和“跳笙”这两个活动(后简称为“双跳”)都各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流程,“双跳”活动作为普洱地区民间口传文化的两种体现,在香堂人的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都起到过重要作用,同时
摘 要:潘仁美的奸臣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世代累积型小说,历史原型潘美到小说人物潘仁美的嬗变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演进脉络中,直至明代熊大木版《杨家将演义》问世后也没有完全终止,其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本文旨在对宋史及民间文学流传中的潘美形象做一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形象的变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宋史 《杨家将演义》 潘美 民族矛盾 忠奸之辨  潘美(925—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