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状
1.认识上的误区。众所周知,近几年来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编入到小学科学课里。由于目前学校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还只看重升学率。小学升初中,只看班级里语文、数学考试的平均分,只看有几个考取双A;平时学校里期中测评、期末统考,也只是测评语文、数学,科学课从来不测试。老师们可教可不教、学生们可学可不学,教好教坏也没关系、学好学坏都一个样。教务处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科学课,而部分教师去上课,只是给学生讲讲故事,给学生做做语文或数学作业,老师坐在讲台前维持课堂纪律,看管学生,只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平安就大事了结了。而家长们呢,也是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语文、数学成绩好就是了,科学课没关系,学不好同样能进入初中学习。
2.任课教师结构的误区。这几年来,由于教师职务的不断申报评审,为了能评上小中高,年轻教师绝大多数去参加大专函授。函授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语文、数学,因此这两科的师资力量雄厚。但在农村小学里执教科学课的大多数是年纪偏高的老教师们。他们绝大多数是“民办”转正过来的,虽然参加过中师函授,但哪能比得上年轻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呢?老师们虽然也参加了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但真正能执教好科学课的老师我认为还是寥寥无几。
3.办学条件的误区。本人这几年到各个学校去听课学习,发现每个学校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科学实验室,甚至有的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仪器都没有。
二、建议与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思想。科学课强调“做科学”、“学科学”、“懂科学”,而不是像从前那样“读科学”、“听科学”、“记科学”、“看科学”。因此,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新课标,树立全新科学教学思想。农村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从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充分认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要开放教学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2.摆正科学课教学的位置关系。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增强全民科学教育意识,把科学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来抓,配备合格的教师,添置教学设备,建立实验室、生物园,把科学课教学提高到语文、数学的同等地位,像重视语文、数学那样重视科学课的教学、教研工作。
3.完善现有教学设备,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学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与科学教育的必要需求相比,仍相差甚远。加强仪器室、实验室的建设,配备、更新实验器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观察、实验条件是每个学校开好科学课的必要前提。但基于农村小学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可挖掘农村小学特有的自然资源来进行科学教学。(1)农村小学的四周是科学教学的“百科园”。那里有树林、小鸟、河流、池塘、小溪、水草、游鱼,田梗上有各种各样的野花,土壤里有千奇百怪的“小虫”,还有一望无际的农作物。这些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我们的农村科学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百科园”进行观察与探究。(2)学生的家庭是科学教学的实验基地。一般农村家庭都有耕地,房前屋后有空地和菜园,这些都为学生学习种植、养殖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场地。科学教师可布置一些小种植、小养殖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基地”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中探究生命的科学。(3)学生探究科学的愿望是科学教学的动力。学生喜欢上富有探究性的观察实验课,这是我们实施科学教学的原动力,也是农村小学上好科学课的希望所在。一双双渴望科学、渴望探究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带领学生去探究科学的真谛呢?(4)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科学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要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或自学,或小组学习,或专题讲座,或走出去请进来,有针对性地提高科学教师的理论素养,并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思想能够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百炼成钢磨练成才,学校要给教师搭建锻炼提高的舞台。(5)加强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科研试点工作。教研部门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试点研究,探索有效的、适合本地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学教育的模式,重点探索农村小学如何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使科学教师适应科学教材改革的需要,探索如何发挥农村科学教育的资源,给孩子们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进行有效的指导。(6)加快科学课评价制度的改革。当前,在还没有找到更合理的方式代替考试之前,科学学科考试依然存在,只不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考试才能真正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学生科学素养成长袋”,由教师收集学生的观察日记、实验记录、科学探究报告等资料;建立课堂观察和实验笔记,每次上科学课都要求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记录下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内容;定专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科学能力,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1.