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遮蔽的心灵”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灵史》是张承志是继《黑骏马》《北方的河》中精神追寻之后的灵魂皈依之作,是他的生命之作。然而在众说纷纭、哗然喧嚣的评述声音中,却很少把《心灵史》文本归于一种情感和心灵的维度,本文尝试以叙述者“我”作为切入点,从历史评述、宗教情感、“我”的联结等角度解读《心灵史》心灵维度的意义。
  关键词:《心灵史》 叙述者 “我” 心灵
  若提张承志,《心灵史》是绕不开的文本与话题,继《黑骏马》《金牧场》等草原题材小说之后,张承志从心灵游牧中行走出来,追寻到了一个精神家园和灵魂归宿——伊斯兰哲合忍耶教派,于是张承志的写作便是一种倾其生命的写作,他的《心灵史》也成了张承志写作的转折、身份的转折和生命的转折。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灵史》是张承志倾其一生的作品,无论从其创作经历、身份认同抑或情感归宿,《心灵史》都可称得上是张承志自己的心灵史,是作者积蕴情感的倾诉,灵魂话语的表达。
  然而,纵观以往《心灵史》的研究,研究者的视角很少从文化批评、思想论争、知识分子的自我考察、少数民族研究等跳脱出来,甚至有些评论家用后殖民主义等西方理论框架来强制阐释《心灵史》,另一些则把《心灵史》当作《史记》等历史传记来解读,构成了对文本内部隐秘而强烈的心灵力量的消解,对作者倾注的情感精神的遮蔽,正如朱彤彤所评论:“在‘杂语喧哗’与‘沉寂哑然’的背后,中国文学批评历经了一场关于‘人文精神’的论争。随后,伴随着‘学院派’批评家的登场,叙事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开始表现活跃。”{1}《心灵史》成了学者们展现自我学术理论的舞台,成了文艺思想争论的武器,而非文本本身的内蕴。
  在这样的主流话语评述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例如王安忆认为:“它非常彻底地,而且是非常直接地去描述心灵世界的情景,它不是像将来我们会再分析的一连串的作品那样,是用日常生活的材料重新建设起来的一个世界,它直接就是一个心灵世界。”{2}李林荣认为:“在《心灵史》里,不仅全部的讲述都处在‘我们’的生存经验之外,而且联结在讲述关系两端的人物,也都是‘我们’旧常话语中既有的人身符码不足以指认的。”{3}笔者认为,《心灵史》首先是心灵的秘史,其中绝不能忽略的维度恰恰是心灵维度。因此,笔者着力于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作品内部,对文本中“我”的剖析来解读多个维度的心灵史,以期对学界目前的《心灵史》研究做一个补充。文本以“我”这个叙述者一以贯之,承担着客观叙事、历史评论、情感抒发、灵魂皈依等功能,同时连接作者的立场与哲合忍耶的历史。
  一、历史评述立场的“我”
  “我”这个叙述者在文本话语中承担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历史评述,可以看到,哲合忍耶教派和官方主流文化是“我”进行历史评述的语境:在哲合忍耶的话语语境中,“我”的态度是热烈而忠诚的,“哲合忍耶的这种已经相当具备文学味道的形象是确实存在的,我不能不暗暗震惊”{4}等这样的话语,表现了“我”对哲合忍耶宗教的崇拜与亲近,哲合忍耶在被叙述、被言说的话语体系中,其面貌是神圣的,而哲合忍耶的历史也是充满庄严感的。
  而在主流官方语境中,“我”的立场则常常是疏离和不屑的,在“我”的叙述下:官员们是贪赃枉法的(如清朝冒赈案)、官军们是草菅人命的(如对哲合忍耶大规模的缴杀)、官府们是同恶相济的(如帮助花寺教派公报私仇),甚至扩张到整个主流文化都是信仰缺失的文化,是异质的文化,与哲合忍耶的立场构成悖反关系。
  这种亲宗教而远官方的立场使得整部书在历史评述的过程中充满了主观色彩——表现为对宗教信仰的认同和对主流文化的背离,其历史前提是基于感性体验的而疏离理性的,正是这种情感体验让《心灵史》成为心灵史,是张承志的生命之作,是信仰皈依与灵魂安放的证明,是立体的形式,而非扁平化的历史。
  二、宗教情感立场的“我”
  在叙事之外,叙述者“我”承担的另一功能便是抒情,浓烈的情感表达与生命体验成为《心灵史》文本的重要特征,也是《心灵史》的心灵意义之承担。《心灵史》中存在许多对奇迹的描述:如马明心在寻教之路上遇到的老人、苏四十三带领众教徒圣战时期突降的大雨,等等,而“我”对奇迹的态度是“当你真的眼睁睁地看见了,当奇迹因你私藏心底的原因真的降临在你身上时,你会只想崇敬,你会满心畏惧”{5}。由是观之,奇迹于“我”正是心灵的外在体现,是宗教力量的外化,由此带来的震惊崇敬的情感体验,是宗教立场的“我”言说的方式。“我的判断只忠于心灵获得的感受,我只肯定人民、人道、人心的盛世。他的盛世深深地让我迷恋,如此持久、如此浓烈。我不仅为他,也为我自己的迷醉惊叹不已。”{6}这样的话语和思想在《心灵史》中随处可见,精神信仰构成的写作中处处彰显着对宗教的敬畏和对信仰的坚贞,这也正是宗教立场的“我”心灵的皈依。
  三、“我”的联结与视角
  (一)“我”与读者的关系 据笔者统计,本书中出现“我”与读者的对话多达十九处,且多次出现“我的读者”“我盼我的读者”“希望你们”等词语,叙述者对读者的期待溢于言表,因此《心灵史》的叙事是有温度的叙事,这个温度不仅仅是“我”对宗教情感的体认、对牺牲之美的追寻、对生命体验的表达,也是“我”对读者的温度:自觉地把哲合忍耶“捧”到读者面前,深情地期待读者的接受,也成为“我”对哲合忍耶的自觉表达和责任。
  叙述者对读者的呼唤和希冀构成一种叙事特征——“我”作为叙述者构建了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读者与哲合忍耶教派之间的距离感和裂隙感因此得以弥合,叙述者、读者,以及所构成的世界形成一个持续在场的空间,构成一个叙事之外的世界。
  正是这样的叙述方式,才更凸显“我”对哲合忍耶的忠诚与虔心,“我”以一种传播者的姿态介入宗教系统中,是“我”对宗教牺牲贡献的一种价值。
  (二)“我”与小说世界的关系 纵观全书可以看出,“我”的立场所拥有的视域高于书中其他人物(包括任何导师、任何著作甚至整个哲合忍耶教派)——全知视角。
其他文献
