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中国社会“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对正在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以立德树人和培养职业精神为根本,坚持高端引领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如何针对目前职业学生的素质特点,开发积极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探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教育规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极为迫切的实际问题,它关乎整个职业教育发展的育人方向和基本的社会道德素养水平。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显性与隐性教育统一
从目前教育效果和形式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与隐性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对学生进行外在形式的显性教育讲授,更需要关注其形成并孕育于学生内在心理价值品质的形成规律和过程。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防止只是聚焦于核心价值观的外在社会形态—价值原则内容,而未深入内在心理状态—价值品质的形成。对学生价值原则内容的显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便捷地明晰判断现实生活中何为正当,并如何去做等;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品质形成的隐性教育,需要通过精心设计和导引,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统良性循环和体系,潜移默化,逐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借由外在的价值行为习惯形塑品质,进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
从学生的心理学角度看,作为人心理定势的价值品质体现在人活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有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良好价值品质是多样态的,不只是具有意志冲动性的多种倾向,而且其内在心理形式如兴趣、愿望、态度、情感等也是多样化的,价值品质是统一与多样的结合。
二、调动积极心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课堂显性教学效果
第一,整合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突出职业特点。
德育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课堂,需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4年的德育相关教材已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如中职技工院校采用的人社部 “技工院校德育课公共教材”第二册《道德法律与人生》中,统一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到践行的途径和案例都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教师对学生就共筑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专题进行教育教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结合实际通过情境导入→ 准备心灵→ 锁定目标→ 付诸行动→ 幸福体验→ 效果检测→小结→布置作业八个环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成功幸福体验,营造积极心理形成环境。以教材为基础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和充实。突出职业院校特色,尽量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把德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贴进学生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媒体库建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为了提升对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有效地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我院德育教育团队紧密结合学生现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我院参与数字化国家级共建共享项目以及市财政支持的德育课程研发项目,加强微课案例库积累和制作,促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效果。
三、挖掘隐形教育素材,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和职业针对性
(一)挖掘非德育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素材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教师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特别是人文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点拨,会突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结合市财政德育课程研发项目,多方位联合共同开发隐性课程体系
结合职业院校特点,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的内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需求、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根据企业职业素养需求,与企业联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品质。我院结合市财政关于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召开企业、行业、所在区政府负责人的专家座谈会,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需求与平时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未来就业结合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实现完整的职业学校育人综合体系形成了校本教材,课程标准等。
(三)探索寻求不同部门育人工作的“公约数”,形成多元整体育人思路
学生未来既是职业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在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基础上,探索寻求不同部门育人工作的“公约数”,形成多元整体育人思路,把学生作为整体开展多部门合作,力争形成“公倍”效果。
为推动法制校园建设,我院相关部门联合区委、法院、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建立警务工作站,发挥社会联合育人的整体作用,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公正、法治”的法制教育,提升教育效果和力度。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相关部门相结合,找到育人工作的“公约数”,形成多元立体化教育模式和校园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需要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研发学校显性和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针对职业院校的特点,突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对企业、社会的有用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树立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学校、企业、社会联合起来,构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立交桥”,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显性与隐性教育统一
从目前教育效果和形式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性与隐性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既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对学生进行外在形式的显性教育讲授,更需要关注其形成并孕育于学生内在心理价值品质的形成规律和过程。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防止只是聚焦于核心价值观的外在社会形态—价值原则内容,而未深入内在心理状态—价值品质的形成。对学生价值原则内容的显性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加便捷地明晰判断现实生活中何为正当,并如何去做等;对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品质形成的隐性教育,需要通过精心设计和导引,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系统良性循环和体系,潜移默化,逐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行事,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借由外在的价值行为习惯形塑品质,进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内容。
从学生的心理学角度看,作为人心理定势的价值品质体现在人活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呈现出多样性。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还有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良好价值品质是多样态的,不只是具有意志冲动性的多种倾向,而且其内在心理形式如兴趣、愿望、态度、情感等也是多样化的,价值品质是统一与多样的结合。
二、调动积极心理,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课堂显性教学效果
第一,整合教材体系转变为教学体系,突出职业特点。
德育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课堂,需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2014年的德育相关教材已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如中职技工院校采用的人社部 “技工院校德育课公共教材”第二册《道德法律与人生》中,统一加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到践行的途径和案例都进行了系统的安排,教师对学生就共筑中国梦实现人生价值专题进行教育教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结合实际通过情境导入→ 准备心灵→ 锁定目标→ 付诸行动→ 幸福体验→ 效果检测→小结→布置作业八个环节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成功幸福体验,营造积极心理形成环境。以教材为基础又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整合和充实。突出职业院校特色,尽量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把德育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贴进学生实际,避免空洞的说教,增强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案例媒体库建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
为了提升对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有效地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我院德育教育团队紧密结合学生现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我院参与数字化国家级共建共享项目以及市财政支持的德育课程研发项目,加强微课案例库积累和制作,促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效果。
三、挖掘隐形教育素材,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和职业针对性
(一)挖掘非德育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素材
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中度过的,教师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教师结合课程教学特别是人文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点拨,会突显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结合市财政德育课程研发项目,多方位联合共同开发隐性课程体系
结合职业院校特点,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的内容,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实施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在专业教育教学中,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需求、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根据企业职业素养需求,与企业联合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品质。我院结合市财政关于职业素养提升项目,召开企业、行业、所在区政府负责人的专家座谈会,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需求与平时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未来就业结合起来,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实现完整的职业学校育人综合体系形成了校本教材,课程标准等。
(三)探索寻求不同部门育人工作的“公约数”,形成多元整体育人思路
学生未来既是职业人,同时也是社会人。在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基础上,探索寻求不同部门育人工作的“公约数”,形成多元整体育人思路,把学生作为整体开展多部门合作,力争形成“公倍”效果。
为推动法制校园建设,我院相关部门联合区委、法院、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建立警务工作站,发挥社会联合育人的整体作用,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平等、公正、法治”的法制教育,提升教育效果和力度。将学校教育与社会相关部门相结合,找到育人工作的“公约数”,形成多元立体化教育模式和校园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需要我们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研发学校显性和隐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要职责;针对职业院校的特点,突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共同培养对企业、社会的有用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树立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职业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将学校、企业、社会联合起来,构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立交桥”,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