认识上的误区。众所周知,近几年来许许多多的自然科学知识逐渐编入到小学科学课里。由于目前学校评价机制的不完善,还只看重升学率。小学升初中,只看班级里语文、数学考试的平均分,只看有几个考取双A;平时学校里期中测评、期末统考,也只是测评语文、数学,科学课从来不测试。老师们可教可不教、学生们可学可不学,教好教坏也没关系、学好学坏都一个样。教务处虽然在课程表上安排了科学课,而部分教师去上课,只是给学生讲讲故事,给学生做做语文或数学作业,老师坐在讲台前维持课堂纪律,看管学生,只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平安就大事了结了。而家长们呢,也是只希望自己的子女语文、数学成绩好就是了,科学课没关系,学不好同样能进入初中学习。
2.任课教师结构的误区。这几年来,由于教师职务的不断申报评审,为了能评上小中高,年轻教师绝大多数去参加大专函授。函授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语文、数学,因此这两科的师资力量雄厚。但在农村小学里执教科学课的大多数是年纪偏高的老教师们。他们绝大多数是“民办”转正过来的,虽然参加过中师函授,但哪能比得上年轻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呢?老师们虽然也参加了浙江省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但真正能执教好科学课的老师我认为还是寥寥无几。
3.办学条件的误区。本人这几年到各个学校去听课学习,发现每个学校都没有一个像样的科学实验室,甚至有的学校连最起码的教学仪器都没有。
二、建议与对策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科学教育思想。科学课强调“做科学”、“学科学”、“懂科学”,而不是像从前那样“读科学”、“听科学”、“记科学”、“看科学”。因此,要加强学习和宣传新课标,树立全新科学教学思想。农村科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从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充分认识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要开放教学的时空,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2.摆正科学课教学的位置关系。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增强全民科学教育意识,把科学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紧迫任务来抓,配备合格的教师,添置教学设备,建立实验室、生物园,把科学课教学提高到语文、数学的同等地位,像重视语文、数学那样重视科学课的教学、教研工作。
3.完善现有教学设备,挖掘现有教学资源。学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形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与科学教育的必要需求相比,仍相差甚远。加强仪器室、实验室的建设,配备、更新实验器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提供观察、实验条件是每个学校开好科学课的必要前提。但基于农村小学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可挖掘农村小学特有的自然资源来进行科学教学。(1)农村小学的四周是科学教学的“百科园”。那里有树林、小鸟、河流、池塘、小溪、水草、游鱼,田梗上有各种各样的野花,土壤里有千奇百怪的“小虫”,还有一望无际的农作物。这些都是学生观察的对象。我们的农村科学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百科园”进行观察与探究。(2)学生的家庭是科学教学的实验基地。一般农村家庭都有耕地,房前屋后有空地和菜园,这些都为学生学习种植、养殖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场地。科学教师可布置一些小种植、小养殖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基地”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中探究生命的科学。(3)学生探究科学的愿望是科学教学的动力。学生喜欢上富有探究性的观察实验课,这是我们实施科学教学的原动力,也是农村小学上好科学课的希望所在。一双双渴望科学、渴望探究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带领学生去探究科学的真谛呢?(4)加强师资培训,努力提高科学课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要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定期进行业务学习,或自学,或小组学习,或专题讲座,或走出去请进来,有针对性地提高科学教师的理论素养,并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思想能够始终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百炼成钢磨练成才,学校要给教师搭建锻炼提高的舞台。(5)加强农村小学科学教育的科研试点工作。教研部门要针对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试点研究,探索有效的、适合本地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科学教育的模式,重点探索农村小学如何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使科学教师适应科学教材改革的需要,探索如何发挥农村科学教育的资源,给孩子们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进行有效的指导。(6)加快科学课评价制度的改革。当前,在还没有找到更合理的方式代替考试之前,科学学科考试依然存在,只不过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考试才能真正评价学生的科学素质,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我们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学生科学素养成长袋”,由教师收集学生的观察日记、实验记录、科学探究报告等资料;建立课堂观察和实验笔记,每次上科学课都要求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如实记录下来,作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内容;定专题,综合考查学生的科学能力,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