俄罗斯电影艺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解冻”时期的俄罗斯电影艺术,曾是世界电影艺术中独树一帜、自成学派的卓越的电影流派,它曾以鲜明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受观众欢迎的观赏性,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电影艺术曾一度迷失方向,否认传统,但在俄罗斯电影人苦苦挣扎中逐渐找到了向前发展的方向。  作者张焰的这两篇有关俄罗斯电影的评介,通过对俄罗斯电影艺术大师丘赫莱依
摘 要: 新世纪以来,文化界兴起了一股“阳明热”,其表征之一就是先后创排了多部“阳明戏”。这些“阳明戏”在艺术阐释王阳明精神思想的同时,也形象展现了王阳明艰辛的成长之路。新世纪“阳明戏”中的成长叙事一是聚焦了王阳明的“内圣”之路,二是聚焦了王阳明的“外王”之路,“内圣”与“外王”的相互交织,从而将王阳明“成圣”的艰难历程和人生传奇进行了艺术化展现。  关键词:“阳明戏” 王阳明 成圣 内圣 外王 
摘 要:长篇科幻小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是以以下四个强行设定的大前提为基础的:第一,光速不可超越;第二,部分文明拥有光粒和二向箔等毁天灭地的超级武器;第三,猜疑链和技术大爆炸;第四,在不同生存环境下产生发展的文明都会殊途同归地走向毁灭其他文明以保全自身文明的道路。本文尝试对这四个大前提进行逐个否定,最终证明黑暗森林理论并不成立。即便这一理论可能被证伪,也丝毫不影响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本身的巨
摘 要:云南省宁洱县德化乡荒田地区的彝族分支香堂人以“跳神”和“跳笙”仪式作为自身口传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次调查活动采用田野调查的方式了解记录了1949年前荒田地区香堂人“跳神”活动与“跳笙”活动的主要流程,并探究其功能与意义。“跳神”和“跳笙”这两个活动(后简称为“双跳”)都各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流程,“双跳”活动作为普洱地区民间口传文化的两种体现,在香堂人的历史发展和日常生活中都起到过重要作用,同时
摘 要:潘仁美的奸臣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世代累积型小说,历史原型潘美到小说人物潘仁美的嬗变深刻地体现在小说的演进脉络中,直至明代熊大木版《杨家将演义》问世后也没有完全终止,其背后反映的是更深层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本文旨在对宋史及民间文学流传中的潘美形象做一审视,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形象的变迁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宋史 《杨家将演义》 潘美 民族矛盾 忠奸之辨  潘美(925—991)
摘 要:村上春树从登上文坛开始就备受关注,他的作品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并且拥有众多忠实的读者。本文以《舞!舞!舞!》这部作品为例,从表现社会黑暗和对人生无意义的主题内容、语言新奇、构思奇特以及后现代主义特色等几个方面,分析村上春树作品的艺魅力。  关键词:村上春树 艺术魅力 主题 艺术特色  一、主题内容  1.后工业时代的日本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到美国的帮助,日本的经济在一片废墟中逐步成长
带小朋友们到北京天文馆研学时,老纪总会讲1582年10月的故事。并不是这一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只不过,如果把手机日历调到1582年10月,会发现这个月只有21天,没有5—14日,而是从4日直接跳到了15日。   怎么回事?其实,这桩历法的“公案”也涉及天文学的范畴。古时候,人类曾遭遇洪水泛滥,又有耕种的需要,就得观察星象位置,这才有了天文学。从斗转星移到四季变化,年月日天的长度都和天象分不开,
【摘 要】引导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这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使命,更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宏观角度,积极践行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教育资源和有利条件,在每个学生的心灵中埋下爱国报国的种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渗透;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
摘 要:《上海赋》对老上海的历史、人物、风情等的描摹,体现了木心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细节的真实”等都可以从木心所刻画的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上海人,以及生动形象、如临其境的生活场景中窥见。木心对中国古典文学的造诣又让他善于运用传统文学形式结构散文,《上海赋》用赋体做整体框架,用白话来添砖加瓦,方言作调味佐料,采用了多样化的写作技巧。  关键词:老上海 赋 现实主义 忧思情怀  
摘要:《全宋诗》由于体量巨大,且出于众手,因此不免存在一些重出问题。近来通过研读发现,胡伸弓名下也有一些诗歌与他人重出,故有必要对其归属加以考证。关键词:《全宋诗》胡仲弓重出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的《全宋诗》在收录诗人之众、诗作量之大等方面均可谓规模空前,但因其体量巨大且出自众手,以至于难免存在误收、重出等问题。笔者在研读南宋江湖诗人胡仲弓诗歌的过程中,发现其名下诗歌也存在重出现象,今对之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