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回忆就其发生机制而言分为两种,一种是认知性回忆,一种是审美性回忆,认知性回忆以认清当下为由,潜往回忆里寻找相关的经验,而审美性回忆的目的却是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两种回忆在《刺客聂隐娘》中也有体现,本文以《刺客聂隐娘》为例说明这两种回忆的区别。
【关键词】:《刺客聂隐娘》; 时间;回忆
线性时间一般被分为过去,当下和未来,当下像一个点,连接起了过去和未来的线,过去本该是一条直线,未来本该是一条虚線,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比如由于遗忘,过去这条线变得时断时连,虚虚实实。还有很多时候过去、现在和未来融成一片,胡搅蛮缠,例如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过去、现在和未来得先打上一架。
未来是靠想象建构起来的,过去是靠记忆建构起来的,只有现在是脚踏实地,撑起了过去和未来这两座空中楼阁。未来这座楼阁尤其缥缈,如果说过去像做过的梦,未来就是想要做的梦,不比过去这座楼阁还有过脚踏实地的时刻,因为记忆再怎么着也比想像挨着现实近点。
随着年岁的渐长,人脑中存储的记忆——过去的载体——也多起来,这些记忆像脑海中的鱼,有的潜得深一些有的潜得浅一些,静默地等待着人去探访它们,访到了的就成了活泼泼的回忆,没访到的成了死寂的存在,尽管它们总是在那里游着,暗暗影响着我们的当下和未来。人顶着这些海里的鱼,反观现在这一刻,未免会有头重脚轻之感,有时下海寻得久了,现在倒是显得非常超现实—— “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就是被“过去”给惘住了。
大部分的回忆是一种认知行为,就是遇事不知道怎么做时想一想,这种想一想一般就是回忆,想想过往的经验,在此将其称为认知性回忆,但有时回忆是一种艺术行为,就是说,回忆不为别的,只想从中再次体验之前体验过的感觉,在此将其称其为审美性回忆。当然,认知性的回忆与审美性的回忆并不是泾渭分明,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只是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来看看在《刺客聂隐娘》这两种回忆的体现。聂隐娘乍回家那段节奏显得特别慢,因为隐娘总在“出神”,她的“出神”一般是陷入回忆状态,首先是沐浴时出神回忆嘉诚公主讲青鸾舞镜的故事,这段属于认知性的回忆,正如影片不断通过青鸾舞镜与镜像似的人物设置暗示的那样,这部电影讲述的的主题是孤独。为什么是在沐浴时?也许可以解释为是在暗示隐娘之后的洗去前尘,与过去一切的决裂。这时的回忆,是聂隐娘通过嘉诚公主在确证自己的孤独,嘉诚公主与她,都是因为政治的漩涡而卷入了孤独里面,也许年少时太小还不懂得造成她目前状况的原因,在嘉信公主身边时没有闲暇想这种事,只有在家里,在这种沐浴的放松状态时她想到了,仿佛赫然回首,一切一目了然。
之后是换完新衣时,她久久立在台阶上,又出神了,表情中的悲怆很难让人忘记,她接着回忆嘉诚公主弹琴时的模样,还有她周围的白牡丹,此时的回忆虽然是接着上一段而来,但却是属于审美性回忆,上一段是认识到了嘉诚公主的孤独,这一段是在体验嘉诚公主的孤独,某种程度上也是她自己的孤独。
从这两段回忆中可以看到认知性回忆与审美性回忆的差别,两种回忆都打断了时间的线性进程,不同的是,认知性的回忆更多关注的是事物的信息,一旦捕捉到了这种信息,人就从这种回忆中撤出了,带着信息回到当下与当下進行磨合,而审美性回忆更加注重的是体验,为了扩大和增强这种体验,回忆的内容更加细致入微,所以同是一段回忆,聂隐娘的前一认知性回忆中背景是虚的,而在后一段回忆中,亭台、白牡丹就历历在目。
