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是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举措,它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全民文化艺术修养。本文以宁海县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开展情况为实例,浅析现阶段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策略,为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工作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一、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开展情况,
2015年以来,我馆积极创新艺术普及方式,以免费开放,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为抓手,全年推出春季、暑期、秋季三个季度培训,大力推进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
(一)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实行“三走进”模式,服务基层群众。
1、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走进社区。深入全县26个社区以菜单模式推出成人广场舞、成人肚皮舞、成人戏剧小品表演、成人声乐基础、少儿主持与表演基础、少儿笛子基础和少儿葫芦丝基础7个培训项目,各社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培训科目与教师,自行安排上课日期和场地。2、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走进乡村。面向全县400多个村庄,推出成人广场舞、成人排舞、成人腰鼓舞、成人合唱基础班、少儿民族舞、成人戏剧小品表演6个培训项目,并根据个乡镇、村庄的报名情况派业务干部入村授课。3、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走进校园。学生作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重点对象,向全县各大校园推出了舞蹈形体训练、合唱基础、演讲与主持、非遗基础知识、音乐鉴赏、戏曲小品表演、经典影片赏析等培训科目,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
(二)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常设“精品课堂”课程,满足艺术需求。
常设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10大项培训,含30多小项。其中,春季与秋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以成人为主,暑期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以少儿为主;除了开设的常规培训项目以外,每一季度都会推出时新的培训项目,如2016年春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推出了成人瑜伽形体课、戏曲基训班等;在培训过程中,瑜伽形体课非常受群众欢迎,在暑期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继续推出瑜伽系列课程成人理疗瑜伽,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开设团队辅导培训,引导团队发展
除了日常的培训之外,还开设了县内优秀文艺团队的辅导,辅导团队包括合唱团、京剧俱乐部、舞蹈团队、演唱队等,通过对基层业余文艺团队的辅导培训,以点带面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发展。
(四)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举办公益文化讲座,丰富文化生活
公益文化讲座均由文化馆业务干部担任主讲人,内容涉及每个业务干部的专业领域,如2016年春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馆内业务干部举办了《民族舞创编技法》、《戏曲化妆法》、《如何撰写主持稿》、《中老年健身舞蹈创编》等系列讲座,受到群众的欢迎。而在2016年暑期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继续推出了系列讲座,内容涉及《现代舞创编技法》、《“青春戏曲”新模式》、《主持词串词和写作要点》、《少儿舞蹈教学和创编》等,不仅锻炼了业务干部的业务技能,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实践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全民藝术普及培训质量有待提升
全民艺术普及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随着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对文化服务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现状而言,教学经验的不足、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培训时间的间断性、师资力量的短缺等因素都影响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质量。
(二)文化队伍力量缺乏,导致后劲不足
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对文化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涉及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广。如宁海县文化馆的实际情况,受到编制招考等因素影响,文化馆的业务人才并不全面,种类不齐全。有的专业岗位业务干部有3—4个,有的专业岗位业务干部却是空缺;由于人员短缺,在培训开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这使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拓展遭遇瓶颈,直接影响了全面艺术普及的开展。
(三)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走近群众
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馆内业务干部的专业来设置课程,并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大部分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培训,没有走心;形式主义上的培训往往导致资源浪费,没有真正走近群众,融入群众生活。
三、实践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责任,确定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目标和理念
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交给文化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文化馆不可推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文化馆是加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应该有充分的使命感,确定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目标和理念,制定一个长远的整体目标,与此同时,结合当地的情况制定季度培训目标,通过短期培训来不断完善长远目标,最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远目标提供实践基础。
