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研究,必然离不开对包豪斯基础课程的了解。包豪斯创立和发展的基础课对于我们这些从事设计研究与工作的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正确对待和发展基础课程,也是决定中国设计基础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包豪斯;基础课;构成;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05-02
对设计基础课程的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回到包豪斯时期。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1919年4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豪斯正式在魏玛成立,格罗皮乌斯亲自拟订并发表了《包豪斯宣言》,格罗皮乌斯的核心思想:一是打破艺术种类的界限。二是将手工艺人的地位提高到艺术家的层次。这就是格罗皮乌斯所说的“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的含义。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是一位瑞士画家,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系统地创造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人,是包豪斯预科基础课程的第一位主持人。这里我们先说明什么是预科班及其由来。根据资料记载,当时预科班的设立是个巧合,因为当时正值战争,很多报名的学生来包豪斯的时候已经距离报名有一段时间,有的已结婚生子有的则还是愣头青,针对包豪斯生源的多樣性,在包豪斯开幕式上,伊顿创造性的提出了组织预科班的建议,随既获得当时任校长的格罗皮乌斯的认同。六个月的预科教学主要集中在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形式特征,同时还上一些设计原理和表现方法的基础课。当时传统美术学院对于新生是先画石膏像、人像。伊顿则开始了另一种崭新的基础课教学,采用一种感性的方式来设计,让学生去调查、探究和实验,强调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并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者、倾向理性结构者、倾向真实再现者三种类型,分别加以不同的指导。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伊顿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与体验,包括平面与立体形式的探讨与理解,同时运用拼接及组织不同材料等方式来激发个人潜能。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形式构成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两个方面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再现、构成、意象等多方位的形态知识与自然事物观察的敏感性。
同时,伊顿也是最早开设现代色彩系统教学的教育家之一,但是伊顿醉心于早期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具有敏感力和浓厚的宗教意识。所以,其教学方式与内容往往是将科学视觉形式与神秘主义精神混作一体,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他所创造的感官实验教学,即把一系列色彩材料排成长列,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手指的触摸尝试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再通过对比、联合、重复、平衡来增加形式行政的基本参数以尝试这些特性的无限可能。在短时间内,学生们触觉提高到惊人的地步,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而通过这样的练习后,用相反的材质混合效果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以较为固定的形态知识为框架,而训练手段却是多样化的,并不拘泥于特定的表现手法,通过了解材料的自然属性和肌理只是基础,更进一步的是发现自己并发展完善个人人格,也就是说决定个人以后发展的方向,这是伊顿的预科班教学目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表现,而是作为设计的基础”,伊顿的这句话已经表明了他的教学所要追寻的目标。在这期间,伊顿对于色彩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所熟知的已经演变为绘画常识的“红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就是伊顿这一时期的发明。他归纳了7中不同色彩的对比类型,他以自觉和经验来分析色彩美学,他感兴趣的是“色彩效果”而非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中的“色彩实体”,他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再现色彩和谐关系,并确信色彩的本质仍然隐藏在我们的理性分析之外,只有依靠自觉才能捕捉到。他从色彩与图形的特性中揭示出一些“富于亲和力的组合”:“正方形与红色、三角形与黄色、圆形与蓝色”,在他看来,图形亦即色彩,没有色彩,就没有图形可言,图形与色彩是一体的,每种图形都有着本家色彩,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学习色彩构成中所熟悉的伊顿的色彩调和理论。1923年,伊顿离开了包豪斯,宗教的狂热是他离开包豪斯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还有和包豪斯后来调整的工业批量生产的理念产生巨大分歧的原因。
