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诚《船居寓意》解读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thleen350191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船居寓意》是禅韵与诗情的圆融,其空灵洒脱,其气韵高远,这归功于释德诚根尘迥脱、无碍自在的真正道人气质。黄庭坚的《诉衷情》虽脱胎于《船居寓意》,但穿凿作意明显,未逾俗柱,未出尘笼,气韵平常。二诗的差别是禅与相似禅的差别。
  关键词:《船居寓意》 释德诚 圆融自在 《诉衷情》 黄庭坚
  释德诚,又名船子和尚,遂宁人,生于中晚唐,师药山惟严,得法后隐于华亭(今上海松江区),常泛舟往来松江、朱泾,以纶钓过日,随分应化。有《拨棹歌》39首传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船居寓意》: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一
  “千尺丝纶直下垂”,千尺丝纶,何其精细,何其幽远!在风平浪静,皓月当空的夜晚,置其于灵潭善水之中,屏住气息,就这么等鱼儿来即钩吧。月也晶莹,人也闲闲,何其胜妙虚融的垂钓。
  佛法何异于垂钓,唯精细方可深邃。《坛经》言:“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释德诚亦言:“吾三十年在药山只明此事。”研经十载,却未明经意;参修三十年,仅可明一事,求法之难可见一斑,否则二祖何用“立雪断臂”?佛法之难求,在于其甚深微妙,在于其由逻辑、由文字而超越逻辑、超越文字。如文殊菩萨言:“世尊,非思量境界者是佛境界,何以故?非思量境界中无有文字。”它是道人的决定透过、毕竟放下、毕竟担当,不作拟议,不有含糊,如《楞严经》之“中道了义无戏论”;它是道人日久岁深的心心相顾,继而打成一片,继而心花顿发,如迦叶历年苦修灵山法会猛着精彩。道者一切如幻,普觉粗细,于是本性安立,清净安立;凡者一切实有,内外昏迷,于是,虚伪安立,不净安立。可见,由凡而圣,何其不易,得去之又去,却之又却,直至善恶的实际平等而凡情了了,圣意圆圆。道人于此,用尽腕力,大炼精钢,只因半毫思量即未净,即善恶分别,即是执,即是滞,即不是无我。所谓拟议间千山万水。
  “直下垂”,何者为直?中道为直,不执为直,不攀缘为直,欲得直,但莫取一切相。“千尺丝纶 ”皆因不执不攀才能“直下垂”。佛法难知难解难行,唯此“直心”,即可知可解可行,“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看六祖惠能的实际风范:
  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惠能尽管此时未知法,仅由“惟求作佛,不求余物”言句,即可见其心何其纯粹无杂,何其直截无余。惠能后得法证法皆神速,无不由此内在气质,如船行于中道,无绊而发,无碍而进,最终豪迈及岸。
  另者,从“直”更可见道者安心之诚、守志之恳、治性之坚、炼德之贞,于顺逆善恶,于悲喜是非,皆无分别住持。中道奉事,平和兼容,不左右苟且其心,此为真正的精进勇锐,如《四十二章经》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疲极苦极而不含糊虚伪其心,此可直,此可道,如德诚言:“着气力,用精神,莫作虚生浪死人。”
  “一波才动万波随”,就诗而言,上句写静,此句写动,动静相宜。此时,平静的江水因丝纶的拨动而波光粼粼,其景唯美。此句,表层表钓,深层表禅。道者喜以水表道,因水最灵动,如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如佛陀言:“大慧!犹如猛风,吹大海水,外境界风,飘荡心海,识浪不断。”其表道者如水,处一切境不诤而如如;其亦表凡者不归真心,因妄起浪而不如。因此,就禅而言,此句可有二种根本表述:净熏与不净熏,“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觉者越觉,迷者越迷。佛者如觉,觉一法而觉万法,了一心而了万境,见净修净,知一切法唯心,知常念方便,随顺除遣;知不一即不二,不二即不一,止观融通,于是,久习淳熟,渐趋猛利,渐积圆满。眾生如迷,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大河,因小沟小流,汩流不绝,乃至逐渐弥漫,恶习越向深广。
  释德诚作为一位特立独行之菩提行者,其内在气韵甚深难测,其境界应是荡荡纵横、左右逢迎,因而对其诗其句有多样之解读,是符合义理的。
  二
  “夜静水寒鱼不食”,夜色下,万籁无声,江水重归于静,静而能凉,鱼儿应有一个惬意的梦吧?好一个空寂的夜晚。佛家表禅喜用“静”“净”,时而清静,时而清净,乍看以为文字有错,其实不然,其实为禅者表禅之圆融。因无语才静,有语则有来去,有来去即有生灭;因净了才空,不净即拖泥带水,即有执,即不空。因此,净与静真为殊途同归。老子言“清静为天下正”,我与我所毕竟不二,心无傍杂偏倚,此为自性清静、自性解脱,此时无文字而空。看船子之具体演绎:
  俨(药山惟俨)问曰:尔名什么?
