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子书包在我国教育发达省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贴合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全国首部电子书包技术标准即将出台,这使得电子书包推广问题成为焦点。电子书包的优势明显,然而质疑不断。这些质疑促进了电子书包的完善,然而有些质疑论据不足或者无关轻重,有些问题则值得深刻思考。文章对前者进行分析,而对后者则在分析基础上提出见解。
关键词:电子书包;质疑;分析
中图分类号:G1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14—03
电子书包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电子书包能够提供丰富和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源,界面友好生动,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育者及家长之间的便利沟通。电子书包的使用,使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展,教学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可以在电子书包提供的学习平台上直接获取最权威的知识讲解和最大限度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家长也能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然而,对于电子书包的推广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价格与成本。电子书包最早应用在新加坡,后来在周边国家推行,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4个城市)紧随其后,之后美国几个城市才开始使用。应该说,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如果对比一下使用电子书包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发现,电子书包的使用是需要充足的财力支撑的。首先是电子书包需要的硬件设施,为了达到便携、耐用和操作灵活,需要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其次是网络使用费。电子书包的强大功能,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想要发挥它的主要核心功能和避免众多使用者同时操作产生的拥堵,必须要有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使用费用投入;还有,电子书包集成的丰富电子资源,面临着知识产权问题,无论目前是否在免费使用,就合法而言,都面临着支付使用费用的责任。如果没有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的保护,那么可以预见,可以合法使用的优秀教学资源将越来越少。如果建立对优秀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和视频的合理保护,则电子书包的使用成本将明显提高。因为存在价格和成本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涉嫌强制消费,影响教育公平等。
电子书包推广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电子书包的应用可以是作为传统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也可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推动和革新,这涉及教育宗旨和教育原则问题。比如,对于电子书包的质疑中,有一种声音认为电子书包的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会让学生怠于“应该”记忆的内容和忽视大量数学计算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教育宗旨很重要,不是电子书包本身的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学习阶段海量的知识需要记忆,那么在考试制度中必然体现对这种能力的考察,即使使用电子书包的学习者也不能忽视,而且在电子书包的程序设计上想实现对此类能力的考察并不难。如果我们试图以此驱动素质教育改革,认为能够让机器解决的问题就交给机器,人脑用来解决创造性的问题,那么电子书包减轻机械记忆和大量数学运算过程就是符合教学目的的。电子书包不能完全替代师生教学互动的问题确实存在。总体说来,人类传授的知识中,只有可编码的知识才适合使用书本和电子设备作为载体,比如语言拼写和数学运算,但是还有大量的知识是非编码的,仍然需要面对面的传授,比如优秀课文中包含的情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课堂授课教师的渲染力和感染力等。
对电子书包应用推广的担忧还有,这种工具是否会变成孩子的玩具,而不是学习用品。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曾经的学习机、电子词典,后来的家庭电脑、智能手机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还有的观点认为使用电子书包会让学生失去书写汉字的能力,甚至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并且长期使用电子书包会降低孩子的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对于以上问题,要分类来看待和解决。有一类实际上并不是问题,也不需要解决。比如所谓电子书包影响汉字书写,乃至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没有电子书包,我们现代生活里仍然在使用电脑和触摸屏的手机等电子设备,汉字传承与文化传统的问题既没有因为这些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真正丧失,也不会因为坚持使用笔墨纸砚就能真正延续。