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门艺术,与初涉人世的小宝宝对话更是一门微妙的艺术。这些小精灵比大人更敏感,在他们的小心灵里,一句赞美就是甘露,一个肯定便能令他们快乐很久。然而,爸妈们有没有留意到,有时一句无心的指责或无意间说的话会对小宝宝的尊严造成极大的伤害。您可以对照本文看看,是否也无意中用这些话伤害小宝宝于无形。
美国教育家桃乐斯诺特在《人这样成长》中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忧虑害怕;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
一个孩子在充满了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在宝宝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支柱、他们的一片天。父母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播下了什么种子,将来宝宝就会收获什么——给他们打击,他们便会丧失自信;给他们宽容与赞美,他们才能学会赏识别人、爱惜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宝宝最不喜欢听哪十句话。
10.“妈妈没本事,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了。”
情景再现:杨杨妈39岁“高龄”产子,把杨杨视若掌上明珠,也把自己对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杨杨身上。杨杨妈经常在表达母爱时不经意间对杨杨说出上面的话。三岁未满的杨杨此时只能似懂非懂地看着动情的妈妈。
专家分析: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妈没本事,我又能怎样?”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过于强烈的话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这样的家长往往患得患失,对孩子不断催逼。当孩子渐渐长大,愈来愈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强烈期望,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推卸责任。
9.“乖乖把饭吃完,妈妈给你买……”
情景再现:宝宝的吃饭问题一直让妈妈头痛,每次吃饭都像打一场战争,连哄带骗地把饭塞进宝宝嘴里。妈妈经常会对宝宝说:“把饭吃完,妈妈给你买巧克力(奥克曼、天线宝宝……)。”
专家分析: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孩子表现好不是为家长而表现的。如果他不好好吃饭你惩罚他,乖乖吃饭就奖励他,他会误以为吃饭、学习等事情是为家长做的,这样一来,奖励机制就破坏了孩子对事物的正常理解。如果有一天孩子不把物质奖励当作一种动力,那么他还如何进步?这种教育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8.“那样很危险,不要学。”
情景再现:赵女士的儿子3岁多,调皮好动。一次赵女士的孩子学着其他孩子那样在池塘上的石块上跑来跑去,赵女士觉得很危险,一把把儿子拉了回去。儿子大哭,居然用恨恨的眼光瞪着她说:“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臭妈妈!”那是儿子出生以来第一次骂她。
专家分析: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和好奇,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更多的给他独立的空间让他去发挥,并且在言行上支持他,如果总对孩子说“这事太难了”“太危险”,这样孩子会产生挫败感,孩子会把这种挫败感与父母联系起来,所以孩子会莫名地讨厌父母。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阻止孩子尝试接触世界,这会被孩子解读为自己真的不行,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没有益处的。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管什么事都是孩子应该去经历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7.“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情景再现:欢欢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欢欢妈手头上正忙,没空跟小欢欢慢慢解释,便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欢欢妈小时候,她妈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欢欢听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专家分析:儿童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强了,也开始对生命的来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6.“妈妈不要你了!”
情景再现: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还大声喝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5.“再不听话打你了!”
情景再现:超市里,西西不停地要这要那,爸爸不许,西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爸爸觉得很没面子,便扬起手来吓唬西西:“再不听话打你了!”西西不但没止住哭,反而哭得更厉害。
专家分析: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孩子做出种种挑衅的行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会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如果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
4.“我说不行就不行!”
情景再现:小丁睡觉前还吵着要吃糖,磨了很久还不肯睡觉。妈妈只好搬出爸爸来说服小丁。爸爸严厉地说:“睡觉前不许吃糖,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子从父”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会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的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
家长不能轻视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应该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平等对待。
3.“你怎么这么笨?”
情景再现:当当数数只能到10,当当妈的耐心几乎被磨光了,一不小心说出了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笨?”
