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对识字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视,积极地探索并创新信息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与方法,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丰富的、生动欢悦的识字情境,以此来增强他们认识汉字的内心体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使学生对新授生字展开自主地认识和记忆,更好地锻炼其自主识字能力。因此,笔者立足于低年级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在本文提出了以下三点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应用对策
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限制,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手段,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汉字进行机械地朗读或反复地抄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使得识字教学变得越来越枯燥,逐渐磨灭了学生原有的热情,抑制了他们自主识字能力的有效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这种形式来引起小学生内心的识字兴趣,为学生拓展更多的识字渠道,将以往的枯燥、沉闷的教学变得“活”起来,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逐步丰富他们的识字体验。
一、进行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导入是识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首要任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导入有利于给学生营造丰富的、直观的识字情境,使学生在上课初始环节就对汉字保持较高的识记热情,推动学生快速地进入专注的识字状态,有利于提高课上的识字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生字的导入,给学生的视觉带去初步的冲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漢字的初步印象,也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生字的关注与好奇,进而激发他们内心的识字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木水火土》时,首先,利用班内现有的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生字导入,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进行展示,课件中不仅包含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而且还配有丰富的图片,给学生的视觉带去了一定的冲击。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上的内容对相应的汉字进行造句,如学生甲结合“金”的图片造句:国王的宝库里有许多金子;学生乙结合“木”的图片造句:小木匠用一根根木头造出来木船……最后,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片导入,充分地激发了低段学生对陌生汉字的识记兴趣。
二、展示丰富字谜,增强学生的识字体验
教师要充分地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从他们的爱好出发,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有趣的、丰富的字谜,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谜底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这种好奇对谜面展开分析与思考,使学生通过自主建构逐步获取相应的汉字,在此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化。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上展示一些丰富的字谜,将以往枯燥、沉闷的识字教学变得丰富起来,从而转变学生以往对识字的消极情绪,还有利于增强他们内心的识字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时,首先,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简短的微课视频,并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视频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字谜:“一头牛”打一个什么字?在投影中被暂停的短短三个字,充分地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其次,教师并不急着向学生播放微课的后半部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字谜的谜底,并留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说是丰收的“丰”,有的学生认为是王牌的“王”。最后,学生们找出了正确的谜底——生,通过展示字谜能够增强学生的识字体验。
三、播放儿童歌谣,锻炼自主识字的能力
为了摆脱以往死板、乏味的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欢快的儿童歌谣,给学生的听觉带去强烈的冲击,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自主跟唱,同时进一步提升他们自主认识汉字的热情,使学生对汉字进行自主地记忆,从而巩固他们的汉字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童谣来调动学生在识字课上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在听歌谣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汉字的韵律性以及押韵性,在诵读歌谣的过程中感受到句子的对称性,从而增强他们对汉字的感悟和喜爱程度,同时锻炼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夏秋冬》时,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一首简短的儿童歌谣:“三人同日去看花,百日朋友是一家,禾火二字平头坐,夕阳桥下两个瓜。”通过聆听初步感知到汉字的押韵性。其次,引导学生跟着一起诵读,让学生切身感受儿童歌谣的韵律性和对称性,使学生体会中国汉字的特点。最后,通过对儿童歌谣的反复聆听和诵读,使学生感知到“三人同日”就是“春”、“百日朋友”就是夏、“禾火二字”就是“秋”……充分地锻炼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地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基础和经验,在准确地把握教材中识字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多种丰富的识字情境,以此来增加识字教学的亮点,使学生感受到认识汉字的乐趣所在,从而提升他们内心的识字热情,通过图片、字谜、歌谣等形式来引起学生对陌生汉字的好奇与关注,从而联系以往的经验对其展开自主地建构和识记,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进一步丰富低段学生的汉字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小琼.小学低中年段信息技术与语文识字教学的融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4(01):30-31.
