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沃尔玛的“中央集权制”,在我国中央地方分税制度下,发展举步唯艰!
未来一两年,国内的电商行业一定会迎来大规模的并购潮,但是,国内企业的并购,鲜有带来乘法效应者,更多的只是拼凑。
在并购方面,沃尔玛可谓高手。沃尔玛一路发展下来,几乎都是靠并购成就了现在的零售帝国,其收购“好又多”和“1号店”,都显示了擅长乘法效应的并购智慧。
并购逻辑
5年前,沃尔玛收购“好又多”,双方的整合从运营部门和采购部门开始,快速将沃尔玛全线的自有品牌陆续进驻好又多100多家店铺,另外“好又多”原来没有采购优势的品类,全部由沃尔玛负责,有优势的品类则引入到沃尔玛的采购体系。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沃尔玛收购“好又多”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开店任务,而是让毛利率更高的自有品牌快速流入渠道——这才是沃尔玛的醉翁之意。
另外一大智慧则来自于解决沃尔玛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家乐福和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两大巨头,进入中国走了不同的路。家乐福是先进入台湾,沃尔玛是先进入香港。在决定进入内地时,家乐福总部选择了上海,沃尔玛选择了深圳,因为深圳对它的支持力度最大,“深国投”直接作为全国地产商,协助其拓展线下门店的选址和谈判,加上山姆店的土地,这对于沃尔玛吸引力显然大于其他城市。
只是对于“中央集权制”的沃尔玛来说,这一选择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因为沃尔玛的总部“中央集权制”与中国分税制相悖。沃尔玛的分店业绩是属于总部,税收大部分也属于总部,各地政府自然不支持——除非在当地设置分公司,而沃尔玛偏偏又不愿意设分公司。
在2006年之前,沃尔玛一直未能进入北京和上海。至今,沃尔玛在广州仍然没有开出一家店,
“好又多”在广州的店铺数量是所有零售企业最多的,而且这些店铺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都不错,沃尔玛收购“好又多”虽然存在企业文化差异导致整合困难的问题,但这却是其进军广州市场甚至华南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通过这次收购,加上后来的开店提速,沃尔玛的门店数量迅速超过家乐福,销售业绩也快速提升。
实际上沃尔玛连续多年蝉联500强之首,其强大的收购智慧功不可没。
收购1号店的乘法效应
沃尔玛在中国除了收购“好又多”,还收购了另一个赫赫有名的企业——1号店。许多人认为,沃尔玛收购“1号店”,是因为沃尔玛在中国做不好电商,为了赢得竞争才出此“下策”。这种说法,显然低估了沃尔玛在收购上的智慧。
前文提到过沃尔玛的“中央集权制”,这种制度在我国的中央地方分税制度下,举步维艰。
另外,还有个制约沃尔玛开店的因素是其“DC开店方式”:先建立一个中央仓库,然后围绕着仓储周围密集开店,这是沃尔玛在美国后来居上的法宝之一。只是这一优秀的开店模式,在中国却受到土地审批限制无法开展,在中国十几年的时间,也仅在深圳建立了一个大型DC,使得其配送效率和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更别提这一开店模式在中国大展拳脚了!