专家分析: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孩子的心灵最单纯,这方面的需要更强烈。抱怨和指责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父母无意间气急败坏地责骂孩子“笨”“蠢”,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增加逃避心理。这种言语会毁灭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学有“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说,即:一个人自己对自己或他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和期待会深深影响一个人脑功能的发挥。所以家长应该更多地尊重、欣赏和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2.“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情景再现:康康的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问她:“如果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你要爸爸还是妈妈?”康康很为难。
专家分析:如果在孩子未成年的情况下真要离婚,还是父母自己决定为好。如果仅仅是个玩笑,那这个玩笑未免也太愚蠢了,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还有类似的“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话多属于玩笑话,大人常用这类话逗孩子。孩子开始不会回答,不久,孩子通过观察就会答了:谁问他就说谁好。渐渐地,孩子还学会撒谎,说奉承话。
1.“你看看人家……”
情景再现:小京和楼上的小贝同在小区的幼儿园上小班,小京的妈妈经常拿小京来和楼上的小贝做比较:“你看人家小贝,今天又得小红花了,你好几天都没有了。”
专家分析:或许这是家长们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而最爱说的一句话,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的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这句话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成长,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让孩子失去信心,造成了对父母的心理抵触。
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在成长中应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形成追求的目标,不要忽略了孩子成长的个性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编辑 大蚂蚁
美国教育家桃乐斯诺特在《人这样成长》中写道: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忧虑害怕;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觉有罪……
一个孩子在充满了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在宝宝眼里,父母就是他们的支柱、他们的一片天。父母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播下了什么种子,将来宝宝就会收获什么——给他们打击,他们便会丧失自信;给他们宽容与赞美,他们才能学会赏识别人、爱惜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宝宝最不喜欢听哪十句话。
10.“妈妈没本事,你是妈妈唯一的希望了。”
情景再现:杨杨妈39岁“高龄”产子,把杨杨视若掌上明珠,也把自己对生活的全部希望寄托在杨杨身上。杨杨妈经常在表达母爱时不经意间对杨杨说出上面的话。三岁未满的杨杨此时只能似懂非懂地看着动情的妈妈。
专家分析: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孩子的自卑感是由家长诱发的。父母如果能坚定自信,那么孩子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的。被自卑感“传染”的孩子,会认为“爸妈没本事,我又能怎样?”把孩子的发展当成自己唯一的指望,是一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共性,但过于强烈的话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这样的家长往往患得患失,对孩子不断催逼。当孩子渐渐长大,愈来愈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强烈期望,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推卸责任。
9.“乖乖把饭吃完,妈妈给你买……”
情景再现:宝宝的吃饭问题一直让妈妈头痛,每次吃饭都像打一场战争,连哄带骗地把饭塞进宝宝嘴里。妈妈经常会对宝宝说:“把饭吃完,妈妈给你买巧克力(奥克曼、天线宝宝……)。”
专家分析:物质奖励看似是一种增强孩子动力的保障,其实弊大于利。孩子表现好不是为家长而表现的。如果他不好好吃饭你惩罚他,乖乖吃饭就奖励他,他会误以为吃饭、学习等事情是为家长做的,这样一来,奖励机制就破坏了孩子对事物的正常理解。如果有一天孩子不把物质奖励当作一种动力,那么他还如何进步?这种教育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功利心。
8.“那样很危险,不要学。”
情景再现:赵女士的儿子3岁多,调皮好动。一次赵女士的孩子学着其他孩子那样在池塘上的石块上跑来跑去,赵女士觉得很危险,一把把儿子拉了回去。儿子大哭,居然用恨恨的眼光瞪着她说:“我不要你了!我不喜欢你!臭妈妈!”那是儿子出生以来第一次骂她。
专家分析: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感到新鲜和好奇,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家长要更多的给他独立的空间让他去发挥,并且在言行上支持他,如果总对孩子说“这事太难了”“太危险”,这样孩子会产生挫败感,孩子会把这种挫败感与父母联系起来,所以孩子会莫名地讨厌父母。
家长过度保护孩子,阻止孩子尝试接触世界,这会被孩子解读为自己真的不行,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没有益处的。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不管什么事都是孩子应该去经历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7.“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情景再现:欢欢问妈妈:“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欢欢妈手头上正忙,没空跟小欢欢慢慢解释,便说:“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欢欢妈小时候,她妈妈也是这么跟她说的。欢欢听后黯然地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吭。
专家分析:儿童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整天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强了,也开始对生命的来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6.“妈妈不要你了!”