  师曰:名德诚。
  俨曰:德诚又成得个什么?
  师曰:家园丧尽浑无路。
  ……
  俨曰:子以后上无片瓦,下无锥地,大阐吾宗。
  “家园丧尽”为不可得,毕竟“不思议”为“无路”。此时“上无片瓦,下无锥地”,为“日夜数他宝,自无半分钱”,为无一物而如,放下名相,放下章句,了无所了,念虑内忘,心识绝路,此时,无伪无作而晶莹剔透,此时,无尘无滞而洞然无疑。释德诚作为一卓然挺拔道者,因得如而是,非由其他枝叶。
  “寒”即凉也。佛家常由凉表实际道:“善男子!如白栴檀,若以涂身,悉能除灭一切热恼,令其身心普得清凉;菩萨摩诃萨菩提心香亦复如是,能除一切虚妄、分别、贪、恚、痴等诸惑热恼,令其具足智慧清凉。”佛法甚深还有更甚深,微妙还有再微妙,若上之“静”可解读为“静深不动,沙土自沉,得寂灭轻安”,此“寒”即可解读为“去泥纯水,永断根本无明”。前者修而不修,初心入道,由烦而静;后者不修而修,深心为道,只是默契、同化、相应,时时放下,时时自在。佛法不存在唯理论,一切回归质朴,如说而行,如实而修,于是才有最后之理事庄严。佛者无为,但无为是不作,非不做,修佛人总应护静守心,培忍力,育庄严,积阶而升,积善而进,行满德圆,成就大事。于是,尽管其志勇猛不怯,其心却和雅善顺,了无热恼杂乱,这是真西天与假西天的分水岭,也即是没有此“寒”便没有“满一切诸渴乏者”之大力。“鱼不食”是鱼之无俗清静,如《庄子》藐姑射山之仙子,何曾俗食。仙子如德诚亦不食,何曾人间烟火。因此,德诚之“寒”在于无尘放下,在于无浊安稳。德诚之诗,你总可见道者之自在与旷达,“抛岁月,卧烟霞,在处江山便是家”,中道本来从容,非道者没有此气质。   “满船空载月明归”,夜静天寂,秉舟而归,此夜,一无所获;此夜,获全所获。这是一颗净无半尘之白心,这是一船晶莹剔透、光耀夺目之明月。圆明寂照,空而不空,“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能做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释德诚作为一见道、行道、证道者,必有不思议而净,必净而妙,必妙而具种种利益,所谓的不物物而能物万物,所谓的忘情山水而内有千山万水。
  月在佛经里有特殊意指,佛家常以月喻禅。《佛说月喻经》:“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犹月行空,清净无碍。譬明眼人,涉履诸险,离诸疑惧”。行于虚空,月得清净,其平和、皎洁,无处不在,普照万物。看大法眼文益禅师之灵动:
  僧问:指即不问,如何是月?
  师(文益)云:阿那个是汝不问底指?
  又僧问:月即不问,如何是指?
  师云:月。
  僧云:学人问指,和尚为什么对月?