1922年10月,拉兹罗•莫霍里•纳吉(Moholy Nagy,1895-1946)接替了伊顿位置。纳吉的平面设计及绘画作品大多是抽象的。他相信简单结构的力量,并利用平面来表达这种力量,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性特征,显示出理性化对于设计的积极影响。纳吉否定设计中过分的个人表现,而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设计。他从平面设计、绘画、实验电影、产品家具设计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入手,灌输自己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从事设计和创作。“把具有强烈社会性的设计观念灌输到教学中”成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纳吉使包豪斯预科摆脱了哲学倾向,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在艺术设计中,他使美学适应于结构逻辑,他为预科学生安排了三组课程,即工艺类、艺术类、科学类,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属性,掌握形式表面、结构、容积、空间和运动等概念的内容,学会使用手动工具和生产设备,熟悉造型表现的原理,让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纳吉是一位把包豪斯的艺术概念运用到工业和建筑上去的主要理论家,是继格罗皮乌斯之后,成为包豪斯思想传播和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
包豪斯预科的第三位主持人阿尔伯斯(Joset Albas,1888-1961),同样具有理性思维的教学倾向,但比纳吉更具有实践性。他对各种材料的应用与表现潜力的挖掘兴趣浓厚。他在课堂上以某些特定材料为媒介,带领学生对材质、空间的可塑性进行了多元的探索。内容包括组合练习、纸造型、纸切割练习、铁皮造型练习、铁丝构成练习、错觉练习、 玻璃造型练习等等。其中一系列以纸为训练媒介的课题尤其引人注目。这样的训练既没有产生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也没有产生现实意义上的设计作品。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那些和谐形式的奥秘所在。” 阿尔伯斯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作品。他认为,双向交流比教师单向讲授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结构思维。
当然,在这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包豪斯中,还有众多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对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产生了影响。如康定斯基,保罗o克利,赫伯特o拜耶和奥尼尔o费宁格等等,在教学中综合了立体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新观念,把绘画,色彩,摄影,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和设计中,把在这之前和同一时期欧洲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集中起来,发展出具有典型现代特色的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设计手法与思维。表现主义画家克利(Paul Klee,1897-1940)的“自然现象的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这几门课程,从造型的作用说起,论述自然与物理、数学的关系,以及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他尽量把理论简单化、明确化,注重形式的分析,并善于将元素进行组合研究,强调感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抽象绘画开拓者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97-1944)是一位伟大的表现主义大师,现代抽象艺术的先驱。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形体理论开始,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其关于点、线、面的论述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平面构成的先声。下面是对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总结:
观察课: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 为贯彻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学院内设置了供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相关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
编织工厂:主要以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编织设计为主
陶瓷工厂:以距离魏玛20公里的唐堡陶瓷工厂为实习工厂
木工工厂:该工廠产品追求严谨的几何结构
金工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纺织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康定斯基的课程:1)自然的分析与研究;2)分析绘图 。
保罗•克利的课程:1)自然现象的分析;2)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的研究。
约翰•伊顿的课程:1)自然物体练习;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3)古代名画分析。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1)悬体练习;2)体积空间练习;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4)结构练习;5)质感练习;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7)构成及绘画。
艾伯斯的课程:1)结合练习;2)纸造型练习;3)纸切割造型练习;4)铁板造型练习;5)铁丝造型练习;6)错视(illusion)练习;7)玻璃造型练习 其他基本课程:色彩基础、绘画、雕塑、图案、摄影等。
工艺基础课程:木工、家具、陶瓷、钣金工、着色玻璃、编织、壁纸、印刷等。
其它专门设计课程:展览、舞台、建筑、印刷设计等。 建筑研究班特别选修工程课及各类专题研究 。