情景再现:宝宝在饭桌上不肯好好吃饭,妈妈教训了她两句,宝宝故意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妈妈拍了她两下,还大声喝斥宝宝:“你再哭,妈妈不要你了!”
专家分析:两岁左右的幼儿,对别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他们往往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外部行为去认知别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对父母的强烈依恋关系会让他们的心理得到安全保障,他们在探索外部世界时,会有一种安全感做支持。如果假装遗弃孩子,那孩子会认为,最值得信赖的人都不要自己了,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这对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很大的伤害。依恋关系遭到破坏的儿童,均会出现行为退缩、敏感、自卑、多疑、情绪不稳定、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等表现。
5.“再不听话打你了!”
情景再现:超市里,西西不停地要这要那,爸爸不许,西西一屁股坐在地上哭。爸爸觉得很没面子,便扬起手来吓唬西西:“再不听话打你了!”西西不但没止住哭,反而哭得更厉害。
专家分析: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还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孩子做出种种挑衅的行为激怒父母,如果真的挨了打,孩子会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如果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
4.“我说不行就不行!”
情景再现:小丁睡觉前还吵着要吃糖,磨了很久还不肯睡觉。妈妈只好搬出爸爸来说服小丁。爸爸严厉地说:“睡觉前不许吃糖,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暴君式教育方式,源于家长头脑中的“子从父”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建立,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会破坏孩子的公正心,妨碍孩子的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甚至还会滋生孩子的暴力取向。
家长不能轻视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应该把他们当大人一样平等对待。
3.“你怎么这么笨?”
情景再现:当当数数只能到10,当当妈的耐心几乎被磨光了,一不小心说出了这样的话:“你怎么这么笨?”
专家分析: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孩子的心灵最单纯,这方面的需要更强烈。抱怨和指责会让事情变的更糟。父母无意间气急败坏地责骂孩子“笨”“蠢”,会让孩子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不知所措,增加逃避心理。这种言语会毁灭孩子的自信心,也让孩子的心理素质形成恶性循环。
心理学有“皮格马利翁效应”一说,即:一个人自己对自己或他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和期待会深深影响一个人脑功能的发挥。所以家长应该更多地尊重、欣赏和鼓励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2.“你要爸爸还是要妈妈?”
情景再现:康康的爸爸妈妈吵架了,妈妈问她:“如果爸爸妈妈不住在一起,你要爸爸还是妈妈?”康康很为难。
专家分析:如果在孩子未成年的情况下真要离婚,还是父母自己决定为好。如果仅仅是个玩笑,那这个玩笑未免也太愚蠢了,孩子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还有类似的“爸爸好,还是妈妈好”这样话多属于玩笑话,大人常用这类话逗孩子。孩子开始不会回答,不久,孩子通过观察就会答了:谁问他就说谁好。渐渐地,孩子还学会撒谎,说奉承话。
1.“你看看人家……”
情景再现:小京和楼上的小贝同在小区的幼儿园上小班,小京的妈妈经常拿小京来和楼上的小贝做比较:“你看人家小贝,今天又得小红花了,你好几天都没有了。”
专家分析:或许这是家长们为给孩子树立榜样而最爱说的一句话,而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一句话。这种比较对孩子价值观的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这句话对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破坏孩子的心理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成长,更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让孩子失去信心,造成了对父母的心理抵触。
父母应该了解孩子在成长中应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并形成追求的目标,不要忽略了孩子成长的个性因素,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和其他人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编辑 大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