因此,这一类的问题,不能成为推广电子书包的足够理由。还有一类确实是存在而且应该重视的。不过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比如关于电子书包是否会成玩具的担忧,无非有两层考虑,一个是电子书包本身集合功能多,可能包含娱乐功能;第二个是电子书包有网络功能,可以搜集网络信息和下载资料。这二者都可以通过软件和网络设计就可以解决。比如,如果电子书包使用电子设备的形式体现的,那么在每周上课时间以及学校范围内,娱乐功能自动关闭,访问使用白名单制(只能访问固定网站),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的,这并不是电子书包是否可以推广的关键障碍。还有一类问题,是非常重要,有必要认真对待,但是短期内非常难解决的,比如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前者成为后者的辅助,还是后者的革命。如果因此认为电子书包不应该应用和推广,确实需要深思,然而,这不是电子书包本身需要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
电子书包的价格和成本问题虽然饱受关注,但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们提出一种供探讨的电子书包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几个关键词,包括虚拟平台、免费使用、商业运行、分步推进。
虚拟平台是指电子书包的形式。电子书包需要学生承担的成本中有部分源于它的载体可能需要一种专用电子设备。这并不是必需的。电子书包完全可以是一个虚拟平台,借助现有家庭或个人已经拥有的设备(如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等)可以使用即可。这种虚拟平台需要的是供应商提供服务器和开放访问的网址,在这个网址上能够实现电子书包的各种功能,包括丰富的电子资源、师生家长互动、学习情况时时更新等。这可以大大降低学生与家长的经济负担。退而求其次,电子书包如果使用专业设备,也应该变买为租,甚至免费提供。 免费使用是指对电子书包的使用者,不但不需要投入购买设备的费用,其他诸如版权使用费、网络流量费也全部免费。电子书包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而且以后也仍然可能是中小学,这是由学习模式决定的。大学的课程学习分成诸多专业,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多元化的,学习手段本身已经多样化,网络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电子书包应有的必要性有限。对于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推广需要付费的电子书包有悖教育法律法规,对于使用的学校和教师而言,也有强制摊派之嫌。即使可以强制推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也会遭遇障碍。所以,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电子书包对使用者应该采取免费原则。免费使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 即保护教育公平。电子书包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设计理念,打造出资源丰富、信息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全国各地的学生,可以无差别地享有几乎无差别的教育服务,这应该是一个改变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电子书包的运用会像电视、手机、电脑的普及那样,使得城乡差距大大缩小。但是有偿使用会形成进入门槛,加强马太效应,使得富者锦上添花,穷者釜底抽薪。
商业运行是指电子书包的开发、运行、维护等过程必须是竞争性的、盈利性的。这看起来似乎与免费使用原则相矛盾,实际上,这正是免费使用的保障。电子书包的所有使用成本由各级政府财政来承担是不切实际的,无论这种提法多么合理和动听。现代生活中我们免费或者极低价使用质量有保证的商品和服务,恰恰是商业行为促成的。比如观赏电视剧和报纸。2007年统计,全国中小学生约2亿人,其背后是接近2亿个家庭,这是一个让任何有眼光的企业家都心动的客户群。只要允许电子书包的开发商对虚拟平台进行广告招商,其收入应该是非常可观的,完全可以解决设备投入、网络使用费、人员经费和版权使用费等问题,之后还有市场认可的利润率。我们使用的各种免费电脑软件,包括360杀毒、迅雷下载、腾讯QQ等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公开上市公司。至于广告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问题,只要广告投放仅面向使用单位、教师和家长拥有的账号就可以了,再对投放广告的类型加以规范,集中在面向学习、学校和学生用品和服务上(广告商也会倾向这种选择)。遵循软件开发中“基本功能免费,附加功能付费”的原则,电子书包中教学所需基本功能的使用应该是全部免费的,但是可以开发VIP功能或者其他附加功能,使用这些功能如同申请成为腾讯黄钻会员一样,可以获得某些专享服务,要额外付费。这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电子书包有商业利润,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在,开发商也必须要保证该系统或者设备的质量水准和服务水平,这就能够以自发高效的市场纪律减轻行政监督的压力。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分步推进是指电子书包的推广,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不能急于求成。电子书包虽然在新加坡等国家率先使用,我国也有成功实践,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电子书包进行全面推广的条件仍然不够成熟。首先是要经过一个阶段的试点,发现足够充分的问题。这种试点要有典型性,比如要涵盖中小学各个阶段,试点单位要包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这个阶段上,要允许不同的开发商充分竞争。在此基础上,出台电子书包的规范标准。这个阶段类似网络游戏推出前的“内测”。然后按照规范标准在较大范围内允许自愿或者鼓励学校及师生、家长参与,尝试庞大用户群条件下,是否会发生拥堵和漏洞问题,即网络游戏那种“公测”。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至少应该运行一个学年。这些过程完成后,才能选择部分地区全面推广。如果效果良好,可以全国范围内试用。因为全国各地的情况各异,还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调整和改善,最后可能成为普遍运用的教学工具。这种模式表面上看比较繁琐费时,然而“带病上岗”的电子书包如果直接进行推广,涉及范围之大,影响程度之深,一旦出现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亮化工程”,就会变成“污点工程”。
