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的有序性要求我们首先要考虑把哪一项工作放在第一位。我认为,是德育。
能不能把智育放在第一位?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智育放在第一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不能。因为,第一,我们是社会主义学校,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一点需要由德育来完成。第二,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是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人才,如果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人不但可能于社会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同样的道理也不能把体育和美育放在第一位。
只有德育才能在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才能为这个理想努力拼搏,搞好学习、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素质。也只有养成了高尚的社会品德,才可能运用自己的才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说起来,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德育,但实际上,当我们把这个工作程序化、时间化、课程智育化的时候,德育工作就已经放松了。每个学校都可计算出德育占了多少课时,但效果却难以言说。关键的问题不在时间上,而是在德育的内容和方式上。
我们的德育似乎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用同一种模式反复地向学生灌输同一个思想,只不过越到高年级,文字上的陈述、道理上的分析越繁复。这种强化并不能说明德育工作的加强,从物极必反的辩证法看,从学生普遍产生的逆反心理看,反而显示出德育工作的削弱。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不能做不到位,也不能做得过分,过犹不及。
因此,德育工作也必须讲求系统性。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应该如何有系统、分步骤,采取哪些方式和手段达到这些目标?比如,给小学生讲西方和中国的古代历史,给中学生讲深奥的政治经济学说,是否有切实的、积极的、充分的教育效果?目前许多中学生厌倦政治课,说明我们的德育模式亟待调整。能不能在小学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中学让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大学再讲授比较系统深入的革命、政治历史理论。事情如果反过来做,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做人的基本道理被丢掉了,革命道理和政治理论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德育的空间无比宽广,我们要拓宽视野,才能把德育工作真正做出成效。我们既要吸取西方道德文化的精华,也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进行德育的好素材,有待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认真总结和发扬。我们确实要深入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但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教育。也只有这样,革命理想的教育才是有深厚的民族基础和文化基础的,也才能真正在每一个现代学生的人生意识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德育的方式也应产生革命性的改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上了多少节德育课和学生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一个活动、一次谈话、一次表彰、一场歌咏比赛都可以成为德育的有效方式。德育的成绩不仅体现在课堂考试的成绩上,更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和平时的思想意识中,一个在政治考试中及格的人,如果不尊重老师,不敬爱父母,不勤俭节约,不遵守社会公德,大事当前不知道为国家、民族、他人考虑,这样的人的道德就不能算是及格。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加强,显然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而要真正抓紧抓好德育这一突破口,又必须切实注重德育工作中所固有的教育系统性。德育工作也离不开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协调。如果说德、智、体、美是一个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运作,才能产生更大的系统值,强化德育的效果。
能不能把智育放在第一位?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智育放在第一位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不能。因为,第一,我们是社会主义学校,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放在第一位。这一点需要由德育来完成。第二,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是为人类进步服务的人才,如果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这样的人不但可能于社会无益,甚至可能有害。
同样的道理也不能把体育和美育放在第一位。
只有德育才能在人才的培养中占有主导性的地位。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想,才能为这个理想努力拼搏,搞好学习、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素质。也只有养成了高尚的社会品德,才可能运用自己的才干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说起来,我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德育,但实际上,当我们把这个工作程序化、时间化、课程智育化的时候,德育工作就已经放松了。每个学校都可计算出德育占了多少课时,但效果却难以言说。关键的问题不在时间上,而是在德育的内容和方式上。
我们的德育似乎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用同一种模式反复地向学生灌输同一个思想,只不过越到高年级,文字上的陈述、道理上的分析越繁复。这种强化并不能说明德育工作的加强,从物极必反的辩证法看,从学生普遍产生的逆反心理看,反而显示出德育工作的削弱。德育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不能做不到位,也不能做得过分,过犹不及。
因此,德育工作也必须讲求系统性。德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我们的德育工作应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应该如何有系统、分步骤,采取哪些方式和手段达到这些目标?比如,给小学生讲西方和中国的古代历史,给中学生讲深奥的政治经济学说,是否有切实的、积极的、充分的教育效果?目前许多中学生厌倦政治课,说明我们的德育模式亟待调整。能不能在小学通过行为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中学让学生懂得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在大学再讲授比较系统深入的革命、政治历史理论。事情如果反过来做,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做人的基本道理被丢掉了,革命道理和政治理论也不可能真正学好。
德育的空间无比宽广,我们要拓宽视野,才能把德育工作真正做出成效。我们既要吸取西方道德文化的精华,也要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有许多是进行德育的好素材,有待我们每一个德育工作者认真总结和发扬。我们确实要深入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和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但我们要在继承和发扬人类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这样的教育。也只有这样,革命理想的教育才是有深厚的民族基础和文化基础的,也才能真正在每一个现代学生的人生意识中产生积极的作用。
德育的方式也应产生革命性的改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上了多少节德育课和学生学期末的考试成绩。一个活动、一次谈话、一次表彰、一场歌咏比赛都可以成为德育的有效方式。德育的成绩不仅体现在课堂考试的成绩上,更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和平时的思想意识中,一个在政治考试中及格的人,如果不尊重老师,不敬爱父母,不勤俭节约,不遵守社会公德,大事当前不知道为国家、民族、他人考虑,这样的人的道德就不能算是及格。
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青少年德育工作的加强,显然离不开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而要真正抓紧抓好德育这一突破口,又必须切实注重德育工作中所固有的教育系统性。德育工作也离不开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协调。如果说德、智、体、美是一个系统,各子系统的协调运作,才能产生更大的系统值,强化德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