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指路明灯。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清楚学习什么。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这盏灯更明、照得更远,除了要将每节课的学习目标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之外,更要着眼语文课程这一大范畴,清楚更多、更长远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当前,我们使用小学语文教材的是教育部最新的统编教材。这套教材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每单元的开头,以“语文要素”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出示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去完成这些目标呢?教材依托“精读课文”精心设计了单元目标的学习与训练,借助“略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已习得的知识和学习技能,通过“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交流、总结学习所得的机会和展示平台,最后用“习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畅快地表达。试想,如果没有提前清晰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那么中间的这些练习、自主阅读、园地交流都可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不仅不容易体会到学有所得的乐趣,还可能收获甚微。教师清楚掌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也会使得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衔接更为自然和谐,使其如一篇完整的文章,各部分皆有使命,教学过程中自然操纵自如。
教材教学目标
每个新学期,一领到教科书就会第一时间翻看《教师教学用书》最前面的“编写说明”,这是多年教学经验带给笔者的重要收获。作为教学主任,笔者也一直这样要求本校所有教师。以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例,在“编写说明”中对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本册的教学目标、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意图都作了详细说明,它指引着教师完成新学期教学的方向。小学语文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又分别在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等各个版块体现出来,也要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中贯穿呈现出来。所以,是否清晰深入地掌握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只有总的目标明确了,才能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更自然、恰当、科学、准确地制定和调节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实现方法。也就确保了教师和学生不会在课程中迷失方向,永远向着已定的方向不断前进。
各年段教学目标
语文不是一门能够短期内见学习成效的学科。不管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还是表达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语文需要“读万卷书”。这“万卷书”应该怎样去读,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清楚地掌握小学阶段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有的放矢,不降低标准(不到位),也不拔高要求(越位),确保每个年段的融洽衔接。以习作为例说明。
一、二年级(写话)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习作主要是以写话的形成呈现的。其要求概括为:有兴趣,把自己的想法、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想说的话写出来;会运用,将学过的、听过的词语运用在写话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四年级(习作) 进入三年级,学生就要开始真正的习作训练。其要求也相应提高:学会观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将生活中的感悟、见闻以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表达出自己感受到的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积极分享,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会使用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会使用日常积累的语言素材,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会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学习检查和修改自己习作中的明显错误;课堂习作量为每学年16次左右。
五、六年级(习作) 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习作要求拔高很多,具体为:懂得习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表达和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极参加活动以增加自己的见闻,通过观察、记录,积累习作素材;会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够依据表达需要进行分段;学会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的书写;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自己修改习作,养成主动与他人分享、交换修改习作的习惯,使习作的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每次习作时间40分钟,字数不少于400字。
教师从中能够看到教学目标的递进,也印证了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年段的目标要求,将这些递进的要求化入每一节课堂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適当教学。
课程性质及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上,要让语文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从而感受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同时,语文教师要时刻铭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上既要突出语文的艺术性,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独特魅力,又要让学生多使用多表达,感受到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学习起来更有目的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时刻铭记语文的课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载体上好语文课,并将其不断延伸,恰当地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目的、有目标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下村小学)
单元教学目标
当前,我们使用小学语文教材的是教育部最新的统编教材。这套教材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每单元的开头,以“语文要素”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出示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去完成这些目标呢?教材依托“精读课文”精心设计了单元目标的学习与训练,借助“略读课文”帮助学生巩固已习得的知识和学习技能,通过“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交流、总结学习所得的机会和展示平台,最后用“习作”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畅快地表达。试想,如果没有提前清晰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那么中间的这些练习、自主阅读、园地交流都可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学生不仅不容易体会到学有所得的乐趣,还可能收获甚微。教师清楚掌握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也会使得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衔接更为自然和谐,使其如一篇完整的文章,各部分皆有使命,教学过程中自然操纵自如。
教材教学目标
每个新学期,一领到教科书就会第一时间翻看《教师教学用书》最前面的“编写说明”,这是多年教学经验带给笔者的重要收获。作为教学主任,笔者也一直这样要求本校所有教师。以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为例,在“编写说明”中对教科书的编写思路、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本册的教学目标、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师教学用书的主要内容和编写意图都作了详细说明,它指引着教师完成新学期教学的方向。小学语文每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又分别在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等各个版块体现出来,也要在每一节语文课堂中贯穿呈现出来。所以,是否清晰深入地掌握整个学期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只有总的目标明确了,才能根据每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更自然、恰当、科学、准确地制定和调节当节课的教学目标与实现方法。也就确保了教师和学生不会在课程中迷失方向,永远向着已定的方向不断前进。
各年段教学目标
语文不是一门能够短期内见学习成效的学科。不管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还是表达能力,都需要长期的积累,所以语文需要“读万卷书”。这“万卷书”应该怎样去读,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清楚地掌握小学阶段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做到有的放矢,不降低标准(不到位),也不拔高要求(越位),确保每个年段的融洽衔接。以习作为例说明。
一、二年级(写话)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习作主要是以写话的形成呈现的。其要求概括为:有兴趣,把自己的想法、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想说的话写出来;会运用,将学过的、听过的词语运用在写话中;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四年级(习作) 进入三年级,学生就要开始真正的习作训练。其要求也相应提高:学会观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将生活中的感悟、见闻以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表达出自己感受到的新奇、有趣、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积极分享,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会使用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会使用日常积累的语言素材,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会正确使用冒号、引号;学习检查和修改自己习作中的明显错误;课堂习作量为每学年16次左右。
五、六年级(习作) 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的习作要求拔高很多,具体为:懂得习作的意义,就是为了表达和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极参加活动以增加自己的见闻,通过观察、记录,积累习作素材;会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并能够依据表达需要进行分段;学会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的书写;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会自己修改习作,养成主动与他人分享、交换修改习作的习惯,使习作的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每次习作时间40分钟,字数不少于400字。
教师从中能够看到教学目标的递进,也印证了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年段的目标要求,将这些递进的要求化入每一节课堂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適当教学。
课程性质及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所以,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上,要让语文学习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注重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表达交流机会,从而感受和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同时,语文教师要时刻铭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课堂上既要突出语文的艺术性,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独特魅力,又要让学生多使用多表达,感受到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学习起来更有目的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时刻铭记语文的课程特点,围绕教学目标,以教材为载体上好语文课,并将其不断延伸,恰当地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有目的、有目标地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下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