关键词:电子书包;质疑;分析
中图分类号:G1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14—03
电子书包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支撑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电子书包能够提供丰富和及时更新的教学资源,界面友好生动,可以实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育者及家长之间的便利沟通。电子书包的使用,使得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扩展,教学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可以在电子书包提供的学习平台上直接获取最权威的知识讲解和最大限度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情况,家长也能通过这个平台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然而,对于电子书包的推广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价格与成本。电子书包最早应用在新加坡,后来在周边国家推行,中国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4个城市)紧随其后,之后美国几个城市才开始使用。应该说,中国在这个领域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不过,如果对比一下使用电子书包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我们会发现,电子书包的使用是需要充足的财力支撑的。首先是电子书包需要的硬件设施,为了达到便携、耐用和操作灵活,需要比较高的技术含量;其次是网络使用费。电子书包的强大功能,与网络技术密不可分。想要发挥它的主要核心功能和避免众多使用者同时操作产生的拥堵,必须要有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使用费用投入;还有,电子书包集成的丰富电子资源,面临着知识产权问题,无论目前是否在免费使用,就合法而言,都面临着支付使用费用的责任。如果没有优秀网络教学资源的保护,那么可以预见,可以合法使用的优秀教学资源将越来越少。如果建立对优秀教师、优秀教学课件和视频的合理保护,则电子书包的使用成本将明显提高。因为存在价格和成本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涉嫌强制消费,影响教育公平等。
电子书包推广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切合教学实际需要。电子书包的应用可以是作为传统应试教育的辅助工具,也可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推动和革新,这涉及教育宗旨和教育原则问题。比如,对于电子书包的质疑中,有一种声音认为电子书包的使用会产生依赖性,会让学生怠于“应该”记忆的内容和忽视大量数学计算过程。对于这个问题,教育宗旨很重要,不是电子书包本身的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学习阶段海量的知识需要记忆,那么在考试制度中必然体现对这种能力的考察,即使使用电子书包的学习者也不能忽视,而且在电子书包的程序设计上想实现对此类能力的考察并不难。如果我们试图以此驱动素质教育改革,认为能够让机器解决的问题就交给机器,人脑用来解决创造性的问题,那么电子书包减轻机械记忆和大量数学运算过程就是符合教学目的的。电子书包不能完全替代师生教学互动的问题确实存在。总体说来,人类传授的知识中,只有可编码的知识才适合使用书本和电子设备作为载体,比如语言拼写和数学运算,但是还有大量的知识是非编码的,仍然需要面对面的传授,比如优秀课文中包含的情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以及课堂授课教师的渲染力和感染力等。
对电子书包应用推广的担忧还有,这种工具是否会变成孩子的玩具,而不是学习用品。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曾经的学习机、电子词典,后来的家庭电脑、智能手机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问题;还有的观点认为使用电子书包会让学生失去书写汉字的能力,甚至造成传统文化的缺失,并且长期使用电子书包会降低孩子的语言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对于以上问题,要分类来看待和解决。有一类实际上并不是问题,也不需要解决。比如所谓电子书包影响汉字书写,乃至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问题。没有电子书包,我们现代生活里仍然在使用电脑和触摸屏的手机等电子设备,汉字传承与文化传统的问题既没有因为这些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真正丧失,也不会因为坚持使用笔墨纸砚就能真正延续。因此,这一类的问题,不能成为推广电子书包的足够理由。还有一类确实是存在而且应该重视的。不过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比如关于电子书包是否会成玩具的担忧,无非有两层考虑,一个是电子书包本身集合功能多,可能包含娱乐功能;第二个是电子书包有网络功能,可以搜集网络信息和下载资料。这二者都可以通过软件和网络设计就可以解决。比如,如果电子书包使用电子设备的形式体现的,那么在每周上课时间以及学校范围内,娱乐功能自动关闭,访问使用白名单制(只能访问固定网站),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的,这并不是电子书包是否可以推广的关键障碍。还有一类问题,是非常重要,有必要认真对待,但是短期内非常难解决的,比如电子书包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前者成为后者的辅助,还是后者的革命。如果因此认为电子书包不应该应用和推广,确实需要深思,然而,这不是电子书包本身需要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