这之后是聂隐娘的母亲围绕着玉珏的缘起缘落的一段回忆,一对玉珏将从前的时光释放出来,仿佛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点心。这段回忆对于聂隐娘是审美性的,同时过去曾经有的可能性与现实的反转让一向镇静隐忍的聂隐娘也不禁痛哭。
而田季安对瑚姬诉说聂隐娘的故事的这段回忆有两重性质,对于瑚姬和观影者,他对聂隐娘的回忆交代了他们的过往,属于认知性的回忆,而对于田季安而言,却审美性占主导,而且从中可以又能见出认知性回忆与审美性回忆的另一种差别,即前者不带有感情性,后者却具有感情性。虽然田季安讲述时他的表情没有什么大的波动,但他用词却是字字饱含深情——他本来可以用流水账的手法描述的,而且他的声调,尤其是说聂隐娘在林中飞来飞去“像凤凰”,及其克制地流露出了对聂隐娘的欣赏,惋惜,还有怅惘,以至于瑚姬也被打动。另外,田季安能够对瑚姬披露心事,也可相见田季安对瑚姬的感情,此时站在重重帘幕之中聂隐娘内心的波澜可想而知。
认知性回忆与审美性回忆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它们隐藏的时空观不同,这一点并不是《刺客聂隐娘》所要表达的,因此在电影中表现得并不明显。认知性回忆的时间观往往是直线型的,这是现实的逻辑时间,因此这种回忆有的尽管历历在目,却与现实是两条线,总有一个“当下”在或隐或现,使得这些回忆被当做镜像似的虚幻之物了。而审美性回忆所暗含的时空观确是不分过去将来当下的,因为体验之深的缘故,完全像正在亲历一样,这在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疯子”身上最明显,它完全错乱了时空,例如《广岛之恋》中的艾曼妞丽娃回忆初恋情人时,有一段时间突然迷狂起来,建筑师给了她两掌她才醒悟过来自己是在回忆。
除了疯子之外,审美性回忆在艺术家身上表现得最为强烈,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强烈的审美性回忆早就了艺术家的才能,这是因为,他们感受事物的能力超常敏锐,使得事物在他们头脑中打下的烙印也较常人深刻。艺术家的一生就是审美性回忆的一生,有了这种能力,就不必像浮士德临死时所要求的那样,请求美的事物“停一停”,因为它们已经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常驻了。
【关键词】:《刺客聂隐娘》; 时间;回忆
线性时间一般被分为过去,当下和未来,当下像一个点,连接起了过去和未来的线,过去本该是一条直线,未来本该是一条虚線,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比如由于遗忘,过去这条线变得时断时连,虚虚实实。还有很多时候过去、现在和未来融成一片,胡搅蛮缠,例如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时,过去、现在和未来得先打上一架。
未来是靠想象建构起来的,过去是靠记忆建构起来的,只有现在是脚踏实地,撑起了过去和未来这两座空中楼阁。未来这座楼阁尤其缥缈,如果说过去像做过的梦,未来就是想要做的梦,不比过去这座楼阁还有过脚踏实地的时刻,因为记忆再怎么着也比想像挨着现实近点。
随着年岁的渐长,人脑中存储的记忆——过去的载体——也多起来,这些记忆像脑海中的鱼,有的潜得深一些有的潜得浅一些,静默地等待着人去探访它们,访到了的就成了活泼泼的回忆,没访到的成了死寂的存在,尽管它们总是在那里游着,暗暗影响着我们的当下和未来。人顶着这些海里的鱼,反观现在这一刻,未免会有头重脚轻之感,有时下海寻得久了,现在倒是显得非常超现实—— “假作真时真亦假”,这就是被“过去”给惘住了。
