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学生与课堂的联结点,挖掘教材在教学中的内容盲点,利用社会热点话题,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等途径,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案,采用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从而打造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关键词]学生需求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6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任务,由此导致的氛围沉闷、学生厌烦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这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落脚点,千方百计关注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关注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寻求学生与课堂的联结点,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但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处于边缘状态,不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跟不上集体活动的步伐,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俨然是学习的旁观者。我们要对这些旁观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尽量创设更多更合适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辩论会、情景表演等形式,找出旁观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满足他们与人交往的内在需求,让他们感受人与人之间融合与沟通的快乐。如苏人版(下同)七年级第17课《成长不烦恼》中,在关于“与人沟通技巧”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展开,让学生自主选择擅长沟通的内容进行相关情景表演,如善于体谅、承担责任、主动道歉、主动交流、讨论问题、认真倾听、控制情绪等方面,每一个沟通技巧都可以编排一个微型情景。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安排个别学生的“独角”表演,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的合作表演,即尽量让每名学生都建立起与课堂的联结点,让更多的学生有积极参与课堂的机会。这样,让小组合作更接近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更容易呈现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领,真正落实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材在教学中的内容盲点,让学生得到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我们可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当作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基础,但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并不能概括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我们要将思想品德课堂打造成为对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展示和认识感悟的平台,使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体验能进一步完善和升华。如七年级下册涉及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内容有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第21课《护佑生命健康》、第22课《筑起防火墙》等,这几课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等不同角度强调了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各道安全关口,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但教材自始至终未能呈现当下社会各种诈骗形式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损害和有关防诈骗技巧的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需求。对生活在现在社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教育盲点。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这些盲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通过情景表演、视频资料、问题分析等多种方式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认识各种诈骗伎俩,提升防诈骗保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这种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回归现实生活的设计,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享受安全惬意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轻松学习
自媒体时代,常常会有一些重大的热点事件发生,通过网络迅速发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生作为社会人自然也有关注热点事件的需求。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关注热点事件,精选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热点话题,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将教材变为“活”教材,在课堂上引进时代活水,渗透时代精神。如我们在教学九年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能一味地列举革命战争年代的事例,因学生缺乏亲身体验难免认识欠缺。我们可以呈现里约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视频资料。学生之前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充分了解了相关情景,一切还历历在目,此时所生成的道德感悟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上满足学习需求。类似的可以渗透社会热点进行教学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热点话题的结合点,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佳整合,就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只有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案,才能打造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责任编辑袁妮)
[关键词]学生需求思想品德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60076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关注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完成的任务,由此导致的氛围沉闷、学生厌烦等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效率。这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以学生为落脚点,千方百计关注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关注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寻求学生与课堂的联结点,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
思想品德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灵成长。但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处于边缘状态,不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跟不上集体活动的步伐,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俨然是学习的旁观者。我们要对这些旁观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尽量创设更多更合适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信、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我们可以通过小组辩论会、情景表演等形式,找出旁观学生与课堂教学内容的结合点,满足他们与人交往的内在需求,让他们感受人与人之间融合与沟通的快乐。如苏人版(下同)七年级第17课《成长不烦恼》中,在关于“与人沟通技巧”内容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展开,让学生自主选择擅长沟通的内容进行相关情景表演,如善于体谅、承担责任、主动道歉、主动交流、讨论问题、认真倾听、控制情绪等方面,每一个沟通技巧都可以编排一个微型情景。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安排个别学生的“独角”表演,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的合作表演,即尽量让每名学生都建立起与课堂的联结点,让更多的学生有积极参与课堂的机会。这样,让小组合作更接近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更容易呈现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的真实问题,有利于教师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同时进行有效的价值观引领,真正落实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二、挖掘教材在教学中的内容盲点,让学生得到更丰富的生活体验
我们可以将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当作开展教学活动的实践基础,但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并不能概括社会生活的全部。因此,我们要将思想品德课堂打造成为对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展示和认识感悟的平台,使学生已经具备的生活体验能进一步完善和升华。如七年级下册涉及未成年人安全教育的内容有第20课《法律护我成长》、第21课《护佑生命健康》、第22课《筑起防火墙》等,这几课从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家庭保护、司法保护、自我保护等不同角度强调了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各道安全关口,有效增强了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但教材自始至终未能呈现当下社会各种诈骗形式给未成年人带来的损害和有关防诈骗技巧的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在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安全需求。对生活在现在社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教育盲点。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这些盲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通过情景表演、视频资料、问题分析等多种方式手段引导学生自主认识各种诈骗伎俩,提升防诈骗保安全的意识和能力。这种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回归现实生活的设计,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享受安全惬意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拓展,使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社会热点话题,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轻松学习
自媒体时代,常常会有一些重大的热点事件发生,通过网络迅速发酵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学生作为社会人自然也有关注热点事件的需求。因此,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及时关注热点事件,精选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热点话题,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将教材变为“活”教材,在课堂上引进时代活水,渗透时代精神。如我们在教学九年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不能一味地列举革命战争年代的事例,因学生缺乏亲身体验难免认识欠缺。我们可以呈现里约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在诸多不利条件下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视频资料。学生之前通过电视、网络等途径充分了解了相关情景,一切还历历在目,此时所生成的道德感悟肯定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从而最大限度上满足学习需求。类似的可以渗透社会热点进行教学的案例还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热点话题的结合点,达到教学资源的最佳整合,就能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思想品德教师只有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案,才能打造真正高效的思想品德课堂。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