[2] 陈慧敏.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0):134- 135.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低段;识字教学;应用对策
由于大部分教师依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限制,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手段,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汉字进行机械地朗读或反复地抄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使得识字教学变得越来越枯燥,逐渐磨灭了学生原有的热情,抑制了他们自主识字能力的有效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通过这种形式来引起小学生内心的识字兴趣,为学生拓展更多的识字渠道,将以往的枯燥、沉闷的教学变得“活”起来,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逐步丰富他们的识字体验。
一、进行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导入是识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首要任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导入有利于给学生营造丰富的、直观的识字情境,使学生在上课初始环节就对汉字保持较高的识记热情,推动学生快速地进入专注的识字状态,有利于提高课上的识字效率。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来进行生字的导入,给学生的视觉带去初步的冲击,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漢字的初步印象,也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生字的关注与好奇,进而激发他们内心的识字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学《金木水火土》时,首先,利用班内现有的多媒体向学生进行生字导入,将提前制作好的课件向学生进行展示,课件中不仅包含本节课的重点生字,而且还配有丰富的图片,给学生的视觉带去了一定的冲击。其次,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上的内容对相应的汉字进行造句,如学生甲结合“金”的图片造句:国王的宝库里有许多金子;学生乙结合“木”的图片造句:小木匠用一根根木头造出来木船……最后,通过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图片导入,充分地激发了低段学生对陌生汉字的识记兴趣。
二、展示丰富字谜,增强学生的识字体验
教师要充分地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从他们的爱好出发,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有趣的、丰富的字谜,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谜底的好奇心,使学生带着这种好奇对谜面展开分析与思考,使学生通过自主建构逐步获取相应的汉字,在此过程中使他们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化。因此,教师可以在课上展示一些丰富的字谜,将以往枯燥、沉闷的识字教学变得丰富起来,从而转变学生以往对识字的消极情绪,还有利于增强他们内心的识字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字时,首先,在课前利用信息技术制作了一个简短的微课视频,并在课上向学生展示,视频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字谜:“一头牛”打一个什么字?在投影中被暂停的短短三个字,充分地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其次,教师并不急着向学生播放微课的后半部分,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字谜的谜底,并留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有的学生说是丰收的“丰”,有的学生认为是王牌的“王”。最后,学生们找出了正确的谜底——生,通过展示字谜能够增强学生的识字体验。
三、播放儿童歌谣,锻炼自主识字的能力
为了摆脱以往死板、乏味的识字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欢快的儿童歌谣,给学生的听觉带去强烈的冲击,有利于引起学生的自主跟唱,同时进一步提升他们自主认识汉字的热情,使学生对汉字进行自主地记忆,从而巩固他们的汉字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童谣来调动学生在识字课上的积极性,引领学生在听歌谣的过程中体会到中国汉字的韵律性以及押韵性,在诵读歌谣的过程中感受到句子的对称性,从而增强他们对汉字的感悟和喜爱程度,同时锻炼他们自主识字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春夏秋冬》时,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一首简短的儿童歌谣:“三人同日去看花,百日朋友是一家,禾火二字平头坐,夕阳桥下两个瓜。”通过聆听初步感知到汉字的押韵性。其次,引导学生跟着一起诵读,让学生切身感受儿童歌谣的韵律性和对称性,使学生体会中国汉字的特点。最后,通过对儿童歌谣的反复聆听和诵读,使学生感知到“三人同日”就是“春”、“百日朋友”就是夏、“禾火二字”就是“秋”……充分地锻炼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遵循先进的教学理念,充分地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基础和经验,在准确地把握教材中识字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创设多种丰富的识字情境,以此来增加识字教学的亮点,使学生感受到认识汉字的乐趣所在,从而提升他们内心的识字热情,通过图片、字谜、歌谣等形式来引起学生对陌生汉字的好奇与关注,从而联系以往的经验对其展开自主地建构和识记,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自主识字能力,进一步丰富低段学生的汉字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小琼.小学低中年段信息技术与语文识字教学的融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4(01):30-31.
[2] 陈慧敏.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0):134-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