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热炕头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o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好久,没有陪母亲一起睡热炕了。
  如今又一个冬来了,周末,难得的晴天。温热的阳光把天空洗干净了。
  在暖气如春的窗前,突然很累很茫然,就特别想回家,见见冷风里的妈妈。
  小儿子在院子外的一截陡坡路上,挣脱我的手,一边跑,一边大喊:“奶奶,我来了……”我穿过篱笆进了院子见到了妈妈,说:“妈,我和娃今天不走,住一晚。”
  母亲就很惊喜的样子。
  傍晚,我说:“我睡床,有电热毯,我习惯了。”
  母亲执意要我睡热炕,说:“好不容易住一晚,你也享受享受我的热炕!”
  母亲睡在右侧,手心里握着小家伙的右手;我睡在左侧,手心里握着小家伙的左手。儿子躺在我和母亲中间,我的目光越过儿子粉嫩的圆脸,看到母亲的眼睛布满血丝,皮肤暗红,满是风的痕迹。
  母亲给儿子指着小花枕,笑着说:“你妈妈小时候就用这个。”儿子就大笑,说:“妈妈也有小时候啊?”两只小脚像鼓槌一样乱踢乱踏。
  小花枕面是用三角形的小布头手工拼接缝制的,五颜六色的。那些小布头是五婶给的,那时五婶有个姑姑在城里当裁缝,五婶就有很多小布头,送给母亲的小块布料,大一点的用来做鞋面,小一点的用来缝补衣服,再小的就剪成三角形拼接成枕头面,或者被褥面,又好看又结实。
  小花枕一直陪伴着我,小学、初中县城读高中,上大学时把它带到学生公寓我的上铺,毕业后随我到乡下宿舍。那个小花枕被洗了无数次,那些母亲用手工拼接起来的彩色三角形,不会褪色。第一次得到小花枕时的欣喜,至今记忆犹新。
  母亲一直念五婶的好!我们兄妹四个,五婶给了不少做鞋用的布头。
  小儿子瞪着眼睛听着故事,渐渐安静了,一会儿,均匀的呼吸声透过鼻翼,把安静的夜色变清晰了。他进入了梦乡。
  就着夜色,我和母亲继续说着话。
  母亲幼时,家境贫寒。已经长成大姑娘了,还基本没有鞋穿。雪上加霜的一件事发生在那一年的除夕。二舅燃放爆竹时不小心炸坏了一只手,血流过度,昏迷不醒。母亲是O型血,为二舅输了200毫升的血,保住了他的生命,可是母亲因此也身体极度虚弱,得了哮喘,留下了一生的病根,那一年,母亲15岁。
  两年后,母亲出嫁了。外祖父到礼县盐官买回简单的嫁妆——四套衣服的布料。母亲穿着大嫂的夹袄,二嫂的套裤,再套上那件红外衣,被一匹马驮走,这就算是嫁了。五天后,大舅来走亲戚看母亲,吃完饭,大舅要走了,避开家人,给母亲说,你大嫂的夹袄,你二嫂的套裤。偷偷提示母亲要把借穿的衣服拿回去。不料,奶奶听见了,问道:什么大嫂的夹袄,二嫂的套裤?这娃娃借穿的衣服过来的?