(二)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质量
目前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或多或少存在着弊端与不足,如何让全民艺术普及不成为口号,真正受益于群众,达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质量。1、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合理编排分班。根据历年报名的现状,参加辅导培训的群众年龄跨度比较大,知识层面、接受能力也有一定差距,我们可以根据年龄段等来适当编排分班,以便受众更加能够接受辅导培训内容。2、加强沟通与交流。全民艺术普及培训面对的是艺术水准高低不一的群众,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多与学员沟通交流,适当增加课堂上的提问环节,或者课后布置问题和任务,回课的时候进行讨论,而不是一味照本宣科地单向授课; 3、根据不同的培训辅导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舞蹈、戏曲、曲艺类培训辅导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文创类培训辅导则通过讲授与讨论的方法,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作品,来增强效果;书法美术类则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期的理论课加上后期的实践操作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合格的全民艺术普及及管理人员,发展社会文化志愿者,做好文化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其一,以送出去培训与蹲下去锻炼双向驱动,提升青年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全民艺术普及人员。其二,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具备一定的规模,单靠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亲力亲为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积极发展社会文化志愿者,设法成立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联盟,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文化能人等吸引进来,通过吸纳与扶持等方式使得群众文化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整合,突破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瓶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免费培训,将全面艺术普及培训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建立创新意识,打造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品牌项目
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工作不是一成不变地,也需要不断地挑战与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地获取新鲜咨询,深入群众内容,将艺术培训与生活相结合,不断地完善培训内容,牢牢掌握社会动向,勤于耕耘创作,才能真正吸引群眾积极参与进来。与此同时,积极打造全民艺术培训品牌项目。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项目有很多,我们在做到兼顾的同时,重点打造几个品牌培训项目,通过对品牌项目的打造,不仅锻炼自身的技能又受益于参与的群众,一举两得。
(五)利用互联网做好后续调查,完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工作
现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开展我们的工作,通过单位网站或者单位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后续调查工作,从中来获知工作开展的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如何,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度人力资源,调整课程内容,从而使得全民艺术普及更加有效。
一、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开展情况,
2015年以来,我馆积极创新艺术普及方式,以免费开放,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为抓手,全年推出春季、暑期、秋季三个季度培训,大力推进实施全民艺术普及工作。
(一)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实行“三走进”模式,服务基层群众。
1、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走进社区。深入全县26个社区以菜单模式推出成人广场舞、成人肚皮舞、成人戏剧小品表演、成人声乐基础、少儿主持与表演基础、少儿笛子基础和少儿葫芦丝基础7个培训项目,各社区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培训科目与教师,自行安排上课日期和场地。2、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走进乡村。面向全县400多个村庄,推出成人广场舞、成人排舞、成人腰鼓舞、成人合唱基础班、少儿民族舞、成人戏剧小品表演6个培训项目,并根据个乡镇、村庄的报名情况派业务干部入村授课。3、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走进校园。学生作为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重点对象,向全县各大校园推出了舞蹈形体训练、合唱基础、演讲与主持、非遗基础知识、音乐鉴赏、戏曲小品表演、经典影片赏析等培训科目,来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
(二)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常设“精品课堂”课程,满足艺术需求。
常设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10大项培训,含30多小项。其中,春季与秋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以成人为主,暑期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以少儿为主;除了开设的常规培训项目以外,每一季度都会推出时新的培训项目,如2016年春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推出了成人瑜伽形体课、戏曲基训班等;在培训过程中,瑜伽形体课非常受群众欢迎,在暑期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继续推出瑜伽系列课程成人理疗瑜伽,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开设团队辅导培训,引导团队发展
除了日常的培训之外,还开设了县内优秀文艺团队的辅导,辅导团队包括合唱团、京剧俱乐部、舞蹈团队、演唱队等,通过对基层业余文艺团队的辅导培训,以点带面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发展。
(四)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举办公益文化讲座,丰富文化生活