  师云:为汝问指。
  一花一佛国,一叶一释迦,山河大地无非一轮满月。满月清澈,绝一切尘屑,本来寂灭;满月圆融,凡圣皆同,万物皆一,三无差别。你然,我亦然;手然,指亦然,行住坐卧皆然。世人观月观万物,有阴晴圆缺,因心有漏;禅者观一切皆圆满无缺,因心无漏。德诚得法于自性清静,行法于离垢清净,不变随缘,随缘不变,即空而满,即满而空,道人了无牵挂,道人卓尔不群。
  三
  《船居寓意》是诗情与禅韵的圆融,其空灵洒脱,其气韵高远。后世禅林、士林喜拈其言其句,或增益其参修,或增益其诗情词意,如北宋著名词人黄庭坚就有《诉衷情》一首: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 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靜,满目青山, 载月明归。
  此词作于黄庭坚被贬戎州时,主要表述词人人生坷坎后的逍遥超脱。其先写孤舟蓑笠翁,浮游江面,垂钓深渊;再写鱼的乍信乍疑,吞吞吐吐,并寄寓理想实现之艰难;末句写满目青山,水寒月满,显诗人风雨且过尘染且去的恬然安泰。
  佛法永远须应缘是事实。于空于有而清净自在,如实空,如实不空。非若坐若卧,若来若去,而是非来非去,即可来可去;非坐非卧,则可坐可卧。处处见其真实,唯是空灵,了却笨厚,了却封累,轻曼绝尘。“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其亦应缘,于逆而无求,于违而有寄,淡泊,无求。却难见轻盈,处处可见块状实有,少了禅者之决定透过,默尔放下;少了禅者诸法皆无自性之轻安自在,纵横皆如。于是,不经意间你可嗅见一些俗气,一些强硬穿凿,看不见道者之柔软和顺,更看不见道者之处处逢它处处妙之高藐。“千尺也须垂”,是的,参禅修禅何其不易,但不矫苦,不伪悲,参禅修禅须勇烈,须“有力量之兄弟”,但一切做皆为不作,一切勇烈皆为绝勇绝烈而了了无物,因此,禅者之苦,为握土成金之苦,为外累而内不累,为外执而内不执,禅者之伟岸由此而得。此言此句,尚可见其内外皆执,未是堂堂正正,与船子和尚上下求索而荡荡空寂之真西天气象相去还远。
  “吞又吐,信又疑,上钩迟”,三界虚伪,唯识所作,有伪皆苦。佛者不动不作,可动可作,如幻而动,如幻而作。无半毫拖泥带水,无少分犹豫不决,一切时一切处尽是无挂无牵,无虑无忧,何其逍遥。此言此语,写功夫之仔细曲折。善财五十三参,参尽天下大德,尽容尊宿之庄严而证无等等。黄庭坚亦应缘而信,应机而修,却少了古德决定信决定解决定行决定忍之圆根上德,更少了古德之随善缘、随恶缘而随缘自在。粗信、粗修、粗行,而求妙心、妙智、妙德,无有是处。
  法界无二,好坏皆一,唯幻不同,无实不一。此词,你尚能见到一是一,二是二,吞是吞,吐是吐,信是信,疑是疑,你尚未品到觉吞、觉吐、觉信、觉疑之无边无碍。禅者之圆满,因不即不离而圆,不取不舍而满,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皆无妄而从容,唯其如此才可庄严自在。
  由此,《诉衷情》或直拈船子言句,或活用船子言句,只可说言有同而质不同,两者之别为禅者与相似禅者之别,或直可言圣者与凡者之别。圣者为不可说不可说之大力巍巍,凡者为可执可说之无奈牵强。该词前有小序言:“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这个“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有幡然醒来而求解脱之心,但这种解脱有强行与现实切割的味儿,内存无奈、伤感、不甘。道者世间法即佛法,是觉境,非躲境,更不是割境,其内心平和柔顺,并无俗绪,并无烦恼,何来不甘,何来伤感。
  “禅是诗家切玉刀。”真正禅者如德诚,因其清净无诤,真实发露,真心吐却,其诗其文胜妙自在,流水行云,无遮无障。而黄庭坚作为一个慕道但不及道词人,因有取有舍,有遮有障,其诗难有船子之气韵。仅可言《诉衷情》和其他类似之作相比,不失为佼佼者。
  参考文献:
  [1]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8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
  [2]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A].卍新纂续藏经(第67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272.
  [3]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108.
  [4]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9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
  [5] 四十二章经注[A].卍新纂续藏经(第37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665.
  [6] 释德诚撰.船子和尚拔掉歌机缘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7]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484.
  [9] 起信论纂注[A].卍新纂续藏经(第45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
  [10] 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9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30.
  [11] 大方广佛华严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0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432.
  [12] 妙法莲华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9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54.
  [13] 佛说月喻经[A].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M].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88.
  [14] 五灯会元[A].卍新纂续藏经(第80册)[M].东京:株式会社国书刊行会,1975-1989:197.
