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讨论,作为教学的常规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彼此沟通与交流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相互启发,便于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广泛采用了课堂讨论。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小学数学课堂表面的气氛活跃。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也应看到课堂中存在大量低级,虚假、无序的讨论,使课堂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思维发散程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题都可以一题多解。像求圆的面积、周长这一类题目,只要指导学生把题目中的各个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过多地去挖掘题中“一题多解”的角度。而那些具有多元因素的应用题,教师应把握好学生讨论时的思维发散程度,做到能“放得开” 也能“收得拢”。 因为发散不是终极目标,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维走向 ,遇到有偏颇的讨论应及时加以控制和引导。
题目:求一根外直径10cm,内直径为8cm,长为80cm,求这根钢管的体积{内部为空心的}。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求出这根钢管体积,当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先求出外钢管体积减去内空管体积。这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求出钢管体积,教师可适时提示这根钢管横截面是环形。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讨论得出:钢管体积=圆环面积 ×钢管长。
课堂讨论如果只一味追求发散而忽视了正确引导,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没有好处的。
二、控制问题难易程度
课堂上组织讨论时应注意,能引起课堂讨论的问题,必须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那些学生个人能独立解决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那些超过学生知识水平的太难太深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无法展开讨论;只有那些启发度较大,难易度适当,覆盖面广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题目:少先队员在学校种植榕树和桃树,一共栽了120棵,榕树是桃树的4倍。榕树和桃树各栽了多少棵?解法一:根据“榕树棵数+桃树棵数=120”,列方程来解。假设桃树栽了x棵,列方程x+4x=120;如果设榕树栽了x棵,列方程x+ x=120。容易得出结论:榕树栽了96棵,桃树栽了24棵。解法二:已知榕树和桃树棵数比是4比1,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
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讨论出新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意认识偏差程度
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自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很好的效果。
如教师讲授“小数的大小比较”后的学生练习巩固中,有一道选择题:比0.7小而比0.6大的数( )[A、一个也没有;B、有1个;C、有9个;D、有无数个],同学普遍选择A,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十分位上是7的两位小数有哪些?三位小数有哪些?通过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答案是D。然后再提出:要使答案A正确,该怎样修改题目?让学生继续讨论。
在学生发生偏差时,经过变换角度的讨论,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四、优化时间控制程度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讨论起来有时没办法控制好时间,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把握好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必须重点解决主要问题,而组织课堂讨论,也要突出教学重点。
如讲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能发现求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教师先复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默想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接着出示问题:“求12和36、7和8、9和18中的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如能简便,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如不行,就用短除法求”,然后在合作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同伴的方法,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分别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简便计算中得到启发,发现: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不仅突出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了难点,而且有效控制了时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生讨论前,教师还应该规定讨论的时间,以激发学生的紧迫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还要做巡回指导, 就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同学发言交流等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五、重视个体差异程度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讨论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对那些数学水平不高,性格内向的学生,课堂讨论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合作竞争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意识。
但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个性特点也有许多不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重视学生程度的差别,进行合理分组。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化组合学生。“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学习小组的水平要相当。“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应安排不同性别,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不同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倾听他人意见,向他人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差异度的优化组合,不仅利于学生素质的互补,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分析思考,学会了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欣赏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真实有效有序的课堂讨论,不能只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参与数学课堂探究,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数学广泛采用了课堂讨论。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小学数学课堂表面的气氛活跃。在这热闹景象的背后,也应看到课堂中存在大量低级,虚假、无序的讨论,使课堂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那么该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性,让学生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思维发散程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但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题都可以一题多解。像求圆的面积、周长这一类题目,只要指导学生把题目中的各个数据代入相应的公式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过多地去挖掘题中“一题多解”的角度。而那些具有多元因素的应用题,教师应把握好学生讨论时的思维发散程度,做到能“放得开” 也能“收得拢”。 因为发散不是终极目标,只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手段。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维走向 ,遇到有偏颇的讨论应及时加以控制和引导。
题目:求一根外直径10cm,内直径为8cm,长为80cm,求这根钢管的体积{内部为空心的}。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才能求出这根钢管体积,当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先求出外钢管体积减去内空管体积。这时还可以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方法可求出钢管体积,教师可适时提示这根钢管横截面是环形。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讨论得出:钢管体积=圆环面积 ×钢管长。
课堂讨论如果只一味追求发散而忽视了正确引导,对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没有好处的。
二、控制问题难易程度
课堂上组织讨论时应注意,能引起课堂讨论的问题,必须在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能力范围之内,即小组成员有可能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成功。那些学生个人能独立解决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那些超过学生知识水平的太难太深的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无法展开讨论;只有那些启发度较大,难易度适当,覆盖面广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
题目:少先队员在学校种植榕树和桃树,一共栽了120棵,榕树是桃树的4倍。榕树和桃树各栽了多少棵?解法一:根据“榕树棵数+桃树棵数=120”,列方程来解。假设桃树栽了x棵,列方程x+4x=120;如果设榕树栽了x棵,列方程x+ x=120。容易得出结论:榕树栽了96棵,桃树栽了24棵。解法二:已知榕树和桃树棵数比是4比1,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来解。
这一问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讨论出新意,而且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注意认识偏差程度
学生数学学习中产生的认识偏差或错误,来自于学生学习活动本身,教师抓住时机利用它引发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纠正学生的错误具有很好的效果。
如教师讲授“小数的大小比较”后的学生练习巩固中,有一道选择题:比0.7小而比0.6大的数( )[A、一个也没有;B、有1个;C、有9个;D、有无数个],同学普遍选择A,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十分位上是7的两位小数有哪些?三位小数有哪些?通过讨论很快得出正确答案是D。然后再提出:要使答案A正确,该怎样修改题目?让学生继续讨论。
在学生发生偏差时,经过变换角度的讨论,不但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四、优化时间控制程度
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讨论起来有时没办法控制好时间,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就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为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把握好教学进程。 课堂教学必须重点解决主要问题,而组织课堂讨论,也要突出教学重点。
如讲授“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二课时,为了让学生自己能发现求最小公倍数的规律,教师先复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让学生默想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接着出示问题:“求12和36、7和8、9和18中的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如能简便,请用简便方法计算;如不行,就用短除法求”,然后在合作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讨论同伴的方法,学生经过交流讨论,分别从第二组和第三组的简便计算中得到启发,发现: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乘积;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这样不仅突出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解决了难点,而且有效控制了时间,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学生讨论前,教师还应该规定讨论的时间,以激发学生的紧迫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还要做巡回指导, 就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如何代表小组同学发言交流等技巧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
五、重视个体差异程度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讨论要既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能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助作用,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对那些数学水平不高,性格内向的学生,课堂讨论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合作竞争的机会。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又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意识。
但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高低之分,个性特点也有许多不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在组织课堂讨论时,要重视学生程度的差别,进行合理分组。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优化组合学生。“组间同质”是指各个学习小组的水平要相当。“组内异质”是指同一小组内,应安排不同性别,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一起。这样有利于不同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倾听他人意见,向他人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差异度的优化组合,不仅利于学生素质的互补,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分析思考,学会了发现他人的优点和欣赏他人,互相取长补短。
真实有效有序的课堂讨论,不能只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快乐地参与数学课堂探究,享受数学课堂讨论的乐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