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包豪斯强调造型艺术的结合,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强调新的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强调使用新的物质材料、新技术和实用功能决定的现代抽象形式;强调艺术设计才能与工艺制作劳动相结合;强调艺术家之间的协作和打破艺术家与匠师之间的壁垒。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为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出发点,培养的杰出设计师把现代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精神、观念与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开发与引进,已成为学习现代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可这也不能成为我们淡化动手制作能力,重技术而轻技术的原因。设计的真正内涵,并非是计算机技术所能代替的。设计过程的每一步依然离不开设计师的思考、品味与扎实的基本功素质,因此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如今依旧重要。
参考文献
[1]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修订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深圳:新世纪出版社,2001
[3] 梁梅.世界现代设计图典.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关键词】包豪斯;基础课;构成;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5-0005-02
对设计基础课程的追根溯源,我们可以回到包豪斯时期。包豪斯对设计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最先是由伊顿创立的,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1919年4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包豪斯正式在魏玛成立,格罗皮乌斯亲自拟订并发表了《包豪斯宣言》,格罗皮乌斯的核心思想:一是打破艺术种类的界限。二是将手工艺人的地位提高到艺术家的层次。这就是格罗皮乌斯所说的“艺术和技术--新的统一”的含义。
约翰内斯•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是一位瑞士画家,是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系统地创造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人,是包豪斯预科基础课程的第一位主持人。这里我们先说明什么是预科班及其由来。根据资料记载,当时预科班的设立是个巧合,因为当时正值战争,很多报名的学生来包豪斯的时候已经距离报名有一段时间,有的已结婚生子有的则还是愣头青,针对包豪斯生源的多樣性,在包豪斯开幕式上,伊顿创造性的提出了组织预科班的建议,随既获得当时任校长的格罗皮乌斯的认同。六个月的预科教学主要集中在实习工厂中了解和掌握不同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形式特征,同时还上一些设计原理和表现方法的基础课。当时传统美术学院对于新生是先画石膏像、人像。伊顿则开始了另一种崭新的基础课教学,采用一种感性的方式来设计,让学生去调查、探究和实验,强调亲身体验获得知识。并把学生分为倾向精神表现者、倾向理性结构者、倾向真实再现者三种类型,分别加以不同的指导。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伊顿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对形态、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与体验,包括平面与立体形式的探讨与理解,同时运用拼接及组织不同材料等方式来激发个人潜能。二是通过对绘画的分析,找出视觉的形式构成规律,特别是韵律和结构两个方面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再现、构成、意象等多方位的形态知识与自然事物观察的敏感性。
同时,伊顿也是最早开设现代色彩系统教学的教育家之一,但是伊顿醉心于早期基督教哲学和中国哲学,具有敏感力和浓厚的宗教意识。所以,其教学方式与内容往往是将科学视觉形式与神秘主义精神混作一体,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他所创造的感官实验教学,即把一系列色彩材料排成长列,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手指的触摸尝试感知不同材料的特性,再通过对比、联合、重复、平衡来增加形式行政的基本参数以尝试这些特性的无限可能。在短时间内,学生们触觉提高到惊人的地步,创作热情空前高涨,而通过这样的练习后,用相反的材质混合效果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以较为固定的形态知识为框架,而训练手段却是多样化的,并不拘泥于特定的表现手法,通过了解材料的自然属性和肌理只是基础,更进一步的是发现自己并发展完善个人人格,也就是说决定个人以后发展的方向,这是伊顿的预科班教学目的。“不是个人的自由表现,而是作为设计的基础”,伊顿的这句话已经表明了他的教学所要追寻的目标。在这期间,伊顿对于色彩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所熟知的已经演变为绘画常识的“红色是暖色,蓝色是冷色”就是伊顿这一时期的发明。他归纳了7中不同色彩的对比类型,他以自觉和经验来分析色彩美学,他感兴趣的是“色彩效果”而非化学和物理学领域中的“色彩实体”,他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再现色彩和谐关系,并确信色彩的本质仍然隐藏在我们的理性分析之外,只有依靠自觉才能捕捉到。他从色彩与图形的特性中揭示出一些“富于亲和力的组合”:“正方形与红色、三角形与黄色、圆形与蓝色”,在他看来,图形亦即色彩,没有色彩,就没有图形可言,图形与色彩是一体的,每种图形都有着本家色彩,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学习色彩构成中所熟悉的伊顿的色彩调和理论。1923年,伊顿离开了包豪斯,宗教的狂热是他离开包豪斯的其中一个原因,另外还有和包豪斯后来调整的工业批量生产的理念产生巨大分歧的原因。