而“1号店”这两年在多个城市都建了仓库,尤其是其上海仓库,为沃尔玛未来在华南与家乐福、大润发展开竞争,奠定了配送优势,而且上海仓库也远比深圳仓库配送至北方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也就是说,除了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之外,沃尔玛收购“1号店”更重要的还将利用其不断建立的仓库,为线下已有的实体店以及未来的开店计划提供服务,大幅降低其入仓和出仓配送成本,加上沃尔玛仓库一直是盈利单元(向供应商收取5%左右的仓储管理费用),拥有更多仓库也增强了其仓储盈利能力。
其次,沃尔玛优秀的全球供应链,也将全面对接“1号店”,“1号店”可以集中精力用于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分析,全面提升营销和用户管理能力(“1号店”被收购后,明显加大了宣传),增加更多新客户和提高复购率。而沃尔玛则解决“1号店”商品管理问题,采购、仓储、自有品牌一应俱全。
在家乐福、大润发、国内众多零售业以及香港零售业,还在艰难摸索开展电商之际,沃尔玛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尝试,而且有望快捷实现竞争优势。
沃尔玛对“1号店”的收购,带来的是乘法效应,不仅仅是互补那么简单。
未来一两年,国内的电商行业一定会迎来大规模的并购潮,但是,国内企业的并购,鲜有带来乘法效应者,更多的只是拼凑。
在并购方面,沃尔玛可谓高手。沃尔玛一路发展下来,几乎都是靠并购成就了现在的零售帝国,其收购“好又多”和“1号店”,都显示了擅长乘法效应的并购智慧。
并购逻辑
5年前,沃尔玛收购“好又多”,双方的整合从运营部门和采购部门开始,快速将沃尔玛全线的自有品牌陆续进驻好又多100多家店铺,另外“好又多”原来没有采购优势的品类,全部由沃尔玛负责,有优势的品类则引入到沃尔玛的采购体系。直到此时,大家才知道沃尔玛收购“好又多”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开店任务,而是让毛利率更高的自有品牌快速流入渠道——这才是沃尔玛的醉翁之意。
另外一大智慧则来自于解决沃尔玛在中国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家乐福和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两大巨头,进入中国走了不同的路。家乐福是先进入台湾,沃尔玛是先进入香港。在决定进入内地时,家乐福总部选择了上海,沃尔玛选择了深圳,因为深圳对它的支持力度最大,“深国投”直接作为全国地产商,协助其拓展线下门店的选址和谈判,加上山姆店的土地,这对于沃尔玛吸引力显然大于其他城市。
只是对于“中央集权制”的沃尔玛来说,这一选择为以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因为沃尔玛的总部“中央集权制”与中国分税制相悖。沃尔玛的分店业绩是属于总部,税收大部分也属于总部,各地政府自然不支持——除非在当地设置分公司,而沃尔玛偏偏又不愿意设分公司。
在2006年之前,沃尔玛一直未能进入北京和上海。至今,沃尔玛在广州仍然没有开出一家店,
“好又多”在广州的店铺数量是所有零售企业最多的,而且这些店铺的销售规模和盈利能力都不错,沃尔玛收购“好又多”虽然存在企业文化差异导致整合困难的问题,但这却是其进军广州市场甚至华南很重要的一个方式。
通过这次收购,加上后来的开店提速,沃尔玛的门店数量迅速超过家乐福,销售业绩也快速提升。
实际上沃尔玛连续多年蝉联500强之首,其强大的收购智慧功不可没。
收购1号店的乘法效应
沃尔玛在中国除了收购“好又多”,还收购了另一个赫赫有名的企业——1号店。许多人认为,沃尔玛收购“1号店”,是因为沃尔玛在中国做不好电商,为了赢得竞争才出此“下策”。这种说法,显然低估了沃尔玛在收购上的智慧。
前文提到过沃尔玛的“中央集权制”,这种制度在我国的中央地方分税制度下,举步维艰。
另外,还有个制约沃尔玛开店的因素是其“DC开店方式”:先建立一个中央仓库,然后围绕着仓储周围密集开店,这是沃尔玛在美国后来居上的法宝之一。只是这一优秀的开店模式,在中国却受到土地审批限制无法开展,在中国十几年的时间,也仅在深圳建立了一个大型DC,使得其配送效率和成本始终居高不下,更别提这一开店模式在中国大展拳脚了!
而“1号店”这两年在多个城市都建了仓库,尤其是其上海仓库,为沃尔玛未来在华南与家乐福、大润发展开竞争,奠定了配送优势,而且上海仓库也远比深圳仓库配送至北方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也就是说,除了发展电子商务业务之外,沃尔玛收购“1号店”更重要的还将利用其不断建立的仓库,为线下已有的实体店以及未来的开店计划提供服务,大幅降低其入仓和出仓配送成本,加上沃尔玛仓库一直是盈利单元(向供应商收取5%左右的仓储管理费用),拥有更多仓库也增强了其仓储盈利能力。
其次,沃尔玛优秀的全球供应链,也将全面对接“1号店”,“1号店”可以集中精力用于精细化运营和数据分析,全面提升营销和用户管理能力(“1号店”被收购后,明显加大了宣传),增加更多新客户和提高复购率。而沃尔玛则解决“1号店”商品管理问题,采购、仓储、自有品牌一应俱全。
在家乐福、大润发、国内众多零售业以及香港零售业,还在艰难摸索开展电商之际,沃尔玛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尝试,而且有望快捷实现竞争优势。
沃尔玛对“1号店”的收购,带来的是乘法效应,不仅仅是互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