  17岁的大姑娘刚到一个新家,就遇到如此难堪的场面。17岁的母亲根本无法预料,此后作为母亲,缝缝补补的几十年所隐藏的艰难困苦。
  祖父和父亲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就只剩小脚的奶奶和母亲相依为命。奶奶在家里照看哥哥,母亲背着我到生产队挣工分。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在公社的打麦场上打麦,或者剥玉米,掐辫子,回家时鸡都打鸣了。母亲说,我乖乖地趴在她背上,不哭也不闹。只是回家,没有烧炕的柴草,炕就是冰凉的。一个个冰凉的夜,母亲把我抱在怀里焐热。第二天还得下地干活挣工分。
  那时外祖父给生产队喂马,后半夜,悄悄钻进马圈里,偷着背一大背篓马粪,走上近十里的路,把马粪倒在母亲的大门外,再趁着夜色回去,一路上不要见人。回去还假装在睡觉。外祖父送来的马粪,母亲藏起来,晚上偷偷烧炕用。外祖父冒着各种危险偷偷送了几年的马粪,让我们兄妹几个在烧热的土炕上都存活并长大。
  有一次,母亲在泉边洗衣淘菜,在泉边玩耍的妹妹不小心掉进泉水里,冰凉的泉水浸透了妹妹。母亲吓傻了,从水里捞出妹妹,哭着抱回家,把炕烧得暖烘烘,再把妹妹放到炕上暖出一身汗,妹妹这才没有什么大碍。只是,从此,母亲总是自责,总觉得对妹妹多了一分亏欠。
  冰天雪地的冬天,农闲了,母亲却总是闲不下来。她把炕烧热,打好糨糊,再把破布一层层粘起来,叫打褙子。打好的褙子压在热炕上,烘干,用来做鞋垫和手工布底鞋。接近年关,母亲就做好了供全家人穿的十几双布底鞋。
  说到做鞋子,母亲就开始责怪我,说:“那么好的衣服,还很新呢就不穿了。”那时候,衣服上打满了补丁,她穿过了哥哥穿,我穿过了妹妹再穿。实在没法穿了,就拆下来布料做鞋子。母亲有一件藏蓝色条绒的上衣,一直不舍得穿,哥哥考上初中,上学就一直穿着这件衣服。
  父亲在靖远托人捎来的布料,是给母亲做衣服穿的,母亲总也舍不得穿,拿出来在油灯下摸了又摸,然后再锁在奶奶的柜子里。直到今天,那几截布料还在柜子里存放着。母亲说,如今,谁还去穿它呢!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母亲开始哽咽,低低的啜泣越过儿子的圆脸,重重地,刺向我的心。我没有出声,一串眼泪滑落,敲打在枕边。
  我就打岔说:“妈,你捏捏宝宝的手,是不是跟我小时候一样胖?”
  母亲说:“你小时候又乖又听话,手就像个小馒头,一个人安安静静蹲在树下的草丛里玩,村里走路的人都喜欢摸你的小手,心疼你。”
  母亲得意地说:“你小的时候可真是讨人喜欢,让人心疼。”这一次母亲又开心地笑了,眼角分明还挂着一滴眼泪。
  夜深了。母亲说:“睡吧,天都快亮了。”
  我说:“睡不着了。”
  十五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了,铺洒在母亲的热炕上。
  月亮照见了母亲的白发,在月色里愈加斑白;照见了儿子的圆脸,在月色里愈加粉嫩。
  其实,记事起,我就从没有挨饿受冻过,头上戴着发夹,手里拿着小手绢,穿着小红皮鞋,把家里的土炕当作舞台表演歌舞,在村子里被宠爱得像个小公主。现在想想,那一定是母亲替我挡住了所有的风雨,童年没有阴影,只有阳光罩在我身上。
  母亲睡意朦胧里说着话,我假装睡着了,不吭声。她唤着我的小名:“泓儿,泓儿。”见我没有反应,就自言自语:“我的娃睡着了!”再过两分钟,母亲轻微的鼾声在另一侧均匀地响起,很累很踏实的呼吸分布在月色里。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岱山的莹秀清丽,太使人眷恋了。  文人们对她的激情,如同古代神话里娥皇、女英二妃对舜帝的相思,缠绵悱恻,百转千回。而我,也恍如走进了一帘青翠的幽梦,从白云飞舞的九嶷山追慕而来。  远远地,耳边传来人们的惊呼:“那就是岱山,海上的蓬莱仙岛!”迷蒙的天空豁然晴朗,岱山靓丽在眼前!她静卧在海水之上。如同一个新娘撩开了面纱,如同一个少女第一次赶赴约会,如同一朵玫瑰花绽开了神秘的花蕾,如同一方温润了千年的翡
期刊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虽然篇幅不长,但“卧薪尝胆”、“范蠡救子”的故事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警句几乎家喻户晓,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越王勾践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他与吴国首次交战失败后,悔恨自己没有采纳谋臣范蠡的意见,之后便依范蠡的计谋得以脱身回国,并开始“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洗心革面,卧薪尝胆,使越国的经