电子书包的价格和成本问题虽然饱受关注,但这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我们提出一种供探讨的电子书包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几个关键词,包括虚拟平台、免费使用、商业运行、分步推进。
虚拟平台是指电子书包的形式。电子书包需要学生承担的成本中有部分源于它的载体可能需要一种专用电子设备。这并不是必需的。电子书包完全可以是一个虚拟平台,借助现有家庭或个人已经拥有的设备(如家庭电脑、智能手机等)可以使用即可。这种虚拟平台需要的是供应商提供服务器和开放访问的网址,在这个网址上能够实现电子书包的各种功能,包括丰富的电子资源、师生家长互动、学习情况时时更新等。这可以大大降低学生与家长的经济负担。退而求其次,电子书包如果使用专业设备,也应该变买为租,甚至免费提供。 免费使用是指对电子书包的使用者,不但不需要投入购买设备的费用,其他诸如版权使用费、网络流量费也全部免费。电子书包的应用范围,目前主要而且以后也仍然可能是中小学,这是由学习模式决定的。大学的课程学习分成诸多专业,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多元化的,学习手段本身已经多样化,网络应用已经非常普遍,电子书包应有的必要性有限。对于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推广需要付费的电子书包有悖教育法律法规,对于使用的学校和教师而言,也有强制摊派之嫌。即使可以强制推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也会遭遇障碍。所以,无论是从必要性,还是可行性上,电子书包对使用者应该采取免费原则。免费使用还有一个重要理由, 即保护教育公平。电子书包以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及设计理念,打造出资源丰富、信息共享的学习、交流平台,全国各地的学生,可以无差别地享有几乎无差别的教育服务,这应该是一个改变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电子书包的运用会像电视、手机、电脑的普及那样,使得城乡差距大大缩小。但是有偿使用会形成进入门槛,加强马太效应,使得富者锦上添花,穷者釜底抽薪。
商业运行是指电子书包的开发、运行、维护等过程必须是竞争性的、盈利性的。这看起来似乎与免费使用原则相矛盾,实际上,这正是免费使用的保障。电子书包的所有使用成本由各级政府财政来承担是不切实际的,无论这种提法多么合理和动听。现代生活中我们免费或者极低价使用质量有保证的商品和服务,恰恰是商业行为促成的。比如观赏电视剧和报纸。2007年统计,全国中小学生约2亿人,其背后是接近2亿个家庭,这是一个让任何有眼光的企业家都心动的客户群。只要允许电子书包的开发商对虚拟平台进行广告招商,其收入应该是非常可观的,完全可以解决设备投入、网络使用费、人员经费和版权使用费等问题,之后还有市场认可的利润率。我们使用的各种免费电脑软件,包括360杀毒、迅雷下载、腾讯QQ等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并且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公开上市公司。至于广告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问题,只要广告投放仅面向使用单位、教师和家长拥有的账号就可以了,再对投放广告的类型加以规范,集中在面向学习、学校和学生用品和服务上(广告商也会倾向这种选择)。遵循软件开发中“基本功能免费,附加功能付费”的原则,电子书包中教学所需基本功能的使用应该是全部免费的,但是可以开发VIP功能或者其他附加功能,使用这些功能如同申请成为腾讯黄钻会员一样,可以获得某些专享服务,要额外付费。这应该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电子书包有商业利润,为了自己的利益所在,开发商也必须要保证该系统或者设备的质量水准和服务水平,这就能够以自发高效的市场纪律减轻行政监督的压力。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
分步推进是指电子书包的推广,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测试,不能急于求成。电子书包虽然在新加坡等国家率先使用,我国也有成功实践,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电子书包进行全面推广的条件仍然不够成熟。首先是要经过一个阶段的试点,发现足够充分的问题。这种试点要有典型性,比如要涵盖中小学各个阶段,试点单位要包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在这个阶段上,要允许不同的开发商充分竞争。在此基础上,出台电子书包的规范标准。这个阶段类似网络游戏推出前的“内测”。然后按照规范标准在较大范围内允许自愿或者鼓励学校及师生、家长参与,尝试庞大用户群条件下,是否会发生拥堵和漏洞问题,即网络游戏那种“公测”。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至少应该运行一个学年。这些过程完成后,才能选择部分地区全面推广。如果效果良好,可以全国范围内试用。因为全国各地的情况各异,还会出现一些问题。经过调整和改善,最后可能成为普遍运用的教学工具。这种模式表面上看比较繁琐费时,然而“带病上岗”的电子书包如果直接进行推广,涉及范围之大,影响程度之深,一旦出现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亮化工程”,就会变成“污点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