1922年10月,拉兹罗•莫霍里•纳吉(Moholy Nagy,1895-1946)接替了伊顿位置。纳吉的平面设计及绘画作品大多是抽象的。他相信简单结构的力量,并利用平面来表达这种力量,作品具有强烈的理性特征,显示出理性化对于设计的积极影响。纳吉否定设计中过分的个人表现,而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能为社会所接受的设计。他从平面设计、绘画、实验电影、产品家具设计等各个方面的教学入手,灌输自己的观点,并且身体力行地从事设计和创作。“把具有强烈社会性的设计观念灌输到教学中”成为他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纳吉使包豪斯预科摆脱了哲学倾向,具有明显的技术倾向。在艺术设计中,他使美学适应于结构逻辑,他为预科学生安排了三组课程,即工艺类、艺术类、科学类,使学生了解材料的属性,掌握形式表面、结构、容积、空间和运动等概念的内容,学会使用手动工具和生产设备,熟悉造型表现的原理,让学生的形象知觉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纳吉是一位把包豪斯的艺术概念运用到工业和建筑上去的主要理论家,是继格罗皮乌斯之后,成为包豪斯思想传播和发展最有影响的人物。
包豪斯预科的第三位主持人阿尔伯斯(Joset Albas,1888-1961),同样具有理性思维的教学倾向,但比纳吉更具有实践性。他对各种材料的应用与表现潜力的挖掘兴趣浓厚。他在课堂上以某些特定材料为媒介,带领学生对材质、空间的可塑性进行了多元的探索。内容包括组合练习、纸造型、纸切割练习、铁皮造型练习、铁丝构成练习、错觉练习、 玻璃造型练习等等。其中一系列以纸为训练媒介的课题尤其引人注目。这样的训练既没有产生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作品,也没有产生现实意义上的设计作品。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那些和谐形式的奥秘所在。” 阿尔伯斯经常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作品。他认为,双向交流比教师单向讲授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结构思维。
当然,在这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包豪斯中,还有众多的艺术家或设计师对包豪斯的基础课程产生了影响。如康定斯基,保罗o克利,赫伯特o拜耶和奥尼尔o费宁格等等,在教学中综合了立体主义,达达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流派的新观念,把绘画,色彩,摄影,材料,印刷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引入到教学和设计中,把在这之前和同一时期欧洲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集中起来,发展出具有典型现代特色的新的平面设计风格,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设计手法与思维。表现主义画家克利(Paul Klee,1897-1940)的“自然现象的分析”“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研究”这几门课程,从造型的作用说起,论述自然与物理、数学的关系,以及与人的认知之间的关系。他尽量把理论简单化、明确化,注重形式的分析,并善于将元素进行组合研究,强调感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抽象绘画开拓者康定斯基(Vassily Kandinsky,1897-1944)是一位伟大的表现主义大师,现代抽象艺术的先驱。他的教学是从完全抽象的色彩与形体理论开始,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联系起来。其关于点、线、面的论述在包豪斯的基础课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内容已成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平面构成的先声。下面是对包豪斯基础课程的总结:
观察课:自然与材料的研究
绘画课:几何研究、结构练习、制图、模型制作
构成课:体积、色彩的研究与设计
每一门课程最初由一位造型教师与一位技术教师共同教授,传授美术与设计,又传授技艺与方法。 为贯彻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学院内设置了供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相关工厂,既是课堂,也是车间:
编织工厂:主要以金属材料和纤维材料的编织设计为主
陶瓷工厂:以距离魏玛20公里的唐堡陶瓷工厂为实习工厂
木工工厂:该工廠产品追求严谨的几何结构
金工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纺织工厂:1925年迁往迪索后成立 康定斯基的课程:1)自然的分析与研究;2)分析绘图 。
保罗•克利的课程:1)自然现象的分析;2)造型、空间、运动和透视的研究。
约翰•伊顿的课程:1)自然物体练习;2)不同材料的质感练习;3)古代名画分析。
莫霍利•纳吉的课程:1)悬体练习;2)体积空间练习;3)不同材料结合的平衡练习;4)结构练习;5)质感练习;6)铁丝、木材结合的练习;7)构成及绘画。
艾伯斯的课程:1)结合练习;2)纸造型练习;3)纸切割造型练习;4)铁板造型练习;5)铁丝造型练习;6)错视(illusion)练习;7)玻璃造型练习 其他基本课程:色彩基础、绘画、雕塑、图案、摄影等。
工艺基础课程:木工、家具、陶瓷、钣金工、着色玻璃、编织、壁纸、印刷等。
其它专门设计课程:展览、舞台、建筑、印刷设计等。 建筑研究班特别选修工程课及各类专题研究 。
这些课程基本涵盖了现代设计教育所包含的造型基础、设计基础、技能基础等三方面知识。包豪斯强调造型艺术的结合,提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思想;强调新的工业产品的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辩证关系;强调使用新的物质材料、新技术和实用功能决定的现代抽象形式;强调艺术设计才能与工艺制作劳动相结合;强调艺术家之间的协作和打破艺术家与匠师之间的壁垒。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为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出发点,培养的杰出设计师把现代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精神、观念与方法在相当长的时间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开发与引进,已成为学习现代设计的重要技术手段,可这也不能成为我们淡化动手制作能力,重技术而轻技术的原因。设计的真正内涵,并非是计算机技术所能代替的。设计过程的每一步依然离不开设计师的思考、品味与扎实的基本功素质,因此包豪斯的基础课程如今依旧重要。
参考文献
[1]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修订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深圳:新世纪出版社,2001
[3] 梁梅.世界现代设计图典.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