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疾病的82例患者(2018年04月-2020年04月),随后采用动态分组法将这82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康复治疗组,每组各41例。其中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处理常规治疗组患者,而采用康复综合治疗方法处理康复治疗组患者。结果:在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方面,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使用。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67
肩关节疼痛是脑卒中疾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发生于卒中疾病发病后的3个月,肩关节疼痛会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进程产生影响,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将患者的肩痛症状加以缓解,但是却具有不稳定的效果,且具有反复性。好的康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肩关节疼痛,本文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疾病的82例患者(2018年04月-2020年04月),随后采用动态分组法将这82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康复治疗组,每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4例,有女17例,年龄最高为78岁,年龄最低为37岁,中位年龄为(55.13±4.83)岁,而在康复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3例,有女18例,年龄最高为78岁,年龄最低为35岁,中位年龄为(55.16±4.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处理常规治疗组患者。
康复治疗组:采用康复综合治疗方法处理康复治疗组患者,首先需要测量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然后物理治疗师对其进行康复综合训练,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姿位,选用吊带或者三角巾在转移身体时来保护患肩,同时还需要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主、被动运动。将患者肩胛骨向下和向后回旋的肌肉紧张以此来加以抑制,指导患者抬举上肢向上、向前,将肩胛骨朝中移位,向后回旋健侧肩,保持肩关节处于正确的位置上,保持正确的坐位,指导患者在桌上放置肘部,帮助患者患侧手臂使用健手进行上抬运动。(2)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选取半导体激光探头放置于患者的肩部疼痛处,需要将探头的频率加以设置,设置为200-300mW,10min/次,需要连续治疗20次以上[1]。(3)低频治疗。对肩关节肌群加以刺激,需要将频率进行设置,参数设置为15-150Hz,以患者可耐受作为标准,在患者的患侧肩冈上肌和三角肌上放置电极,治疗频率为20min/次,1次/d,需要连续治疗20次以上。患者治疗时间为8周。
1.3评判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等情况
在疼痛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等方面,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情况
在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方面,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采取康复综合治疗,可以将关节囊内外组织代谢功能加以恢复,促进吸收水肿和炎症,有利于修复肩关节损伤。采用主被动運动康复训练可以对肩关节周围的肌张力加以抑制,可以将肌痉挛加以降低,稳定肩关节肌群,而可以有效地改善肩关节脱位,肌群有力后可以保护关节,还可以有效地预防损伤。将患者的肩关节环境进行改善,使得患者接受肩关节训练,可以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2]。康复综合治疗主要为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可以将患者的肢体功能加以恢复,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可以将肌肉的活动性以及稳定性加以改善,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浪,李骁,宋保忠,等.肌内效贴在恢复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中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047(014):1698-1699.
[2]刘夕霞,陈启波,梁辉,等.超声引导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10):64-68.
【关键词】脑卒中;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12.167
肩关节疼痛是脑卒中疾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大多发生于卒中疾病发病后的3个月,肩关节疼痛会对肢体功能的恢复进程产生影响,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治疗方法虽然可以将患者的肩痛症状加以缓解,但是却具有不稳定的效果,且具有反复性。好的康复综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肩关节疼痛,本文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疾病的82例患者(2018年04月-2020年04月),随后采用动态分组法将这82例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康复治疗组,每组各41例。在常规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4例,有女17例,年龄最高为78岁,年龄最低为37岁,中位年龄为(55.13±4.83)岁,而在康复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3例,有女18例,年龄最高为78岁,年龄最低为35岁,中位年龄为(55.16±4.9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处理常规治疗组患者。
康复治疗组:采用康复综合治疗方法处理康复治疗组患者,首先需要测量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指标,然后物理治疗师对其进行康复综合训练,指导患者摆放正确的姿位,选用吊带或者三角巾在转移身体时来保护患肩,同时还需要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主、被动运动。将患者肩胛骨向下和向后回旋的肌肉紧张以此来加以抑制,指导患者抬举上肢向上、向前,将肩胛骨朝中移位,向后回旋健侧肩,保持肩关节处于正确的位置上,保持正确的坐位,指导患者在桌上放置肘部,帮助患者患侧手臂使用健手进行上抬运动。(2)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选取半导体激光探头放置于患者的肩部疼痛处,需要将探头的频率加以设置,设置为200-300mW,10min/次,需要连续治疗20次以上[1]。(3)低频治疗。对肩关节肌群加以刺激,需要将频率进行设置,参数设置为15-150Hz,以患者可耐受作为标准,在患者的患侧肩冈上肌和三角肌上放置电极,治疗频率为20min/次,1次/d,需要连续治疗20次以上。患者治疗时间为8周。
1.3评判标准
由我院医师对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指标进行详细地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科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等情况
在疼痛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等方面,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情况
在主动前屈评分以及主动外展评分等方面,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采取康复综合治疗,可以将关节囊内外组织代谢功能加以恢复,促进吸收水肿和炎症,有利于修复肩关节损伤。采用主被动運动康复训练可以对肩关节周围的肌张力加以抑制,可以将肌痉挛加以降低,稳定肩关节肌群,而可以有效地改善肩关节脱位,肌群有力后可以保护关节,还可以有效地预防损伤。将患者的肩关节环境进行改善,使得患者接受肩关节训练,可以达到较佳的康复效果[2]。康复综合治疗主要为运动治疗,运动治疗可以将患者的肢体功能加以恢复,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提高,可以将肌肉的活动性以及稳定性加以改善,达到恢复功能的目的。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康复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徐浪,李骁,宋保忠,等.肌内效贴在恢复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中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8,047(014):1698-1699.
[2]刘夕霞,陈启波,梁辉,等.超声引导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9,36(10):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