期刊
一  冬令时节,坡岸路边满目枯草,耕牛也只得啃些残草,偶然间几棵嫩草裹在其间,牛儿会脸露欣喜,从摇摆着的尾巴可以看出它的欢乐。人们都知道熊猫喜欢吃竹子竹叶,而牛儿也同样喜欢,冬天牛儿很少吃到绿色的草儿,家乡散生的碧绿小竹叶当然是个宝了。牛儿的身体给人取暖,它自己渴了却在破了冰的水潭里找水喝,冰冷的水喝下去咕咚咕咚鼓起喉结,喝得有滋有味。  晚上或雨雪天,我和其他小伙伴总是将准备好的干净稻草放在牛栏
期刊
1200年前,唐人张继写下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唱《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字懿孙,排行二十,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进士,曾佐戎幕,又为盐铁判官。相传第一次赴京落榜,或官场失意,曾夜泊姑苏城外的枫桥,时值深秋,寒光漫天,霜华满地,月落西山,只有江岸的几株枫树与一叶孤舟的渔火相伴,又听乌鸦悲鸣,更添旅愁,难以入眠。听
期刊
乌江渡,位于瓮安县江界河风景区,从唐代开渡以来,有1000多年历史。渡口宽约250米,两岸山势险峻,水深急流,自古被称作天险,诗曰:“横走天下路,难过乌江渡。”随着江界河大桥的建成,昔日喧嚣的渡口,变得清冷落寞。电站建成后,乌江渡便永远消失了。  乌江渡,是乌江航线重庆涪陵进入贵州的终点码头,也是红军长征强渡的战斗遗址,因此而闻名于世。1935年1月,中央红军冒严寒、战恶浪、破天险、抢渡乌江,在这
期刊
Z哥是我的高中室友,是一名爱打呼噜,同时又忠实于我国古典诗词的文艺哥。由于我对Z哥的文艺呼噜感触颇多,在此就不得不写写Z哥与他的呼噜。如有失真之处,那属我笔拙,我对Z哥的爱戴是不可置疑的。  热爱古典诗词的文艺男青年在三观正常的人的脑海中,该是一位风衣飘飘的眼镜秀士,似不食人间烟火,能一脸淡定又满怀深情地把句句诗词信手拈来。但Z哥的出现彻底将我的三观颠覆。Z哥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凤目隆准、奇额
期刊
九曲黄河万里沙,万里黄河渡口多。  黄河上的第一个渡口在鄂陵湖和扎陵湖的交界处,那里的河水极浅,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轻而易举地踏过黄河。“黄河第一渡”在青海省的玛多县城边上,那里有黄河源标志的牛头碑。黄河流过青海、宁夏、内蒙、陕北、山西等地时,保留了大量的古渡口遗迹,不同的渡口流传着不同的故事,临津渡、金城渡、横城渡、风陵渡、孙口渡、大禹渡、茅津渡,这些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渡口,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
期刊
对于藏族同胞,我是心生敬意、敬爱、敬重的,只因为他们生活在地球最高的地方,一个天界般的地方,他们的精神和生活正如他们所信奉的藏传佛教一样的圣洁和纯美,天然和自然,更因为有了他们牦牛和藏羚羊般的坚守,才让我们拥有了从世界屋脊到大海一个完美的家,拥有了完整的长江和黄河,拥有了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源。  只是隔着千山万水,除了电影、电视、歌曲、书籍、图片的了解,我和青藏高原和藏族同胞终是没有零距离地亲近过,
期刊
在家乡临淄,打碗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种花了,它俗名“麻虎眼”,圆叶黄花,沟头崖底随处可见。  有俗语道:“麻虎眼,麻虎眼,拿回家里打破碗。”阳春三月,群花竞艳时,打碗花在野地里默默地开放,很少有人问津——都怕拿回家里打破碗,但我的小伙伴玲玲却喜欢它。  玲玲是城里来的一个小姑娘,邻居家的小客人。我们一起在河滩里拧柳笛,编草帽,过家家,娶亲亲。我们一起用花草盖我们的“房子”,给“孩子”喝水喂饭;一起骑
期刊
也许,这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直到某日无意中发现,河边的柳树已发出青青的嫩芽,才恍然发觉,春天已迈着轻盈的脚步来临了。  当桃花、梨花不曾展笑颜时,开放得最为奔放的,要数那迎春花。一丛丛,一片片,冲入眼帘,渗入心扉的,是那暖暖的颜色。虽然花不名贵,随处可见,但她就如邻家女孩般亲切。  今天,我再次觅得她——梦中玉兰花的踪影。在看到的那一瞬,竟然想去抚摸。“净若清荷尘不染,色如白云美若仙。微风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