大部分的回忆是一种认知行为,就是遇事不知道怎么做时想一想,这种想一想一般就是回忆,想想过往的经验,在此将其称为认知性回忆,但有时回忆是一种艺术行为,就是说,回忆不为别的,只想从中再次体验之前体验过的感觉,在此将其称其为审美性回忆。当然,认知性的回忆与审美性的回忆并不是泾渭分明,它们往往互相渗透,只是比重有所不同而已。
我们来看看在《刺客聂隐娘》这两种回忆的体现。聂隐娘乍回家那段节奏显得特别慢,因为隐娘总在“出神”,她的“出神”一般是陷入回忆状态,首先是沐浴时出神回忆嘉诚公主讲青鸾舞镜的故事,这段属于认知性的回忆,正如影片不断通过青鸾舞镜与镜像似的人物设置暗示的那样,这部电影讲述的的主题是孤独。为什么是在沐浴时?也许可以解释为是在暗示隐娘之后的洗去前尘,与过去一切的决裂。这时的回忆,是聂隐娘通过嘉诚公主在确证自己的孤独,嘉诚公主与她,都是因为政治的漩涡而卷入了孤独里面,也许年少时太小还不懂得造成她目前状况的原因,在嘉信公主身边时没有闲暇想这种事,只有在家里,在这种沐浴的放松状态时她想到了,仿佛赫然回首,一切一目了然。
之后是换完新衣时,她久久立在台阶上,又出神了,表情中的悲怆很难让人忘记,她接着回忆嘉诚公主弹琴时的模样,还有她周围的白牡丹,此时的回忆虽然是接着上一段而来,但却是属于审美性回忆,上一段是认识到了嘉诚公主的孤独,这一段是在体验嘉诚公主的孤独,某种程度上也是她自己的孤独。
从这两段回忆中可以看到认知性回忆与审美性回忆的差别,两种回忆都打断了时间的线性进程,不同的是,认知性的回忆更多关注的是事物的信息,一旦捕捉到了这种信息,人就从这种回忆中撤出了,带着信息回到当下与当下進行磨合,而审美性回忆更加注重的是体验,为了扩大和增强这种体验,回忆的内容更加细致入微,所以同是一段回忆,聂隐娘的前一认知性回忆中背景是虚的,而在后一段回忆中,亭台、白牡丹就历历在目。
这之后是聂隐娘的母亲围绕着玉珏的缘起缘落的一段回忆,一对玉珏将从前的时光释放出来,仿佛普鲁斯特的“小玛德莱娜”点心。这段回忆对于聂隐娘是审美性的,同时过去曾经有的可能性与现实的反转让一向镇静隐忍的聂隐娘也不禁痛哭。
而田季安对瑚姬诉说聂隐娘的故事的这段回忆有两重性质,对于瑚姬和观影者,他对聂隐娘的回忆交代了他们的过往,属于认知性的回忆,而对于田季安而言,却审美性占主导,而且从中可以又能见出认知性回忆与审美性回忆的另一种差别,即前者不带有感情性,后者却具有感情性。虽然田季安讲述时他的表情没有什么大的波动,但他用词却是字字饱含深情——他本来可以用流水账的手法描述的,而且他的声调,尤其是说聂隐娘在林中飞来飞去“像凤凰”,及其克制地流露出了对聂隐娘的欣赏,惋惜,还有怅惘,以至于瑚姬也被打动。另外,田季安能够对瑚姬披露心事,也可相见田季安对瑚姬的感情,此时站在重重帘幕之中聂隐娘内心的波澜可想而知。
认知性回忆与审美性回忆还有一点不同就是,它们隐藏的时空观不同,这一点并不是《刺客聂隐娘》所要表达的,因此在电影中表现得并不明显。认知性回忆的时间观往往是直线型的,这是现实的逻辑时间,因此这种回忆有的尽管历历在目,却与现实是两条线,总有一个“当下”在或隐或现,使得这些回忆被当做镜像似的虚幻之物了。而审美性回忆所暗含的时空观确是不分过去将来当下的,因为体验之深的缘故,完全像正在亲历一样,这在我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疯子”身上最明显,它完全错乱了时空,例如《广岛之恋》中的艾曼妞丽娃回忆初恋情人时,有一段时间突然迷狂起来,建筑师给了她两掌她才醒悟过来自己是在回忆。
除了疯子之外,审美性回忆在艺术家身上表现得最为强烈,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强烈的审美性回忆早就了艺术家的才能,这是因为,他们感受事物的能力超常敏锐,使得事物在他们头脑中打下的烙印也较常人深刻。艺术家的一生就是审美性回忆的一生,有了这种能力,就不必像浮士德临死时所要求的那样,请求美的事物“停一停”,因为它们已经在艺术家的头脑中常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