  [15] 唐圭璋等撰写.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759.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禅法智慧与人格的和谐及其对当今大学生的价值”(项目编号:ZJ16YB08)之研究成果;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一般项目“佛性论之无情有性研究”(项目编号:ZJYZYB201702)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 李存周,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
  编 辑:水涓 E-mail:[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摘 要:在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作品中,“红鞋”这一童话主题反复出现。《橘子和苹果》一文中的女主人公芭芭拉和安徒生童话作品《红鞋》里的珈伦一样,在黑鞋与红鞋、丈夫和情人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在这一过程中,她们的“本我”和“超我”不停斗争,直到“本我”被“自我”痛苦阉割,最终屈从于“超我”,回归社会和家庭,但是回去的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完整的自我了。  关键词:童话主题 “本我” “自我” “超我”  汉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日两国文学研究界对伪满文学的研究不断拓展,日本作家木山捷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其代表作的《大陆小道》与《长春五马路》是长篇私小说,这一类私小说往往不仅记录了作者的亲身经历,同时也记录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与真实想法。木山捷平的作品所具有的文学及历史价值不可否认,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学者指出其伪满文学作品的局限性。木山作品的这种局限性与他的境遇有着极大的关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男女作家对女性的不同书写是文学评论界的一个重要议题。一般认为,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书写多将女性角色放在客体和被看的位置,直白的表象背后缺乏克制的灵魂。而在贾平凹新近发表的小说《暂坐》中,作者却以一种温柔的姿态呈现了女性纷繁复杂的多面。  关键词:贾平凹 《暂坐》 女性  一直以来,男性作家对女性的不同书写是文学评论界的一个重要议题。陈顺馨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一书的前言中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的发展中,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地强化。推动中国文化传播,构建中华文化自信,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对国人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也有显著的价值。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各国联系不断加强,文化碰撞表现也越来越突出,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就新时期对外汉语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推动对外
期刊
摘 要:当前国内学界对19世纪法国诗人兰波态度两极化明显: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过于神化。为打破兰波形象的片面定位,寻求与诗人对话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他者”视角切入,整理兰波的作品、传记和电影等材料,分析当时与今日两个时代人们对兰波的复杂認知,探求兰波形象如何一步步被“神化”,以及其同性恋等形象边缘因素如何在后现代被重新叙述。  关键词:兰波 我是另一个 自我 他者 传记  19世纪法国诗人阿尔蒂尔·
期刊
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周恩来怀抱救国救民的急切心情,走出国门,探求真理,受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宣传家河上肇教授宣传影响,致力于马著的学习钻研。经过一番洗礼,思想认识得到质的大飞跃,诗章创作亦由运用文言体式弘扬传统美德,转变为适宜大众阅读的富于革命意义的白话新诗,蕴含精深的组篇《游日本京都》由此面世。回归祖国,他结社组团,创办革命刊物,号召革心、革新,邀请北京大学教授、马克思主义革命先驱李大钊赴津演讲
期刊
摘 要:唐代诗歌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其中早慧儿童创作的诗篇是唐诗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早慧诗人的诗作与大时代张扬的开朗热情之气相融合,以自身对文字的敏锐天赋将所感之事、所述之情真实自然地托出,带领读者体验儿童的天真乐趣与超乎常人的智慧。本文旨在从创作动机、艺术构思、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探析儿童诗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早慧 儿童诗 创作动机 审美价值  唐代吟咏之风从不停歇,而且唐代设有童子
期刊
摘 要:西南联大博物馆作为云南省经典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进行提取再创造并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有利于实现对西南联大博物馆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传承。  关键词:西南联大博物馆 AR技术 红色文化 数字化  一、西南联大博物馆红色文化元素的分析提炼  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依其旧址所建的西南联大博物馆,记录了在滇八年期间西南联大的
期刊
摘 要:在乌拉特民间故事中,有一些富有智慧的人物,他们机智勇敢,是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体现出乌拉特人民的思想观念、理想愿望。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以莫日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进而挖掘其承载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关键词:乌拉特 民间故事 莫日更 文化内涵  一、莫日更形象分析  莫日更是乌拉特民间故事中的智者之一。他平民出身,受过教育,闯荡过。霍托勤奋好学、吃苦耐劳、
期刊
摘 要:以战争为分界点,范柳原与白流苏的爱情可以划分为战前算计的爱情、战时显露的爱情、战后步入婚姻的爱情。以布尔迪厄的“实践总体理论”来观照三部分的爱情叙事内容,战前两人在恋爱中所谓的算计和策略实际上是在场域影响下所形成习性的必然结果,不能以此作为否认他们之间存在爱情的证据;战争的到来使得两人感受到场域毁灭的威胁,倾城的一刻完成了两情相悦;婚后居于家庭场域的白流苏,由于生存在具有超历史稳定性的男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