公益文化讲座均由文化馆业务干部担任主讲人,内容涉及每个业务干部的专业领域,如2016年春季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馆内业务干部举办了《民族舞创编技法》、《戏曲化妆法》、《如何撰写主持稿》、《中老年健身舞蹈创编》等系列讲座,受到群众的欢迎。而在2016年暑期全民艺术普及培训中继续推出了系列讲座,内容涉及《现代舞创编技法》、《“青春戏曲”新模式》、《主持词串词和写作要点》、《少儿舞蹈教学和创编》等,不仅锻炼了业务干部的业务技能,还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实践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全民藝术普及培训质量有待提升
全民艺术普及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随着参与的群众越来越多,对文化服务工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就目前文化馆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现状而言,教学经验的不足、教学设备的不完善、培训时间的间断性、师资力量的短缺等因素都影响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质量。
(二)文化队伍力量缺乏,导致后劲不足
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对文化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涉及业务种类也越来越广。如宁海县文化馆的实际情况,受到编制招考等因素影响,文化馆的业务人才并不全面,种类不齐全。有的专业岗位业务干部有3—4个,有的专业岗位业务干部却是空缺;由于人员短缺,在培训开展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但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合理科学的管理方式,这使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拓展遭遇瓶颈,直接影响了全面艺术普及的开展。
(三)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走近群众
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馆内业务干部的专业来设置课程,并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求,大部分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培训,没有走心;形式主义上的培训往往导致资源浪费,没有真正走近群众,融入群众生活。
三、实践中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对策研究
(一)明确责任,确定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目标和理念
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要求“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开展全民艺术普及,这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交给文化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文化馆不可推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而文化馆是加强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应该有充分的使命感,确定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目标和理念,制定一个长远的整体目标,与此同时,结合当地的情况制定季度培训目标,通过短期培训来不断完善长远目标,最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长远目标提供实践基础。
(二)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质量
目前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或多或少存在着弊端与不足,如何让全民艺术普及不成为口号,真正受益于群众,达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培训质量。1、根据不同的受众进行合理编排分班。根据历年报名的现状,参加辅导培训的群众年龄跨度比较大,知识层面、接受能力也有一定差距,我们可以根据年龄段等来适当编排分班,以便受众更加能够接受辅导培训内容。2、加强沟通与交流。全民艺术普及培训面对的是艺术水准高低不一的群众,在培训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多与学员沟通交流,适当增加课堂上的提问环节,或者课后布置问题和任务,回课的时候进行讨论,而不是一味照本宣科地单向授课; 3、根据不同的培训辅导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舞蹈、戏曲、曲艺类培训辅导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文创类培训辅导则通过讲授与讨论的方法,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作品,来增强效果;书法美术类则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期的理论课加上后期的实践操作来达到教学目的。
(三)培养合格的全民艺术普及及管理人员,发展社会文化志愿者,做好文化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其一,以送出去培训与蹲下去锻炼双向驱动,提升青年干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培养合格的全民艺术普及人员。其二,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具备一定的规模,单靠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亲力亲为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积极发展社会文化志愿者,设法成立全民艺术普及培训联盟,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把专业文化工作者、基层文化能人等吸引进来,通过吸纳与扶持等方式使得群众文化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整合,突破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瓶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免费培训,将全面艺术普及培训的目标落到实处。
(四)建立创新意识,打造文化馆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品牌项目
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工作不是一成不变地,也需要不断地挑战与创新。需要我们不断地获取新鲜咨询,深入群众内容,将艺术培训与生活相结合,不断地完善培训内容,牢牢掌握社会动向,勤于耕耘创作,才能真正吸引群眾积极参与进来。与此同时,积极打造全民艺术培训品牌项目。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项目有很多,我们在做到兼顾的同时,重点打造几个品牌培训项目,通过对品牌项目的打造,不仅锻炼自身的技能又受益于参与的群众,一举两得。
(五)利用互联网做好后续调查,完善全民艺术普及培训工作
现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成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开展我们的工作,通过单位网站或者单位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的后续调查工作,从中来获知工作开展的是否符合预期,效果如何,并根据调查情况及时调度人力资源,调整课程内容,从而使得全民艺术普及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