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新颁布的高中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以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向我们展示了化学素质教育的新视野。怎样实施新课标、落实新理念,是一线化学教师当前应该积极思考的迫切问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构建一系列的互动平台,创建学生适应新学习方式的立足之地和宽泛的环境,能够让学生自觉改变长期形成的“被动接受式学习”习惯,达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自内心地学习化学,长期实践,就能够很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构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内容互动平台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科技愈发展,愈显示出化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科学。中学化学教育,不仅要为培养化学家、造就化学化工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素质、提高公民的化学素质。教师从绪言开始几乎每节课都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的教育,要让学生从学习用的笔、墨、纸、文具盒及各种生活用品惊奇地发现: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利用这些联系构建起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内容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这种互动平台,到生活中寻找化学,形成化学能力,再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能力,去诠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形成更高的化学能力,也让学生从而认识到“几乎处处都是化学的世界”,激发出“我要学好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问题,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表明,在这种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内容互动平台上学习,在互动的情境中体验主动探索的过程,不仅可以实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源于生活,真正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二、构建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的方法互动平台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的探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整齐划一、面面俱到、揽得过多、问得过死、金口玉言、说一不二”的老习惯,为学生解除条条框框的束缚。之后,构建起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的方法互动平台,就能够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想;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做。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构建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的方法互动平台,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把课本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外发现的问题和突发奇想的疑问随时记录在本子上,并尝试着提出探索思路。这些问题还可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交流。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仅五花八门,而且越来越不囿于课本,很有见地,课上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更加高涨。这就表明,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互动平台的构建,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三、构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情感互动平台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课程目标取代传统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是化学新课标显著区别于原化学教学大纲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教师中心”的影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被动、机械、封闭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学生的情意发展多被忽略,学生见老师绕道走,学习过程体验及方法学习几乎为空白,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而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其实现最有效的学习。自主,唤起自尊,激发感情;体验,丰富感受,活跃思维;探究,开启心智,放飞精神。基于此课程目标,我尝试着引入弹性教学机制,不拘一格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改变作业内容和作业布置方式,构建起师生共同发展的情感互动平台,让新型作业成为师生情感沟通、价值观传递的桥梁。主要做法是:
第一,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作业时,分层要求、因材施教,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增强信心,学有干劲,学有奔头。
第二,每单元学习结束后,在老师布置的少量作业之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弹性自选作业。选多少,选何种形式的作业,无统一要求,或挑选典型习题,或自编知识网络,或摘写方程式,或归纳错题,或进行实验设计。总体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你认为该做的、你能胜任的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自选作业体验自主学习、探究的乐趣,感受自信与主人翁的意识,锻炼把握教材、收集信息、筛选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三,尝试开辟“我与教师对话”栏目,让学生利用这一栏目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或提出疑问,或发表高见,或释放不快,或放飞希望,教师则依据学生的信息,或启发,或肯定,或交流,或鼓励,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好像不再是从前的学生了。
总之,内容互动、学习方式互动以及师生情感互动平台的构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素质教育目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构建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内容互动平台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科技愈发展,愈显示出化学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核心科学。中学化学教育,不仅要为培养化学家、造就化学化工专门人才打基础,更多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化学素质、提高公民的化学素质。教师从绪言开始几乎每节课都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为什么要学习化学”的教育,要让学生从学习用的笔、墨、纸、文具盒及各种生活用品惊奇地发现: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能源资源、环境保护、人类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教师应该利用这些联系构建起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内容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这种互动平台,到生活中寻找化学,形成化学能力,再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能力,去诠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化学规律,形成更高的化学能力,也让学生从而认识到“几乎处处都是化学的世界”,激发出“我要学好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实际问题,通过探究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学习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科学的思考能力。实践表明,在这种课程与学生生活的内容互动平台上学习,在互动的情境中体验主动探索的过程,不仅可以实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源于生活,真正密切了化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二、构建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的方法互动平台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的探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旨在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改变“整齐划一、面面俱到、揽得过多、问得过死、金口玉言、说一不二”的老习惯,为学生解除条条框框的束缚。之后,构建起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的方法互动平台,就能够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想;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做。
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着构建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的方法互动平台,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准备一个“问题本”,把课本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外发现的问题和突发奇想的疑问随时记录在本子上,并尝试着提出探索思路。这些问题还可带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研究、交流。时间一长就会发现,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仅五花八门,而且越来越不囿于课本,很有见地,课上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更加高涨。这就表明,课内学习与课外探究互动平台的构建,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三、构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情感互动平台
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整合的课程目标取代传统以“双基”为主的教学目的,是化学新课标显著区别于原化学教学大纲的重大转变。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教师中心”的影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被动、机械、封闭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学生的情意发展多被忽略,学生见老师绕道走,学习过程体验及方法学习几乎为空白,严重影响着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而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其实现最有效的学习。自主,唤起自尊,激发感情;体验,丰富感受,活跃思维;探究,开启心智,放飞精神。基于此课程目标,我尝试着引入弹性教学机制,不拘一格地对待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改变作业内容和作业布置方式,构建起师生共同发展的情感互动平台,让新型作业成为师生情感沟通、价值观传递的桥梁。主要做法是:
第一,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对知识接受能力的不同,布置作业时,分层要求、因材施教,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增强信心,学有干劲,学有奔头。
第二,每单元学习结束后,在老师布置的少量作业之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弹性自选作业。选多少,选何种形式的作业,无统一要求,或挑选典型习题,或自编知识网络,或摘写方程式,或归纳错题,或进行实验设计。总体要求是:做你喜欢做的、你认为该做的、你能胜任的作业,引导学生通过自选作业体验自主学习、探究的乐趣,感受自信与主人翁的意识,锻炼把握教材、收集信息、筛选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三,尝试开辟“我与教师对话”栏目,让学生利用这一栏目加强与教师的沟通,或提出疑问,或发表高见,或释放不快,或放飞希望,教师则依据学生的信息,或启发,或肯定,或交流,或鼓励,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好像不再是从前的学生了。
总之,内容互动、学习方式互动以及师生情感互动平台的构建,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素质教育目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